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要点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古希腊哲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6世纪,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晚期希腊哲学。 2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②探讨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③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 ④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
⑤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 3早期希腊哲学的特点
①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②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是“本原”问题。本原(亚里士多德)“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毁灭后又复归于它,万物虽然性质多变,但实体却始终如一。”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本原。 ③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与宣称。
④早期希腊哲学产生于本土以外的殖民地,其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的特色,并且以此为据,区分出不同的学派。 4、东部的伊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米利都学派,其创始人是泰勒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是宇宙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西方哲学第一个哲学概念。阿那克西曼德是第一位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学家,他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无定的本性或自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这个无定的本原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他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逻各斯:指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是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万物根据它而生成。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涉及了认识论的问题,认为“自然惯于掩盖自己”
5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以毕达哥拉斯为创始人,集政治活动、宗教信仰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团体。该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宇宙是天体的和谐”和谐: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毕达哥拉斯学派主要指一定数的比率关系。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与和谐。 6、爱利亚学派的重要性表现在:
①爱利亚学派开始转变哲学研究的中心,变本源的追溯为存在的探讨,从而为本体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他们首次使用了逻辑论证方法,为哲学思想的表述确定了基本的话语方式,最终演变为整个西方哲学主要的表达方式。
7、巴门尼德存在的概念和特征
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动的、完满的、作为思想对象的,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具有以下特性:①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②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的;③存在是不动的;④存在是完满的;⑤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8、爱利亚学派之后,本原的概念在开端与主宰等含义之外,亦具有了“元素”的含义。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位典型的多元论者,也是第一位外因论者。他的提出“四根说”“四根”(火、土、气、水),与“友爱”“争吵”两种力量,一共六个本原。
9、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他的主要贡献
①他第一次把哲学从外邦带到希腊本土;②他第一次明确而公开的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努斯”或“理智”作为本原,从而为后来的哲学革命奠定了基础;③他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使自然哲学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探讨更加深入。理智:是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永恒的、无限的、无形的、独立自为的、知晓一切并支配一切的。
10、德谟克利特在本原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原子─虚空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希腊语中直接含义是“不可分割的东西”,作为本原的原子除了不可分割外,还具有以下基本性质:内部充实坚固,没有虚空;数量无限;不能为感官所感知;因为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相互区别。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像”说,用影像来解释感觉的产生。他认为,当影像从外面进入时,感觉和思维就产生,相反,若无影像对感官的撞击,就没有什么能够产生。


11、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的特点
①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雅典哲学。
②从内容上看,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面:一、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作为整体的宇宙万物扩展到了人和社会;二、哲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然”意义上的phusis转向“本性”意义上的phusis。研究的主体内容从宇宙生成论转向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③从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以逻辑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那种直陈宣陈式的方法被日益严密的逻辑推理所代替。 12、评述智者
A、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后来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辩论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B、智者是“有智之人”智者运动具有“求胜不求真”的鲜明特色,与真正的“爱智之人”所理解的“智慧”大相径庭,发展到后来,成了典型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因而遭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谴责,在很长的时期内,智者们声名狼藉。C、客观公正的说,智者的出现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智者的兴起不仅应和了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也是哲学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转向对社会现象的好奇的产物,其结果主要是否定的:继自然哲学家们动摇了宗教神话的自然观之后,他们动摇了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他们的各种活动贯穿了批判迷信、抨击传统、藐视权威、高扬个性、崇尚感觉、鼓吹怀疑的思想内容,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启蒙的思想解放作用。此外,智者们对哲学、逻辑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学科的发展也确实有重大的贡献。 13评述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两个著名的命题。
、命题中人是指单个的人,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因而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他将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他们的客观性。、然而,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一命题的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14、苏格拉底德性:原指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它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个人,但并非人人都现实地拥有德性,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因而德性即知识。 15、评述苏格拉底“是什么”的问题
A、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即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他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B、表面看来,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主要是在逻辑学的意义上澄清与道德相关的某些概念,实际上它具有深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整个西方哲学史确定了基本的方向。C、从本体论上说,所有的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生灭不已的,唯有其中普遍性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正是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并且是其存在的根据。从认识论上看,知识与意见有别,唯有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即确定的、普遍的本质,我们才能形成知识。从方法论上来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的形式。总之,对苏格拉底来说,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而认识的方法就是“辩证法” 16、简述苏格拉底“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他在施行助产术时采用的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的认识。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饥、归纳、诱导和定义。“反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17、小苏格拉底三个学派对“善”的理解
①麦加拉派:善即存在。该派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有很大影响。 ②昔兰尼派:善即快乐。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所继承。 ③犬儒派:善即节欲。晚期希腊斯多亚学派发挥。
18、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创立学园。他将世界二重化,分为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事物世界) 19、论述或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理念”原文是ideaeidos它是永恒不变的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且理念与理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理念是知识的对象。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他通过“分有”和“摹仿”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理念是事物的共相、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是事物追求的目的。、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20、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创办了吕克昂学园。 21、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本原─原因论
A、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从对本原和原因的讨论开始的。所谓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至点”。在某种意义上说,亚里士多德的本原有三个:载体、形式、短缺。由于事物的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的,因而总有某种作为基础存在着,从它生出生成之物它就是载体,亦是本原。载体只是生成的基础,不是生成的东西。生成物之所以为生成物,它之所以是此物而非彼物,关键在其形式,所以,形式亦应是本原。但是,形式有一个具有和短缺的对立问题,短缺就是不具有形式或具有另一种形式。B、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原因”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他详细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原因。概括的讲,从纵的方面看原因可分为本因、偶因和自发因三类;从横的方面来看,可分为先因和后因、普遍因和特殊因、固有因和偶然因、实现因和潜能因、远因和近因五种。他还把特殊因和偶然因取出来,加上它们的属,组合成六种说法,用以说明原因的复杂多样性:特殊因、特殊因的属、偶然因、偶然因的属、特殊因加偶然因、特殊因的属加偶然因的属。这六种用法都或者是潜能的或者是实现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分为十二种。 2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质料因: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它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是“载体”的首要含义。形式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即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或“是所是的什么”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地那个样子。一般说来,内形式总要通过外形状表现出来,所以,形状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所为因:即“所为了的那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 2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实体”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个核心性范畴,他在《范畴篇》中,通过制定判断实体的五条标准,区分出了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和第二实体(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和种),从而提出了他最初的实体学说。这五条标准是:①“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②“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这个”指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亦即个体。③“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④“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即同一类实体的各个个体间无程度差别。⑤“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这是实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他范畴则不具有。
※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形式是根本实体,神是最高实体。 24、亚里士多德①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或“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现
实性”。所以,“灵魂是在公理意义上的实体,它使有关的物体是其所是”“灵魂是在自身内具有动静本原的自然物体的形式或本质”
②灵魂与躯体的关系:a、灵魂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物质或载体;b、灵魂又不能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任何一个生命物体,都是由作为形式的灵魂和作为质料的躯体结合而成的,也只有在和躯体的结合中,灵魂才能发挥最用。
③灵魂的等级:最低等级是植物灵魂或营养灵魂、次而是动物灵魂或感觉灵魂、最高的形式是人类灵魂或理智灵魂。
25、伊壁鸠鲁创办了花园,他改造发挥了昔兰尼学派的快乐论,提出了“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的主张。斯多亚学派创始人是芝诺,“斯多亚”是“画廊”的音译。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毕洛,其原则是对一切保持沉默,不做判断,不为之动心。流溢是普罗提诺哲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用以说明“一”生万物的方式。“一”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但这种溢出却无损于自身的完满,“一”首先溢出“理智”,理智又溢出“灵魂”,灵魂溢出可感世界。
26基督教哲学:指的是一种由信仰坚定的基督徒构建的、自觉地以基督教的信仰为指导的、但又以人的自然理性论证其原理的哲学形态。基督教哲学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罗马时代的教父哲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27、教父哲学(2世纪~6世纪),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地区和使用的语言,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奥古斯丁,他说:如果我错了,我就存在。这一论证使他成为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思想的先驱。
28经院哲学: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围绕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争论,分为两大派,即“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唯实论: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唯名论: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已,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 29、托马斯·阿奎那的著名命题“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实体思想(一切被创造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一切变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基础或曰主体,这就是事物的实体。实体是独立的存在,是个体,实体的消失意味着事物的不存在。世间万物都需要借助上帝而取得自己的存在,因而是非自在的实体。唯有上帝是自在的实体。托马斯认为灵魂是生物的生命原则,是生物的形式。他区分了灵魂的五种基本形式:①营养能力;②感觉能力;③追求能力;④运动能力;⑤理性能力。人是唯一同时具有这五种能力的生物。 30简述托马斯上帝存在的证明p187
托马斯认为,虽然上帝的本质自身就已经包含了他的存在,但对于理性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因而他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方式,后人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①第一推动者的证明。世界上万物的运动,背后必定有一个东西在推动,因而就一定存在最根本的那个不被任何东西推动的第一推动者:所有的人都把它理解为上帝。②第一作用因的证明。事物里面存在着作用因的序列,且没有某种事物是它自己的原因。对于所有有序的作用因来说,都是最初的作用因是中间的作用因的原因,中间的作用因又是最后的作用因的原因。如果没有原因,也就没有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设想某个第一作用因:所有的人都称它为上帝。③必然存在者的证明。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所有必然的东西要么要么在别处有其必然性的原因,要么不具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设想某种必然的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不是在别处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它是其他事物必然性的原因:所有人都称其为上帝。④从存在的等级出发的证明。十全十美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但必然存在着某种最真的东西,即最具有存在的东西。在某一物类中最具有某种确定性的东西,也就是这个物类中的一切事物的原因。所以,存在有某种东西,它对于所有的存在着来说都是存在、美善以及任何一种完善性的原因:我们称之为上帝。⑤事物最高指挥者的证明。所有不具有认识无理性的东西或事物,总是或者几乎总是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目标而活动,以期达到最佳状态。,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出自一种意图。因此,存在着某个有人识的东西,所有的自然事物都由它安排来追求自己的目标:我们称之为上帝。 31、文艺复兴时期(欧洲1416世纪)文艺复兴:是一场从14世纪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继而发展到西欧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由于其搜集整理古希腊文献的杰出工作,而被称为“文艺复兴”其实质是人文主义
运动。
32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p250 ①与希腊哲学相比,近代哲学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希腊哲学以朴素直观为其基本特征,而近代哲学则是“反思的”,它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此外,近代哲学是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科学精神有其坚实的基础,它还在认识自然的任务之上又增加了改造自然的任务。 ②与基督教哲学相比,近代哲学以理性主义为其基本特征,(这种理性主义与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同的)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试图取代神学的权威,以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基础。
※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启蒙主义。
33、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对立的派别。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唯理论则是笛卡尔。 34、培根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开启着。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他在近代哲学中第一个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同时亦认识到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主张将经验与理性结合起来),为后来英国经验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获取哲学的方法是经验归纳法。 35、简述培根的四假象说
“四假象说”是培根对经院哲学进行的深刻批判的主要理论体现。假象是指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它们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培根根据这些错误的不同来源把假象分为四类:“族类的假象”是人类天性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即人们认识事物时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而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成见为尺度。②“洞穴的假象”,是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假象。③“市场的假象”,是由于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词语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假象。④“剧场的假象”,是从各式各样的哲学体系以及错误的论证方法中移植到人们心中的假象。
36、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他将演绎法看做哲学的根本方法,他的理性演绎法包括直观和演绎两个部分。他提出形而上学三原理:“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物质存在”。他从普遍怀疑出发,确定了心灵、上帝和物体三种东西的存在,他称之为“实体”。他认为实体:“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所以,真正符合这个实体定义的只有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是绝对独立的存在。 37、简述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概念、特点) “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天赋观念是指一切不是来自感觉经验和主观的虚构而是来自纯粹的理性思维的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与生俱来的东西。天赋观念的特点:①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③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在某种意义上说,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尚处在初创和探索阶段,它包括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和天赋能力潜存说。 38、评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A、笛卡尔认为,感性知识是不可靠的,以往我们所确知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幻的。但是,当我们通过怀疑方式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置疑的。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在他看来,怀疑也是一种思想。因而可以说“我在思想”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显然,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思想的“我”存在,他认为“我”是一个心灵实体,这个心灵实体的本质乃是“思想”。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我们可以毫无疑虑的把它当做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B、笛卡尔的“我思”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因而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他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通过怀疑这种否定性的方式将思想的形式与思想的内容分开,由此而确立了主体的独立地位,并且以之为一切思想或认识的基础。C、然而,他把这一认识论的反思转化成为本体论的结果,亦即认为我是一个思想实体,却是不合法的。不仅如此,他在确立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也留下了一道心灵与物体、心灵与身体之间关系的二元论的难题,使后来的哲学家们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始终难以摆脱困境。 39、论述或简述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和核心,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三方面。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实体具有以下特征:①实体是“自因”。即实体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它在本质上就是存在。②实体是无限的。由于实体即自因,所以它不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存在,因而是无限的。③实体是永恒的。由于实体即自因,存在是它的本性,它的存在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因而必然是永恒的。④实体是不可分的。⑤实体是唯一的。属性是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样式是实体的分殊,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具体存在着的个别事物。 40、斯宾诺莎将知识归结为三种:“意见或想象”“理性知识”“直观知识”。在他的哲学中,“至善”是认识的最高目的,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它的最后归宿。 41、斯宾诺莎真观念的定义和特征
真观念就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真理性认识。它的特性是:①真观念是简单的或由简单的观念构成的;②真观念能表示一物怎样和为什么存在或产生;③真观念的客观效果在心灵中,与其对象的形式本身相符合。 ※斯宾诺莎的“真观念”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而获得的。
42、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白板说他假定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经验便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观念:是洛克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用以表示人的心灵所知觉、所思想的直接对象、材料、基本元素。它既指人类思维的直接对象,也是知识的基本材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他把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知识: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他还将知识划分为三个等级: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感觉的知识。
43、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康德,集大成者是黑格尔,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44、评述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在认识论问题上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所以必然的面临一个难题: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为此,他提出按照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思路考察知识问题,即把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看一看让对象符合知识亦即主体故有的认识形式会有什么结果。在康德看来,问题由此便得到完满的解决,他得出结论: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这就是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康德哲学革命。、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因为如果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事物对我们来说被划分成了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即事物对我们的“显像”和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事物自身”两方面。)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虽然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是也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显像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这样一来,不仅自然科学要求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认识自然的原则发生了动摇,而且更严重的是,形而上学企图超越自然的限制而把握宇宙自然之统一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想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这个角度看,“哥白尼式的革命”归根结底是对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制,其结果完全是消极的。 45、简述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所谓的“批判:就是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他在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的基础上,对理性的全部领域进行了考察,从而形成了由三大批判组成的“批判哲学”: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用的中间坏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d008447e21af45b307a8c6.html

《西方哲学史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