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共10篇)

发布时间:2019-06-12 01:02: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很是火爆,一部影视作品,能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以下10篇观后感希望能帮到您。
(篇一)
昨天观看了最近热映的《我不是药神》。看完整个影片我的一包纸巾也用完了。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题材非常的好,关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民生问题,折射出了现在的现实状况。现在中国的医疗状况就是这样,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着。影片中有很多地方是直戳泪点的,比如说为了救女儿而出卖身体的群主,在程老板砸钱让酒保跳钢管舞的那一刻,她大声的宣泄,她宣泄的是她失去的尊严。还有当拍到吕老板做清创时,他自然而然的拿起了一块毛巾来咬住,因为疼痛而发出的惨叫声。以及当群主告诉所有病人又有药卖时,那背后一张张带着口罩的脸和他们身后那一个个的小家庭,对他们那些病友来说这就是燃起的希望。
其实我身边也有这样的真实案例,但逝者如斯夫,我不想过多的去评论。但我永远记得当年她家刚刚在**站稳脚跟,眼里满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之光与我谈笑风声时的画面,而现如今房、车已卖,连人也已不知搬走去了何处。
程勇的入狱推动了中国医疗的改革,但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医疗相比还远远不够,类似的还有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大家应该还记得**年至2019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的房价而言已经是翻了一翻了,有的地方甚至更多。如此高昂的房价让刚需一族们望而却步,有的为了下一代也是倾其所有。苦的还是老百姓。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仇富心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也越来越高。
最后借用影片中程勇的那句话吧,我想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虽然解决泡沫经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相信到时候zf一定会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还给广大群众一份安全感。
(篇二)
以前讨论过情与法,现在又产生了良心与法的思维,好像法与情、与良心在好些事上只能对立,不能兼得似的。其实,法律是人制定的,代表着大多数人对道德的认可,也应该不断地修正,适应人们的要求。
看了《我不是药神》。很感动,个人的良心抗争结果是不太好的,但影片的结尾令人欣慰,格列宁被划入医保,好多慢粒白血病人负担减轻了,但又想到还有好多好多的医疗费用没有落到实处,不禁心又揪起来了。
专利保护,是为了知识产权的拥有自豪,是为了科学技术的开发踊跃,国家没有这个技术能力时,可以用国家的经济实力,负担专利的费用,拯救无数患者的生命。不是一味的打击仿冒,要根据实际情况行事,这样,既保护了科研的积极性,又为本国患者做了极大的好事,每瓶四万的天价有几个能负担的起?有什么比要活着的欲望更重要呢?
有个不知能否实施的建议:凡是涉及挽救人类生命专利,由慈善机构捐款资助,既保护了专利,又救助了患者及家庭。还有另一提议:治病救人的专利定价不要太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实际的意义大于任何意义。
人的生存权,是很重要的,如果在生存的基本条件上和生命的延续上获取利益则猪狗不如。电影里有句话是,什么病都好治,唯穷病为难治病。对于个人来说,这句话可能是对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算是大事。一个好国家,应保护自己的子民免于战争,免于灾祸,大庇天下。
影片的情节,顺理成章,看似逆社会潮流而动的情怀,其实是触动了人内心的原爱,虽是少数人的行为,却是人心的感动,是人性的爆发,影片的结尾是无数患者的感动。也向社会提出了思考。
(篇三)
国产好片集中上映的七月,有一部国产电影口碑炸了
它的名字叫《我不是药神》,是以一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无论是影迷还是非影迷,最近见面打招呼都会问一句你看药神了吗?
一部电影成为全民话题。
影片主要讲述了小老板程勇,他是个印度神油店的小老板,老父亲生病要做手术,儿子的监护权即将被前妻拿走,离了婚、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他,活脱脱中年危机的代言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叫吕受益的白血病患者找上门来,恳请他去印度代购一款仿制药,自此程勇从一个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神药的独家代理商。初衷当然是为了赚钱,但因为仿制药价格远远低于国内正版药,无心插柳竟救了不少人的命。
看罢《药神》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它到底是怎么过审的?
无论仿制药的药效如何,一个社会现实是:按照我国法律,这些抗癌药哪怕的确有疗效、且的确是真药,但由于并未取得中国进口药品的销售许可,均会被认定为假药
程勇走的这条路,在此之前无人走。
文牧野导演拍的这个题材,在此之前无人拍。
《药神》身上,有许多项中国电影的第一次
第一次,拿现实题材拍类型片。
不同于以往具有文艺片气质的现实题材类型片,《药神》真正摸准了路子,最精明之处就集中体现在它套着喜剧的外壳,讲了一个实则悲伤而现实的故事。
这个现实包裹在黑色幽默中,抽丝剥茧后才露出了原貌,即人最大的病,其实是穷病。
所有病人居住的地方,都是一样的脏乱差,直面城市中穷人居住环境的恶劣,国产片中实属少见。
高价药能救人,不过只能救有钱人。穷人为了活命砸锅卖铁,你死我活。这就是最真实而残酷的现实社会,一出适者生存的现代丛林法则。
群众阿婆的那一段话真的让人太动容,高价药,把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
还有吕受益的妻子含泪敬程勇那一杯酒;
黄毛捡了个寸头,火车票上印着的是多年未归的家乡;
你会发现是每一个闪光的人物,让整部片子的剧情立住了。
这里面在时代洪流剧变下,保有了小人物的尊严。
以徐峥为例,徐峥饰演的程勇这个人物的层次感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堪称徐峥职业生涯最好的作品。
程勇这个人,走私初期他对印度药商说命,就是钱,本着赚一笔的初衷做起了贩药生意。
而随着与病友们感情的渐进,现实让他意识到,没钱,就会没命。
最后当他质问警察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的那一刻,这个人物完成了由徇小情到怀大爱的升华。
每个人都没有错,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在这里斗智斗勇,或许命运和现实才是最大的反派,人情与法理则提供了安身之所。
这是国产院线片第一次,探讨了情与法的角力。
其背后是一个更为复杂难解的议题:一个不够合理的体质与一个有过错的人之间,孰是孰非?
正如网友所说:
病是一种罪,上帝也不能赦免;穷是一种病,药神也无法医治。
法理与人情谁上谁下?答案或许没那么重要,探索答案的过程才更重要。
这个过程中,程勇把断货的救命药一批批补上,黄毛把蓬乱的头发一寸寸剪下,思慧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上,受益把遮挡的口罩一层层摘下。
这是伦理与法制的博弈,也是在机械化制度与血肉之躯中间,寻得一种微妙的平衡。
许多观众给本片打出了高分,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也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看到了法理的希望,人性的希望。
这个世界最荒诞之处在于,越是真实的东西,越是不可说。
《我不是药神》说了它能说的全部,甚至连它不能说的也说了一部分。
借用片中程勇在片中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只希望,未来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好一点。
(篇四)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我不是药神》,电影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对得起观众给它打的高分。当下的中国,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是稀缺产品,电影的故事源于现实,虽然过艺术加工和处理,但情节、环境和人物都很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所以大家被电影的情节感动、电影被观众认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也应该去电影院支持制片方和导演。
最近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说这部影片如何如何好,豆瓣评分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值得一看,我相信群众的眼力和智慧。但本来我是不打算看的,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比较喜欢看喜剧故事,而我不大爱看悲伤的故事,因为不愿意目睹和面对苦难和眼泪,即使这种苦难和眼泪是别人的。
但最终我还是抵不住该片的诱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在医院工作了七年的前药剂师,对病人、对药品、对疾病有很多的记忆,对医院的感情也是一言难尽,忍不住又想写点啥了。
专利药、仿制药和假药的事情不想多谈,过于专业,存在似乎就有合理性,不管是从法律还是人情、道德层面,人情和法律碰撞和冲突的时候,确实让执法者难以抉择。
看了这部影片,大多数人包括我,除了被感动和飚泪之外,估计也会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病、求医和打针、吃药甚至住院,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覆盖不完全的情况下,逐步攀升和越来越高的医疗价格和药价成为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给一个普通家庭以重创,因病致贫或者返贫。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家庭,成为其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的中国,人们从主流媒体上看到的大城市的繁华发达,以及明星和成功人士的奢靡生活,对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关注不多,甚至有点熟视无睹。毕竟这些底层人士的生活环境不美,一般颜值也不高,人微言轻,也没有话语权。这部影片给我们打开一扇真实的窗口,让我们看到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困境和挣扎。
我来自底层的家庭,深知底层社会的艰难和不易。我也害怕有一日因为意外因素重新坠入底层,所以看完此片,我倍感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要让家人和自己能够维持有尊严的生活,还要继续努力。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救世主,大环境或许我们不能改变,但只要我们适应大环境,勤勉于自己的职业和家庭,小环境我们是可以改变和维持的。
对中国人来说,生存权是第一位的,普通中国人为能够活命挣扎了几千年。能够苟活着,然后才能够谈发展权,谈有尊严地活着。最后是死去,有尊严地死去,这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更是奢望和挑战。
我们期待这个世界有救世主,但往往事到临头还是靠亲属这样的小团体或者个人自救,不过随着基本和商业医疗保险体系的引入和健全,这种情形也在慢慢改变。该片片尾的字幕用时间和事件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变化,看到越来越多体现亲民和人文关怀的政策改变,也给我们以正能量和对未来的信心。
有人生导师说:人生不仅有苟且,也有诗和远方。苟且地活着尚且不易,诗和远方只能是梦想,好在中国人离这个梦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越来越接近!
(篇五)
电影故事发生在2019年的上海。程勇是一个靠卖印度神油之类的保健品为生的小商贩,生意不好,经常交不起房租;婚姻失败,妻子远走异国他乡;父亲多病,常年需要专人看护。这个徘徊在社会底层的中年男人,胸无大志,一事无成,生命中唯一的亮色是还有一个爱他、信赖他的儿子。如果不是遇到吕受益,如果不是父亲突发重病需要钱治疗,他的一辈子也许就这样混吃等死了。
遇到吕受益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吕是一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因长期需要服用高达3万多一瓶的瑞士诺华进口药格列宁,早已家徒四壁,为了活命,他找到程勇希望他能去印度代购更便宜、但中国禁止进口的同类仿制药。虽然生活困顿,作为底层小老百姓的程勇并没有为了经济利益去触碰法律红线的主观意愿,他断然拒绝了吕受益的请求。然而父亲的疾病,却把他逼到了现实的绝境,为了挣钱替父亲治病,他不得不铤而走险,答应去印度代购仿制格列宁,吕受益负责在病友圈中把药品销售出去。
此时,一瓶进价500元的药,他卖到了5000元,十倍的利润,从而打开了一扇通往看似不法财富的大门。在一系列卖药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坚强美丽、独自抚养白血病女儿的妈妈思慧;认识了身患白血病、却试图通过布道来消除缺钱购买正版药品病友们心灵痛苦的善良牧师刘某;认识了因患白血病不愿拖累家人、独自在大城市打拼,外表沉默倔强却内心柔软的黄毛;认识了更多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白血病患者。早已对生活麻木的程勇,同情心被慢慢唤醒。没有看到过别人的苦难,总以为自己的苦难是最大的苦难,便容易掉进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或随波逐流的怪圈,而觉醒有时候真的是从比较开始的。因为看到了更大的不幸,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幸运;因为感知到幸运,才能恢复对社会的脉脉温情;因为这一点温情,爱的力量才能被传递,被延续。
程勇一直是一个心存良知的人,靠走私仿制药品获利虽丰,但行走在法律红线上毕竟如履薄冰,假药贩子张长林的介入,让他下决心抽身而出——在将印度仿制药渠道卖给张长林后,转而投身到利微却没有法律风险的实业中来。然而张长林的贪婪(仿制药从5000元涨到**0元)却将白血病患者再次推到了死亡边沿,自己也成为了警方的通缉犯。吕受益的死让程勇无法面对曾苦苦哀求过他继续代购仿制药的吕妻。吕受益破败的房子外面,是众多眼神孤苦却对生命饱含期待的白血病人。面对这薄情的世界,身患重疾圈子中的个体大都相互扶持,他们虽在圈中见惯生死,但是每一个人的离去,都如同是他们自己离去,由己及人,由人及己。
程勇抽身而出后原本已经有了正常的事业和生活,如果他能够对别人的生命漠然视之,如果他能够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可厚非,毕竟有法律的红线,可以帮他挡住很多道义的谴责,而这种谴责,原本只是别人为了求生强加给他的。抽身而去对他而言,并没有错。然而,在法律的红线和生命的尊严面前,他选择了维护生命的尊严。他又重建了仿制药走私和销售渠道,而这时,当伙伴们问他销售多少钱一瓶时,他说毫不犹豫地答:“500元!也就是说完全零利润销售,只是为了让更多的病友能够用得起这种药。当思慧在qq群里发出关于代购药品的信息后,群里的小企鹅此起彼伏,跳跃的哒哒声给大家带来的是生命的律动和博起的希望。此时,他的行为完全与经济利益无关,他也更多地赢得了这群贫病交加的人们的信赖和支持,包括被警方抓捕的假药贩子张长林,在警方反复追问销售渠道时,始终没有供出程勇。人性有许多阴暗和不光彩,而当人们面对一片坦荡的光明和无私时,多少还是会被激发善意和良知。
程勇重操旧业踏上印度之行,或许考虑到了有朝一日将面临的法律制裁,但他不是害怕,而是坦然。心怀慈悲、心有大爱者,早已经跨越了世俗的樊篱,所以他站在审判台上才会平静地说:我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审判......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原本他是官二代,可以毫不费劲谋一个世人眼中的美好前程,原本他可以有机会在变法失败后逃走,可他却在一个腐朽的政府前英勇赴死,并慷慨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以一人命唤千万人觉醒。而程勇以一人舍身试法,唤醒更多人来推动制度变革。
这部电影不是探讨孰是孰非。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临床,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远非常人所想象,瑞士诺华公司不是救世主,商业的目标原本就是受经济利益所驱使,曾经的巨额投入,他们需要在市场上收回来。从高价、到维权,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本身并没有错;白血病友们在瑞士诺华中国公司门前抗议高价药,为了能够活下去在警察调查假药事件中集体沉默——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警官的手,流着泪恳请停止调查,发出我只是想要活下去的恳求,也没有错;程勇不惜触犯法律走私印度仿制药,从最开始的单纯牟利到最后的济世为怀,又有错吗?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程勇不就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吗?保护公民的生命权不受非法侵害,是法律的首要任务,那么合法的侵害呢?如同瑞士诺华医药代表趾高气扬地依法要求警局追查仿制药;如同得知黄毛死讯后的程勇在医院长廊外质问曹警官: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下去,他有什么错?
谁都没有错,那么谁应该为此买单?有一个经典的偷面包的老太太的故事:1935年美国大萧条期间,纽约市一位老奶奶为了救活快要饿死的孙子,偷了一块面包被告上了法庭,法官听到她的陈诉后,当庭表示必须秉公执法,或者处以罚金10美元,或者处以拘役10天。老奶奶哭诉,接受罚金她没有足够的钱,接受拘役她的孙子将无人照料。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纽约市市长从旁听席上站起来,脱下帽子向里面投了10美元,然后向其他人说:现在,请每个人为我们的冷漠另交50美分罚金,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老奶奶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和社区。
一个人为面包犯罪,是社会之罪;一个人为了生命权犯罪,是否为政府之罪呢?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多年,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动医保政策的改革,谁付费,谁就关心价格。病人自付,病人关心价格;医保付费,政府关心价格,所以进入医保目录的进口高价药,尤其是曾经数万元一盒的抗癌药物价格才会大幅下调,让利益与市场达到一个基本平衡,这才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政府在面对民生问题时应该做的事情。
医疗改革非一个药品价格的问题,诸多因素错综复杂,是社会问题其实也是人性问题,然而,在一个强调社会价值的时代,不仅仅是看谁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谁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谁就成为宠儿,而是要让关爱的目光也投向弱者,关怀每一个平凡的个体,让人人平等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只有让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在体面维护自己健康尊严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社会才会有价值。道虽远,坚行必至;事虽难,使命必达。
程勇似乎是电影中的悲情人物,然而,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他不再浑浑噩噩,不再颓废度日,他有了坚定的所行所思,他赢得了曾经看不起他的那些人的尊重,他的人生从此变得更加坚实和勇敢。
最后,用电影《无问西东》中最后的台词作为此篇结尾: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篇六)
这几天《我不是药神》炒得沸沸扬扬,本人也是凑个热闹,看过后对其也有个较高的评分,尽管影片中有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个人想从几个方面谈谈!
一、讲故事
《我不是药神》从当前的火热程度看应该会成功,但是他没有什么华丽的设计,精彩的特效,也似乎没有什么动不动片酬上亿的大牌!它能成功最基本的就是讲了一个好故事。电影其实就是在讲故事,能够讲好故事,电影就成功了一半!所以,编剧和剧本很重要!这部影片选了一个好的剧本,接地气,贴近生活,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当然,导演也很重要,不过宁浩导演水平不差,不然也不会有《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徐峥的导演水平也可以,囧也让他扬名立万,虽然他俩都是监制,但是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质量。
当然,原型的陆勇案的悲剧性不强,为了需要,《我不是药神》设计的是悲剧,吕受益的上调,白血病老人的下跪,黄毛的车祸,甚至让程勇坐牢,毕竟悲剧更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我不是药神》添加的悲剧因素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我认为,一部能够让人留在记忆中的影片才是成功的影片!很明显,一个能够打动人的好故事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二、格列卫
电影为了省事,直接就是把陆勇改成了程勇,格列卫改成了格列宁!瑞士诺华的格列卫为什么那么贵,本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专利的保护。开发一种新药是非常困难的,周期很长,投入很大。网上有人举了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例子,据说其每年研发费用达到40亿美元。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研制出新药!而且新药上市要经过严格的临床测试,一期,二期,三期,如果不能通过那么前期的巨额投入可能都打水漂。像本来是降压药的西地那非变成伟哥大赚特赚的例子是极其罕见的。所以,高昂的定价除了回收成本也是为以后的研发奠定基础。第二是中国药品销售从厂家到病人中间经过环节太多,过去以药养医是常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比其他国家药品价格要高的情况。
印度的格列卫为什么便宜?因为印度的是仿制药,说白了就是盗版,盗版当然比正版便宜多了,因为不需要支付版权费。
三、药品管理
中国的药品管理部门是模仿美国的fda建立的,英文名sfda1998年成立,2019年并进视频部分监管职责。负责全国药品、药店的核准以及对假劣药品的稽查。所以,电影中发现假劣药品应该由药监局下属的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才能确定为假劣药品。如果认定涉及刑事案件,药监局将案件进行移交。
中国不允许国内药厂生产仿制药,同时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进口药需要经过临床检测,还要拿药品进口注册证,印度格列卫未经我国药监部门批准销售,根据假药的定义来看,就是属于假药,一旦发现,会受到药监部门的处理。
四、法律问题
电影中,程勇因为走私罪和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首先,程勇确实通过海上进行了走私,其次,程勇购进药品500元,出售5000元,从中牟利,确实是销售了药品。虽然影片没有说具体获利数额,但是从其舞厅的一掷千金,到给父亲手术,还有开办工厂来看,获利是不少的。有人争论药品的真假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程勇销售的的确是假药,即使是法律拟制中的假药。数罪并罚五年确实是从轻发落了。现实中,公安机关以陆勇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销售假药罪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最终认定其开设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尽管违规,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认定其购买格列卫的行为不是销售行为,是因为陆勇购买药品后原价卖出,没有获利。
五、解决
影片的最后显示抗癌药品列入医保制度,是较为完满的结局了。其实个人一直认为,医学家或药学家是世界上应当最受人尊重的,因为他们延续了人类的生命。我们对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的使用仿制的手段,那样,我们的医药如何发展,如何进步?所以,作为国家来讲,要加大国家的投入力度,使得我们能够自力更生,独立完成新药的研制,其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医保制度,比如现在探索的引入商业保险,减轻患者的负担,同时,开展国家与社会对患者的帮扶,这样,才能使得人民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篇七)
近期电影《我不是药神》正在热映,有口皆碑,票房一路上涨,影片中的抗癌用药矛盾引发舆论热议,就连李克强总理也作出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癌症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
取材现实,朴实有力。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题材本身充满热议的医疗领域、司法领域方向,经过导演、编剧、演员等多维同心打磨,将一个看似平谈无奇的故事表现得跌宕起伏、感人至深,充满着质朴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也为我国以后的电影发展特别是现实题材类的提供了积极的正向示范,也恰恰应验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一至理名言。
张弛有度,回味无穷。影片中演员的演技堪称模范,真实丰富、孤注而不迷失,很多情节场景没有刻意渲染悲伤氛围,而是举重若轻、温柔不失坚定的让人笑着流泪。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味地加速、释放似乎很容易,但是能够做到动中有静、色厉内苒、收放自如真的需要技巧和智慧。
直面惨淡,为民发声。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难题,包括发达国家的医疗体制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要正视这一客观事实,迎难而上、破立并举,方能不断前进。我始终相信:最简单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一定是最简单的。愿这样充满温度、力度、深度的现实题材电影越来越多,票房大卖的同时更能带来希望之光,这或许就是娱乐产业的升华之路了吧,就像电影中勇哥最后说的:我们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篇八)
今天观影结束时,我注意到,不少走出影厅的观众,眼睛泛红,这与本片全程的数次全场大笑,也算是鲜明对比了。
我想,这大概已经能说明,作为一部希望能引起人们对特定问题思考的商业喜剧片,《我不是药神》,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相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部作品,将成为又一部人们口碑相传中的佳作,并取得它在票房上的应得回报。
作为国产商业喜剧片,本片涉足了可谓过去话题的无人区,在我有限的记忆里,这大概是第一个把药与人命熟贵?这个极其敏感的命题,以喜剧的形式,通过商业片的营销,推向广大中国普通观众的电影。
可以感觉到,作为青年导演,文牧野先生已经在很竭尽所能得去把握这次难能可贵的写作机会。他需要给予观众以欢声笑语的甘甜,这是商业喜剧片投资者的要求,但面对生命之重,他又必须在嬉笑的剧情外皮下,给电影构建能经得起大众思考的精神内核。智慧的幽默从来就不容易,稍有不慎,要么流于杂耍般的闹剧,抑或不经意间陷入情绪上的自嗨。
当然,以这一次的表现来说,本片导演表现出的诚意与才能,在充斥着太多明星广告片专精导演的中国影坛,自然是足够值得赞赏的。光是做到最简单的既让观众笑,又惹观众哭,对于很多离开了抄过时网络段子连成片都困难的国产跟风喜剧,以及某些自称不是电影专业爱好者就不能看懂的自封新锐文艺片来说,就已是望尘莫及了。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故事主线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通过走私印度仿制药,从开始时的唯利是图,最终通过真心帮助患者们,获得了自我救赎。影片的开场,徐峥老师饰演的程勇,是落魄到连给儿子买双球鞋都囊中羞涩的离婚小老板形象。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不修边幅,对前妻滥用家庭暴力,交不起房租而被迫关店,没有钱给重病的父亲动手术。这样的主角如何能够走出生活的泥潭,构成了主人公贯穿整部影片主线,必须完成的不可能般的任务
因缘际会下,一个承担不起正版特效药天价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找上了靠贩卖来路不明的印度性功能保健品维生的男主角,希望能够代购印度生产的廉价特效仿制药。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与走私印度药能带来的巨额利益,程勇选择了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结果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这种印度药的在华代理,在享受走私药带来丰厚金钱的同时,还脱离了孑然一身的状态,组建了一个风趣而古怪的走私集团。这个走私集团里有为人唯唯诺诺的新任父亲、独自抚养患病女儿的舞娘、离家出走的叛逆黄毛少年、还有一位总念叨着主的老牧师。就是这样几位个性迥异、际遇不同的人,因为绝症与假药,走到了一起,面对面对生活与生命挣扎着继续呼吸。影片实际上并未只用力于男主角这位落魄中年,而是以他的际遇为线索,牵引出了这些各具特色的鲜活人物,除了主角一伙的走私集团,还有无力承担药价的白血病患者、无良的假药贩子、道貌岸然的正版药代、心力憔悴的破案警官等等,围绕着活下去而演出了银幕上的众生相。
顺风顺水地贩卖一段时间印度药后,程勇迫于被警方抓获的压力,用绝交一样的方式解散了自己创建的走私集团,摇身成为了一个有自己车间,月入数十万、能体面度日的老板。但本片并非一个讲诉违法者利用智谋功成身退、逃脱法律制裁的故事,患病友人因为无药的绝望自尽终于触动了程勇,他重新召回了同伙,再一次铤而走险贩卖印度药,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利润,而是出于朴素的救人之心竭力奔走。到了本片最后,这个因走私药而起的中年男人,再次失去了得来不易的朋友,放弃了对儿子的抚养权,散尽了通过自己的家财,并最终因为违法付出了铃铛入狱的代价。
虽然是这样身陷囹圄的结局,但本片依旧不失为喜剧,这不只是因为全片中有不少能够及时调剂人们情绪的、贴近生活的风趣段落,更重要的是,就个体命运而言,影片的主人公在反复的起起落落中,最终获得了自我内心的救赎,不再愧对于白血病患者们,能够与过去的亲人和解。而从宏大叙事来说,他为之努力过的那种系关众多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天价药品,也成功获得了国家重视,进入医保体系,不再需要依靠违法走私印度药这种几乎黑色幽默的方式来拯救生命。这样的故事,无疑还是能够温暖人心,带给人以积极乐观的喜剧。
我个人觉得,全片最精彩的场景,是主人公两次面对白血病患者们的目光注视。第一次离开朋友葬礼现场时,口罩之上的目光们饱含着失望与苛责,患者们对活下去的渴望与绝望,几乎如钢钉一样扎入了主角的心口,如同将他钉在审判的十字架上一般。他把起初那仅剩的一点善心离弃了,所以,他必须去回想他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而当男主人公尽自己所能,完成了给更多患者带去廉价药的自我使命,这一次,虽然是入狱,但他能够坦然地接受众多患者夹道相送的注视,望向纷纷摘下口罩,对他微笑的,充满生的喜悦的那些眼神,他也仿佛从灵魂的十字架上获得了新生。
除了饰演男主角的徐峥老师,本片的一众演员们,着实为我们奉献了一副杰出的画卷,这画里有扮演单亲家庭舞娘、风姿绰约的谭卓,有牺牲英俊外表、演出病入膏肓的王传君,有沉默暴戾、颇有古惑仔义气的章宇,有献身于主、却敢于揭发假药的杨新鸣,等等,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从主角到配角到群演,基本全体演技在线的国产电影。有趣的是,我第一眼是没认出来,那个充满铜臭的房东居然是我们那位,喜欢不务正业搞客串的宁浩导演。
本片的主题无疑是极其沉重的,在生命的可贵面前,药厂是否应该收取高额的药价,其实电影并没有解答,它也无法很难轻易给出一个好的回答。如果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讲述的是个人如何与公权力的医疗体制抗争,在法律所限的情况下,为自己活下去努力找寻出路。那这部电影则更多是,在合理合法的正版药价面前,一群慢粒白血病患者怎样实现自力救济,并最终推动了国家以社会保障的形式解决过高的药价。这两部电影都反应了面对绝境,人类的抗争,而就药价合理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以底层民众血淋淋地在死亡面前挣扎的真相,为人们提出合理质疑,而依旧没有轻言定论怎样的药价才是公义的。
药价是否合理本身,这从来不只是经济学的计算问题。人类最大的平等就是面对死神,但即使如此,总有人更为平等。生命的可贵,往往需要经过人生的体验才能慢慢积累体会,高药价的合理性,涉及是深刻的伦理学、政治学、甚至是哲学问题。指望一部120分钟不到的商业片,去给出答案,这过于强人所难。如果生命的重量是可以用只言片语就断言的,也就不会有千百年来,无论智慧者为之书写的、浩如烟海的著作了。这部电影能够引起人们对高价正版药问题的社会性讨论,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除了片中提到的慢粒白血病特效药,还有太多这样令普罗大众难以承受的,却又的确是耗费了太多金钱、人力才研制而成的正版药。
其实,本片还隐含了令一个有趣的主题,当律法的直接规定,可能无法实现正义,人们应当如何行动,是坚持遵守规则,还是勇敢地挺身反抗。电影中的故事,很大程度是美化过人性的,尽可能只给观众展现了违法者的情有可原,但在现实中,我们可没有观影这样的上帝视角。是在无知之幕后,以己度人地判定正义,还是纯粹认为最大程度让人们幸福就是,抑或是坚决执行没有不显不公的秩序来实现自由,人们面临着太多的答案去抉择。恶法是否非,这样的命题,大概还会永恒地争论下去吧。
这无疑是一部值得高分的国产商业喜剧片,但现在就有一些声音,在讨论本片在真实性与深刻性上的不足,未来掌声过后,稍微冷静下来的评论家与人们,想必也会就本片在摄影技巧方面的不足、某些风景镜头的冗余、配乐存在感的薄弱、叙事深度上的浅尝辄止,更多提出他们的的意见吧。当然,合理的鞭策从来都是电影作品进步的动力,只是过度的捧杀或刻薄的批判,往往于实际的进步毫无裨益,不过满足了言者自己的兴奋而已。
如果说电影是导演对观众的倾诉,那连和观众基本的对话能力都不具备,没法让观众明白你到底在说什么啊,而是需要用各种故作深沉的画外音来补全自己贫弱的电影语言,这样的电影与其导演,自然是失格的。对于本片来说,作为特定敏感话题的先驱者,成功地给观众讲好了一个能带来触动的故事,那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在霹雳布袋戏中,有一位以己舍身犯下杀戒,只为拯救更多世人的僧侣,他发出了这样的三问偈:
如何计量恒河沙数?只写了一字,劫。
如何权衡杀戮慈悲?仍只写了一字,戒。
如何承担生命重量?同样一字回应,舍。
我想,所谓人力,终有尽时,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应当并行。
在此就化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吧。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命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命。
(篇九)
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正在感染并带动着大家朝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进,虽然这个过程很是艰难,荆棘遍布,因局部利益受损、落实打折缩水等原因,一些干部信心不强、动力不足的问题客观存在。
近期热播的《我不是药神》在不断冲刺票房新高的同时,更是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影片以客观现实再现了天价药的危害,国家就此出台一系列政策,化解民众看病吃药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的成效有目共睹,天价药逐步变成了民心药,解救了更多的因天价药而有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窘境,社会和民众对这种变化点赞不止。但当前医药市场并非是一片净土,当然主流是好的,一些医疗机构把盈利的市场推向常用药,以回扣的方式助长基层医院和医生指定药店和品牌,殃及更大的社会群体,通过以量取胜的办法,实现自己赚取更大利益的目的。这与我们打击非法制造贩卖假币产生的结果大同小异。
看到这些现实让人触目惊心,引起了笔者更深地思考。这其中有三点原因:一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商家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突破了做人做事的底线,照抄照搬西方文化的同时,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文化学习和传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二是获利渠道和手段的更加隐秘难查。商家在不断地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惜以身犯险,在牺牲病人的财物和生命为代价,通过进入深水区,放大区域范围,逃避法律的监管,从而完成自己的规划和设想。三是群众消费观念的麻痹偏离。社会上流传药柜最上面的药价高卖的快,柜台底下的药便宜治病不推荐。人们把商品消费的观念错误地嫁接到药品身上,总认为药越贵越好,便宜没好东西,这也正给了商家可乘之机,不法商家和唯利是图的药店老板受到利益驱使,总会在你进入药店的第一时间上前问东问西,极力推荐杂牌子卖价高的药,从而得到更多的提成。现在感冒发烧本来几块钱的药就可以,但往往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挂吊瓶,毕竟吊瓶要比西药片贵多了,利润也更客观。
为何《我不是药神》社会关注度这么高,主要因为这是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大家不得不去关注热议。我们都明白要把病看好,就得找到病根所在,但这个病根得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找寻,笔者以上面的三点原因抱砖引玉,总结出更准更实的症结,通过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制度,职能部门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社会媒体和广大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生命的那样,关注支持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参与其中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应对和解决这个社会问题,让《我不是药神》的关注度降下来,促使群众能够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不再因为天价药而产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砥砺前行,齐心协力,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篇十)
630日,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一开始决定看是因为电影介绍是一部喜剧片。但是,最后却看得泪流满面。
电影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主程勇是一个神油店老板,生意不好,妻子和他离婚了,他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又有一个病危的爸爸,在他穷困潦倒之际,一个白血病人吕受益出现在他面前,希望程勇能够帮助他去印度购买防治的白血病救命药格列宁,在命运的压迫下走投无路的程勇最终还是屈服了,他做起了走私白血病药物格列宁的事。由于正版药格列宁售价是4万,很多白血病人吃不起,就去瑞典在中国的医药公司抗议,但是被瑞典医药代表冷酷的驳回了。虽然程勇卖的印度格列宁没有经过正规手续,是假药,但是却和正版的格列宁一摸一样,是白雪病人的救命药,程勇因为吕受益的关系,结实了思慧(有一个白血病女儿)耗子(白血病人),刘牧师(白血病人)等人,大家因为各种原因组团一起卖格列宁,程勇他们只卖5000元,许许多多的白血病人争相购买,程勇一起合伙赚钱,就在生意越做做好之际,程勇和他的伙伴捣毁了一个卖假药集团,后来程勇被假药集团老板张长林威胁,无奈之下他决定解散大家将印度格列宁的经营权转让给张长林,他以为病人们可以在张长林那里买药。一年后的程勇是一家工厂的老板,收益不错,这时,吕受益的妻子出现在程勇面前,希望程勇能救救吕受益,程勇了解到由于张长林坐地起价被病人揭发了,因为没有药物的关系,吕受益快不行了,当程勇见到吕受益时,愧疚淹没了他,程勇决定帮助吕受益,但是吕受益依然不堪折磨上吊自杀了,这件事给了程勇狠狠的一击,他决定铤而走险再卖印度格列宁,并且以500元的成本价卖给病友。而瑞典格列宁药厂和公安部门一直在查印度格列宁,程勇暴露,被判刑,去坐牢那天,白血病患者夹道相送。
后来的结局当然是好的,徐峥被减刑,中国医保改革,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作为一个教师,其实我很关注其中两个人物。一个就是徐峥演的程勇,一个卖印度神油的小人物,一个就是瑞典医药代表。从传统意义上讲,穷困潦倒的程勇是一个失败者,而瑞典医药代表,西装革履豪车相送,应该是一个成功者。
但是很戏剧性的,程勇这个失败者,在最后关头觉醒了,为了能让白血病人吃上药,走私,以成本价让病人有药吃,而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却要将药卖到4万,致使很多病人吃不起药却自称自己是白血病患者的救命恩人。
看完电影,我不禁想,成功者和失败者应该怎样区分呢?什么是界限呢?难道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的指标就是金钱和社会地位吗?
作为一个教师,我不禁想,教育要留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呢?教育要引导学生去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高分?是名校?是金钱?是社会地位?程勇和医药代表,究竟谁是教育的失败品呢?程勇这样的人物是教育的失败品吗?我想应该不是的,我们的校训是一生一世做好人,什么是好人,我想程勇是,虽然他确实做错了事。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我们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更应该教他们做人,做真善美的人。
其实,在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成为名人的应该只有少数,而大多数人会成为普通人,我想教育留给普通人的应该是向善的智慧,仁义和勇气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3dcf1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3.html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共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