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13 08:38: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解读: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关键。它既是学校品格和美质的象征,也是全体师生的行动指针。校训的确立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也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校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对全体师生员工时时起到巨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作用。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思想,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行动指南。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能够确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韧,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句话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我们学校用这句话作为校训,其用意十分明显:自强不息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是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本校训体现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追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型的潜在课程,发挥着塑造师生人格、夯实精神底蕴、导引师生做人做事的功效。校训需要我们深入灵魂去感悟、去深思,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校风:善思 明礼 求真践行

  校风解读:

  校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反映全校师生的道德水准和治学执教的风貌。

  善思,强调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善思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作为教师,只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明礼,从广义上讲,就是讲文明;狭义上,就是明晓规矩。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学者颜之说: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修,心有礼则泰。将明礼作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对事真,才可获真知。希望全体师生,说真话,行真事,做真人。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践行,践者,实行也。践行,就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是告诉大家,不要光说不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亲自实践,亲自行动。

  教风:尚德 励志 博学创新

  教风解读: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尚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强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尚德是人格完善的基本要求,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人成其为人的必要修炼。在价值追求多元化,功利主义、浮躁之气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内在的道德修养正在被许多人忽略不计,将尚德作为校训,意在提醒每一位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做有根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4ecf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c.html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