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

发布时间:2023-01-03 22:04: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明心见性——读《大话佛家智慧》有感六祖慧能曾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想这几句话也正是我读完苏树华老师的《大话佛家智慧》这本书之后对于佛教文化的感悟。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被污染的,我们的自身的心灵,是向往纯净的,即使有人想污染它,那也是徒劳用功的。但是如今纷纷扰扰的世间,让我们忘记了关注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只要我们领悟了我们的自性,契合了我们的自性,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合乎大道的人生,就是智慧解脱的人生。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文化内涵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在中国地区广为流传的宗教,劝人向善这一点或许是中国人民对佛教印象最深的地方。作者苏树华老师通过另一个不常见的角度论述佛教的本质的时候并没有忽视这一方面。这本书的开篇这样写道:“从佛教文化的本质上来讲,佛教并不是‘阿公阿婆’那个意义上的宗教,而是返观自鉴,自我修养的一门学问。——“阿公阿婆”那个意义上的宗教,是指那些借助于宗教形式,唤起人们的宗教热情,借助宗教的力量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因为宗教这种形式能够很好的契合人类心中缺失的部分?作为多数人认为的宗教对立面——科学,许多人认为如今只有科学才是世间的唯一标准,但在很久以前的科学巨人们就曾言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可是没有宗教的科学却是无法前进的。在那个科学与宗教极为对立的年代,无数科学家们在宗教信仰的鼓舞下探索着一个又一个的科学谜题。因此宗教并非是一种迷信,将他们的面纱掀开,他们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认识自己的一种力量。本书最推崇的一个观点就是返观自鉴,也就是说回转过来,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从这一点看佛教在选择一个艰难前行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认识到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或许只有那垂暮之年的老人在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但是面对大多数年龄层次的人来说在与自己的思想、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要做到返观自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文化的必要性便凸显了出来,因为你很难做到,所以佛来教你如何做,这大概就是苏老师想要告诉我们的佛教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句话是整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而且我想它也是正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即人自身的能量是远超其他的,我们遇到困难总是向外求佛,但佛家却告诉我们,真正的佛其实就在你的心中,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如实地体证我们自己,这是佛教的真正目的。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怎么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书里用了很多启发性的话来表述,这也是佛教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区别,给出一个统一的途径不仅仅是可笑的更是愚蠢的。现如今的人每每谈及宗教,谈及信仰,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今的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因此我们这个社会是如此的堕落和丑陋。但佛教总是告诉我们要辩证的来看这个世界,其实仔细想想也许我们说反了,这个社会的堕落使得道德、信仰这些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因此人们才做出无道德、无信仰之的肮脏事情。书中多次使用《西游记》来将玄奥的佛理通俗的讲解《西游记》中,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原非心外之事,而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返本还原的心理历程。见佛取经,是对明心见性、自我修养的宗教隐喻;战胜种种魔难,是对不断地超越自我的宗教隐喻。即使到了西天,见了佛祖,也并不是见到了别人,而是对“真我”“本我”的体证。取经路上的各种魔难,皆因着相而有,皆因破相而空,
我很欣赏苏老师对于禅宗的介绍,虽然它起源于印度,然而,却在中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在禅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禅宗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宋明理学、明清小说、雕塑绘画、园林建筑等文化成就,皆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本书的前一部分详细的对各种佛教理论进行的浅显易懂的描述,而后苏老师又通过各种文人雅士和佛教文化的一些故事,来慢慢阐述佛理。庄子哲学中,求得最高境界的方法就是“去知”,禅宗谓之“放下”。孟子也有“大行弗加”“穷居不损”之说。释迦证此而号佛,孔子证此而名圣,后人证此性者,不别于释迦与孔子。此性不是宗教的,而是当下的“实相之理”,此“实相之理”便是大乘佛教的指归,也是孔子道德教化的指归。禅宗把它称之为“当下心”“本来面目”,新儒家把它称之为“良知”“我心”,新道家把它称之为觉性,等等,三家所称,虽有很多的名字,然而,所指的事实却是同一个。将整本书读完你会有一种疑惑或许是对自己也可能是对于这个世界,但是静心思考片刻便会有一种独属于你自己的心得便悄然浮现于你的脑海。这本书是对于佛教文化的简单解读,文字简单但是蕴含的法理却丝毫不差,读完全书我不仅仅对刷新了对佛教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使得我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715695b52acfc788ebc949.html

《明心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