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9967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玩转益智区
作者:黄灵黎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7年第11
孩子最大的天性是什么?玩!在玩中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寻找和释放自我。然而在众多区域游戏中,孩子们对益智区的心声与评价却是我不想玩”“我不会玩”“我不爱玩。益智区,你到底怎么了?益智区,爱你不容易。 一、儿童立场,审视现状 (一)我不想玩
你是否遭遇如此的尴尬?教师精心准备各种益智区材料,结果却不尽人意。如小班益智区套戒指,教师为吸引幼儿注意,投放有点卡的手掌和各种颜色的戒指,期盼幼儿在操作中能进行点数活动。可现实却是,孩子们将戒指套满整个手指,然后一会儿看看旁边科探区,一会儿跑到娃娃家。教师好心上前提醒并参与指导,孩子一脸无奈与不屑。等你转身离开后,孩子继续刚才的模式或者索性直接离开。从孩子的表情和行动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我不想玩。自主性的缺失,只关注教育价值,忽视了幼儿的学习动机。 (二)我不会玩
你是否陷入这样的俗套?孩子们对益智区投放的新材料串珠充满好奇,接下来就是习惯性地说:老师,怎么玩啊?我不会玩!言下之意是他们认为这都是老师做的,我不会玩变得理所当然。当然,作为教师希望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能发现ABAB有规律的模式排序。可操作中,孩子们会时不时地来问:我做的对吗?我不会玩啊。他们通过我不会玩的示弱来表达自己的疑惑。还有的孩子在操作遇到瓶颈时,以我不会玩为托词,最终选择放弃串珠游戏。我不会玩让孩子们与串珠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三)我不爱玩
你是否熟悉这样的情景?材料作为物质支柱,是幼儿探索的媒介。玩法或结果的单一被幼儿判定为我不爱玩的理由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拼图投放中,同一班级幼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一刀切式的投放,造成部分幼儿够不到、吃不饱的局面。同时材料一旦投放完后,长时间的不更换,势必让很多拼图都交错混合在一起,甚至有缺损。一样的材料,一样的玩法,让拼图游戏逐渐转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追根溯源,解读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自主性缺失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挖掘幼儿的内在需要,才能激发幼儿想玩的意愿。益智区由于重点是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意愿或打着契合课程的幌子,定制目标性较强的活动,这样幼儿很难融入。没有童趣、充斥着成人气息的益智区是幼儿陌生的、不理解的游戏,不是真正属于幼儿的游戏。 (二)互动性缺失
幼儿的不会玩是对所玩游戏内容、材料缺乏必要的体验和感悟,反映在认知上就是不理解,情感上无共鸣。教师的凡事巨细计划、亲历而为和喋喋不休的讲解,让幼儿失去了与材料、幼儿相互之间的对话。要知道虽然孩子的作品不一定准确,但他们却是在进行自我思维的碰撞、契合、创新。 (三)动态性缺失
幼儿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幼儿探索、发现、再探索,再发现的过程。具有挑战性、层出不穷的玩法或结果容易多次建构认知,让幼儿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激发其创造愿望,促进其主动发展。一成不变的材料与玩法让益智区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幼儿心中半点爱玩的涟漪。 三、走向行动,探索策略
(一)不想玩?——巧妙牵引,玩出乐趣!
幼儿天生好奇,尊重和支持幼儿天性,巧妙牵引,玩出乐趣,有利于打消幼儿不想玩的念头。
1.材料由枯燥变得更生活化
生活素材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材料生活化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如在分类活动中,将以往常见的图片打印模式转化成生活物品大展示。同样是红色物品,真实的糖果更诱人、纽扣更多样、小灯笼更立体……我们发现孩子们更乐于摆弄这些材料,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还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幼儿对生活中物品的大致了解。孩子们所了解的零星知识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与充实。又如在走迷宫中,加入周围常见的标志性建筑、红绿灯规则等,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熟悉环境,认识家乡,了解交通规则,开阔眼界。 2.形式由单一变得更多元化
孩子不愿玩益智区,很大程度上是不想干巴巴在那坐着。我们不妨打开思路,调动幼儿各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形、色、声、味等。以5以内点数为例,我们为幼儿提供垫子、干果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干,让幼儿动起来。首先场地由桌面转为地面,幼儿自行合作用垫子摆出线路。直线的、发散的、阶梯的线路,各不相同,然后根据掷出的骰子数量跳相应格子。中间为了增加不确定性的乐趣,垫子上还可增加内容,如遇到3只小狗学3声狗叫,遇到不文明行为后退几格等。最后给予获胜的一方奖励,可以根据骰子数选取相应数量的干果作为奖品进行品尝。在摆一摆、跳一跳、变一变、尝一尝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点数。 3.布局由固定变得更开放化
空间的调整是一门艺术,幼儿不想玩有时是受到其他区域的干扰。我们可以考虑将益智区安排在与图书角、美工区相邻,尽量与音乐区、表演区、娃娃家等热闹的区域分离。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其他区域的干扰,直接将益智区封闭起来,这样幼儿就无法进出,像进牢笼一般没有自由。不妨将益智区设置成半封闭型,一方面可以给幼儿安全感,另一方面方便幼儿自取材料,或与其他区域综合。平时较为常见的益智区摆放都是桌面上的平铺,我们可以灵活地将桌面、地面、柜子、箱子、KT板等组合成立体化格局,形成错落有致、高低不同的场景,提升空间效能。
(二)不会玩?——逐步化解,玩出精彩!
真的不会玩吗?为什么不会玩?多少人不会玩?怎样扫除不会玩的障碍呢? 1.自主参与设计
我不会玩成为幼儿的口头禅时,我们要思考这是不是教师一手包揽后产生的惰性。如何化解这种这种逆境呢?如在益智区方案制定方面,教师可以将权力下放,让幼儿自主商量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孩子们通过讨论,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游戏。 2.充分自由探索
当幼儿在尝试中因为引发认识上的冲突而产生畏惧,表现出我不会玩时,教师要适时退让,让幼儿自己亲身经历。简单认为教了就会了,是对幼儿学习的藐视。如在图形变变变中,轩轩挑战的是难度系数2星的有底板的火箭。在多次调整尝试后,他都无法用小三角形将火箭的尾翼大三角形拼出,他以我不会寻求老师帮助。在成人眼中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将其中一个小三角形进行小小的翻转即可,但是教师这时要有退让的勇气,充分给予幼儿学的空间。虽然最后轩轩是在小三角形无意掉落后获得成功的,但是他也得到了启发,开始尝试3个、4个三角形可能组合、变化出的形状。在幼儿遇到难点时,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幼儿充分思考、创造、回味。 3.方法内化隐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幼儿由于思维受限等表现出我不会玩时,我们适时给幼儿搭建支架,支架性标识就此诞生。以图文并茂或照片的方式呈现幼儿的操作步骤、结果,直观、形象地引导幼儿游戏。比如主题春天真美丽中的制作毛毛虫,教师提供不同颜色、大小的圆片片和夹子,并将孩子操作过程及结果制作成图示卡,供其他幼儿参考。有的毛毛虫同种颜色或大小,有的毛毛虫身体呈现大小间隔排列,有的毛毛虫的与身体一一对应,有的则是两个圆片共用一个夹子……同伴的想法让大家打开了思路,数数、分类、排序、对应等方法得到有效的迁移。 4.巧妙统计实情
多少幼儿处在我不会玩的困境中呢?教师时间与精力有限,如何消除那么多我不会玩的心声呢?教师要巧妙选择切入点,在不影响幼儿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区域开始前,我们在益智区中提供心形和问号贴纸,让幼儿根据自己情况,用心形贴纸选择喜欢的项目,用问号贴纸表达困惑之处;然后教师进行统计,了解幼儿的整体情况;最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集中指导,以兵教兵的方式解决幼儿彼此间的疑惑。事半功倍的互帮互助,不仅解决老师方面人力物力的紧缺问题,而且为幼儿继续进行下一轮探究做好准备。 5.分享评价展示
我不会玩逐步解决后,如何让会玩的效果最大化呢?幼儿在益智区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个孩子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言行。分享前,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操作轨迹,并及时用相机或作品记录下来。交流时,以开放式的问题:你玩了什么区域,怎么玩的?”“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为什么完成得这么快,有什么秘诀?等为幼儿梳理思路,总结方法。相信来自于同伴的激励和启发,有利于满足幼儿阶段性需求,推动活动的最优化。
(三)不爱玩?——推陈出新,玩出智慧!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发展有很多可能性。不断推陈出新,玩出智慧,有利于破除幼儿不爱玩的想法。 1.体现差异性
同样是孩子,不同的个体产生因人而异的难度。益智区材料也要尽可能考虑到个体差异,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各自的速度逐步接近目标。如在常见的规律排序中,我们有现成的供幼儿模仿的规律图例,有接着往下排的图示,还有可供幼儿自由发挥的空白页。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拼图进行活动,不仅自信心能得到满足,还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2.呈现发展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材料,呈现源源不断的精彩。如在迷宫游戏中,当幼儿对笔画路径这种形式不感兴趣时,我们尝试通过调整材料来赋予游戏新的生命和价值。提供笔、各种纸、积木、吸管、毛线、磁铁、弹珠等,让孩子尝试自己来设计、制作迷宫。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毛线最软,迷宫瞬间变化性最大;磁铁迷宫需要找到磁性材料才能行动;吸管迷宫高低粗细不同;弹珠能跨过去……材料的组合和变换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发展。 3.展现多样性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玩法,演绎丰富多彩的创意。特别是低结构材料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百玩不厌的成效。如大班玩纸牌,孩子们的想法给我们带来惊喜:有的孩子根据数字比大小、从小到大排;有的根据花色分类、找相同;有的把纸牌搭建成平面楼梯或立体楼房造型……多个角度,焕然一新的表达与探究,促使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4.表现层次性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阶段,蕴含层层递进的挑战。如钓小鱼,第一阶段幼儿自由钓,感受鱼钩磁铁与小鱼的磁性。第二阶段给出任务卡,根据颜色或大小进行一维分类钓鱼。第三阶段加大难度,钓同时有颜色和大小要求的鱼。第四阶段,加上数量要求,后期以比赛钓鱼的形式开展。第五阶段,让幼儿自行制作小鱼,并在小鱼的肚子上画不同数量的点,不同排列方式加大对点数的干扰。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地刷新认知与感知,不断地接受体验与挑战。 5.显现开放性
同样的玩法,不同的处理,展示千变万化的风采。如传统的迷宫中,只有一个固定的出口和入口。我们不妨打开禁锢,利用贴花纸让幼儿自己决定入口处和出口处,单一的路径顿时变得四通八达。又如万花筒中,摆放各种形状的积木,利用镜子的反射制作属于自己的万花筒。无论是简单的花样还是复杂的花式,都是百花齐放的美景。开放性的结果让孩子们不仅体验成功的快感,更让他们感受了艺术的美感。
在益智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幼儿获得快乐和经验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我想玩”“我会玩”“我爱玩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06-214. [2]杨静,郭宝峰.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于教师指导的有效性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王丽霞,李想,肖菊红.科学组织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健康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8. [4]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2-126. [5])黛安·翠斯特·道治.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8-115. [6]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和儿童一起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9-1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76e89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3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