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中外关联视角主题7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学案04123121

发布时间:2018-09-22 02:01: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主题7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

视角1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潮流。

(5)从思想文化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2.明清时期——从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的前夜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统治日渐腐败。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

(3)对外交往:实行海禁政策,在闭关锁国中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思想领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思想,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5)文学领域:《红楼梦》等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

3.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政治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喝咖啡、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化。

(3)思想上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通过洋务运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4.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全面近代化的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2)经济领域: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社会转型

(1)第一次社会转型(19491956)

①转型主题: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型。

转变方式: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外交转变及发展科技文化等途径。

表现:a.1949年新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确立三大政治制度;c.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d.1954年颁布宪法;e.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体系及提出双百方针。

(2)第二次社会转型(1978年至今)

①转型主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转型方式: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表现: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提出一国两制b.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转移工作重点,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c.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入世贸组织等;d.确立不结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e.恢复高考制度与双百方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f.积极发展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

视角2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

1.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是近代西方文明崛起时期。

(1)经济上,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葡、西、荷、法、英等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政体几经变化,最终确立共和制度。

(3)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提倡民主和科学、自由和平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科技文化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技理论产生。

2.西方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经济上,西方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思想文化上,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诞生。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音乐、美术佳作不断,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政治上: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3)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受到垄断组织的影响;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行。

4.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20世纪前期)

(1)政治上: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化进程启动;同时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受到严重挑战,出现重大波折。

(2)经济上:苏联逐步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工业化新模式,逐步实现工业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大危机重创西方,美国首开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新时期。

(3)思想上:凯恩斯主义兴起;基于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现代派艺术兴起。

视角3 近代以来中西方社会转型的不同特点

1.西方

(1)在殖民扩张基础上逐步确立。

(2)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先进工业国迅速积累财富。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确立起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

(4)资产阶级人文精神,促进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

2.中国

(1)近代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中国社会被迫转型;到现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建设。

(3)经过民主革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

(4)从向西方学习到立足国情,不断解放思想和创新。

针对训练

1.公元前515年,鲁国政局突变,不甘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  )

A.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B.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C.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 D.意味着贵族政治的衰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公元前515”“鲁昭公等可知,此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但尚未彻底崩溃,A项错误;材料展现了诸侯国国君被迫流亡,而卿大夫把持国政的现象,这是礼崩乐坏的体现,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B正确;材料未涉及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C项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

2.有学者指出: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586年为50万比索(西班牙银元),以后迅速超过100万比索乃至200万比索,在1604年达到300万比索,16221644年大都在200万比索至300万比索之间。由此可知(  )

A.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外于顺差地位 B.明朝政府未曾真正实施海禁政策

C.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D.美洲的发现直接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明朝美洲白银流入中国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中国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

3.1898年清廷自行宣布开放岳州、三都澳和秦皇岛为通商口岸起,到清朝灭亡止,自开商埠已有30多处,其位置、面积大小均由中方决定,外商在自开商埠内的一切活动,均受中方的管理和法律的制约。清政府自开商埠的主要意义是(  )

A.适应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B.推动口岸城市向近代化转型

C.大大延缓了清朝的灭亡 D.清朝收回利权运动由此开始

答案 B

解析 自开商埠的出现,对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促进通商口岸地区的商品流通和发展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口岸城市向近代化的转型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故选B项。

4.下表反映了18311931年英国选民占成年公民比重(%)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1831

1832

1864

1868

1883

1886

1914

1921

1931

比重

4.4

7.1

9

16.4

18

28.5

30

74

97

A.20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完全实现普选权

B.1832年和1864年的增长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

C.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反复性和曲折性

D.选民的逐步扩大有利于避免社会的激烈动荡

答案 D

解析 A项表述绝对,C项表述与材料不符。186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B项不符合史实。英国这种渐进式的民主改革,逐步扩大选民的范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的激烈动荡,故D项正确。

5.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中指出: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这并不是说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将会崩溃,而是说它们将失去500年来的统治权。这反映出(  )

A.区域集团化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

B.欧美对亚洲新兴大国崛起的担忧

C.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的经贸中心

D.两极格局结束导致全球力量失衡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全球力量的中心从大西洋两岸转移到了远东”“将失去500年来的统治权体现了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面对远东(亚洲)新兴大国的崛起,对自身地位相对衰落的担忧,故B项正确。

6.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材料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作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摘编自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答案 (1)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科技创新滞后。

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2)表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认识: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层面论证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第二小问,依据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史实加以说明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转型的经济政策。第二小问,对于社会转型的认识可依据第(1)(2)问中的第一小问进行总结。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C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C )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 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B ) 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D )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__态、____态和___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__2 __,一天的温差为_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_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C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_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选填”)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C ) 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 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D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C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 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吸热__(选填吸热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凝华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2)请根据短文,对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__气温在0 ℃以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 汽化和液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D )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给湿头发吹热风2.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C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B.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3.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__。第3题图题图4.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__(选填”)热。5.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 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B.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C.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D.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_汽化_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_液化__1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汽化_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_液化_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热。(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_水蒸气_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_气压__减小而降低。1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开着空调的屋里出来后,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而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先__液化____汽化__15.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汽化__(填物态变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放热__(选填吸热放热”)16.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见记录表格),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选填”)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由数据记录可知,在4 min7 min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吸热_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99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低于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17.镇江某药厂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一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9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C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90 B.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90 D.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1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C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60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不会__(选填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60__℃,只有当__醋全部汽化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五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1.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A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北方冬季最冷的气温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某工厂要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为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请根据下表所给数据为以下几种温度计选用液体: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能测出铅(熔点为328 )、锡(熔点为232 )熔点的温度计应选__水银__(2)能测出开水温度的温度计应选__甲苯__(3)家用的寒暑表应选__酒精__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5.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冰融化——凝固(放热) B.雾生成——液化(放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6.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C )①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C.激光具有能量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 km/s9.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C )A.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千里冰封”10.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选填”)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冰珠,这是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2.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_液化__后储存在打火机里;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____(选填”),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汽化__时要__吸收__大量的热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D ) 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15 min 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___(选填”)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0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6__ min(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不变__,但要继续____热。17.小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选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 ℃~120 )、酒精温度计(80 ℃~6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水银温度计__(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小水滴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水蒸气”)(3)实验中,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__石棉网的余热仍高于水的沸点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f8f3a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6.html

《8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中外关联视角主题7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学案041231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