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9-01-20 20:3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三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人教版

【设计思想】

人们常常爱用一个字来概括曹操形象的性格特征。其实,《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也不是到了极点的人物,而有着复杂个性特征的立体形象。后人更认可其性格内涵有两个层面。本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多疑、狡诈、残忍、自私等)中有(有胆识、重谋略、讲忠义、视死如归等),并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法设计】
     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认识学生多停留在表面,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运用多元解读的方法(剧中角色、读者、历史等角度)鉴赏探究曹操性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法,分析小说节选部分曹操形象 
    2、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教学难点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 

【学法指导】

把握人物形象,通过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课时计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㈠教学基本流程

㈡教学情景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 下发学案,结合课文文本分析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2曹操是小说中人物,历史中也有真实的人物,如何评价他?学生课外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成文。

导入

如果说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那么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国古典文学的园地中涌现了许多英雄形象,如:荆轲、岳飞等等。曹操更是罗贯中塑造的众多形象中的典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备受争议的形象。

节选情节概括(即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四个部分)

探究过程

一、我是剧中人 身临其境 (换角度表述小说内容)

1. 第一人称 曹操自述 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以第一人称的身份来介绍曹操的经历。

2. 剧中人看曹操 不同人的眼光,会使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面前。分别让学生就课前选择的角色准备发言

先看在王允等人眼中的曹操

再看董卓的眼中是—— 

在陈宫的眼中呢?

在吕伯奢的眼中呢

3.总之,从不同的角度使曹操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

“奸雄”: 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

“雄” 胸有大志、有勇有谋、有胆识、机敏、果断、有政治家的眼光

“奸” 奸诈、生性多疑、极端自私自利、心狠手辣。

二、我是读者 置身事外 (避免主观片面)

1.如何把握人物形象?(方法点拨)

你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小组交流进行归纳

描写句----------正面刻画与侧面烘托归纳(《三国演义》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1)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2)对比、衬托、夸张等手法的运用

3)抓住最富特征的细节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

4)他人言行或环境烘托

2.:当然曹操这个形象在本文中表现得还很不够。如果我们读了〈三国演义〉全文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现请读过或看过著作影视剧的同学补说情节,认识其人,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学生交流《三国演义》中熟悉的曹操的故事。

预设 焚书不较(宽宏大度) 杀杨修(羡才又妒才) 义释关羽割发代首(言而有信) 梦中杀人……孤独又疑心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杀华佗 望梅止渴

3问题

1)节选部分的情节中,你最不认可的曹操作为是哪里

A假如你是曹操,离开庄子时遇上打酒归来的吕伯奢,你准备怎样做?

(预设 向吕伯奢说明缘由,求得吕伯奢的谅解;待刺杀董卓成功后,再来向吕伯奢谢罪。)

B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预设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 深度探究——主旨探讨)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以 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贤臣的渴慕。引导关注《三国演义》的创作意图。

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功有过。但《三国演义》中更多地把他塑造成反面形象,这样是因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因此受到它的影响,曹操的民间形象也很差,如戏曲舞台上白脸等。

4.小结补充 把握人物形象切入点

1.从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和创作主题来把握人物(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三、曹操不只是曹操 历史客观

1. 曹操是小说中人物,历史中也有真实的人物,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课外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成文,课堂交流展示。

【预设】

(一)、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一千多年来,曹操在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是一个被严重歪曲和丑化了的人物,许多史书把曹操写成一个暴君,小说《三国演义》也把曹操刻画成一个阴险毒辣的奸臣。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曹操也是个大粉白脸,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曹操是坏蛋。总之,小说和舞台上的曹操是个十足的奸雄形象。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2.世人解读人物形象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人名)之口。

再扩展到后世人看(评说)曹操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

“曹瞒篡乱从此始”  -----元稹

“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上‘可爱的’三个字 。” ———易中天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四、我就是我 择善而从

口语表达与写作练习 选择曹操身上闪光点 ,解析成因 ,说说对你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曹操被称为“奸绝”,但同学们又从这篇文章解读出一个文韬武略、胸有大志的曹操,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学习走近曹操,走进《三国演义》,走进经典名著。

曹操仅是《三国》中一人,《三国》仅是名著中一部,去读书吧,亲近他们,丰富自己,读好书,立好志,做好人,行好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5b64e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c.html

《高三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