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03 14:36: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2017·湖北孝感)

拔掉心底的篱笆

我小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运动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那时的我常常感冒,这也更加让我确信我是个体质薄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会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问: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正常运转的,反倒有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使你在耐力方面更加出色,来试试吧。

你完全能想象当我当时有多高兴,我瞬间觉得心里有底了,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还有些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

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高中二时,学校进行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

我自己渐渐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不适合学数学。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这一科的是在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老师。

有一次他问我:你语文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另外,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好多个部分,涉及的能力有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些部分。

我听到这段话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

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的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是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有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并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人很多的恐惧与心理障碍,都是自己给自己,都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就有可能发现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可能这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阻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1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拔掉心底的篱笆”含义的理解。(2分)

14.“篱笆”原意是栅栏,这里是阻碍的意思。心底的篱笆是指藏在心里的因错误想法观念而产生的恐惧和心理障碍;拔掉心底的篱笆是指除去错误的想法、观念,树立自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文题含义。解读文题含义,应该首先回答问题的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如“篱笆”意思为“栅栏”,再解读其比喻义、引申义或象征义。如这里的“篱笆”,结合文本内容,可理解为藏在心里的因错误想法观念而产生的恐惧和心理障碍;再来理解“拔掉”一,即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心底的障碍,发现自己的潜能这样逐步理解即可。

15.请梳理全文,完成下列表格。(3分)

时间

心底的篱笆

拔掉篱笆后

小时候

以为学习好则体育差

A

高二

相信语文好则数学差

B

参加工作后

C

英语小成

15.A人体育拿名次(体育比赛拿第三)B数学拿高分(得高分、考高分)C恐于(担心、害怕)年龄大英语学不成

【解析】此题考查情节的疏理。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情,其中两件事情是自己如何拔掉自己心底的篱笆,另一件事情是一位过了不惑之年的读者如何拔掉自己心底的篱笆的事情,AB两处需要填写“我”拔掉心底的篱笆后的结果,C处需要填写不惑之年的读者心底的篱笆指的是什么。结合文本内容,按照表格所示示例作概括即可。

16.语言品味(4分)

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赏析加点词语)

16. “常识”原意是普通的知识,大家都知道的知识。这里带有否定(讽刺的意味,表示对曾经给我误导的错误知识的否定(或反感)。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味词语,首先要研究词语的特点,再分析表达效果,如本题“常识”意思为“普通的知识”,在这里却带有讽刺的意味。

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句子。)

16. ⑵作者用活泼俏皮(幽默谋谐)的语言写出了我对重新认识自己后的轻松与欣喜之倩, 以及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和期待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本题题要求从语言风格的解读赏析句子,记叙文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精炼、含蓄、深刻有哲理性、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幽默风趣、具讽刺意味。很明显,“科学表明”并非“科学”,用语幽默诙谐。

17.“可能这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阻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7.这句话的含义是: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有时候那曾被我们看成困难的,其实是没被我们发掘出的优点(长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把握。把握句子的含义,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再结合文本主旨来解读。本句关键词为“篱笆”、“花”。“篱笆”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自认为难以克服的困难,“花”也为比喻的说法,意为自己的优点或长处。之后结合句子中“逾越”来解读,“逾越”意为“超过,超越”,在这里意为“发掘、发现”,及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走向成功。

18.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心底的篱笆,说说留在你心底的篱笆是什么?结合本文给你的启示说说该如何拔掉它。(3分)

18.示例:我心底的篱笆:我听人说女生学不好数理化,一直害怕理科。我的启示: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要有自信心,要相信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谈阅读感悟。只要能够说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的即可得分。

二、(2017·山东青岛)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8.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概括能力。抓住题干关键“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文章使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1段总领全文,第2—20段按照时间顺序回忆自己读书经历。根据时间词语“十来岁,三年级”“慢慢地”“过年”“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慢慢地,条件好了”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归纳事件。

19.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答案】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梳理赏析句子的角度(修辞、用词、表现手法、句式等)。其次细读划线句子进行辨析,句子使用了动作描写,“抱”“飞奔”“放”“吃饭写作业”“扎”“看”过全是动词。第三联系上下文语境,明确“我”借到小人书的兴奋激动喜悦,以及对读书的渴求。

20.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句中的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第一问,要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紧承“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即可明确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书”。解答第二问,结合全文,明确该句使用比喻,写出“我”蓦然回首,回忆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的感受,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21.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与作用的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该句使用了反问修辞,强调这好玩的读书往事值得终生记忆,在内容上表达“我”对读书往事的怀恋。文章使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的作用。

三、(2017·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3.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4分)

①(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②→书架伴“我”一同成长

【答案】“我”看到老师家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解析】此题概括主要事件,考查理解和表述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围绕‘书架’”的限制,所以“包书”一事就不应概括进去。其次找到答题区域,理解“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第③④段,写“我”到老师家里,看到老师的大书架;第⑩段,写父亲找来木料,给“我”钉了一个书架,漆成黄色。最后按照“谁+做什么”的格式,简要写出答案。

14.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4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答案】“笑意”表明妈妈为“我”如此爱书而感到高兴,对“我”用字典做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待。

【解析】本题分析妈妈的心理,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关键词来分析。妈妈是在听了我自制的“小书架”之后有了这样的表现的。“笑意”,是说妈妈心里对我爱学习爱书本而感到高兴;“难以名状的光泽”,“光泽”是指“眼里的光芒”,是妈妈对“我”的将来有所期待。

1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批注二:   

【答案】示例: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待。二、 “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三、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四、“美丽的家伙”表达了“我”与书架亲昵的感情。五、通过心理描写,表达我即将拥有书架的愉悦心情。

【解析】本题给句子作批注,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题目要求写出两条批注,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子“看见了”“款款而来”“美丽的家伙”运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语言亲切,而“仿佛看见”使用了虚写的方法,都为表现我得到“书架”的期待、喜悦、愉快的心情。从这些角度选择并分别赏析即可。

16.在第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

【答案】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陪伴“我”,给“我”力量。

【解析】此题分析作者对书架称呼为“久违的老友”和“我的长者”的原因,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情况。解答此题,可以抓住关键句子来帮助理解分析。如“书,可以这样放,多好!”“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因为惊喜、钟爱,朝思暮想有一个书架,因而称呼书架为“久别的老友”。而“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可见“我”称呼书架为“长者”是因为这么多年了,书架“笨拙而苍老”,破旧不堪但它不离不弃,经历各种漂泊,陪伴我,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给了我力量。

17.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4分)

【答案】示例:陪伴我的是台灯,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想我的老朋友。在我成功时,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给予我力量。

【解析】本题描述陪伴成长的物品,考查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一个陪伴自己成长的物品,表现它对于成长的作用。先确定意见熟悉的物品,如“台灯”、“笔”、“笔筒”等,想想它曾经给自己的帮助,如台灯“夜夜陪着我,给我光明,照着我前进的路”,如笔“日夜陪着我,我用它来书写作业,抒写心中的情感,它陪伴我为理想而奋斗”。描述时,尽量简练,使语句优美。

四、(2017·四川巴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4题。(18分)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④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20.通读选文,用简洁的语音概括主要内容。 3分)

【答案】从名声、特点和习俗三个方面介绍了作者故乡的鸭蛋。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意的能力。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注意词语简练。运用段落总结法,可以从每段中心句“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总结出作者从名声、特点和习俗三个方面介绍了故乡的鸭蛋。

21.选文第①段中说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为什么还摘录《食单》中腌蛋的内容?(2分)

【答案】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提炼信息的能力。通读第①段,定位题干中给出的句子或内容,探究其与下文之间的关系,发现第①段从名声角度介绍家乡的鸭蛋,自成一段,与下文关系不大。接着根据题目要求,分析第一段与“摘录《食单》中‘腌蛋’”内容有关的文字,发现原文以“但是”领起,采用转折关系的句子解释了这一原因,作者否定《食单》的作者,而肯定了其《腌蛋》部分亲切、“与有荣焉”。所以,摘录这部分原句作答即可。

22.选文中第②段中写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有何作用?(2分)

【答案】突出了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关键句作用的能力。先在第②段中定位给出的句子,然后探究其上下文语境,发现上文作者重点介绍高邮咸鸭蛋的种种优点,下文通过写北京吃到的咸鸭蛋的颜色,用“这叫什么咸鸭蛋”,否定了这种咸鸭蛋,采用对比手法,肯定和赞美了家乡的咸鸭蛋,由此可以提炼出作者对家乡咸鸭蛋“喜爱”的情感。

24.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揣摩句中加点字,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案】生动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声音,体现出高邮咸鸭蛋油多的特点,写出了吃咸鸭蛋时的兴奋和快乐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关键词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描写对象特点+人物心情+贴近主旨分析(人物情感态度)。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吱”是拟声词,先从声音角度解读“吱”描摹的声音;然后结合其描写对象高邮咸鸭蛋,提炼其油多的特点;再结合人物分析,根据该句语境,提炼出人物兴奋、快乐的心情;最后提炼人物的情感态度或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提炼出作者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情感。

2)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体会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3分)

我走的地方不少,则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答案】示例:选第一句话。这句话文白夹杂,有一种淡淡的幽默;选第二句话,这句话口语化,平淡有味,读来亲切感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联系我们日常积累的文学常识,据了解,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写作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文白夹杂,有淡淡的幽默。第一句话中“则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体现了文白夹杂的特点,“我实在瞧不上”流露作者的幽默感;第二句话“有什么可挑的呢”“蠢”“秀气”属于日常常用的口语化语言,没有什么修饰词,显得很平淡,但细品句子,很有味道,读来亲切感人。

24.选文中第③段描写孩子们端午节把鸭蛋制成鸭蛋络子这一细节,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我们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请运用细节描写,把你如何精心挑选某心爱之物的过程分享给大家。(60字以内,含标点)。

【答案】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美好回忆。

示例:我把枣子倒进盆里,一颗颗拈起来,翻来覆去地寻找瑕疵,可是往往没等到发现瑕疵,这颗艳红的枣子就成了我的口中食!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情感主旨、拟写语段的能力。认真阅读指定段落,定位孩子们制成“鸭蛋络子”的部分,探究其上下文语境,联系文本的主旨,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第③段描写孩子们端午节把鸭蛋制成“鸭蛋烙子”这一细节,上文详写挑鸭蛋部分,可以看出挑得仔细、有诀窍;下文写孩子们挂“鸭蛋络子”、吃鸭蛋,本段开头说“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由此可见,这是对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另外,结合上下文语境和主旨,提炼出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

五、(2017·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亚凌

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

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

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

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突然听见几声响亮的击掌,——用脚趾头想想都是老班。

抬头,果真。连续响亮击掌是老班训话前的招牌动作,现在想起都会咧开嘴巴笑出声来,相当于古时官吏升堂前众衙役用棍棒敲击地面喊“威武——”。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是瘦才显得高,还是高才显得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带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可是从那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冷傲。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而后给安排了个座位就离开了。

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

马上有好事者就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儿子的奶奶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

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总是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出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牵挂着我的衣衫不能快步前行的,是字里行间泛滥着的淡淡的哀伤;羁绊着我的脚步不能匆匆而过的,是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的无助无奈;偶尔让我的心儿舒展一下的,是间或蹦出的小小的欢喜,——小小的欢喜也显得很是寂寞。我喜欢用那种方式去感受,我甚至跟着那些文字熟悉了高翔难以割舍的过去。

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真的很像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也走不出。

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挑剔的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只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第二名是固定的一个男生,他的勤奋几乎可以说“废寝忘食”加“悬梁刺股”了。

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每晚,在舍友都睡着了时,我点着蜡烛,趴在床上涂写着自己的心情:看一眼他的背影与侧影,都觉得是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听他回答问题,比老师还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磁性;他皱一下眉头,也是忧伤的美……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是高翔的点点滴滴。

是早恋吧?可谁有资格去爱他呢?或许,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跟他的名字一起被老师表扬。这个念头都有些贪婪,我只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么美那么好的作文罢了。

我们班的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

那时,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只是从不说出他的名字,这与老班每晚在外面查宿舍有关。

“男生穿着花格子衬衫也挺好看的。”准备睡觉了,一个慨叹道,“我还以为花色布只有女娃能穿。”“他穿啥都好看。”一个接了句。

“算题咋能那快,想都不想答案就出来了,神了!”有人又蹦出了一句。“只有他才能那么拽那么神!”……

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得好。用老班的话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都没啥希望,却幸运地考上了”。

呵呵,是幸运吗?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卯足劲地你追我赶?

多年后,最铁的姐们芳告诉我,她一直暗恋着高翔。说那话时的她已是大律师了,将移居美国。

1998年,闺蜜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只是害怕自己没资格喜欢他,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

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种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

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

(作品有删改)

13.题目“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中,“你”是指什么?(4分)

【答案】“你”既指“我”的同学“高翔”,也指令人向往的优秀美好的人、事(物)或这种优秀美好的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解答本题,不应仅仅停留在题目表面的意思,要着眼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作答。由文意可知,文中的“我们”因为遇到同学“高翔”,在他的影响下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但是对于题目的理解还不能仅仅局限与此,因为“高翔”在文中已不仅仅指一个人,二是有了更广泛的含义,这就需要在答题时补充完整。

14.高翔是一个怎样的男生?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6分)

【答案】(1)遭遇家庭变故。爸爸病故,妈妈要改嫁,奶奶将他硬从北京接回。(2)各方面优秀美好。高瘦沉静,穿着整洁,各科成绩遥遥领先,文章思想有深度,发音标准有磁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需要统观全文,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找出和这个人物相关的内容,比如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评价,然后筛选出相关内容进行作答。

15.作品后面写“最铁的姐们儿芳”“闺蜜婷”以及“我”现在的发展状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照应题目、前文。照应题目,因为高翔,“芳”“婷”“我”三个女孩子如今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照应前文,高翔的出现使一些女生“迅速收敛”“开始用功”。(2)烘托人物形象,从“芳”“婷”们坦承少时心事,再次印证和凸显“你”(高翔)的优秀和对大家的促发作用。(3)突出作品主题。少年时,与优秀美好的人同行,会受到他“潜在的积极影响”,自己也会加倍奋发努力。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着眼全文,然后从文章题目、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旨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梳理故事情节和这三个方面的联系。课文最后叙述三个女孩子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显然和题目是相呼应的,而且从侧面也烘托了“高翔”在她们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同时也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16.结尾“而我们,都已高翔”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又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用了比喻兼双关的修辞手法,将“我们”比作小鸟,“都已高翔”一语双关,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现在‘我们’都已成为‘高翔’那样的优秀人才,正在属于各自的长空翩飞翱翔”的丰富意蕴。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和赏析。解答此题,不能仅仅从句子表面进行分析,而应统观全文,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概括。从文中可知,“我们”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了作家,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这也正是“高翔”的内涵所在。由此,就可以推断出结尾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7.对于作品中的“我”,有人认为是个线索人物,有人认为是个主要人物,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案】示例:观点一:认为“我”是个线索人物。(1)从行文来看,作品是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贯穿全文的,“我”见证了“高翔”的优秀和老师、同学们的表现。(2)从结构来看,“我”使作品结构完整,情感脉络清晰,利于主题的表达。

观点二:认为“我”是个主要人物。(1)从篇幅来看,作品主要写了“我”三十年前朦胧的少女心事,塑造了“我”这个因向往美好、优秀而奋发努力的女孩子形象。(2)从典型性来看,作品中“我”的心曲和成长往事,实际上代表了班里的众多女孩子,由一个“我”可以看见一个群体,从而表达主题。观点三:认为“我”既是个线索人物,也是个主要人物。(理由略,能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为拓展型题目,答案不要求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本文来看,作者用第一人称组织文章,其他的人物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得以呈现,所以解题时可以通过这个基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注意作答时要结合文意,观点要客观,语言要通顺。

六、(2017·海南)为梦想拼尽全力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20 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 分的英语我只考了89 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 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 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 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 破茧成蝶》,有删改)

13.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分)

【答案】写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写

“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答题格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中人物是“我”,情况是中考没有考好,事件是努力学习,结果是成绩提高了。

14.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 ……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答案】“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不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从词语的角度分析句子的答题格式:表层义(解词+手法)+深层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心情或表达了……感情。)先解词——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因为一分之差与实验班失之交臂及“羡慕”一词分析得出“委屈、不甘,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

(2) 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答案】“割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经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后,信心骤增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句含义的理解。第二句为比喻句,“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如“利剑”将“阴云”“割开”,“割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取得好成绩后的喜悦。

15.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 分)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答案】答案示例:

A.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衬托出“我”中考失利后伤心、失落、沮丧的心境。

B.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高考成功后喜悦、激动、兴奋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描写的角度对句子的赏析。先确定赏析角度,A句为环境描写,用“阴郁灰暗”的“天”烘托“我”中考失利后的伤心、沮丧的心情。B句为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活动“透亮起来”“大声欢叫的冲动”“畅快”等心理活动,可以看出“我”高考胜利后激动、喜悦的心情。

16.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3 分)

【答案】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衬托出“我”的

勤奋刻苦。如果删去,就不能突出“我”为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执着。

【解析】本题考查侧面描写的作用。楼管爷爷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写出了楼管爷爷每天见到“我”早到,已经与“我”熟识了,突出了我每天都早早地去学习,写出我的坚持。如果删去,就不能突出地表现“我”为梦想努力的执著。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答案】运气往往是为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做准备的,越是努力,运气越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文章通过“我”中考失利后,为实现梦想执着追求,终获成功的事例,表现了的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揭示了这个道理:所谓的运气,是靠努力得来的。

七、(2017·云南昆明)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17岁的时候,他已经26岁了。

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9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同情地看着他。

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在对他自己说。

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向我们。速写画旁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原文有删改)

18、请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钟霄放弃高考

B

钟霄请我参观画室

震惊

【答案】A:崇拜 B:吃惊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概括。在文中找到对应语段就可以了。A处,相关内容在文章的第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可以筛选处崇拜B处,相关内容在文章的第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可以筛选处吃惊

19、结合语境,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选文第段划线句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老人脸上的一丝笑容比作点了一盏灯,生动形象写出了父亲见到儿子时内心的喜悦,表现出老人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的鼓励和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通过犹如二字很容易就看出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再联系上下文的内容,钟霄坚持了九年,他的父亲同样也坚持了九年,并且还在考前送来了从庙里求来的馒头,这些都表明了父亲对钟霄的殷切期望。再结合比喻修辞本身所具有的生动形象的效果,就可以组织处答案了。

20、文章第段写到: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钟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个成语,6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老师的话让我好纠结。北方那所美院,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现在放弃真不甘心。可我26岁了,还在麻烦父母,真对不起他们。唉,如何是好?(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把题干要求弄清:一,要求第一人称;二,要采用心理描写的手法;三,至少使用一个成语,四,60字左右。其次,联系上文内容,钟霄的画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学们的惊羡,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另一方面,老师又要求他做自己的助手,同时,家里也很困难,即意味着要放弃梦想,写出他这种矛盾的心情就可以了。

21、文章第段写到,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笑不出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画中,看到钟霄一直怀念我们一起学习的日子,这让感动;又想到钟霄为了承担家庭责任而放弃高考,感到惋惜;画中体现出的钟霄不忘初心,用另一种方式执着着守护理想的精神,让敬佩。此刻真是百感交集,笑不出来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文中笑不出来的原因:从画的内容看,写画旁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其实是表达了钟霄对梦想的执着,让人敬佩;六、七个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则是对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的怀念,令人动容;再联系他的行为,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因为责任而不得已放弃自己的梦想,让觉得十分惋惜,因此笑不出来。

22、文章写的是段钟霄的人生经历,作者却以的口吻来写,请问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为本文的叙事线索,贯串全篇,使文章情节集中,脉络清晰。(2)以的口吻来叙述故事,便于作者抒发感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读来亲切自然,真切生动。(3)用的经历和情感变化,衬托出钟霄内心的矛盾和伤感,以及他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作用。首先,从内容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开头一直贯穿到结尾,亲眼见到了钟霄的这一段生活,是钟霄这一段历程的见证者,所以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其次,是第一人称,具有亲切、真实的效果;再次,是本文的一个次要人物,文章以的视角感受来写,对钟霄的内心情起到到了衬托的作用。

八、(2017·贵州六盘水)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7分)

我的妈妈是老虎

郑海丹

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送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 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都只能眼巴巴地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地 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她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 管我的英语考了 58分还是98

④再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好像我终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 默默地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就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到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她, 我才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着。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 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重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时 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未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可我从未回头过,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 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⑪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老虎,在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⑫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时,仿佛听到妈妈在身后说你自己决定就好”

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选自《做人与处世》)

20. 文章以“我的妈妈是老虎”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20.【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揭示文章的写作对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分析文章题目的作用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①交代主要内容;②揭示(或暗示)主旨;③点明线索;④概括主要内容(情节);⑤确定写作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⑧引起读者思考、注意;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本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自然是激发读者的兴趣。而“我的妈妈”就是本文的写作对象。

21.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词语和句子。(4分)

1)她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好像我终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请分析“风轻云淡”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 “风轻云淡”的意思是指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在文中指母亲对我的漠视和不关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题干提示从词语的角度赏析,那就先解释“风轻云淡”的本意,再结合语境说说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前文一直说妈妈不关心“我”,“很懒很任性”,根据这个观点来进行概括;

2)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句)

【答案】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用独特的教育方式逼迫我成长、独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先指明用了何种修辞,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结合语境说作用,长大后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因为懂得了这是妈妈对我的特殊教育,所以感谢,这就是应该回答的情感范畴。

22.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的形象。(4分)

22.【答案】我是一个竖强、独立,善解人意(理解母亲或懂得感恩)的人。

【解析】该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涉及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做这类题,尽量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就一定要引用人物的言行。如文章结尾讲述“谢谢您,逼迫我飞翔”,这里可以看出“我”了解了母亲对“我”的爱,可以看出“我”的懂事、成熟与善解人意。

23.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23.【答案】 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文章开篇描写了一个又懒又任性的母亲,对我不管不顾,而在结尾却点明母亲是用独特的方式逼迫我成长、独立,用心良苦,突出了母亲对我深沉含蓄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手法。考生首先应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方法及其表现形式,结合具体内容作出判断。文章开篇描写了母亲的“又懒又任性”,“我”感受不到母亲对“我”的爱,结尾却“谢谢您,逼迫我飞翔”,感谢母亲,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

24. 你是否认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式?为什么?(4分)

24. 【答案】示例:我认同稳重母亲的教育方式。文中的母亲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够独立思考,在母亲关注的目光下独立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答这类题首先观点要明确: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其次理由要充分,可以从原文中引述事例,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引用事例讲述道理,还得注意语言简洁,流畅通顺。

九、(2017·)

十、(2017·)

十一、(2017·)

十二、(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6b2b6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5.html

《中考语文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成长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