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9-09-24 17:2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岳阳楼记 知识点(一)

1.“记”是一种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5.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
进:居庙堂之高  退:处江湖之远

“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

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2.滕子京的政绩;赞扬滕子京的语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3.第二段文字中写洞庭湖全景的是哪几句?突出了洞庭湖什么特点?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壮阔浩淼

24.“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如果请你朗读,应分别读出悲凉低沉喜悦昂扬的语气。

2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思想的人?你对这一思想有何理解?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显示了一种博大胸怀。

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

30.①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②“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对偶,借代

31.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改译成陈述句,并说说该句的作用。

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应该有所不同。引起下文。

3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33.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34.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屈原,杜甫

35.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 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6.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中考链接

1.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答:“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4.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答:“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 两段对第④ 段的作用。答:②③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这两段描写为第④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6.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8.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9.“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提示:可任选其一即可。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如选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来谈,选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来谈,选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及民族责任感来谈。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但观点错误或偏激应酌情扣分。
1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3.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14.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答: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答: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知识点(二)

一、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阔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

二、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句子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句子是什么? 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心态。

(15)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是指:古仁人
(16)“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句子有: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三、思考: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二者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内涵。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第五段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8)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四、问题思考(一):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答: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不满。
2、第2段如何写景?“衔”、“吞”二字作用是什么?
  答: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第34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分段来写。
4、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答: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关系或作用。

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景象伏笔。“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基础。
6、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议论?
答: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怀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期望。
7、古仁人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答: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跟个人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8、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振起全篇,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在全文中作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迁客”不同。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这样写目是什么?
  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把上述警句放在显著位置上?
  答: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10、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况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尚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主旨。

五、问题思考(二):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答: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    答: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答: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答: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答:景色一:天气阴冷(阴); 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 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

答: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9.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

答: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答:由白天到黑夜。

11.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答: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12. 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答: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3.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4.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退分别指(呼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6.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答: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19.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 答: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22.本文以作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3.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答: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5.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答: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26.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文章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将叙事、描写(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作用: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27.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答: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fc8f70dc850ad02de8041b4.html

《岳阳楼记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