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全册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

发布时间:2020-10-26 22:1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全册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快乐阅读

葵花之最(节选)

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一天,我们这些边防战士突然收到一份奇特的礼物——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一袋葵花籽。葵花籽中埋着一封信,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阿姨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种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在国境线上种葵花,多么美妙的想法!每当葵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条金色的国境线。但这根本不可能!昆仑山属于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

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籽种在院子里。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奇迹发生了,昆仑山默默地认可了一棵来自亚热带的绿色幼苗,就像它认可了我们一样。①葵花发芽了。先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

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纽扣大的花蕾……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②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葵花。周边的石围墙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作者毕淑敏,有删改)

1.短文围绕葵花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作者的描写顺序排序,并把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 )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们收到孩子们寄来的葵花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葵花籽奇迹般地发芽了,长到一尺高。

( )驻守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们把葵花籽种在院子里。

2.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句①描写了葵花在昆仑山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状态,我感受到葵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作者对葵花的________之情。

(2)句②描写战士们着急、匆忙前去察看葵花的样子,体现出他们对葵花的_______和________。

3.“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中“永不泯灭”指的是(

A.小葵花所代表的边防战士们的精神。

B.小葵花的生命无穷无尽。

C.孩子们的心愿仍将延续。

4.作者仅仅是赞美那棵彰显生命奇迹的葵花吗?阅读下面的链接,写一写你心中的边防战士们。

这里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地区,平均海拔4300米,终年苦寒,氧气稀薄;放眼望去只有雪山戈壁,草木难觅;大雪封山,狂风怒号,一切生命仿佛都已经绝迹。一代又一代的边防驻守官兵,战风雪、斗严寒,用生命守卫祖国领土,用忠诚履行戍边使命,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昆仑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班班级公约

没有教养,没有学识,犹如一块田地,即使再肥沃也结不出果实。所以我们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锤炼坚强的意志,提高自身的修养,尽力做最好的自己,创建最好的集体,共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一、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备齐用品准时到;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二、上课:铃声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举手发言敢提问,尊听老师的教导。

三、学习:各门功课要学好,遵守纪律最重要;预习复习要自觉,环环扣紧才生效。

四、两操: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每天眼操做两次,持之以恒视力保。

五、课间:课间休息不吵闹,文明整洁要做到;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最重要。

六、作业:审清题意独立做,格式规范不抄袭;簿本整洁字端正,保质保量按时交。

七、生活:爱惜粮食要记牢,节约水电少浪费;服从管理加自理,遵守纪律觉悟高。

八、活动:科技文体热情高,体魄健壮素质好;思想觉悟要提高,班队活动少不了。

九、目标:班级公约牢记心,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勤勉励,首先情操修养好。

以上班级公约望全班同学共同遵守。

1.下列哪项内容在这份班级公约里没有提到过?(填序号)(

①遵守纪律 ②锻炼身体 ③礼貌待人

④集体活动 ⑤诚实守信 ⑥完成作业

2.读一读,想一想,为班级公约增加一项内容,下面哪一条最合适。(

A.公益:热心参与公益事,人人都要出气力;兼备责任与大爱,集体因我而更好。

B.公益:积极参与公益事务,具备爱心和责任心,让集体因为我而精彩。

C.公益:人人关心公益事,学业暂时放一旁;涓滴之水成海洋,助人快乐你我他。

D.公益:传播挚爱与真情,创造幸福的生活;弘扬互助之精神,实现福利社会化。

3.课间操时,刘明同学在教室里拖拖拉拉,或干脆不到操场做操,导致五(1)班的两操情况不理想,被扣了2分,并通报批评。假如你是班长,请你根据班级公约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你该怎么说呢?下列最适合用来劝导的句子是(

A.我们身为班集体的一员,都有责任为班集体作贡献、争光,不应该拖班级后腿,希望你以后能改正。

B.你以后再不改正的话,我们将把你从五(1)班驱逐出去。

C.你太没有集体荣誉感了,我为我们班有你这样的人感到可耻。

4.请你为班级公约再增加一项内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① ④向日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开花了 ③ ②

2.(1)乐观 顽强 喜爱 (2)珍惜 担心 3.A

4.示例:葵花不惧风雪,傲视冰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开了明艳的花。边防战士们也是这样,在世界第三极——这个生命几乎绝迹的地方坚守边疆,用年轻的生命谱写壮丽的篇章。我敬佩他们,赞美伟大的“昆仑精神”。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⑤ 2.A 3.A

4.十、卫生:认真做好值日生,教室卫生扫干净;桌子椅子要摆齐,门窗记得要关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

第二单元快乐阅读(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吝啬的富妈妈

今天是女儿十六岁的生日,女儿从万里之外的以色列飞到上海,来看望在这里工作的妈妈。

妈妈高兴地领着女儿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长寿面。坐下来后,女儿在点面时点了一杯橙汁。妈妈问女儿为什么要点橙汁,女儿说自己想喝。妈妈说,如果你渴的话,面馆里有免费送的茶水,没必要点橙汁。

见妈妈不让自己喝橙汁,女儿还以为妈妈如几年前一样一贫如洗,于是她问:“妈妈你现在还很缺钱吗?”妈妈说:“妈妈不穷。你渴了,有免费的茶水,为什么还要点十八元一杯的橙汁呢?如果你想喝橙汁,等你有钱了可以一次买十杯橙汁来喝。现在是我给钱,我认为你喝茶水就能够解渴,没必要用我的钱来买橙汁喝。”

女儿一听,原来是有钱的妈妈不舍得让自己喝一杯橙汁!她气得从椅子上站起来就走。妈妈叫住女儿说:“你可以走,连你送给我的礼物一起拿走。”女儿迟疑了一下,委屈地含泪又坐下。

吃完面,母女俩都无言地走在回宾馆的路上。妈妈看着女儿那挂着泪痕的脸,非常内疚——不就是一杯橙汁吗?自己为什么这么无情地不给过生日的女儿买,让女儿高高兴兴地过好十六岁的生日呢?可她在内疚的同时,也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自己什么都可以给女儿,包括自己的器官乃至生命,可如果自己一味地满足女儿的欲望,那么自己培养的只会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饭桶,女儿就不可能像她两位历尽苦难才成为亿万富翁的哥哥那样获得成功。等她以后成功时,她一定会理解自己现在的良苦用心!想到这里,妈妈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默默地为女儿的成功祈祷。

这位母亲叫沙拉·伊麦斯,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珠宝集团驻中国地区的首席代表。

1.这篇短文大约7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带着问题阅读:富妈妈为什么如此吝啬?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读完后,我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把成语“一贫如洗”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线句子,抓住关键内容边读边思考:女儿为什么会觉得委屈?

( )(多选)

A.自己千里迢迢飞过来看望母亲,母亲却连杯橙汁都不舍得买给她喝。

B.女儿生气要走时,母亲竟然要把女儿送的礼物退回。

C.母亲培养了两位亿万富翁的儿子,却对女儿如此吝啬。

D.母亲没有钱给女儿买橙汁,还在女儿面前装作很富有的样子。

5.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简要概括语段意思,能够提升阅读速度。试着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3

2.母亲并非舍不得花钱,她知道如果自己一味地满足女儿的欲望,那么自己培养的只会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饭桶。她是一位疼爱子女又善于教育子女的母亲。

3.示例:母女俩住在很小的杂物间里,家中几乎什么都没有。母亲在餐馆打零工,偶尔把从餐馆带回的剩菜剩饭当作“加餐”,每天都为女儿的学费着急。

4.AB 5.女儿想喝橙汁,妈妈不允许。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

一、读课本的第47~48页,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

1.阅读民间故事,应该从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开始。因为民间故事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阅读时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及其背后反映的___________________,会让我们在阅读时更有收获。

2.下面是状状了解到的一些民间故事的特点,请你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上“√”。

(1)民间故事的汇编作品种类丰富,可以有选择地分类阅读中国、欧洲、非洲等地的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在讲述中为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往往有段落上的反复。

(3)民间故事往往有固定的故事类型,如神话传说故事、生活故事、历史传奇故事等。

(4)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义总是能战胜邪恶,善人会有善报…… (

二、走进民间故事。

1.给下面的民间故事分类,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到括号里。(填序号)

①机智的徐文长 ②“曼丁之狮”松迪亚塔 ③田螺姑娘

④列那狐的故事 ⑤伊凡与灰额猫

(1)中国民间故事:__________

(2)欧洲民间故事:__________

(3)非洲民间故事:__________

2.阅读民间故事,试着制作阅读记录卡。

故事题目:

作者及类别:

故事内容:

三、读下面的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长不大的牧羊人(节选)

(一)

从前,有个小牧羊人很会惹是生非。在放羊的路上,他看见一个卖鸡蛋的农妇头上顶着一篓鸡蛋,就扔过去一块石头,把鸡蛋全打碎了。卖鸡蛋的农妇诅咒他永远也长不大,除非他能找到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那个美女巴尔加利娜。

可怕的诅咒竟然应验了,牧羊人只好告别母亲踏上了寻找巴尔加利娜的旅程。他走到一座桥上,那上面有一个小美人正在一个核桃壳里荡秋千。

“来的是谁?”

“是朋友。”

“拉起我的眼皮让我看看你是谁。”

“我正在寻找美女巴尔加利娜,她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那里。您知道些什么吗?”

“不知道,不过我送给你这块石头,以后它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二)

小牧羊人走到另一座桥上,那上面有一个小美人正在一个鸡蛋壳里洗澡。

“来的是谁?”

“是朋友。”

“拉起我的眼皮让我看看你是谁。”

“我正在寻找美女巴尔加利娜,她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那里。您有她的消息吗?”

“不知道,不过我送你这把象牙梳子,以后它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小牧羊人把梳子装在口袋里,经过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看见一个人正在往袋子里装雾气,就走过去问他知道不知道关于美女巴尔加利娜的消息。这个人对他说什么也不知道,但是送给他一袋雾,说以后会帮他很大的忙。

(选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1.试着给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排序。

( )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小美人正在核桃壳里荡秋千并送他一块石头。

( )喜欢惹是生非的小牧羊人被农妇诅咒永远长不大,除非找到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美女。

( )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小美人正在鸡蛋壳里洗澡并送他一把象牙梳。

( )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人正在往袋子里装雾气并送他一袋雾。

2.读故事,关注民间故事中的反复。

(1)我发现:牧羊人问路的对话重复了_____次。

(2)这样重复是为了(

A.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B.没有任何用意。

C.使故事达到一定字数,内容更充实。

D.使故事更有趣,更动听。

3.迁移运用:读画线句子,根据前两次问路时语段反复的形式,照样子把第三次问路写具体。

仿写:“来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理预测。

民间故事总是会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你觉得牧羊人最后能找

到巴尔加利娜并解除身上的诅咒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习阅读策略

一、1.民众集体的口头艺术 民众传统心理

2.(1)√ (2)(3)(4)

运用策略读名著

二、1.(1)①③ (2)④⑤ (3)②

2.孟姜女哭长城民间故事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上,得到的却是丈夫去世的噩耗。于是她在长城上痛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崩塌,丈夫的尸骸露了出来。最后,孟姜女在安葬完丈夫之后投海而亡。

精彩片段共欣赏

三、1.2 1 3 4 2.(1)2次 (2)A

3.“是朋友。”

“拉起我的眼皮让我看看你是谁。”

“我正在寻找美女巴尔加利娜,她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那里。您有她的消息吗?”

“不知道,不过我送你这袋雾,以后它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4.我觉得可以,因为小牧羊人虽然做错了事,但他会在后来的寻找路途中得到成长,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都希望他能通过这次历程改变自己,获得新生。

第四单元快乐阅读

天安门前看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查资料,填一填,选一选。

(1)“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_______的《病起书怀》。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想说明(

A.自己虽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但是看到国旗,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

B.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来说非常渺小。

C.自己被几位老者的神情感染,心情激动,想起了创业的艰辛。

4.读第⑤~⑥段,体会几位老者和作者观看国旗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这样一幕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 写作背景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

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

2.天安门升旗仪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仪式,它代表的是祖国的尊严,是人们爱国的热忱。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群众来瞻仰。

3.(1)陆游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2)A

4.示例:我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想起了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一代代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微群阅读

1.(1)× 23√ 2.ABC

3.示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和爱国壮志,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五单元快乐阅读

(一)田鼠不冬眠

田鼠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存放粮食;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秋天到了,田鼠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们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田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膘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不过,人们可是盼望这些田鼠们都死光才好呢!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

生活习性

具体表现

栖息地隐蔽凉爽

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储备粮食

出现肝脏功能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甚至会自相残杀

2.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画“______”的句子右边的对话框里写出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4.以田鼠的口气,用拟人化的方法改写画“_____”的句子,使句子生动但意思不变。

这些偷粮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它们用行动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可以吃的书

人类依靠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种书,树叶书、发光书、颜色书……这些书不仅能读,而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1976年那场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中,曾在一座倒塌的楼中救出一个被埋10天的小男孩。他被救出来时,精神尚好,问他想吃什么,他说不饿。长达10天的时间里,没有饭吃竟然没被饿死,这简直是个奇迹。原来,是书包救了他的命。当他被压在里面时,没有吃的,只能用书包里的书来充饥;没有喝的,只能用自己的尿止渴。就这样,他度过了艰难的10天。

书是用纸印成的,纸里只含有纤维素和少量淀粉,人体很难吸收,除非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吃。而现在,为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生产出了“可以吃的书”。这种“书”与普通的书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这种“可以吃的书”是一种纸形食品。原料用的是淀粉和糖等,淀粉经过糊化后再加入一些调味物质,或者磨碎的蔬菜、肉末,把它们加工成薄纸一样的一片一片,切成像书一样大小,用食用色素印上字,装订后即可成为可以吃的书。

这种纸形食品目前已在国外上市。它外形美观,颜色鲜艳,撕开即可食用。小朋友可以边吃边学习,是真正把书吃到肚子里去了。科学家们还根据原料的品种不同,把“书”做成许多种味道,如牛肉味、三鲜味、鸡肉味,以及苹果味、草莓味、香蕉味、咖啡味,等等,朋友们可以在选择“书”时以味相投。

这种“书”将营养浓缩在书中,因此营养非常丰富。一页长21厘米,宽20厘米的蔬菜纸,含有的营养相当于250克新鲜蔬菜的营养,在看完书后,再将它吃掉,不仅得到了知识,也得到了营养。何乐而不为呢?

朋友们,你喜欢这种“书”吗?在你出去游玩时,带上几本这样的“书”,看完后吃掉,这不仅不用带零食,还特别轻便。但要注意卫生呀!“看书”前一定要洗手,这样才不至于把病菌一同吃进肚子里去!

1.选文从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可以吃的书”。

2.“科学家们还根据原料的品种不同,把‘书’做成许多种味道,如牛肉味、三鲜味、鸡肉味,以及苹果味、草莓味、香蕉味、咖啡味,等等。”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3.在“一页长21厘米,宽20厘米的蔬菜纸,含有的营养相当于250克新鲜蔬菜的营养”这句话中,“相当于”这个词语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可以吃的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吃的书”是一种纸形食品,由淀粉、糖等原料和一些调味料加工而成。

B.“可以吃的书”外形美观、颜色鲜艳,简单加工后即可食用。

C.科学家根据原料的品种不同,把“书”做成了许多种不同的味道。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一) 1.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洞系结构复杂联合作战,组成偷粮小分队种内斗争

2.不能删去。“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大限度,具体是多到哪种程度,需要根据田鼠的生存环境来判断,不同情况下这个“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删去了,意思就不准确了。

3.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猫头鹰能捕食的田鼠数量之多,为保护粮食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从侧面说明了田鼠对庄稼的危害之大。

4.我们田鼠家族,只要出动1000只田鼠,一个夏季就能吃掉1吨粮食,你说厉害不厉害?

(二)1.外形味道营养 2.C

3.不可以删去。因为“相当于”在这里表示类比,能准确地说明这种蔬菜纸营养丰富。 4.B

第六单元快乐阅读

挥手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是六十年代初。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那时父亲还年轻,鼓鼓囊囊的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中学很远,坐了两路电车,又换上了到郊区的公共汽车。从窗外掠过很多陌生的风景,可我根本没有心思欣赏。

我才十四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学校里过寄宿生活,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

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又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城里没有。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

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其实,我真不想他离开)。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那一刻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我知道不能。)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

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我想起他对我的______,又害怕____________)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节选自赵丽宏《挥手》,有删改)

1.短文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个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看着父亲做这些事,作者会怎样想?照样子给第二个场景括号里的横线上补充“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3.通过阅读这两个场景的内容,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

A.真诚与善良。 B.细心与关爱。 C.严格与冷酷。 D.热情与溺爱。

4.联系上下文和课文题目思考: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父爱到底是什么?试着将第1自然段的句子补充完整。

(一)晏子使楚

晏子将①使楚。楚王闻②之,谓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辞者④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⑤?”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⑥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⑦?’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⑧晏子酒。酒酣⑨,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⑩,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①将:将要。 ②闻:听说。 ③左右:身边的人。④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⑤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⑥缚:捆绑。⑦坐:犯罪。⑧赐:赏赐,给予。⑨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⑩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得无:莫非。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

(二)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我读完上面两篇短文共用了_____分钟,我了解到文段(一)《晏子使楚》是_______文,我一眼看到文段(二)《晏子使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阅读两篇短文,我发现短文(一)和短文(二)讲到了相同的内容:楚王当着晏子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短文(一)中晏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尊严。短文(二)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和短文(一)中的类比意思一样。

3.读完两篇短文,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多选)

A.聪明机智 B.能言善辩 C.勇敢大胆 D.不畏强权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送我到郊区住宿中学报到,乘车时安慰我

离开住宿学校时见我站着不动,父亲对我挥手

2.拉住他的手求他不要离开 关爱 再也看不到他

3.B 4.离别时的背影离别时那只使劲挥动的手

古文阅读

1.3 文言 楚王嘲笑齐国无人,晏子机智回答。(说出一点即可)

2.侮辱齐国人是盗贼,被晏子巧妙反驳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ABCD

第七单元快乐阅读

富春江边·瑶琳仙境(节选)

车子过了六和塔,钱塘江波平如镜,晴光满江,微风不起,浮天潋滟,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照亮了上下四方,背后衬托着几点黛螺似的越山,显得姣丽肃穆。这一片江水在车旁一晃而过,此后就一直再没有见到钱塘江和富春江(属于钱塘江的上游)。蜿蜒的群山把她们隔住了。车子经过的地方,山青水绿,风景如画。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向阳处,满是金色;背阴处,浓绿深黑。阳光就跳跃在这明暗相间的阴影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灵魂沐浴在这金色的阳光中,仿佛与阳光融而为一了。

这是我眼前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情景,这一幅迷人的图景是我在陆路上汽车中吸入眼底的。车子在飞驶,眼前的景象在飞快地变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放翁诗中描绘的大概也就是同这一带相似的地方的景色。区别只在于,他当时漫游,不外是步行、骑驴或者坐轿,速度都是很慢的。眼前风物的变化,节奏也慢。一片树林,一个山坡,一块草地,一方池塘,看上半天,也换不了镜头。今天我们乘的是汽车,风驰电掣,转瞬数里,眼前的景色瞬息万变。马路旁的稻田,稻田边上高视阔步的水牛,远处山麓下的白色小楼,田地里劳动的农民,小镇子里熙熙攘攘的男女老少,都像风车一般,还没等看清楚,已经飞也似的向后退去,什么东西都是转眼就变。小河中白云青山的倒影,紧紧地拼命似的跟着我们的汽车跑。一转弯,小河一消失,白云青山的倒影立刻也就杳无踪影,只有倒影的残痕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此景此情,陆放翁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今人幸福胜古人,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了。

(作者季羡林,选入有删改)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的《游山西村》,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例: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

朝阳在山上的松林顶上涂上了一条条的阴影;向阳处,满是金色;背阴处,浓绿深黑。

例句从______这个方面展开描写,把景物写具体了。

车子经过的地方,山青水绿,风景如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段,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的,并完成练习。

小河中白云青山的倒影,紧紧地拼命似的跟着我们的汽车跑。一转弯,小河一消失,白云青山的倒影立刻也就杳无踪影,只有倒影的残痕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1)概括句段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看到的景物进行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景物变化之迅速。

4.(1)短文两个自然段都是描写在车上看到的情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种写法的好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使文章看上去字数较多。

C.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描写自然。

D.将文中景物前后对比,突出后面景物之美。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陆游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2.颜色 车子经过的地方,远望江水是那样清澈,如明镜一般;倒映在水中的山峰青翠碧绿,天地好似染成了一幅翠绿的风景画。

3.(1)小河中白云青山的倒影随着汽车的转弯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残痕

(2)动态 拟人

4.(1)第1自然段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把钱塘江、越山等地的景物写得很美。第2自然段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车窗前景物的快速变化。

(2)A

第八单元快乐阅读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英]尤安·艾肯

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②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二)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1.比较两个选文,概括主要信息。

选文(一)(二)都是关于读书的,但是选文(一)侧重写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说了同样的道理;选文(二)着重描述的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两个选文,深入探究内容。

(1)尤安·艾肯是怎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呢?将下列内容排序。

①思考故事情节和作家写这个故事的原因 ②找出忽略的部分

③品味欣赏 ④续编故事 ⑤总结收获

正确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莫言用一下午读完《青春之歌》,他真感到了幸福。幸福不仅来自读书,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两个选文,体会表达方法。

(1)选文(一)的第②段的构段方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选文(二)运用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参考答案

对比阅读

1.“我”喜欢反复读一本书以及读书的方法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为读《青春之歌》钻到草垛后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

2.(1)①④③②⑤

(2)虽然看书耽误了喂羊,但得到了母亲的宽容

3.(1)C (2)ABC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af545d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a.html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全册主题阅读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