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控性分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政策中介目标可控性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1996年8月至2006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 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计量方法,对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作实证分析并得出结 论:货币供应量在我国有很强的内生性,从而使其作为中介目标的效力下降,进而影响货 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内生性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246(2007)13—0018—03 引言 的可控}生难以体现(见表1)。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 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Mi=Ki*B),因此导致我国 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 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 表1我国1996—2006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单位:% 年汾 996 1 998 1999 枷O 2001 20眩 加∞  ∞晒 卸6 选择有效中介目标的标准包括相关性、可 测性、可控性和抗干扰性四个方面,其中可控性 是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是中央银行 能够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 融指标。如果中央银行不能有效控制中介目标, 即使发现其偏离政策目标也没有办法使其恢复 到正确轨道,那么中介目标的设定就失去了意 义。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否有效,中介目 标的可控性要求是否满足,是当前货币政策研 究中一个讨论十分激烈的问题。夏斌、廖强 (2001)认为中国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供应量 目标不可控,因而当前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 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谢平(2004)研究的结 果没有发现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显 著的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一定程度上 是内生的,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关系不大。封思贤 (2006)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正在不断降低,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 Ⅶ 目标 18  实际 1&9 1 7 4 4 l孓16 1 6 7 5 4 9 127 1&4 18.7 164 l18 1 5 l1_ 77 目标 25 乃 1618 14.15 l4 13_4 1 7 7 5 6 实际 25_3 173 1S3 47 l23 14.4 168 l91 162 n6 169 资料来源:根据《中匡1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匡l金融年鉴》 整理。 (一)基础货币难以控制 般来说,货币当局能够完全控制基础货币, 否则货币供应量目标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实际情 况远非如此,从表2可知,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 很不稳定,增速忽快忽慢,最快增速超过30%,突 然又会下降到10%以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我 国的汇率制度决定的。我国名义上实施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近期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汇率制度 改革,使得汇率不再维持不变,然而浮动的范围 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不完善是主要原因。 二、货币供应量目标可控性的结构分析 仍然比较小,实质仍可以看作是一种盯住美元的 我国于1996年正式确定M1为货币政策中 介目标,M0和M2为观测目标。从实际运作结果来 看,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从未实现过,目标值与实 际值的大幅度偏离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固定汇率制度。因此,不论其名义上的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是什么,都首先要保证汇率目标得到实 现,这给货币供应量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因为它 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一定投放。从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994 年汇率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080b45ad02de80d4d8405d.html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控性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