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大《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形考作业答案(2017年秋季)

发布时间:2017-12-04 12:25: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疆电大《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形考作业答案2017年秋季

作业一

一、单选题

1、王元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两者的相比( C. 无法比较 )

2、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其中 ( C. 抽象思维能力 )是智力的核心

3、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感状态叫 ( D. 心境 )

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是(  D. 道德感 )

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D. 情感 )

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D. 应激 )

7、当你在电影画报上看到某演员的形象时,觉得很熟悉,而且能够确知他曾饰演过某个角色,这种现象属于 ( D. 再认 )

8、下列哪种人格特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大( D. 性格 )

9、考试中的名词解释,主要与学生记忆活动中哪种现象有关( B. 识记 )。

10、( B. 需要 )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和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11、办事优柔寡断、顾虑重重是缺乏哪种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B. 果断性 )

12、气质类型( B. 有好有坏 )

13、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讲小话、做小动作,这是( A. 注意的分散 )

14、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 D. 创造思维 )

15、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 C. 选择性 )

16、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 A. 恒常性 )

17、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应的是( A. 性格 ) 特征

18、人的大脑皮质的语言区主要位于( D. 左半球 )

19、“手舞足蹈、挺胸阔步”等属于人的( D. 体态表情 )

20、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 A. 记忆表象 )

二、名词解释

1、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2、能力: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性,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通与危险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成就动机: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完成某种有价值或重要的事情的一种主观愿望。

5、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它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三、填空题

1、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 )和( )等基本特征。 理解性;常性

2、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和( )。注意的基本特征是( )和集中性。

概括性,指向性

3、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感觉记忆、( )和( )。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叫做( ),而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在头脑中再度重现,叫做( )。 再认;回忆

5、就群体来说,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服从( )的规律,智力测验的结果称为智商,用( )来表示。 常态分布;IQ

四、判断题

1、感觉的适应都会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错误

2、记忆中的再认容易,回忆难。对客观事物能再认的并不一定能够回忆,而能够回忆的常常能再认。 正确

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正确

4、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错误

5、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错误

五、简答题

1、简述思维及其种类。

答: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直接的反映,而思维则是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所谓间接性,指的是通过其它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所谓概括性是指所概括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或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不象感觉和知觉那样,只对个别事物发生的反应。

思维的种类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叫作动作思维;主要利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叫形象思维;以抽象的要领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

2、什么是气质?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是组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之一。它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是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于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

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对人的气质也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并不起着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社会价值,在这里,有着决定意义的心理活动是已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性格这类个性心理特征,气质与它们相比只处于从属的地位,而且受它们的调节和制约。

作业二

一、选择题

1、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BCD )

B.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 C. 心理活动是否有内在一致性

D. 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 )

A. 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B.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D. 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很快的

3、一个成年人如果看到虫子会害怕得晕过去,这属于( A )

A. 恐怖症

4、从医学上说,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指数为28.6,那么这个人属于( D )

D. 偏重

5、躁狂发作的主要表现是( ABD )

A. 思维联想速度加快 B. 兴趣提高 D. 活动量增高

6、关于焦虑,正确的描述是( D ) D. 多见于神经症性障碍

7、心理生理障碍包括( ABD )

A. 进食障碍 B. 睡眠障碍 D. 性功能障碍

8、心理异常的基本特征是( ABC )

A. 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与客观环境失去同一性 B. 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失去统一性

C. 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失去了相对稳定性

9、以下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10项“健康”指标的是( BCD )

B.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C.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脸不发炎

D.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10、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ABC )

A. 容易记恨 B. 固执已见 C. 敏感多疑

二、填空题

1、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参考原则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 )原则;心理活动的( )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统一性;内在协调性

2、急性应激反应的典型表现包括意识改变、( )和( )三个方面。

行为改变;情绪改变

3、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异常是脑功能的机能失调,可以反映为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紊乱、( )的歪曲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可反映为( )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自我概念;社会人际关系

4、心理健康“三良好”包括:良好的个性、良好的( )、良好的( )。

处世能力;人际关系

5、老年期(65岁以上)心理发展的主要冲突是( )——( )。

自我实现;失望

三、判断题

1、多动症只发生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 错误

2、刚出生的婴儿以及脑损伤的人不会有心理问题。 正确

3、智商偏低的人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错误

4、厌食症和贪食症的产生是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 正确

5、人格障碍是针对成年人来说的,未满十八周岁者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 正确

6、心理异常的人就有心理障碍。 错误

7、情绪低落和兴趣降低是抑郁症发作的核心的症状。 正确

8、认识到自身的自卑感有可能成为超越自我的动力。 正确

9、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属于一种心理障碍,不应与犯罪联系在一起。 错误

10、身体健康不一定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一定身体健康。 正确

四、名词解释

1、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有三种主要类型: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2、适应障碍: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却既可以是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是生活事件,而且以生活事件居多。

3、逆反心理:是指面对他人的要求或观点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4、嫉妒: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自己与他人差距的、实现原有关系平衡的心理防御反应,是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产生的一种企图排除,甚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5、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五、案例分析题

1、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李小姐是一位23岁的女大学生,因一年来难以克服的对事物的厌恶致使摄食不足,严重营养不良,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有时候甚至昏倒,而被家人送到了综合性医院抢救,经过医院积极的纠正体液失调、补充营养等对症治疗,身体状况好转。

通过访谈得知,李女士出生于一个基层干部家庭,年幼时长得胖胖的十分讨大人们喜欢。但是自从进入小学以后,偏胖的身材渐渐成为同学们的笑柄,他们叫她“小箩筐”,最不能让她容忍的是父母和一些亲人还很喜欢她胖胖的样子,并以此为荣,全然不顾及她自己的意见。这使得她十分焦虑、自卑与孤独,这样一直持续的初中她离开父母独自生活。

在紧张忙碌的学习和没人干涉的个人生活环境下,李小姐的体重由130斤变成了110斤,而这仅仅因为她“在学校的原因”,每次回家母亲都唠叨她“瘦了”,这反而使她感到十分满足。04年李小姐终于考取了广州的一所重点高校,高度自由、充斥个性的大学生活和崇尚以瘦为美的现代社会使李小姐再次不满意于自己的体重和坚定了她节食的决心。从不吃早餐到把晚餐变成水果,李小姐因此慢慢拥有了瘦削的脸颊和骨感的身材,前卫的她崇拜哥特式穿衣风格,这种阴郁的风尚恰恰掩盖了她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面色晦暗。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难以克制的头晕、耳鸣,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于是她要告诫自己注意营养,但是,可悲的是她已经对于任何食物都丧失了兴趣,甚至吃到嘴里就会吐出来。

根据案例回答:

(1)李小姐的症状属于哪种病症或障碍?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

(1)诊断分析:这是典型的厌食症引起的结果。

类似于李小姐的症状其实在临床中很常见。

“不吃早餐到把晚餐变成水果……慢慢拥有了瘦削的脸颊和骨感的身材,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难以克制的头晕、耳鸣,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于是她要告诫自己注意营养,但是,可悲的是她已经对于任何食物都丧失了兴趣,甚至吃到嘴里就会吐出来。”这些都是由于长期限食造成的后果。

(2)治疗:

1)心理治疗:可采用的是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制定有联系的厌恶刺激或奖励方法(精神或药物奖励、与家人来往、自由活动等),根据李小姐临床症状的变化程度逐级治疗。

2)药物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舒必利、氟西氯米帕明等药物,视患者躯体承受情况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3)躯体支持治疗。规定患者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用鼻饲。

2、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有一位患者,因为长期饮酒导致慢性中毒性脑病住进医院,送进医院时,他已经谁都不认识了,也不能跟任何人交谈,可是,他仍然会说一句话:拿酒来。他的妻子伤心的看着他说:“一切都完了。”他本来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可是现在却丧失了一切。住院之前他曾经戒过多次酒,可是每次出院后不久,他又会重新开始饮酒。为了饮酒,他无暇顾及公司的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功课,无暇顾及病重的母亲。妻子劝他,孩子求他,医生建议他,全都没有用,他依然我行我素。他曾经因为肝硬化,引起了消化道大出血。医生嘱咐他,一定不要再喝酒了,再喝酒就没命了,他答应的好好的,可是出院后没几天就因为身体难受而再次饮酒。

请问:(1)这位患者属于哪类心理障碍?

(2)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如何治疗上述患者的心理障碍?

答:(1)属于酒依赖,他是一种嗜酒成癖达到病态的一种心理障碍;

(2)特点:第一:喝起来挺不住,必须随时拿着酒瓶子

第二:越喝酒量越大;

第三:没有酒喝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必须通过饮酒来消除;

第四:为了喝酒不顾一切,难以戒断。为了饮酒,可以放弃工作,放弃家庭,甚至整个生活的中心就是饮酒。

(3)治疗:第一:家庭成员要给与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为患者戒酒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患者加入主动戒酒的行列;

第二:及时处理因饮酒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戒酒治疗(药物);

第三: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健全个性,同时帮助其学会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因为酒依赖患者多数有性格缺陷,比如脆弱,内向,对压力无力解决,借酒消愁等。所以通过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

作业三

一、不定向选择题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是( BCD )

B. 工作任务不容 C. 工作对象不同 D. 工作方式不同

2、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错误的是( C )

C. 压力与绩效成正比关系

3、一般适应综合征包括( ACD )

A. 衰竭期 C. 警戒期 D. 抵抗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AB )

A. 罗杰斯 B. 马斯洛

5、刺猬身上长满了坚硬的刺,平时是舒展开的,一旦有别的动物和人类接近他,它就会将自己所有的刺朝外。这种行为其实就像我们人类的( D ) D. 自我保护和防御行为

6、心理咨询的对象大多数是( C )。 C. 正常人

7、压力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A ) A. 应对压力

8、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成长和自立,不能代替病人做出任何选择与决定,这是心理治疗的( D )。 D. 中立原则

9、有机体对某些特定的刺激会产生特定的不可避免的反应,这类刺激就叫做( D )

D. 无条件刺激

10、下面关于压力与身体健康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11、“人对环境有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理论的( B ) B. 适应观点

12、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健康的破坏与( C )有关 C. 自我潜能发展受阻

13、下列关于负性情绪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D )

14、持续的压力会对一个人的( ABCD )方面产生影响。

15、以下这段对话最可能出现在哪种心理咨询或治疗中?( D )

来访者:别人都看着我。

咨询者:是否别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围着你看?

来访者:没有。

咨询者: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

来访者: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

咨询者:那原来你说的别人都在看你是否是真的呢?

来访者:……是我头脑中想象的……

D. 合理情绪治疗

二、填空题

1、一般适应综合症包括三个阶段:警戒期、( )、( )。 抵抗期;衰竭期

2、躯体的放松技术可分为( )放松方法、( )放松方法、冥想放松方法和紧张放松训练方法四种。 渐进性肌肉;腹式呼吸

3、压力管理常见的四种策略是认知的改变、( )、( )和掌握健康生活方式。

躯体的放松;疏导情绪

4、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出现( )、( )、敌意和冲突以及过分顺从等不同的表现。 社交恐惧;孤独

5、知识获取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对象是( );治疗康复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对象是( )。 正常人;心理疾病的人

6、压力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一个刺激能促使个体更有效地完成认知和行为任务,就属于( );如果刺激事件引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结果是不利于身心健康,就是( )。

积极压力;消极压力

7、心理学帮助的实质是助人自助,其作用表现在( )、( )和协助来访者重塑健康自我三个方面。 缓解症状;提供心理支持

8、引发不良情绪的非理性观念可以概括为绝对化要求、( )、( )这三大特征。

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9、从本质上看,心理压力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压力是由( )引起的;压力是个体所觉察到的一种威胁,是一种( );压力是一种反应,它具有保护性和适应性的功能。

某种刺激;主观感受

10、压力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应对压力,有效地掌握与运用应对压力的方法与能力。压力管理主要包括( )和( )两个方面。 改变压力来源;调整自我心身

三、名词解释

1、支持系统:又称为资源系统,是指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不同种类及深度的人际关系、个人爱好、生活调节方式或途径等。

2、理性情绪理论(ABC理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3、不良情绪反应:是指由于错误的认知所引发的、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伤害性的情绪反应。如过度的压抑、抑郁、焦虑,极度的恐惧等。

4、角色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但这些任务却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能同时兼顾。

5、心理学帮助:包括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为主的各种心理辅导、心理保健工作。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称为心理师。心理学帮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严肃的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同样也有不同之外,最基本一点是:所采用的方法原理方法是一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1)相同点

1)理论和方法基本相同2)它们二者的目标一致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能完全分开

(2)不同点

1)工作任务不同2)工作对象不同3)工作方式不同4)工作者不同

2、压力会导致人们的哪些行为改变?

答:1)自我保护和防御:当人类察觉到有危险时,通常倾向于做出自我保护和防御姿态,与可能对自己带来的危险或伤害的人或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随时做好防御准备;只有在安全的、充满信任的环境里,人们才会毫无顾虑地敞开心扉,坦诚相对。

2)敌对和攻击行为:反复遭受压力会使人们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于个人愿望受到阻碍所引起的强烈的不愉快情绪,敌对和攻击行为是最常见的挫折反应之一。当我们的愿望受到阻碍时,第一反应就是对这个障碍物感到愤怒,并试图想办法把它除掉,因此,压力状态下一个人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出现破坏性或攻击性行为。有时候我们不可能或不敢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来源,这时因挫折而引起的敌意和攻击性倾向就可能被转移到其他目标(人或物)上。

3)逃避、依赖和被动攻击:压力所引起的行为改变因人而异,有人采取自我保护,有人采取攻击他人,还有人采取逃避的态度,行为变得更加退缩,想办法逃避压力情绪,或事事依赖他人,不进行主动的努力去改变现实。事实上这种逃避、依赖行为是愤怒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个体通过消极抵抗、不行动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对给自己施加压力的对象进行报复,因此叫做“被动攻击”。

3、如何区别合理观念和不合理观念?

答:①合理观念大都基于已知的客观事实,不合理观念包含着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②合理观念使人能保护自己,让自己愉快的生活,不合理观念让人产生情绪困扰。

③合理观念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观念会使人因无法达到不现实的目标而烦恼。

④合理观念使人不断调整自己,积极面对困难,不合理观念使人把责任推向他人,自己陷入无奈境地。

⑤合理观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观念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并造成不良反应。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危机: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付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一般发生在个体无法避免的、强大的应激事件,存在明显的急性的情绪、认知及行为上的功能紊乱,个体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2、CISD:也叫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这种疗法主要采取一种结构化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灾难的幸存者谈论应激性的危机事件。干预通常在危机发生的1-2天内进行,每次需要大概2-3小时的活动时间。整个活动分为介绍、事实、感受、反应、症状、教育和再登入等多个阶段。

3、干预技术:亦称解决问题的技术,是以求助者的认知为前提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4、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

5、危机干预:也称为情绪急救,是运用个人、社会和环境资源,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且已出现心理危机的人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短期内尽快渡过困境、重建心理平衡的一种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危机干预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答:危机干预的目的:(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

危机干预的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2、如何预测评价自杀危险性程度?

答:一般认为,有以下情况者就表明具有较大的自杀危险性:①具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因素刺激。如学业失败、失恋、家庭纠纷、人际危机、严重的躯体疾患等各种挫折打击,而个体挫折承受力差,感到悲观绝望;②情绪低落,长期抑郁,自罪自责,有强烈的罪恶感和无用感;③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拒绝社会交往,丧失社会心理支持;④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缺乏温暖和爱抚、家庭破裂、被人遗弃等;⑤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对现实冷漠不满,对未来沮丧绝望;⑥长期郁积的愤激和屈辱感,思维偏激,走极端,常发生过激冲动举止;⑦精神障碍者、慢性酒精中毒和吸毒者;⑧谈论自杀,直接或间接有过自杀的暗示和威胁,亲友中发生过自杀,本人过去有自杀行为或者自杀意图者。

3、自杀者一般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答:①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发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②认知方面:在危机状态时注意力集中于急性悲痛之中,并从而导致记忆和知觉的改变。他们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而且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是含糊不清的。表现极端痛苦,思想混乱,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更增加已有的焦虑。有时害怕自己要发狂。此时所出现的混乱和歪曲的感知过程与精神疾病是不同的,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正常知觉;

③行为改变:当时人不能完成职业功能,不能专心学习和从事家务活动;与人隔绝,回避人或采取不寻常的努力以使自己不孤单,变得令人生厌或黏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当事人感到与人脱离或相距甚远,可发生对己和对周围的破坏行为并以此作为对解决问题的最后努力;拒绝他人帮忙,认为接受支持是自己软弱无力的表现;其时行为和思维,情感是不一致的;出现不典型行为,如酒后驱车,而他在过去并非如此。

④躯体症状:可有失眠、头昏、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4、危机干预有哪些基本技术?适应于那些人群?

答: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

危机干预适用于人格稳定和面临暂时困境或挫折的人,以及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儿童问题、蓄意自伤、自杀或意外伤害等急诊情况。可以这样说,危机干预是无绝对禁忌症的,一般认为以下四类人是危机干预的首选:

(1)目前的心理失衡状态直接与某种特殊生活事件相关的人。

(2)急性极度的焦虑、紧张、抑郁和失望等情绪反应或有自杀危险的人。

(3)近期暂时性丧失解决或处理问题能力的人。

(4)求助动机明确并有潜在改善能力。

5、PTSD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1)重新体验症状:患者常常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患者面临、接触与创伤性事件有关联或类似的事件、情景或其它线索时,常出现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如梦魇等。

(2)回避症状: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患者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

(3)警觉性增高(易激惹)症状;不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

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物质依赖(酒精、药物)等多种精神疾患;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消化性溃疡、肥胖、肿瘤及其他心身疾病。

作业五

一、不定向选择题

1、持续的压力会对一个人的( A B C D )方面产生影响。

2、从医学上说,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指数为28.6,那么这个人属于( B ) B. 偏重

3、刺猬身上长满了坚硬的刺,平时是舒展开的,一旦有别的动物和人类接近他,它就会将自己所有的刺朝外。这种行为其实就像我们人类的( D ) D. 自我保护和防御行为

4、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BCD )

B. 心理活动是否有内在一致性 C.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 D. 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5、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途径是( D ) D. 发展人际关系能力

6、躁狂发作的主要表现是( BCD )

B. 思维联想速度加快 C. 活动量增高 D. 兴趣提高

7、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ABC )

A. 固执已见 B. 容易记恨 C. 敏感多疑

8、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C ) C. 马斯洛

9、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健康的破坏与( D )有关 D. 自我潜能发展受阻

10、下列哪项不是躯体疾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反应( A ) A. 情感平淡或淡漠

二、名词解释:

1、角色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但这些任务却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能同时兼顾。

2、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在头脑重新呈现映象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它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高于感觉,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整体反映。

4、危机: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付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一般发生在个体无法避免的、强大的应激事件,存在明显的急性的情绪、认知及行为上的功能紊乱,个体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

5、负性情绪:是指那些不愉快甚至是引发人痛苦、愤怒的情绪体验,如压抑、生气、委屈、难过、苦恼、沮丧等。

三、简答题

1、危机干预有哪些基本技术?适应于那些人群?

答:危机干预主要应用三类技术:沟通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干预技术。

危机干预适用于人格稳定和面临暂时困境或挫折的人,以及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儿童问题、蓄意自伤、自杀或意外伤害等急诊情况。可以这样说,危机干预是无绝对禁忌症的,一般认为以下四类人是危机干预的首选:

(1)目前的心理失衡状态直接与某种特殊生活事件相关的人。

(2)急性极度的焦虑、紧张、抑郁和失望等情绪反应或有自杀危险的人。

(3)近期暂时性丧失解决或处理问题能力的人。

(4)求助动机明确并有潜在改善能力。

2、什么是气质?它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是组成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之一。它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是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于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

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对人的气质也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并不起着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社会价值,在这里,有着决定意义的心理活动是已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性格这类个性心理特征,气质与它们相比只处于从属的地位,而且受它们的调节和制约。

3、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答: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同样也有不同之外,最基本一点是:所采用的方法原理方法是一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1)相同点

1)理论和方法基本相同2)它们二者的目标一致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能完全分开

(2)不同点

1)工作任务不同2)工作对象不同3)工作方式不同4)工作者不同

四、案例分析题

1、陈某,男,27岁,高中文化,未婚,安徽人。曾是摩托车飚车手并以此为生,生活富裕,2005年初,交了一个女朋友,感情很好。半年以后,女友认为飚车太危险,坚决要他改行做生意,可陈认为,飚车刺激,自己非常喜欢,不忍放弃。另外,飚车能挣钱,自己又没有其他本事,仍想继续做。为此,女友经常和他争吵。2005年底,他又要飚车,女友竭力阻止,但他非去不可,情急之下,女友抢走了他的大马力摩托车,并骑上车飞驰而去。由于技术不好,车速太快,开出不远就撞上了一辆汽车,结果车毁人亡。

血淋淋的场面就发生在他眼前,令他悲痛欲绝,几乎崩溃。料理完女友的后事,陈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打工,主要想换个环境。不久,他女友15岁的妹妹也来到上海,他将她视为亲妹妹一样照顾。近半年来,他会经常回忆女友撞车的惨景,始终认为是自己杀了女友,内疚不已。近一个月来,尤其感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常做恶梦。还担心女友的妹妹会走上邪路。整日忧心忡忡,他也觉得应该为死者感到难过,才是有良心的作法,还经常想到活在世上太痛苦,不如跟随女友一死了之,但担心女友的妹妹无人照顾,更对不起她家人。

问题:(1)陈某可能属于什么心理问题?简要进行病因分析。

(2)简要说明咨询治疗方案。

答:(1)诊断分析:陈某的问题属于创伤性的应激障碍。

病因分析:由于经历了女友强行抢走其摩托车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事件,导致持续性的精神障碍,并不断重现当日女友撞车的惨景,伴有一定的忧郁的症状,需排除是否抑郁症的可能。

(2)咨询治疗:首先应当对陈某表示同感,并给予其宣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来访者应当予以更多的积极关注。比如他对女友的真挚感情、渴望通过飚车的职业和女友一起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以及对女友妹妹的照顾显示出其责任心等等。

在以上的前提下,通过对创伤性事件的回顾,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认知疗法对来访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误进行处理,比如质疑“你之前可能预见女友会抢走你的车吗?”、“你能够预先知道汽车会开来吗?”,对于创伤性事件需要充分进行具体化,使来访者能够客观认识惨祸发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归于自身。并通过专业解释的方式告诉来访者目前产生各种精神和躯体症状与创伤性体验之间的心因性关联。然后,就目前来访者的现状进行了解,再次同感其对妹妹的照顾,并质疑“担心女友的妹妹走上邪路”的客观依据,可以根据来访者目前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通过现实疗法等技术帮助其一同重新规划好日常生活,以逐渐摆脱过分纠缠于当日的事件而不能自拔的痛苦。对于其存在忧郁症状,以及潜在的自杀倾向,可转介专业医学机构进行干预。

2、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有一位患者,因为长期饮酒导致慢性中毒性脑病住进医院,送进医院时,他已经谁都不认识了,也不能跟任何人交谈,可是,他仍然会说一句话:拿酒来。他的妻子伤心的看着他说:“一切都完了。”他本来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可是现在却丧失了一切。住院之前他曾经戒过多次酒,可是每次出院后不久,他又会重新开始饮酒。为了饮酒,他无暇顾及公司的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功课,无暇顾及病重的母亲。妻子劝他,孩子求他,医生建议他,全都没有用,他依然我行我素。他曾经因为肝硬化,引起了消化道大出血。医生嘱咐他,一定不要再喝酒了,再喝酒就没命了,他答应的好好的,可是出院后没几天就因为身体难受而再次饮酒。

请问:(1)这位患者属于哪类心理障碍?

(2)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如何治疗上述患者的心理障碍?

答:(1)属于酒依赖,他是一种嗜酒成癖达到病态的一种心理障碍;

(2)特点:第一:喝起来挺不住,必须随时拿着酒瓶子

第二:越喝酒量越大;

第三:没有酒喝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必须通过饮酒来消除;

第四:为了喝酒不顾一切,难以戒断。为了饮酒,可以放弃工作,放弃家庭,甚至整个生活的中心就是饮酒。

(3)治疗:第一:家庭成员要给与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为患者戒酒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患者加入主动戒酒的行列;

第二:及时处理因饮酒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戒酒治疗(药物);

第三:最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健全个性,同时帮助其学会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因为酒依赖患者多数有性格缺陷,比如脆弱,内向,对压力无力解决,借酒消愁等。所以通过心理治疗,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c890a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d.html

《新疆电大《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形考作业答案(2017年秋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