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名菜名点

发布时间:2023-05-13 14:18: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贵阳市中职教师考核复习资料:《旅游服务专业》之
贵州名菜名点
菜肴类
1血豆腐
典故与来历:血豆腐是贵州流行极广的民间食品,也是一种极具民族风情的年货。《布依族简史》记载:“过年时,布依族群众都普遍熏腊肉、做血豆腐。”这血豆腐不仅有几百年历史,据传还有一段故事呢。明代初期有一土官的厨师在做菜时不慎将鸡血撒在豆腐上,他把那块豆腐取出放置在炉火旁。几天后,那沾了血的豆腐被烟熏火燎,成半干硬块。有天晚上,厨师完工后很觉疲乏,倒了半碗酒在炉火边慢慢“晕”无意间拿起那块干硬豆腐一闻,顿觉香味浓郁,他洗净切薄片炸来下酒,味道无比鲜美。之后就仿效制作此菜,很受主人赞赏。从此相传下来,又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成了今天风味独特的血豆腐。在冬天杀年猪时,把事先加工好的豆腐用手捏碎,把杀猪的鲜血浇在豆腐上边浇边拌,把雪白的豆腐全部染红为止。比例为102,加入血和豆腐总量的20%的猪五花肉丁、猪肝、猪肺丁、五香粉、精盐、花椒拌匀捏成约100克左右的鹅蛋形熏干。
主料:豆腐300猪血150辅料:猪肥膘肉150
调料:精盐12五香粉10化猪油30白菜叶600
制法:1.豆腐压成泥;猪血压成茸;猪肥膘肉切成小丁。将三者共纳一盆,再加入五香粉、精盐、化猪油拌匀,顺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然后用手分别将豆腐泥团成直径约6厘米的圆球3个,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2.将血豆腐球逐个用白菜叶包上,用炭火熏烤至外黑内干时,剥去外面的菜叶并洗净,笼蒸熟后,取出来切片装盘即成。

品评:荤素搭配、色泽红润、干香滋润、绵韧耐嚼、佐酒佳品。
2宫保鸡
典故与来历:闻名遐迩的宫保鸡,是黔菜中最有名气的传统菜之一。它以贵州独创的酱辣味、体现
了黔菜减辣、增色增香和回味纯正的特色。具有红而不辣、辣而不猛、辣香味浓、油而不腻和鲜香嫩脆的特点。
创始人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今织金县)1853年中进士,1867年任山东巡抚,1868年授太子少保衔,因太子少保亦称宫保,人们遵称他为丁宫保1875年筹办渤海海防,次年调任四川总督。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后,侵犯西藏,由他策划西南防务,但不久病故于四川。
丁宫宝在四川为官时,从家乡雇来厨师烹饪佳肴,他喜欢吃家厨做的一种炒鸡丁,宴请宾客时时常有这道菜,客人也十分喜欢这道菜,并仿制丁宫保家的炒鸡丁,美称“宫保鸡”一时成为当地名菜。后来丁家后代祭祀宗祠,必备炒鸡丁为祭品。此菜由于用公鸡肉丁爆炒而成,时有人误称为“公爆鸡”或“宫爆鸡”丁宫宝曾任四川总督,四川则称宫保鸡出自四川。山东、北京、辽宁等地也有宫保鸡,但对来源却各有说法。据传贵州、四川、山东还有过“宫保鸡”到底源于何地的专题讨论。据史载分析,丁宝桢先后在贵州、山东、四川为官,病故于四川,没能告老还乡。因此,只能是丁宫保把贵州创制的炒鸡丁传至四川、不可能把四川的宫保鸡丁传到贵州。只是经川、鲁等地厨师的继承和改良,变得更适应当地人们的口味,各有各的一些特点罢了。
如今,黔、川等餐馆必备此菜,贵州宴席更有“无宫保菜不成席”之说。
主料:肥仔公鸡1只约1250

1


调料:糍粑辣椒35精盐10酱油15甜酱6甜酒汁8姜末810蒜苗25水芡粉30
制法:1.将经宰杀、烫毛、剖腹、洗净去骨的鸡肉用刀轻向里划上如松仁大小不断的浅花刀,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用姜末、精盐、酱油、水芡粉码味拌匀,略腌。
2.净锅置大火炙锅后下油烧热,下码好味的鸡肉快速爆炒至鸡肉散籽透心,捞出沥油,锅内留油少许,将糍粑辣椒炒炼至呈蟹黄色,下甜酱,与爆炒过的鸡丁翻炒,最后用其他调料和水芡粉的滋汁炒转,撒蒜苗即成。
品评:色泽悦目,鲜香味浓,虽辣不猛,亮而不腻,肉质细嫩,回味悠长,佐酒佐饭。
3泡椒板筋
典故与来历:在许多地方,猪板筋是不食用的,往往用作吊汤等。而贵州却是把板筋视为佳品。市场上板筋可比精瘦肉更卖得起价。那脆、嫩、鲜、爽的口感可不一般。如再配以用遵义绥阳小朝天椒泡制的整泡辣椒炒制,不仅色彩鲜艳、诱人食欲,酸醇爽口、回味悠长、嫩脆又无辣椒籽的泡椒板筋,定会让您垂涎欲滴。
主料:猪板筋300调料:泡朝天椒100泡姜25泡蒜15香葱节15精盐4料酒98味精3水芡粉30
制法:1.将猪板筋上的肉去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头粗丝,用盐、料酒、酱油、水芡粉腌制;泡朝天椒去蒂,泡姜、泡蒜切成小菱形片;精盐、料酒、酱油、味精、水芡粉兑成滋汁。
2.净锅上火下油,烧至五六成油温时,投入腌制好的猪板筋丝快速滑炒至刚熟时倒出滤油;锅内留油少许,下入泡朝天椒、泡姜片、泡蒜片慢煸慢炒至色红出香味,放入滑好的板筋,烹入滋汁、下香葱节翻炒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4传统酸汤鱼与酸汤鱼火锅
典故与来历: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迁徙频繁、支系繁多、分布辽阔、文化古朴的民族。现有人口近千万,主要分布于、湘、渝、川、滇、桂、琼等地,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分布。全国近半人口约370万人居住在贵州各地,湖南、海南次之,东南亚约200万人。苗族的“吃‘姊妹饭'“杀鱼节”“苗年”“七月半”“清明歌会”等饮食习俗文化反映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对整个贵州民族菜的影响和作用。
酸汤鱼是苗族最具代表民族菜,海内外人士均能接受并喜爱。苗族的腌鱼、腌肉、连心鱼、鱼冻、血灌肠、腌菜、咂酒、蚱蜢酱、蝌蚪汁菜汤、瘪汤等代表菜及系列家常菜一直引领着民族菜走向市场。众多苗族菜肴中,以酸汤最为著名,其酸香丰富,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苗族同胞居住在大山里,山高路远,几乎家家都有酸坛,少的一两个,多的好几个,甚至几十个。苗家酿制酸汤取自高山上的泉水和自种的香糯酿制而成,味型独特、酸鲜可口,在中式烹调味型里未寻到酸汤风味的味型。
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白糖甘蔗。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苗族民谣,运用朴实而又生动的对比,赞美了鲜香美味的酸汤鱼。苗族酸汤鱼,是苗族人民深为喜爱的传统佳肴之一,也为苗族聚居地区各兄弟民族共同喜爱。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哪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酿制美酒,该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小伙子们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妹来温暖;三月槟榔不结果,九月兰草无芳香,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这个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e362a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html

《贵州省名菜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