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06:29: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D2 论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 王 兆 胜 要 学者散文是九十年代中国克坛的重要现泉,对它的概念界定应注重三十要素.即 学者身份、学者立场和支学性。九十年代学者散文有蓍强烈的文化使奇感和博大的^粪情怀. 其中渗透的忧患意识和焦虑情绪尤为突出。同时.它还注重知性的艟^,强调理性和逻辑力量. 从而透射出智慧的光芒。近些卓学者散克存在的局限是忽略甚至无视文学性。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学者散文使奇感 知性理性 王兆胜1963年生。汉族,山东蓬莱人。副编审.文学博士。中国社告科学院(中国社会 科学》杂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林语堂和2O世纪中国散文。 长期以来,散文一直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那么,作为散文的一个分支——学者 散文更是倍受学界冷落。近些年,有人逐渐开始探讨学者散文.并试图对它的定义和范畴进 行界定,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遗憾的是,直至今日人们对学者散文的认识还是众说纷 纭,未能取得令人信服的一致看法。有人过于简略和随意地理解学者散文,如洪子诚竞将经 济学家樊纲写的经济学论文札记当成学者散文. 还有人又比较复杂地理解学者散文.如喻 大翔从主体角色及其性格,思维特质、文本的精神内核及艺术成就三个角度来概括学者散文 之特征,给人以理论的思辨’眭和内容的丰厚性;但将郁达夫、冰心、朱自清、丰子恺、沈从 文、废名、余光中等主要是作家和艺术家身份的人说成是学者,也有些宽泛。0吴俊的分析 比较明晰.但他在看重学者身份和文本学术文化内涵时,又相对忽略了文本的文学性。0我 认为,对学者散文不能过于笼统而无限定,也不能附加更多无关紧要的内容。在我看来.学 者散文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学者角色,即他必须是某一领域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那 些以文学创作或以教书为生的知识分子都不能简单地列为学者之列。这样郁达夫、冰心、朱 自清、丰子恺、孙伏熙、沈从文、废名、倪贻德和余光中等人就不能简单地列进学者之列. 他们或是作家或是艺术家。二是文本的学者立场,有的学者写的东西纯属学术读书札记.没 有文化使命和人文关怀,那也不能成为学者散文。三是文学性.这是至为重要的,没有以文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论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 1o3 学美感打动读者这一点,再伟大的学者写出的再有学者立场的文章,那也不是散文。从这个 意义上说,周建人等人四十年代曾写的许多科学小品,因为没有多少文学性,那就不是散 文.更谈不上学者散文了。 
在九十年代之前,学者散文尽管相当发达,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家作品,但相对来说其特 点是比较分散,作家、读者和评论家的自觉意识也比较淡弱。而到了九十年代,学者散文才 形成巨大吉势,产生很大的影响。用吴俊的话说就是:“学者散文之形成一代文学气象,那 是中国文学进入九十年代 后的话题了。”0那么,如何看待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的特征及 其价值,它又面临哪些阻碍和挑战,新世纪中国学者散文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这些问题都 应做出认真的探讨和回答。 
文化使命感和人类关怀 由于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每个中国人几乎都无例外地披强烈的忧患情结所包 裹.而作为感觉之神经的作家更是如此。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忧患意识特 别强。到了九十年代,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一些作家开始转向,他们大胆地消解政治 意识形态,抹平深度、意义和价值,信守游戏和玩的人生哲学及其理想。即使不是这样偏 向.那种强烈的优患意识也比较淡薄了。王朔、方方等人的创作是这样,王安忆俏俏走向平 庸的市民生活写作也是这样。 比较来说,倒是那些学者一直信守着使命感与强烈的忧患。学者散文家林非曾在汉城举 行的“国际散文研讨会”上做过这样一个演讲题目:《东方散文家的使命》。显然,在如此纷 乱的文化语境中,秫非还是执著于“使命”二字。而在2000年出版的《林非学术随笔自选 集》扉页上,作者又加上了显赫的题目《人海沉思录》,表达了同样的情怀:季羡林曾写过 篇散文《出国热》,发表了自己的无限感叹之情。他还谈过自己的爱国观:“我生平优点不 多,但自渭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知识分 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 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DJL,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再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 子。”(《一个老知识分子的0声》)其中对我们的文化有着难以言说的忧患情绪。舒芜有一本 书,名字就口q《我思,谁在?》,著名学者孙郁有一篇文章曾写过舒芜,题目是《寂寞心情好 著书》,这里也同样充满学者的忧患与使命。洪子诚为《当代学者散文精品》所做的《导言》 中用的两个关键诃是 责任和焦虑 0我认为这种概括还是比较贴切的。当人们都离开了 “战场”,走人“歌舞厅”和“酒吧”,而学者们却依然在寂寞中沉思冥想,坚守着自己的学 者立场与操守。 学者与作家与艺术家的区别可能主要在文化和人类命运的关怀与否和程度上,他们更关 注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精神气质、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等怎样,是健康的发 展.还是异化的衰落?他们思考最多的也是生命、人性、欲望、意义和幸福等核心词。对 “生命”的思考,这是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重要表征。张中行学者散文最有价值的概念恐怕 “顺生”,一种自然而然,与生命相台相谐的人生观。在《生命》中张中行是这样理解生 命的:“地球以外怎样,我们还不清楚,单是在地球上所见,生命现象就千差万别。死亡的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04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1期・文艺学研究 方式也千差万别。老衰大概是少数。自然环境变化,不能适应,以致死灭,如风高蝉绝,水 涸鱼亡,这是一种方式。螳螂捕蝉,为异类所食而死,这又是一种方式。可以统名为‘天 杀’。乐生是生命中最顽固的力量,无论是被抬上屠案,或被推上刑场,或死于刀俎。死于 蛇蝎,都辗转呻吟,声嘶力竭,感觉到难忍的痛苦。”如此理解生命真义,那是充分体会了 天地自然的生命本根悲剧性了。林非反复探讨死亡及其人生的意义,他曾在《死亡的咏叹》 《再谈死亡》等散文中,希望人们能够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确立一种达观从容的人生态 度。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表达了他执著于生而淡漠于死的意向。而粱遇春则反对这种 “人生观”,希望确立一种人死观。他认为:“为什么人死观老是不能成立呢?”“让我们这会 死的凡人来客观地细玩死的滋味。”(《人死观》)其实,不管人生观也好,人死观也罢,它都 是人生命中的重要一环,都值得认真地去思考与探索,其最终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人更好地活 着。 人性也是90年代学者散文表述的重要内容 这里既有美好的一面,又有异化的一面。 像季羡林那篇《赋得永久的悔》是歌颂母爱的血泪之作,作者在篇末引古人的“树欲静而风 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情深意长与无以言状的姨悔之意,读后令 人肝肠寸断。还有林非那篇细腻动人的《离别》,从另一面反映了父母对儿子的依依惜别, 从中可见人类葆有的那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爱。当然,九十年代学者散文还注重探讨人性 之异化,最有代表性的是钟叔河发表于1996年《文汇读书周报》上的《忆妓与忆民》,和后 来舒芜为此文写成的《伟大诗人的不伟大一面》,文章主要批判自居易“性意识”的局限性。 与此相关.舒芜写了不少散文一直不问断地批判今天国人至今还存在的比较落后的女性意 识。值得一提的还有葛兆光的《夹在旧书中的旧时心事》,文章虽没有舒芜尖锐的批判锋芒, 但在温软从容的叙事中却另有一番对人性异化的批判力量。作者由夹在旧书中给胡适但没有 发出的求职信而感叹说:“斗转星移,那种在社会压力下‘挤’出来的谄媚和卑微,似乎并 没有散去.倒更多了一些志得意满时的中山狼习气,似乎知识分子中的实用思想已经把那份 自尊轻放在了一旁,而目的就是一切的急功好利则使文化人再难得有那份从容。实在是不想 举例,只是看了这张信笺,生发出‘天淡云闻古今同’的叹息。”这是一种绵里裹铁、力透 纸背的批驳方式。 对精神力量的呼唤也是九十年代学者散文关注的问题。因为九十年代是更平庸的时代, 人们的精神渐渐被商品文化、民问文化掏空殆尽,于是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渐渐让位给世俗 化的人生图景,尤其是智慧的光芒渐渐暗淡以至于消失了。面对这样的变动,一些学者用散 文的形式呼吁精神的归位与提升。如周国平在《救世与自救》里,开篇即说:“精神生活的 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作者进一步概括其三个方面的表现形态:一是信 仰生活的失落;二是情感生活的缩减;三是文化生活的粗鄙。当然,周国平不认为英雄时代 的缺席完全是件坏事,他倡导一种自我坚守“圣杯”的“智者”出现。陈平原曾写了一篇 《校园里的‘真精神’》阐述和强调北大精神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对文化的关注与建设可能是九十年代学者散文最重要的视点和敏感点,这里与人类的健 全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一些思想者、文化人全 力倡导经济发展和表现出强烈的现代化诉求时,一些学者却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对文化 和人类命运的深刻隐忧,这种反省与批判表达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学者立场。如林非在198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f5898eb0717fd5360cdc3e.html

《论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