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09-21 09:14: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作者:曹露阳徐晓佳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17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任务日渐繁重,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愈加重要。本文分析了事业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当前人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化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现代化改革提出可行建议。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巨大人事信息量和更高的人事管理要求,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数据环境,人事管理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做到快速高效的处理利用人事资源信息,提高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以下是进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说明。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对事业单位自身来说有着重大意义,这不仅是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更是与当今的人事制度改革互补,互相促进,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1]第一、人事管理信息化能满足人事制度改革的需求。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正在进行改革,改变以前的身份管理和行政任用制度的铁饭碗的制度,开始转变为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其中的聘用制度需要大量的人事信息来帮助单位辨别聘用人才的质量,而岗位管理制度需要将岗位分类并且划出等级,进行人事调动和人事管理需要的信息量非常大。且制度改革后必然会造成大批新的人员的不断注入以及原有人员的流出,产生大量的人员流动和岗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信息管理需要的信息量急剧增多且变化大,老套、单一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改革的需求。为了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对人事管理实施信息化,采用现代化技术收集、整理、分类人事信息以推进现代人事制度改革。第二、人事管理信息化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的社会是数据与信息构成的新的信息化时代,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人才主要集中地更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促进知识资源的共享。传统事业单位对人事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专业化工作人员进行该项工作,原有的手工信息整合方式和手工检索方式效率低下、出错率高且共享程度低,已经不适应信息量大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在现代各个企业已经成为资源处理基础手段,人事信息众多的事业单位也应紧随时代的变革对人事资源处理方式做出及时调整,以增强事业单位人事之间的交流提高人事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人事管理信息化能提高人事管理的工作效率。人事管理包括人员的聘用、职工的选拔、岗位分类、建立职工工作档案、人员的考核和职工信息统计等,工作量大、繁琐。按原来手工操作的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且信息的正确率也会受到影响。对人事管理进行信息化能够将繁琐的信息整合起来,领导采用信息也比较方便快捷,事业单位可以使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评估软件进行人事绩效评估和人事调动考察,这样一来不仅省掉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改进自身工作流程,更是保证了信息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当前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现代大型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有的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影响了内部工作效率,人事管理工作与盈利企业相比还处于落后阶段,在员工专业素养、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第一、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事业单位的岗位种类和数量众多且人事管理工作繁琐、系统性强,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有着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熟练档案整理技能,但是实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限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信息化过程的可操作性,这可以归结为人才聘用、岗位设置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才引进、招聘机制的不合理,在招聘过程中对人事管理的专业要求不够高,专业层次在招聘时没有划分好;且事业单位招聘的编制前提减小了人才选择区间,很多符合需求的人才由于編制的硬性要求无法引进;甚至很多单位存在暗箱操作,有关系没有专业能力的人混进单位,而那些专业素养良好但是没有关系的人才却被卡出去,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原则,更是降低了人事管理人员的质量和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且大多进行人事管理的职员未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不清楚档案归档、信息统计等步骤具体操作流程,上岗后还需要一段时间自行摸索,有些职工的计算机硬件操作水平不到位,即使单位配备了完善的计算机设备也无从下手,无法适应原本就繁琐复杂的工作;二是岗位设置的不合理,很多事业单位上层领导对人事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设置的人事管理岗位数量过少;没有配置专业工作人员,甚至一些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身兼导致数职,处理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时间有限,人事信息的收集、归档过程不完整,档案整理不完善,检索起来非常麻烦,影响了单位的工作进度,并且一但发现信息错误找不到负责人,不用对错误承担责任使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更不上心;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人事资源管理缺少竞争且淘汰机制不完善,多数工作人员安于现状,在操作、整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缺少自主学习和岗位培训的动力,工作能力停滞不前,即使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大力推行仍然有很多单位的升职、奖金按资历排列,与业绩无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事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第二、人事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完善。当前的人事管理工作对信息资料的统计程度、信息规整参考标准、信息整理统计方式以及信息资料的安全性等方面都缺少全面具体的制度规定,制度的缺失造成了人员信息资料简单、信息整理标准不一、资料统计方式落后、系统安全性低等
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信息数据的参考价值和检索利用率。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一是信息资料统计不够完善,对在编事业单位员工的人事信息统计仅限于家庭住址、毕业院校、联系方式等个人简单资料层面,对个人简单家庭情况和在校经历等深度信息的统计不完善,影响了信息的可参考性和对职员的了解程度;二是信息参考标准不一,各个部门的信息归类方式、统计内容、数据统计等内容口径不一,各个部门检索的关键词不一检索起来十分复杂,并且在参考过程中需要了解各个部门的信息统计标准,影响信息查阅的速度和参考性。因此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之间无法及时共享的人事信息,降低工作效率;三是数据信息统计方式落后,信息的收集、输入和整理过于依靠人工,且近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改变了以往的岗位任用的铁饭碗制度,改革为岗位和个人双方自愿签订合同的岗位聘用制,比如很多学校单位开始实行三年一聘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情况做出下限规定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因此改革后的人员聘任、解聘、调离、升职等情况会更加频繁,需要归档的隶属关系、个人基本资料等人事信息信息量增大,手工进行这部分工作不仅大大延长了工作时间,导致信息的更新补充不及时,而且增加了出错率;四是安全性不够,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信息系统没有安装防火墙,无法预防黑客、病毒等对系统的侵犯盗取工作人员个人信息资料。第三、人事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低。由于事业单位人事信息量大且工作人员强烈的保密意识,各个单位的人事资源都是自产自用,很少做到部门之间共享。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岗位招聘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单位采用,随之而来的就是职务更加频繁的更新和调动,如果部门之间能够共享人事资源就能从新职工原来的部门调出详细的资料进行准确的评析,并且省去了重新整理、归纳人事信息的大量时间。但是现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有限,不能将信息及时的共享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甚至有些操作人员认为资料保存至本单位的系统即可无需上传至管理中心平台,信息共享的不到位严重阻碍了代码管理中心对事业单位代码的修订和监督;二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自身对人事信息的利用率低,人事信息中包含的工资情况、个人简单履历、职称变动等简单的个人资料没有参考价值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三是人员高度的保密意识,在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对人事信息的开发不全面,导致信息参考者无法根据资料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很多职工认为进行信息共享就是对机密的泄露,再加上单位对信息使用者的身份验证不够,这些都成为信息的共享的阻碍。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完善措施通过对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将归结为人力、制度、网络共享这三个方面,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信息化管理展开进一步探讨。
第一、加强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是一项涉及单位所有人员个人信息收集、整理、归档的重要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档案整理工作技能等个人素质要求较高。下面将以现今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具体可实施的改善措施。一是改善招聘机制,在招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时提高个人要求,首先考虑有办公室档案规整经验、计算机操作能力过关、保密意识高等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良好的应聘者,把控好新的一批工作人员的质量,为单位注入更加专业的人才带动单位人事管理的队伍建设;并且对原有的专业能力有限的人员进行培训,除了新旧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常中相互学习之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仅对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更要对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思想素质方面具体展开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了专业科学的工作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二是加强岗位设置,首先要求上层领导加强对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视,了解到这项工作是任务量大且复杂的,为人事管理岗位工作配备专业独立的工作人员,信息规整出现错误时也能落实到人,有效地防止岗位兼职带来的分工不明确、责任模糊等问题,提高档案信息的处理效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为保证对工作人员平时具体的表现进行充分真实的了解,可以改变原有的年度评比的方式改革为以月为单位对职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学习情况和专业技能进行评比考察,这种缩短评比周期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励职员随时保持工作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为防止一些工作表现不好的员工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不仅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实行奖励机制,更要对工作业绩落后的员工实施惩罚监督机制,以期在单位内部形成全员竞争的好风气,提高工作业绩。第二、全面深化人事管理制度信息化改进。良好的制度是保证一个单位工作步入正轨、良性循环的前提,为改善已经出现的工作漏洞保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工作平稳进行,就必须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制度展开进一步补充完善,更好更快地处理人事管理工作。一是对信息资料统计程度做出具体规定,除了简单的个人履历外更要对职工的具体工作情况、获得的工作奖励或惩罚等方面深入统计,对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量化,使信息能够体现出每个职工的长处和短板以作为职工调配、调整的依据,利于领导下达正确决策;二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只有在统一的管理标准之下才能对职工的信息进行更好的归档和整理,可以将信息参考标准整齐划一并统一各个部门的信息整理方式以简化信息检索步骤;三是革新数据统计方式,加快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首先要创新信息管理方式即实行内容形式多样化,再就是将信息档案创新性地电子一体化以改变之前手工操作的单一模式,不仅能加快人事管理工作更能做到人事信息的及时更新;四是为内部信息建立强大的防火墙,若内部工作人员的技术有限可以请专门的计算机操作员为信息库设立安全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防止信息的丢失和黑客侵入窃取,除此之外还要备份纸质档案并保存好以备不时之需。第三、保证信息质量和公开性,促进资源共享。信息的共享性是其作为社会资源的性质之一,事业单位将人事信息适当的公开共享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一直以来事业单
位的人事信息都是内部保存并不进行共享的,防止信息泄露和资料的损坏、丢失。但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适度的对信息进行公开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一是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合作建立数据库,将大量的人事信息整合后及时上传到数据库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将数据对外开放并提供给外界进行监督和建议,这个过程要说服工作人员过度的保密意识,以一定的规章制度為前提并符合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库的规定以保障人事信息的真实性和当事人的安全,例如可以设定专门账号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身份证明并设置严格的查看权限,保证信息的有效利用,即使出现信息的泄露也能保证排查落实到人;二是在单位内部建立局域网,单位内部建立管理平台将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整合起来,及时将调动信息、激励批评信息等各个部门的最新动态集中发布到单位内部的局域网中,分享至每位工作人员手中,使工作人员及时的了解单位最新政策、消息;三是加强人事信息的整合,在新的改革制度下事业单位的人事资源千头万绪,共享起来工程巨大十分繁琐,在共享信息阶段浪费巨大反而违背了资源共享的初衷,为此可以对资料进行分类配置并将档案归类整理就能简化检索环节,只需对类别进行检索就能获取大量信息;四是增强信息的可共享性即提高信息可利用价值,这要求在信息的录入时对每个职员的工作绩效、优劣之处等细节方面进行充分的考察了解,虽然操作起来比较繁重,但是只要在一开始时做到详细具体的统计,基本上就可以一劳永逸,只需平时对变动的信息加以修改即可。四、结语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需要更专业的人才、更严谨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开放的资源共享,虽然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这三个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不断推进人才专业化素质培养、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深化资源开放共享,将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工程推向新局面。参考文献[1]杨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30):32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5e58c0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a.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