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转型与退出机制研究 - 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1-09-05 09:06: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46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o l.46 No.4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r 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July 2007[收稿日期] 2007 01 26[基金项目] 湖北省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2007年重点资助项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国际经验与现实选择 (20070031)[作者简介] 曹小武(1969 ),男,湖南临湘人,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讲师。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转型与退出机制研究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曹小武(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 为处置不同时期或不同性质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各国资产管理公司采用了不同的运作与存续模式。综合美国等几个样本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案例,总结了其影响转型、退出机制选择的各类要素。具体到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实际和机构运作现状,提出了已经完成政策性现金回收任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可逐步转型成为主营不良资产批发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融入存款保险体系的最新建议。[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定位;转型;存款保险制度[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2456(2007)04 0058 06上世纪90年代末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事实(当然原因是多方面而且复杂的),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等4家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几年来资产管理公司在商业化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和托管、清算问题金融机构及财务顾问、受托资产管理等周边业务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目前,其中的信达、长城、东方公司均先后提前完成了政策性资产处置考核指标任务。对健康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而言,大量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毕竟是暂时的现象。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推进、治理水平提升和经营效益改善,对证券、信托等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托管、清算告一段落,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将面对新剥离资产日益减少、传统业务收缩的新情况,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下阶段如何发展的命题。对于我国金融领域的监管和决策者而言,在制订有关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政策时,如果之前能够充分考察我国不良资产市场与资产处置机构运作现状,并对国际主要资产管理公司所代表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转型、退出等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将大大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顺利平稳地实现相关机构的体制和机制变迁。一、不同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终结或转型的典型案例描述由于不良资产的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处置机构的渊源等具体情况不同,世界各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退出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简单地可概括为以下三类:一是关闭清算;二是几家同类型机构合并为一家继续经营;三是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化转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方式之间界限并不绝对,可能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明显界限。比如,某些国家选择几家资产处置机构合并可能是为了专注政策性处置,也可能是后来政策性机构商业化转型的前奏,甚至可能是最终关闭这类资产处置机构的序曲;而某些政策性机构向商业化转型后,有的机构仍伴有政策性功能;即使是被关闭的某些机构,其不良资产处置功能并未彻底退出,在国家的金融体系内,不良资产和风险机构处置功能仍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得以存续。(一)关闭关闭不良资产特设处置机构的策略又可以分5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0cced628ea81c758f5788e.html

《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转型与退出机制研究 - 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与现实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