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发布时间:2017-08-14 01:29: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东省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编写(2016年)

秋林村位于广东省高州市西南引淦河和天然大坑交叉部,距离高州城两公里左右,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东邻惠迪商贸城、省汽车客运站,南邻高州市第三中学,西邻石仔岭瓜棚和浦康工业园,北邻塘口村和三宫山村。与高州市民政局救灾物资仓库(原秋林精神病医院)、石仔岭敬老院、高州市污水处理厂、华润天燃气位于一线。

秋林村行龙逆水回龙顾祖,村头建有秀林大道门楼,村身环境优美,是下四府出入高州城的必经之路,在还没有建拱桥(即六儿桥)时是由秋林梁氏人家用竹排把往来行人撑渡过河出入高州的。六儿桥有一段很美的传说,当时有一位富贵人家快临产的夫人神色匆匆来到这里,催促着撑渡人快点把她撑过对面,撑渡人关心问道:“是不是快要生了?”夫人答道:“是啊!麻烦快点。如果能及时到高州城,我家将出钱在这儿搭建一座桥。”撑渡人说:“好啊,夫人真好心,如果你生的是儿子,你家出钱建桥大家出入就方便了。”结果那个富贵人家的夫人真的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她家如约出钱建了一座桥,往后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六儿桥。在2002年政府征收土地时,六儿桥被埋在高州市惠迪商贸城和雅景花园脚下。

秋林村有泥质优美的鳝泥,是铸造缸盆、碗碟的优质工艺泥土。早在宋代时期制造的缸瓦盆和碗便为进贡佳品,因为制作出的瓷碗晶莹剔透格外秀丽而被官员们称为秀林村。秀林也因此得名!从此秋林村分为秋林社和秀林社至今。当时烧制出来的瓷碗盛极一时,惊动天人。相传上天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买一只瓷碗,工人们说一只碗不出售,要买就一封十只。后来神仙就说了句“以后你们就一封封卖吧。”就走了。至此以后,此处烧制出的碗都是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后来人们说土地公报梦说上次来买一只碗的是神仙,他下咒你们以后烧制出的碗是十只分不开的。慢慢碗窑厂便开始没落了。碗窑厂旧址位于现冷冻厂正门左侧,七十年代已改建为冷冻厂,挖出好多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碗,一样晶莹剔透,地下至今还埋有好多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碗。

秋林村在民国时期属茂名县南宫乡,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仍属南宫乡,一九五七年属茂名县环城乡,一九六三年属高州县环城公社荔枝圩大队,一九八五年属高州县环城区荔枝圩乡,一九八六年属高州县高州镇荔枝圩管理区。一九九三年后属高州市石仔岭街道荔枝圩村委会至今。秋林村现有姓氏为:卢、梁、苏、陈、萧、黄、钟、杨、程、周、汤、李、张,总人口1108人。其中卢姓303人、陈姓200人、汤姓160人、梁姓133人、苏姓130、杨姓68人、钟姓33人、黄姓36人、程姓15人、萧姓13人、张姓8人、周姓5人、李姓4人。秋林村因为距离高州城近,又是通茂名市、湛江市出入口要道,还建有缸瓦碗厂,村民们能在此安居乐业。早期很多人远迁而来,最早迁来秋林村居住的是黄氏族人和梁氏族人。但由于近民国时期此处鼠疫经常发生,导致梁氏和黄氏人口递减,据说梁氏族人最严重的一天有8个人离世。

秋林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村民的外出经商和就业,以及农业方面(水稻、番薯、龙眼、荔枝、蔬菜)的收入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秋林村家家户户于2008年起饮上了自来水,出入走的都是硬底化混泥土村路

秋林村有梁氏族谱(重修于2015年),卢氏族谱,但是没有宗祠和拜祖的众厅,各家各户都是在自有住家屋拜祖。

秋林社年例属农历正月十五日,参加做年例的只有200人左右。秀林社年例属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参加做年例有800多人,还有高州市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都是属于秀林社年例。秋林村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年例,又叫春祈年例。春祈就是值一年的开始向天帝祈福祝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是秀林社年例。从正月初十起,大庆四天。

第一天:正月初十日出花孙灯。上一年添了男孙的民户要在这一天出花灯一盏在庙张挂。办三牲(鸡、猪、鱼肉)果品、宝锦、香烛、炮竹,集中在庙内摆放拜神,男孙多的年份有十几、二十份。花灯有六门七彩发光,花灯下吊有薯菇、苼葱、苼蒜,村民都齐着观看,看谁家的鸡肥大,形态美观。新婚夫妇还没有生有男孙的就轮择薯菇,希望明年也能出花灯。村中道路、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都插上彩旗,晚上开始演男孙戏,年例的气氛开始了。

第二天:正月十一晚上当班的社民在庙里打钱、封钱,凌晨十二点整升庙门前的两面大旗左边是秀林泰山府,右边是秀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周边还插有许多彩旗飘扬庙前。

第三天:正月十二,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摆醮的祭品,打扫村中大小路巷的卫生等年例工作,而最有特色的还是当晚上的男孙头柱香的敬奉。出男孙的都会在凌晨十二点前来到庙等候,当道士到点打开庙门,等候的人们便会争先而入,把带来的三牲(鸡、猪、鱼)摆上,争头柱香,以表神心,保佑来年顺顺利利、男孙聪明伶俐、快高长大。

第四天:正月十三的摆醮、游神、菩萨巡门是年例的主体内容。正月十二晚道士在庙内开始做法事,调朝、封神、班符开光,至次日凌晨两点钟各项巡门工作准备好后,开始到村中、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巡门,村中可毎户或几户以上设一台醮、摆三牲(鸡、猪、鱼肉)果品。道士充当天师,令命菩萨天兵天将进行捉鬼除魔,火把引路、彩旗开路、花船随后,十位扶神人员用神桥抬着康皇大帝、天皇娘娘、土主菩萨,一百多人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阵容庞大入村户巡门。锣鼓声、唢呐声、长笛声、军号声,响彻夜空,旌旗招展,巡游队伍经过社民门前,社民进行放鞭炮迎神,鞭炮频鸣。巡游队伍到达村中的醮坛后,扶社人员抬出三位大神菩萨在醮台上端坐,社民在神像前上香,给菩萨挂红包、行三跪九叩之礼,祈求神灵庇佑。这时候,游神队伍中的小喇叭手要连续吹响乐曲,直至跪拜结束,而长喇叭、锣、鼓、锵等则间有伴奏。跪拜结束后,道士便诵念经文,同时施驱魔逐鬼之法,从而保佑社民平安。道士使用的道具除了青蛇、七星剑,还有祈保三校,阴阳圣校大多是由一节数厘米长的竹节破开两片而成,竹片的外表为阳,内面为阴,所以阴阳圣校有阴阳天地之分。用到这种道具时,通称打圣校。道士便将阴阳圣校放在神像的手上,再由扶神人员轻抖神像让神像手上的圣校滑落地面,意为此校是神像所打。道士从中观看征兆,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上叫作阳校,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叫作宝校,而一块竹片内面向下一块竹片内面向上则叫圣校,要顺序不限的连续打出上述这三种校,才算打转校,也即表示神灵满意了高兴了,妖魔鬼怪也已一一制服并收押了,道士随即告知此处摆醮大功告成可以离去。游神队伍在离去时,户人大都牵着一长串已点燃的鞭炮紧紧追随,直到燃放完毕才止步,此举意为送神。一坛醮完成后给社民发放三张班符“邪除正辅”除邪外出,引福回堂。游神队伍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处,就这样一坛醮坛挨着一坛醮、一户挨一户去捉鬼,直到全部醮坛都完成后,晚上巡游队伍再次在村中巡游一次,然后回庙,这时全村的社民都会拿鞭炮到庙里烧,是为了庆祝菩萨回庙的意思。还有男孙炮,是上年添了男孙今年出花灯的社民为了赢得康皇大帝的银项链,而竞争鞭炮多,烧最多鞭炮的一家就可以得到康皇大帝项链一条,第二名是天后娘娘的项链一条,第三名是土主公公的项链一条。这时开始逛神(逛菩萨)就是八人抬着菩萨桥在庙地上转圈,旁边还有数人拖着燃放的鞭炮追赶着轿夫,轿夫会怕鞭炮,会跑动很快。行程一幅很热烈的庆祝图画。时至差不多了,菩萨就要进行打校回庙将“阴阳圣校”放在神像的手上,(还有专人说:“阴校鸣鼓收兵,阳校逛”。)再由扶神人员轻抖神像让神像手上的圣校滑落地面,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菩萨就要进庙安坐。如果没有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菩萨还不可以进庙,还要继续逛,直都菩萨打到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才可以进庙安坐。当菩萨大神都全部进庙了,道士进行做法事,班钱(是把十一晚上打的钱、钱封进行分发给菩萨大神,天兵天将)烧掉,班完钱后。就把囚禁鬼的花船抬到村的下游河边用火把烧掉,烧掉花船后往回走的人员是不可以走来时的路回去的,更加不可以出声说话,不可以回头张望即“翻转头”,要一直回到庙堂才可以说话和张望。当夜当班人员就要下两面大旗。至此整个年例活动下来完成,历时一天两夜。

正月十三当日各家各户都摆上几围甚至十几、二十围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相聚,交流一年来的生产、生活、生意和工作的情况。

秋林庙是始建于1996年,敬奉着康皇大帝、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而秀林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秀林社,敬奉着天后娘娘、康皇大帝、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丫环2个。

相传秀林庙原址位于白石岗田坎上坡大石边,此处正是现高州市惠迪商贸城秀林社白石岗土主境位置,由茅草搭建的土神菩萨庙,地处荒野,树木茂盛,蛇鼠鸟兽众多,山路曲折,逢年过节社民拜祭还要过桥过坑,甚是难行。在明嘉靖年间,全体社民齐聚祈求菩萨选择一片风水宝地,便于社民拜祭敬奉衆神。就在村民集体拜祭时,忽然天昏地暗,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把三片茅草吹了起来,社民们纷纷好奇追随茅草而去。茅草飘呀飘,飘呀飘,正在社民们快追不上之时,茅草就在前方绕了几个圈后慢慢降落了。正巧社民们也追上来了,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显露出激动和欢喜。大家纷纷停下来观望着,只听见村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说:“这就是天意啊!一定是菩萨显灵了!”此处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是个极佳的风水宝地。众人便决定在此建造秀林社新庙三间,新庙落成之后随即成为高城之南最早的青砖公庙。

公庙在乾隆年间被拆除三间建成二特三间中天井的青砖白灰新庙;随后又于公元一九六七年因破四旧立四新而被拆除,直至公元一九八七年村民再集资复建成二特三间红砖桉木房,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由于当时的建造技术及瓦质,岁月沧桑,寒暑炎凉,公庙逐渐变得墙颓室残。

在公元二零一五年,在国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下,重修公庙筹委会奔走村民与各届人士,并将重修秀林公庙付诸公议,四方善士闻之无不欣慰,竞相踊跃捐助善款,总金额达一百八十万余元,故重修公庙一事得以顺利实施。秀林村重新征地一千多平方米,于公元二零一五年二月初六日,公庙动土重建,于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竣工。新公庙实际面积达三百多平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门前双龙石柱;庙顶双龙吐珠,双凤朝阳,龙楼凤阁;庙内外设有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共计六十多幅的如意瓷画。公庙设有文化室、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等运动娱乐设施,周围还种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 自此,慕名而来拜祭敬奉的各方人士络绎不绝,平时也吸引了大批村民到此打篮球、打羽毛球和跳舞。

秋林还有很多关于做籺的节日,比如每年过年前几天,即腊月二十六、七、八、九的时候,村民们便会做籺,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准备一些以“摆年”(即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而正月最后一天,叫正月穷,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间“蒸发掉”的意思。当天会做艾籺。五月初一端午节是包粽子;七月十四鬼节 冬至都会做籺。籺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煮汤籺,一种是寿头籺。籺的做法很简单,先挑选上好香糯米,将其洗净、晾干、打成粉,接着用在锅里烧适量开水,然后将小部分糯米粉倒进开水中,并不断用铲子搅动至熟浆状,再铲出放在备好的粉堆里;将煮熟的粉浆不断揉进糯米粉搓成团(直至粉团没有裂痕),然后分出一个个小面团,然后压扁成直径大约七八厘米的圆形薄籺皮。最后,把调好的馅料放进籺皮中,将籺皮对开包起来,用拇指和食指沿皮缝将籺皮捏紧,籺就做好啦。如果是煮汤籺就直接放进熬好的骨汤中煮熟就可以吃了。寿桃籺就有最后一道工序——印籺,即是将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寿桃的形状,中间刻有个寿)中铬一下,随即用蕉叶或者是菠萝叶垫好摆放至蒸锅里,蒸熟后取出再在籺中间点上一红点。吉利喜庆气氛已从白里透红中即刻显露出来。其味道别具一格,可谓是秋林美食特色——籺中之王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新的一年开始,对老人来说是添寿。为祈祝老人延年益寿,人们会做“寿桃籺”赠给老人。
  籺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秋林村种植的糯米气味格外清香。把上好的当地香糯米打成粉用作籺皮,能增强黏性,特别有嚼劲,使籺的口感更加弹牙。煮汤籺的馅料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韭菜、猪肉、白萝卜、花生、虾米等,多产自本地,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籺一般用汤煮着吃。煮熟后的籺鲜味四溢,糯米粉团润滑可口。煮汤籺形如边月,又如鸡冠,也像放大了的饺子。煮汤籺也可以煎着吃,煎好后芳香扑鼻、金黄诱人,吃起来香滑软糯,令人齿颊留香。
  寿头籺做法与煮汤籺不同,用绿豆、花生、瘦肉粒、虾米、芝麻炒熟、炒香,但有个别地方的人喜欢用红豆、黄豆、眉豆或椰子丝做馅,这不过是地方习俗不同而已。绿豆必须去皮泡软,黄豆也如此,还要碾碎一点,便于消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f3a5b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9.html

《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