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7课时 可能性 - 西师大版()-word文档资料

发布时间:2019-05-17 11:36: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总复习第7课时 可能性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内容: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科书第100页,可能性相关知识的复习。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提示:

学生在第七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可能性的有关知识,学会了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本节课对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总复习,使学生对可能性再一次加深认识,从感性描述可能性到定量刻画可能性,对可能性的体验深进一步入。

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充分联系生活经验,经历统计、猜想、验证等的全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组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活动,充分展开讨论,在交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区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可能性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在复习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有关圆的知识,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推导过

程,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提说过黄巢起义的故事吗?

传说黄巢带领农民起义时,为了增加自己的威信,召集大家说:现在天下大乱,我是上天派来拯救你们的,不信,你们看,说着他把一大把铜钱洒在地上。大家一看都傻眼了,铜钱都是正面朝上。从此,大家对他深信不疑。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这个故事中包含着什么数学知识,故事中的铜钱正面朝上是一定发生的还是可能发生的,这就要用到可能性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可能性的知识。

【设计意图: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爱好,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总体回顾可能性的知识。

同学们,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之后让学生汇报,并让其他同学补充。

预设:

学生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生2: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学生3: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有可能的,还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1.定性的描述可能性。

通过列举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2.转盘游戏的可能性大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卡片游戏的可能性大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单一的。

4.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判断

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从总体上对可能性板块做出回顾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简明的知识脉络。】

2.通过具体例题复习

投影出示下面的例题:

在一个口袋里有3个玻璃球,其中两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黄色的。闭着眼睛从袋子里一次摸出两个玻璃球,摸到11黄的可能性大还是2个红色玻璃球的可能性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有用的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闭着眼睛从袋子里一次摸出两个玻璃球,会出现几种结果:

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能回答出:可能出现3种结果。

教师接着追问:会出现哪3种结果:

学生:红红,红黄和黄红。

教师:根据出现的结果分析,摸到11黄的可能性大还是2个红色玻璃球的可能性大?

学生:摸到11黄的可能性大。

投影出示教材第100页可能性第16题。

有黑桃、红桃、方框、梅花4种花色的扑克各1张。从中任取1张,有几种可能?

取出的扑克是红色与黑色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教师:取出的方框和梅花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为什么?

取出每种花色的扑克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为什么?

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然后汇报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在例题的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学,积极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四第18.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新知这一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可能性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四)达标反馈

1.在一个盒子里放着3张卡片,12黄。闭上眼睛,从盒子里一次摸出2张卡片,摸到11黄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2黄的可能性大?

2.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填空。

1)鱼( )在天上飞。

2)明天( )下雨。

3)向上抛物体,物体( )会落下。

答案:

1.摸到11黄的可能性大

2.(1)不可能(2)可能(3)一定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需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收获,说一说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使学生对概率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概率的相关知识。】

(六)布置作业

1.盒子里有形状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2个绿球。 

1)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摸到( )球的可能性小。

2)( )摸到白球,( )摸到红球,( )摸到绿球。(填“经常”、“偶尔”、“一定”或“不可能”)

2.选词填空。(“可能”、“不可能”、“一定”)

1)明天( )刮风。

2)人的脉搏每分钟( )跳动10000次。

3)太阳每天( )从东方升起。

答案:

1.1)红 绿 2)不可能 经常 偶尔

2.1)可能(2)不可能(3)一定

板书设计

可能性

1.定性的描述可能性。

通过列举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2.转盘游戏的可能性大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卡片游戏的可能性大小。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单一的。

4.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判断

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反思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可操作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我在导入部分用故事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整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让其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51bc0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3c.html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7课时 可能性 - 西师大版()-word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