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论苏轼的豪放词风doc

发布时间:2015-08-10 03:47: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论苏轼的豪放词风

吴孟丰

摘要: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是豪放派的创立者。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南宋一代先河。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四库全书提要》说:“词至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所谓“词至苏轼而又一变,”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苏词扩大了题材范围,一改五代以来的绮罗香泽之态,从秦楼楚馆的小天地,走向了现实的横向广阔社会,走向历史的纵向无限时间。二是苏词于婉约派之外,另标新风,形成豪放派,刚健之气,震撼北宋词坛。这两者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和文学价值,使词和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双峰并峙,蔚为壮观。

关键词:苏轼 词 改革 豪放 词风

生平经历与词的创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名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家庭,7岁知书,10岁能文。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随父苏洵进京。次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苏氏父子皆能文,在当时皆负盛名,世称“三苏”,其中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

苏轼踏入仕途之时已经是北宋中叶。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回京任职,判登闻鼓院。皇帝召试秘阁,再入三等,直史馆。次年,父苏洵卒,苏轼扶丧再度还乡。神宗熙宁二年(1069),守丧期满还朝,差判官告院。此时,神宗正重用王安石,全面启动变法革新运动。苏轼一回京都就被卷入了这一场政治斗争之中,并且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发挥了深远重大的影响。

苏轼虽然主张变革朝政,但要求是渐进的。他认为“天下有二患:有立法之弊,有任人之失”,其中“任人之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与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举措就有了明显的距离。所以,苏轼曾多次上书陈述新法的弊害,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要求外放。熙宁四年(1071)六月,出为杭州通判。大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歌词。后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属江苏)等地。元丰二年(1079),朝中新党罗织罪名,弹劾他以诗讪谤朝廷(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此被捕入狱,遭受了平生的第一次大磨难。经多方营救,苏轼才得出狱,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苏轼词之创作也进入一个高峰期。

苏轼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而且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独到的艺术成就,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著有《东坡全集》150卷、《东坡乐府》3卷。存诗2700多首,词350余首。

改革词风,形成豪放词派

众所周知,宋初词基本上承袭了晚唐五代“绮丽香泽”“绸缪婉转”的风气,晏殊、欧阳修、柳永诸人承前人已形成的婉约风格的定势,恪守“诗庄词媚”的审美观念,更将“婉约”视为词的正宗风格,并形成大的潮流,影响着词坛。苏轼则认为,词“自是一家”(《与鲜于骏子书》)就是说自己自意于婉约派之外,别创“豪放”派。他曾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词林纪事》),决心以自己的作品力矫当时的香软词风,在婉约风格之外有意识的大量创作豪放词。如著名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就是一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作者已47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多了。词人在政治上遭到了“乌台诗案”的严重打击,思想异常苦闷,因此,他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迹之中来寻求解脱。但是,他不可能完全忘情政治,有时因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诱发,他便无法保持内心暂时的平静。他的热情,他的理想,他的牢骚与不平,往往要通过文学这一喷火口,火山爆发式地喷薄而出。

上片写景,由景入情,引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开篇“大江东去”二句,大气包举,笼罩全篇,反映出词的主导思想: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花“淘尽”,更何况无声无臭的碌碌凡夫!无穷的兴亡感慨由此生发。次二句以精炼的笔墨点出时代、人物、地点,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人道是”三字,既烘托出古代战场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的声名,同时又暗中交待这个“赤壁”并非当年真正鏖战之地,只是人们的传说而已。“乱石穿空”三句是词人目击之奇险风光,惊心动魄: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如雪的浪花,都似乎是在向后代显示着当时的威烈,诉说着当年“风流人物”所建树的丰功伟绩。这三句,有仰视、俯视之所见,有远景、近景之交叉,有色彩,有涛声。全词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景色,但却写得意态纵横,精神饱满,古战场的声势被和盘托出,渗透到全篇的每一角落,只待人物出场了。“江山如画”两句,一笔收束,总上启下,自然地由古代战场过渡到古代英雄人物。

下片分为两段。从“遥想”到“灰飞烟灭”,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对敌的雄姿,抒写作者赞佩与向往之情。“遥想”二字坚承“周郎赤壁”与“多少豪杰”,过渡巧妙自然。词人抓住儒雅名将周瑜的某些具有典型性的性格行为特征,“小乔初嫁”以衬托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以表现其举止风雅,“谈笑间”以显示其谋略智慧,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故国神游”到结尾是又一层。这五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虚无态度。

全词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老大无为的感叹。就全篇而言,贯穿始终的并不是“人生如梦”,而是对“风流人物”的赞美,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牢骚和愤慨。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这首词高旷豪迈的风格。它那永世不衰的、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也就产生在这里。

这首词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它创造性地刻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把登临怀古词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之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主要是用来描写男女风情及羁旅闲愁的。柳永词在内容上已有所扩展,但幅度有限。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气势恢宏,格局开张,是北宋词坛上不可多得的名篇,但在构思上仍限于吊古伤今。苏轼在此基础上,把一般的吊古伤今提高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唱叹与赞美。此词之所以为高,原因正在这里。《念奴娇》艺术上的另一特点,便是发展了情景兼融这一传统艺术手法。作者从眼前的自然风光起笔,引出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感慨,险奇壮丽的赤壁风光成为词人追慕古代英雄人物、抒发个人豪情的有力烘托,自然山水、历史人物、个人感慨三者交织在一起,并以抒写词人的理想抱负与老大无为的感概为核心。词中描摹江山如画,渲染周瑜的功绩,都是为了使这一感慨表现得深沉、悠长而又具体。

这首词另一特点,便是语言精炼而有特色,用墨不多而形象却异常鲜明。写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滚滚长江,波涛汹涌,赤壁矶头,山势险峻。在此背景里出场的历史人物却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看,当年的周郎何等风流儒雅,从容不迫,料敌如神。凡此种种,均有效地增强了这首词雄奇的意境与豪迈的风格。无怪被后人叹为“古今绝唱”了。

豪放词风的成因

苏轼之所以能以自己的创作打破婉约词统治词坛的历史局面,并由此而为豪放词派的产生奠定基础,这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促成的。

首先,是词的内部创作积累的一个过程。敦煌民间词之视野开阔、风格遒劲的作品在以后的文人创作之中虽然逐渐湮没,但是始终不绝如缕。如中唐诗人韦应物、戴叔伦的两首《调笑令》描写边塞景象,韦云:“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戴云:“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苍劲空旷,与唐人边塞诗血脉相通。到了“花间词人”手中,偶尔还是有超出“艳情”以外的创作.鹿虔扆《临江仙》说:“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痛悼亡国,悲苦已绝。毛文锡《甘州遍》说:“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番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写边塞的景色与建功报国的热望,情绪昂扬。南唐词人李煜更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将内心“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般的愁苦滔滔不绝地倾泻出来,改变了婉约“代言”的作风。入宋以来,文人的仕途开拓了,视野也随之开阔。举凡宦海风波、人生感慨、个人志向、怀古咏史等等,都可以拿来入词,而且写得气象万千,气度非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等。词的内部的这一系列创作经验积累,为苏轼的词风转移做好了充分的开拓和铺垫工作。

其次,是文学发展“求新”、“求变”规律之必然结果。

就人们的审美心理而言,“喜新厌旧”是一条普遍的规律。所以,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都期待着文学创作的“求新”、“求变”,特别是天赋异常、个性突出的作家,更是期待着自己能够独辟蹊径,自成一格。这就是历代文学样式不断更新、题材不断开拓扩大、风格不断推陈出新的根本原因。从词的产生到苏轼的出现,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但就其大致内容而言,始终没有超越闺阁庭园之景与相思离别之情的范围;就其基本风格而言,也始终没有超越委婉隐约、缠绵悱恻的框框。比之诗歌,词的题材和风格实在是过分狭窄、拘束了。柳永大量创制慢词,风格更加民间化、通俗化,不过在内容上的开拓并不太多,婉转言情的作风也没有显著地改变。长此以往,词的创作之路越走越窄,必然会被导入“死胡同”。到了苏轼登上词坛的年月,词已经不得不进行改革,否则就会停顿,便没有希望。苏轼的革新就是这一文学创作规律所驱使的必然。

第三,是苏轼个人的作用,把诗文革新精神带到词坛上来的是苏轼。苏轼是一位极富变革精神的文学家。26岁时他便向皇帝上《进策》25篇、《进论》25篇,分析了现实政治,提出全面革新朝政的主张。在散文创作领域,他承继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推陈出新精神,倡导创作时“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随性情所至,自由表达,挥洒淋漓,以达到“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同前)的艺术效果。在诗歌创作领域,他同样不拘一格,袒露心胸,“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以至于“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赵翼《瓯北诗话》)。继欧阳修之后,苏轼最终完成了诗文革新运动。

苏轼是这样一位极其个性化的、天赋极高的、富有革新精神的作家,在词的创作领域,他当然也不甘心简单地沿袭、模仿前人,不甘心委屈自己去适应“艳情”、“隐约”等传统的创作框框,不甘心居柳永等名噪一时的词人之下。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入词的创作领域,追求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成为北宋词坛最具变革精神的词人。正如许昂霄《词综偶评》中所说:“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唯词亦然。

苏词对词的影响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不仅体现了他大胆的创新精神,而且对词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⑴提高了词的社会作用

自古以来,有“诗言志”说,使人们对诗的社会功效十分重视,在人们的认识中,诗词分疆各司其职,似乎天经地义,不可更移。而苏轼“以诗为词”从某些方面打破这一格局,将词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与诗同样的位置,将词从当时的深闺小楼,男女艳情中解脱出来,使这一文体面对更广阔的社会,发挥其自身的社会作用。

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词自与诗分道后,在风格表现等方面,路也越走越窄,所谓“诗庄词媚”似乎已成定势,在这时候,苏轼能打破阻隔在诗词之间的壁垒,动摇词以婉约为宗的态势,而与词坛树起豪放一帜,使词坛自此婉约、豪放并驱。同时,苏轼将词从音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意为生,“不喜剪裁以就声律”,使词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解放,而“以文为词”又将散文的一些表现手段引入词中,使词在保持抒情特点的同时,又能纵横议论铺陈叙事,极大的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词体的认识

诗自为诗,文自为文,词自为词,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但是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应具备怎样的个性特点,在苏轼以前,人们的认识渐趋定型:即词为艳料,词为媚体。词是音乐的附属等等。这种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与创作实践。而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创作实践,向这一观念发起极大的冲击,在词坛上掀起大波,使人们注意到词自为词,除了“艳”“媚”“音律”之外,也还有如诗如文的一面,也就是说,它不仅是“诗庄词媚”也还应有词庄的一面,不仅是婉约为词,也还应有豪放的一面。不仅是写艳情,也还应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人们从苏轼的创作看到了方向,从而改变了对词体的认识,无疑,观念的转变极大的推动了词的发展。

启示人们去认识一种艺术,如何从其他艺术中,吸纳养料来发展自身

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他是从文中借鉴,吸纳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来作词,使词的内容题材由狭窄而拓宽,风格由单一而多样,形式、手法由拘束而放开,他即保持了词的本质特征,又从诗文吸取养料来充实自身,发展自身,他即是“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却又不是将词写成诗文,王水照先生说的好““苏辛一派,乃至姜张一派,其成功之作,大抵是词的适度范围内的诗化,但绝不是与诗同化或合流”。对诗歌艺术因素的吸收、整合、变换等仍在以词体为本位的基础上,破体为本,但不能摧毁其体,出位之思但不能完全脱离本位。

参考文献: [1]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A].苏轼.东坡集 ()卷三[C].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2] 木斋、张爱东、郭淑云.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3] 李庚扬、李勃洋.潇洒人生——苏轼与佛禅[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4]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林语堂.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6] 黄任轲,朱怀春.苏轼诗集合注(前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2e3a190bed5b9f3f80f1c8c.html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论苏轼的豪放词风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