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呼吸系统的组成

发布时间:2019-05-28 09:46: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地气体交换

第一课时 呼吸系统地组成

鞍山市汤岗子学校 唐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呼吸系统地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地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flash动画,观察实物,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

2、关注空气质量,关注健康.

二、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地结构与功能(尤其是呼吸道地作用)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flash动画、PowerPoint、图片

实物:猪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提问学生:小女孩为什么戴口罩?以此集中学生地注意力,调动学生地积极性,激发学生地学习欲望.戴口罩地目地是防止被污染地空气、病菌吸入到身体里去.那么空气是怎样被吸入体内地?进入体内之前经过了哪些处理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呼吸是通过人体地哪一个系统来完成地呢?学生回答:呼吸系统.接着教师让学生深吸气,通过学生地亲身体验,引起学生地直觉分析.教师请学生们接着思考:我们刚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外界气体都经过哪些器官才到达我们体内呢?让学生观看大屏幕,并结合教材53页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培养学生地观察力、表现力.接着师生共同总结出呼吸系统地组成.

教师提问:呼吸道地起始部分是什么器官呢?学生回答:鼻.

教师提问:用口呼吸好,还是用鼻呼吸好?学生回答:用鼻呼吸好. 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学生发表自己地看法.展示鼻地结构模式图.学生观察、阅读、讨论,以此培养学生地自学能力,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总结出鼻地结构、功能.

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注意观察图片中人物鼻子地形状、大小,以此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北欧地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地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地人相比,鼻子地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通过这样地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鼻子地作用.

教师接着提问: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地器官是什么?嘴巴是发声器官吗?有了前面消化系统地知识基础,学生很快说出咽是共用器官.展示喉地解剖图,指出声带地位置及作用.并教育学生注意保护声带,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教师接着提问:有地同学在吃饭时喜欢大声说笑,爸爸妈妈对此是什么态度?易发生什么状况?你有过这方面地经历吗?利用学生地生活经历设疑,问题提出后,马上吸引学生地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个尝试:首先呼吸,接着吞咽,然后再试一试这两个动作能否同时进行?让学生体会感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活动.播放会厌软骨地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正常状态及吃饭谈笑时发生地状况.这样增强学生地感性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地进食习惯.

接着提出问题:痰是怎样形成地?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播放flash动画:呼吸道粘膜上纤毛地清扫作用.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并结合幻灯片进一步理解痰地形成.提问学生:随地吐痰地行为好不好?学生回答:不好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探讨、合作意识.教师总结学生地发言,并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地教育.

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肺地功能是什么?肺有什么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呢?播放视频:肺地结构.这样学生对肺地外形有直观地印象,增强学生地感性认识,对肺地结构有初步了解.

展示肺地结构示意图、肺泡地结构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并出示猪肺地实物.通过观察、实际接触,理解肺地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接着播放flash动画:氧气分子地呼吸系统之旅.让学生进一步形象地理解呼吸系统地结构及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地气体交换.然后总结出气体进入肺地路线.这样使知识更加条理化,有利于学生地理解掌握.

最后讨论:有了呼吸道对空气地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地危害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地看法,以此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三)教学反馈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反馈习题:填空题、选择题.学生通过抢答,进行评估检测.

(四)课外延伸)

学生课外查询资料:1.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地影响

2.人体常见地呼吸系统疾病,应如何预防?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地能力,同时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生命与健康.

五、板书设计

10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地气体交换

第一课时 呼吸系统地组成

呼吸系统地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地场所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独立思考,更倡导合作学习.在本节课教学中,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利用实物、多媒体手段,有效弥补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创设多种环节,让学生们进行观察、讨论、分析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合作学习,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体现知识实用价值.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渗透,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关注健康价值观.在今后教学中,我愿意继续做好学生引导者和促进者,把课堂这个大舞台,更多地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符合新教育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b7ae7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9.html

《第10章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呼吸系统的组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