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光和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教学重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1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二节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2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光是怎样传播的
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二、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三、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四、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板书设计】


4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二、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三、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
四、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五、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五节 光与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观察、测量阴影下、阳光下、不同面镜子反射光和凸透镜聚光等多种阳光的强度和温度,对比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3.整理获得的信息,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柱状图。 4.能够对实验结果和假设进行对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2.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
1.每小组两支温度计、实验记录单、一个放大镜、五面小镜子

6
2.演示用60瓦白炽灯及灯座插头两套、温度计、凹面镜和凸透镜 3.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鸡的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孵化室(亮着电灯)人工孵化小鸡的过程。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孵化小鸡时都有电灯)
师: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盏电灯呢,这有什么用呢?(让学生纷纷猜测) 师: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光与热》,探究这其中的奥秘! 二、观察、实验,探究规律
(一)初步感知白炽灯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一盏白炽灯,大家想看吗?你想摸一下吗?有什么感觉?大家还想弄明白什么?
师:好,我们现在点亮它,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发光、可能会说到会发热) 师:它发光时周围的温度会上升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想现场体会一下吗? 请学生用手感知灯泡发光时周围的温度,由远及近的感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灯泡发光时也在发热,离灯泡越近温度越高,碰到白炽灯可能还会烫伤人) 师:现在老师在旁边再点亮两只同样的白炽灯,这两组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两只灯的光线更强、周围的温度更高)
师:光线一看确实更亮更强了,温度是不是也更高呢,有办法知道吗?(学生说方法后再请学生用手直接感知
(二)实验探究阳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师:光线的强弱跟温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到阳光下用实验来探究其中的规律。不过去实验之前,请小组议一议,我们有什么办法创设强弱不同的太阳光吗?并用什么方法验证阳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实验设想
各小组试验设想预设:a、我们组准备选取阳光下是强光组,阴影下是弱光组,分别用温度计测出温度;b、我们组准备用放大镜聚光得到强光,不用放大镜是弱光组;c、我们组准备用若干面镜子反光聚于一点分别得到强弱不同的阳光。 2.教师指导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讲到放大镜时老师借机给学生介绍放大镜和凹面镜(课件动画演示,配音)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它能将阳光折射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光很强,温度很高。凹面镜也能汇聚阳光,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汇聚到一点产生强光高温。
强调:如果用温度计去测试这一点的温度,要注意安全,看温度急剧上升就不能再测啦,但是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验证是否高温。
4.引导他们到户外进行实验。 5.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结果。

7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一定有不少的发现与收获,哪一组下面请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
引导各组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与收获,交流、解决实验中产生的问题,比较、共享各组好的实验方法,肯定各小组团结协作、认真观察实验的表现,表扬他们在不断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探究精神等。
6.观察比较,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还未贴到黑板上的小组请汇报员把记录单都贴到黑板上。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回忆日全食现象,验证阳光强弱与温度变化规律
师:光线越弱,温度就越低,这个暑假我们都有幸经历过一场500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在我们福安看到的是日偏食,当时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也有这规律吗?让我们跟着视频回忆一下当时的景象。
看后引导学生回忆出现日食时天色变暗,阳光变弱,气温降低。明白夜晚温度下降也是因为阳光更弱的缘故。 三、拓展应用,尝试创新
师:人们正是利用光与热的这些关系以及凸透镜、凹面镜的聚光原理,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帮助。比如,人们很早就会用凹面镜来取火、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也是用凹面镜取火采集的,你能说说这是利用什么原理吗?课前我们看到孵化室使用白炽灯,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呢?(引导学生呼应课前孵化小鸡时使用电灯的目的。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或者说说你还能利用这些原理做些什么吗? 学生可能说到例子和创意预设:便携、折叠式太阳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制得氧气,利用凸透镜取火,冬天用白炽灯既能照明又能取暖,提醒人们不要把白炽灯碰到墙壁上小心着火,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小心灼伤眼睛,夏天阳光强烈时人们要把花卉搬到阴处,人们在阳光下活动要注意遮阳防晒等。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六节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8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教学重点】
1.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数据绘制成图表。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介绍太阳与太阳能
2.交流: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能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3.提出问题: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凹透镜会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从太阳那里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呢?

二、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的颜色不同吸热的本领相同吗?
2.预测:在相同的条件下黑色、红色、白色的纸吸热的本领有什么不同? 3.分组实验:
在阳光下观察、记录五种不同的纸在开始时、2分钟时、4分钟时、6分钟时、8分钟时、10分钟时温度的变化。
4.将实验数据绘制成一张图表(绘制在课本第38页) 5.分析:
实验中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黑色蜡光纸和黑色无光纸哪个升温快,为什么?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怎样,为什么?
通过实验与绘制的图表我们发现了什么?这与我们的预测一致吗? 三、探究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预测: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 摆放,哪个升温最快?

9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
3.分析数据,从中能发现什么?
4.解释:纸袋怎样摆放升温快,为什么? 四、整理与运用
1.整理:通过两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 2.解释: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宇航服颜色为什么一般是银色的?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七节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10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工作过程、设计的细节 二、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三、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第八节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
11
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教学重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并确定检验标准。

初步的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完成,每个小组做的太阳能热水器五花八门。确定每个小组有太阳能热水器后,我将温度计分发给学生。 师:请问温度计是用来测量哪里的温度的? 热水器有什么作用?
那能不能在测量的过程中把温度计拿出来呢? 为什么?
补充:酒精温度计不是体温计不能拿出来读数,当我们拿出来的时候,那温度计就是在测量哪里的温度了?
2.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二、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2.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3.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三、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e56c8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3.html

《第二单元《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