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典型课题导课案例大全

发布时间:2019-06-11 15:38: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化学课典型课题导课案例大全

【案例1】绪言

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肯定要介绍化学这门新学科的重要性 并希望以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

如果先通过几个现象很明显的化学小魔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肯定会更好。常见的化学小魔术有 白纸现字(淀粉溶液遇碘显蓝色) 无火生烟(浓氨水与浓盐酸靠近后产生大量白烟) 喷泉实验 等等.

2017届学生的绪言课上教研组老师应用了当时的社会热点。长征5号火箭,首先介绍长征5号,再介绍总工程师李东为延安人,这样学生会觉得高科技,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未来的你们也有机会成为其中一员,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求算电解水得到氧气的质量

求算电解72g水能得到氧气的质量。目标1.能用一种方法求出氧气的质量。目标2.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求出氧气的质量目标3.能用多种方法求出氧气的质量。同学们,3个目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

如果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类新知识或一个新领域,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易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其学习方法和学习程序没有适当的范例可供借鉴运用,或者出于简化导入过程以优化课堂教学整体过程的考虑,均可选择直接导入法。这种导入法设计方便、操作简单、需时较少,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感情和思维指向,较快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境界。

【案例3】氧气制备

上节课我们用装在集气瓶中的氧气做了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同学们可知道这一瓶瓶的氧气在实验室是怎样制得的吗?大家可能在医院见过氧气钢瓶。医院的这些氧气又是怎么制得的呢?

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在学习实验室制法时,我们将从反应原理、所用药品、制气仪器装置与操作、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几方面来系统学习。

【案例4】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复习提问什么是溶解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溶解度是用溶质质量(g)来表示的。相应的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和“达到饱和时”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是31.6g,

它的涵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20℃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固体硝酸钾,制成131.6g20C的饱和硝酸钾溶液。

教师强调指出: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溶解度的数据很重要,它实际上给出了该温度下这种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以及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教师结合实物设问:20℃时,一瓶硝酸钾(质量是100g)需加到多少克水中才能配成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这些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你怎样去确定?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问题可以根据溶解度所揭示的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并通过计算来确定。下面让我们来讨论这一新课题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案例5】环境保护

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画面或者拍摄一段有关环境污染的短片,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以此来导入新课。

【案例6】元素周期律

上课后,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一张精美的原苏联邮票,邮票上印的是门捷列夫的头像。教师:邮票上这位大胡子学者是谁呢?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教师:对。这是一张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00周年的邮票,一套共两张,另一张印的是门捷列夫发表的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打到幕布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隆重地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呢?因为元素周期律揭示了自然界化学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本规律,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在这节课里,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有关的化学史知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着重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元素周期律是科学家的偶然发现还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称门捷列夫周期律而不以其他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构成了这节课的主线.

【案例7CO2的性质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大火烧来了,有的人开着汽车跑,有的人骑上摩托车跑,那些没有跑掉的人突然想到了地下室。对呀!应该躲到地下室里去,因为火是从地面往上烧的,没有从上往下烧的,结果凡是躲到地下室的人没有一个生还。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死亡呢?我们通过学习CO2的性质,便知分晓.

【案例8】水的净化

师:延河水是什么颜色的?

生:黄色

;为什么是黄色呢?

生:其中有杂质

师: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混有可溶或不溶的杂质,本届课我们学习水的净化。

【案例9】分子和原子1

(1)教师用大屏幕展示宋代诗人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引导学生思考:“为有暗香来”是何故?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梅花的暗香?

(2)教师今天特意喷香水,进教室后在教师转一圈,学生问道了扑鼻的象棋,差生疑问,老师今天怎么这么香?由此引入分子的运动。感官刺激学生记忆深刻。

【案例10】分子和原子2

:大家说说,1+1一定等于2?

:等于2

:不一定等于2

学生来兴趣了。

:我们从小学数学就知道1+1=2,可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不等于2

下面我们看一个1+1不等于2的实验。教师演示100mL的黄豆和100mL的绿豆,倒在一起,摇一摇,总体积大大小于20mL:我们这节课不是讨论1+1是否一定等于2的问题。而是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分析、讨论为什么100mL的黄豆和100mL的绿豆,倒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黄豆大,绿豆小。黄豆颗粒间有空隙,绿豆钻到空隙里面去了,所以总体积小于20Ml

:我们再看一个实验。全式教师演示:10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里,总体积也是小于200mL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跟黄豆绿豆道理一样。酒精和水同样也是由颗粒构成的,小的颗粒钻到大的颗粒的空隙里去了。

:对了,只不过酒精和水的颗粒很微小,我们的肉眼不能直接看见。这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微粒我们化学上叫分子。什么是分子、原子呢?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

【案例11】分子和原子3

教师首先不动声色的在黑板上写下:100+10020?

学生疑惑不解,迫切想知道老师要讲什么,谜底是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了起来。

接着教师演示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其总体积不等于200mL,让学生观察结果,证实100+100200,造成学生更强烈的探索愿望。

接着,教师再提出这样的问题:厨房在炒辣椒,你有何感觉?经过鲜花店,为何能闻到花香味?糖在水中为何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水却有了甜味?木头为何难压缩?篮球、排球为何可以压个坑?

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很熟悉,却不知其原因。这为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再作一趣味实验:4条长10~15cm的铁丝,插在橡皮塞上,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铁丝上制成花树造型,取一块玻璃片滴上几滴浓氨水,放在旁边,罩上大烧杯。过一会儿,铁丝上的棉团由白色变成了红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分子存在,并不停地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

【案例12】酸的通性—pH

(1)同学们穿的白衬衣晒在铁丝上,不小心染上铁锈用水能不能洗干净?

(2)能否用盐酸洗?

(3)用什么洗能洗干净?

(4)人的胃液里有少量盐酸,能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时,它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胃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胃病。

(5)为什么可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I(OH)3]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能否用氢氧化钠治疗?同学们知道这些问题吗?如果不知道,在我们今天学习完“酸的通性pH”之后,大家就能解决以上问题了。

【案例13】金属的化学活动顺序

教师演示(实物投影):在培养皿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用自制的塑料十字架隔开,分格加入一小粒绿豆大小的钠及适量的锌片、铁片、铜片(上罩一个大烧杯,以防溅出)

学生演示(实物投影):在盛足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同学们自备的铁制小刀片,一会儿,取出观察

学生满脸好奇:(1)为什么出现了小火球?

(2)为什么有的很快冒出大量气泡,有的则很慢,有的无现象?

(3)小铁刀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红色的铜刀?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案例14】燃烧的条件

用纸做的锅,可以煮熟鸡蛋吗?在同学们争执不下的情况下,老师做了实验取一张不易吸水的纸撕下一小条,在酒精灯上很快点燃。老师问:为什么纸条烧着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被火点着的。老师笑笑不语。老师把余下的大半张纸,折叠成方形纸袋,用丝线拴在四角成为吊绳,把纸袋悬在铁架台上,放入水和一枚鸽子蛋,用酒精灯加热。同学们看到灯火在袋子下烧,纸袋没有着起来,水却烧开了,鸽子蛋煮熟了。老师让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究竟可燃物能不能在空气中被点燃,决定于什么?

案例15】燃烧和缓慢燃烧

事先在酒精灯芯上滴一些饱和白磷的CS2溶液。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酒精灯必须用火点才能燃烧,那么有没有不点自燃的酒精灯呢?回答是肯定的。请看。(取下灯帽,CS2挥发尽,灯自燃,盖上又灭,如此反复)为什么酒精灯不点自燃,其中的奥秘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燃烧和缓慢燃烧。

【案例16】溶液的形成

教师首先打开提篮,将里面的蒸馏水、可乐、牛奶一一拿出。然后举起蒸馏水瓶,:“这是什么?”“蒸馏水!”教师拧开蒸馏水瓶盖,夸张地喝了一口,点点头。再拿出可乐问:“这又是什么?”“可乐!”教师又夸张地喝了一口,点点头,“好喝。”

:大家说说蒸馏水和可乐有什么不同?

:“一个甜,一个不甜。”“一个无色,一个黑色。”“一个好喝,一个不好喝。”

:注意。要从组成上,从成分上说。

:“一个是纯净物,一个是混合物。”“一个只有水一种成分,一个除了水之外,还有糖、二氧化碳、色素。”

:对了!我们把可乐叫溶液,而蒸馏水不叫溶液。到底怎样的东西我们就叫溶液呢?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可乐首先是混合物,其次它混得均一,泥巴水就混得不均一;还有可乐放很长时间都不变化,很稳定,而泥巴水很快就泥水分离。所以,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这种导入方法适用于那些表面看来很相近,但实际又有区别的、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理论等的教学当中。

【案例17】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石蕊和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知道食醋、盐酸是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对比分析,将物质之间的变化拟人化地活动展示,学会一般实验技能、实践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表达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与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制作好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备用。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布块、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莱、胡萝卜

教师实验: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教学过程:(,节选其中“指示剂”一段教学过程)

引入、发现、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引入:由问学生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学生探究结果: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皮蛋也有涩味。

教师提出新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吗?碱又使石蕊试液变成什么颜色呢?

实验探究指示剂变色规律

游戏:部分学生分别扮演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并分别戴上写有相应名称的帽子,手执一支装有溶液的试管。

另一部分学生扮演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手执相应滴瓶,并将药品滴入前面四种物质扮演者手中试管,让同学们观看颜色的变化。

分析讨论:完成书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9年级下册)49页表格,探究出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并讨论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哪种是碱。

知识突破,引入新问题:“这里有两种其他液体:一种是纯净水;一种是食盐水溶液。请我们两位指示剂朋友来鉴别一下,它们是酸还是碱?”接着由学生扮演物质做实验,观察现象,问这两种物质究竟是酸还是碱?学生实验探究之后,形成结论。教师用课件展示指示剂变色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c9628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e.html

《初中化学课典型课题导课案例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