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上将从穷苦士兵到鹰派将军

发布时间:2018-10-08 09:24: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张黎上将从穷苦士兵到鹰派将军

  在新中国军队建设史上,张黎极具传奇色彩:从穷困山村农民的儿子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从一位优秀的新中国军队将领到关注国计民生的全国政协常委。他真实地演绎了一段从士兵到将军的传奇神话,在新中国军队发展史上留下了文韬武略的历史英名。

  打击最顽固的冷战思维和挑衅肇事者,有一剑封喉的高招。―――张黎

  苦难的童年

  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省制造了灭绝人寰的“田庄惨案”,包括张黎家乡在内的方圆数公里成为无人区,为了躲避战火,张黎父母逃往了异乡。194311月,张黎出生在战火纷飞异乡乞讨的路上。

  抗战胜利后,张黎随父母回到青州老家的时候,房子早已被炸成废墟,只好住在屋框里,睡觉连床被子都没有,天冷了就把豆叶和枯草拿来御寒,晚上睡在豆叶里,这样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张黎说,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临朐战役的战火蔓延至青州南部,他舅舅带着他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跑到野外,舅舅刚刚用草把他埋到大松树下,国民党的飞机就俯冲下来了,一排子弹横扫过来,就扫射在他眼前的地面上,差那么一点就打在他的身上。

  虽然张黎的父母都是农民,但是他家有读书的传统。过去他家是耕读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前清的秀才,所以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在张黎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用家中仅剩的二斗麦子送他上了私塾。一张破桌子,四个小板凳,四个衣服破旧的毛头小孩子,一位穿着长袍带着近视镜的先生。这就样,张黎开始了他的启蒙教育。

  该上高等小学(现在的五、六年级)的时候,因为村里没有,张黎要走12里的山路到另一个大一点的村子里上。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住张黎求知的脚步。直到上完高小,在私塾背诵的那些书的内容才完全理解。

  上完高等小学之后,张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由于家里贫穷,中学还没毕业的他听人说职业学校是公立学校,不用交学费,所以张黎想考职业学校。说来奇怪,那一年很多中学毕业生都没有考上职业学校,而张黎却考上了。

  人生的磨炼

  1958年大跃进,职业学校也跟着跃进,张黎被分到临朐机械厂当工人。在工厂期间,张黎从来不放过任何看书的机会。

  那时提出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张黎就想,这个口号不对呀,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话让厂长知道了,当时厂里的“右派”指标正好差一个没有完成,就想把他划进“右派”。书记爱惜张黎的才华就对厂长说:“不能把他划入‘右派’里,如果把他划入‘右派’里,以后写个材料都找不着人。”厂长回答说:“那也不能为了写材料而‘右派’的指标完不成呀。”书记又说:“找他核实核实为什么说那样的话。”厂长找到张黎问他为什么说这个口号不对,张黎说:“这个口号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不是人们的思想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吗?”厂长问他这话有出处吗?他说有,在工会主席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书上就有这句,他还在底下用红铅笔画了线。

  厂长跑到工会主席那儿看到这书确实有这句话,一想反“右派”不能把马克思反了,大家也都说算了吧,就没上报他是“右派”分子。但厂里的议论比较大,书记就让他躲一躲,有个造纸厂需要人,就把他调到造纸厂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黎的人生发生了戏剧般地转折,也正是这戏剧般的转折,让张黎从此与军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山乡人都不愿当兵,认为当兵就要打仗死人。常有从部队跑回来的,领导为此没有少受批评。为了减少这一现象,那年当兵的指标下来后,负责征兵的支部书记找到张黎,让他去当兵以完成指标。张黎从此走上了戎马生涯,而且这一走就是40多年。

  入伍后第一次打靶,张黎打了个及格,受到班长批评,他认真总结经验,找出了原因,以后打靶都是优秀。那时,班长配备的是苏式冲锋枪,这种枪跳动性大,很难掌握。

  一次张黎在军部参加报道员集训,附近部队组织一些班长打靶,军长陈宏到场检查,各班班长没有一个打及格的,军长火了,叫排长打,排长也没有打好,又叫连长打,连长更不行了,就找老兵打,老兵打得也不好,最后又找来新兵打。在一旁观摩的新兵张黎被赶鸭子上架,当他拿起枪时,有个团长说,这个新兵拿枪的姿势就不对,怎么能打好呢。军长说,你管他姿势对不对,打上就行。当时是打8发子弹,打3个单发,2个点射,没想到这8发子弹都粘靶了。张黎很快就当上了副班长。

  第二年,张黎奉命和部队一起调到大西北,从事西北边防建设。这里白天地面温度最高时是72度,夜晚气温又骤降到零下十几度,气候异常严酷。由于水源奇缺,每人每天定量一杯水,再加上总吃不上青菜,很多战士得了夜盲症,还有的战士指甲塌陷下去。

  1960年代,为了防止当时的苏修侵犯,张黎奉命携坦克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进行实地考察。部队进入沙漠之前在当地找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向导,直到现在张黎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向导叫巴颜格鲁。

  一天,他们正跋涉在蜿蜒的沙丘上,向导突然跑到连长面前报告说,沙尘暴马上来了,让部队快速转移到一个避风的地方。他们迅速跟着向导转移,还没有停稳,遮天蔽日的黄沙伴随着狂风转眼间到了他们跟前,等沙尘暴慢慢过去后,每个战士身上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子,鼻子、耳朵、头发里全是沙子,部队的两辆坦克由于躲避不及被深埋在了沙漠里。

  在大西北的18年中,张黎踏遍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山川河流,还因执行任务出四川、入云南、过澜沧江、怒江,深入西藏腹地,两过唐古拉山。后来,张黎先后到团、师、军区、总部各级机关从事政治和军事工作,还担任过军、师级单位的政委、主任。2000年,张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纪委书记、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

  在国防问题上十分强硬

  2009619日,香港《大公报》刊载有关张黎上将的访谈称,张黎上将建议中国政府在南海存在争议的美济礁建造海军及空军设备,并建议中国对南海的“严重形势”作出强烈的反应。

  文章引用张黎将军的话称,在南沙群岛的500个小岛中,中国只控制着4个(实际上接近9个),而越南控制着29个,菲律宾及马来西亚控制着4个或者更多。而且,中国尚未在南沙群岛构建石油勘测平台,而其他国家已对那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测。张黎表示为保护中国的利益,中国政府应该施行一个由三步组成的项目:

  第一,增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及其他机构所拥有的大型舰船和巡航机的数量,以便更好地执行中国有关南海问题的声明。张黎特别指出,中国政府应该建造3000吨重的同护卫舰一般大小的舰船,用以完成该项任务;

  第二,中国应该在南海部署“三维侦察观测系统”,因为其当前的这种能力“非常落后”;

  第三,中国政府应该增大其对码头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在美济礁。张黎强调称:“美济礁特别适合用来建造机场及港口,一旦这些设施落成,中国便可以利用它们控制整个南沙群岛。”这暗指新建成的机场将扩展人民解放军歼10及歼- 11战机的航程。

  张黎对国际问题见解独特,对国内问题分析十分独到,而对南海问题的强硬态度,更令国人惊服。

  除了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表态之外,张黎在国防问题上也十分硬气。

  20131210日《环球时报》刊载了一篇张黎的文章。在文章中,张黎从外援、内生以及内外矛盾交织引发的安全威胁等三方面做了相关分析。他表示,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正确的策略、谋略和智慧,并且加大科技创新、国防建设和各方面赶超的力度。同时,要加强不对称较量策略和办法的研究,发展战术运用、技术装备制敌方面的杀手锏。他在文中称:要“采取各种措施,团结友好力量,集中打击最顽固的冷战思维和挑衅肇事者。”“我们有不少独特的技术、材料和人才,有一剑封喉的高招。只要重视起来,加快建设进程,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摘自《人民政协报》20098月,《环球时报》20131210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04107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4.html

《张黎上将从穷苦士兵到鹰派将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