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1-24 03:2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感情是人类的一种崇高情感。

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的年龄、经历、情感与教材的距离,学生情感的调动。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

[教学设想]

教读课文→知识拓展→效果检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由朗读《月之故乡》导入课文;熟练课文,认字识词;理清课文线索;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及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由朗读《月之故乡》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枣核》。〔板书:枣核萧乾〕

2.教师:现在,我先朗诵一首诗,如果有知道这首诗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朗读:《月之故乡》〔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教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明确:(学生回答后强调)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现在,我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熟悉课文,认字识词。

1.教师:有哪些同学愿意朗读这篇课文?[学生读课文]

2.教师:有更正的吗?看看这些字词该怎样读,怎样讲?[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边读边讲,边在课文中勾画]

①蹊跷(qīqiāo)②?嫣红(yān

③倘若(tǎng)④山坳(ào

⑤掀启(xiān)⑥镶嵌(qiàn

⑦风烛残年⑧故弄玄虚

⑨精致匀称⑩感慨良深

三、理清课文线索。

1.教师: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学生再默读课文后回答]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板书:带枣核、托在掌心、种枣树]

四、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

1.教师: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教师: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齐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板书: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

3.教师:除了这些词、句外,课文前几段中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词语?

(引导学生体会)

4.教师小结: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在想家了。真是: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板书:抒发殷殷思乡之情]

五、分析思乡的表达方式。

1.教师: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请举手。

(调动学生去体验老人的感情)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教师: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学生齐读8——10段后讨论)

3.教师:(学生回答后归纳)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养了睡莲、堆叠了北海,还想再种下枣树。[板书:栽杨柳、养睡莲、堆北海、种枣树]

4.教师:我不知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老人把垂柳栽在什么地方?睡莲池修在什么位置?北海是怎样堆叠起来的?

明确:垂柳——花园的台阶两旁

睡莲池——草坪一角

北海——挑选、买下、拉回、堆砌

5.教师小结: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

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板书: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拓展效果检测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知识拓展

1.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

明确:(学生齐读末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

2.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板书:友人→民族]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板书:思乡→爱国]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列举,并对其中的精彩句段体味、赏析)

3.教师:课文讲到这儿,看看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设疑,突破难点: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二、效果检测

教师:倘若,我请同学们借鉴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构思一段文章,表达一种感情,而且用上“我想……想……想”的句子:

①你准备怎样说?

②你准备怎样拟题?(学生讨论、发言,反馈教学效果)

三、欣赏《月之故乡》,结束课文

设计后记

在设计《枣核》这一课时,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及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在第一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描绘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单元提示中对本单元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要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练习借助上下语言环境推断词义,等等。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情感是人类崇高情感之一种;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人物深沉的感情。这样,就从总体上把握了教材,并以此来统帅全文的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确定教学难点。

对成年人讲,《枣核》一课不论是从语言还是从表达的感情来说,都明白易懂、但对只有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完全理解教材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绝非易事了。若忽略这一点,教学中势必会出现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格格不入,面对浓浓的乡情而无动于衷。基于上述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缩短与教材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与教材所表达的乡情产生共鸣。这样,就为这篇文章的教学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三、在“文魂”上做文章,以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文章如人,贵在有魂,抓住文魂,自由驰骋。在《枣核》的设计中,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枣》文“魂”安在?我认为其魂全在一个“情”字上——思乡爱国之情。殷殷乡情化作满园乡景,满园乡景寄托浓浓乡情。这就是《枣》文“魂”之体现。抓住这“情”(魂),教学重点中所确定的一、二点得以落实;抓住这“情”(魂),以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使学生在思想上与文章产生共鸣,情发于中,文我融为一体。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总之,抓住文魂,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对教材也能驾驭自如。

四、层层铺垫,形成高潮,让学生在激奋的情感中加深对课文、对生活的认识。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一幕戏能否成功,有无高潮是其重要的因素。与此同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有其高潮处,这一高潮,我把它称为“亮点”。这一“亮点”,应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学生才能的展示、教材内容的发掘、思想认识的深入。于是,我考虑了这样的设计:

教师:通过《枣核》这一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学生回答、勾画末段)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尽管这位友人远离家乡、祖国,也可能改变了国籍,可有一样始终未改——民族感情;由这位友人,作者进而看到了我们华夏民族一种最为宝贵的东西——依恋故土,这种对故土的依恋,正是海外游子心中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而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纵观历史,很多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也正是因此直到现在仍在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活动,举例后背诵一、二篇)

在这一“亮点”的闪现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激奋的情感中,并在这种情感中完成了“个人→民族→依恋故土→爱国思乡→崇高情感”的认识深化过程,从而把“爱国思乡”之情定格在“崇高的情感”上,把学生对课文、对生活的认识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枣》文的设计,使我对一句话有了深刻的领会:因文入景,缘景生情,情至理达,文道通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44238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f1.html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