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10篇

发布时间:2019-06-14 22:21: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篇一】
xx医生 195910月毕业于昆明第二卫生学校,分配至思茅地区医院(现普洱市人民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在当时的思茅地区医院外科工作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外科医生,大家分管的是不同外科疾病患者,是名副其实的全外科医生,要会做各种外科手术,在这个新的起点,他勤奋努力,善于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在遵照·二六指示精神下放到景东县安乐公社卫生所开展医疗服务期间,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无医疗设施、没有电,他克服种种困难,情系百姓安危,靠着手电、马灯照明,开展了胃大部切除、子宫切除等手术。一位农村老大娘长了一个巨大的卵巢囊肿,行动非常不便,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xx医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实施了手术切除,摘除的瘤子足有51斤,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为了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诊疗水平,197612月至19782xx医生到北京儿童医院外科进修学习,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对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技巧上有了极大提高,学习归来,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手术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开展各种外科手术,从一名普通医生逐渐锻炼成为外科的多面手,百姓口中的外科一把刀,担任了外科主任,随着外科的初级分科,又担任了大外科主任,他经历并见证了普洱市人民医院外科的发展历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为之奋斗一生。他带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被患者信赖、和谐的外科医疗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科研工作,不断填补外科领域的空白,先后共获得1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同种异体肾移植术3项技术获一等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项技术获二等奖、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等六项技术获得三等奖。撰写发表医学论文多篇,多次到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精于勤,且乐于传授,把自己的心得、经验无私的与他人分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大家都尊称他为李老师。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医者的仁心厚德感染和激励着周围的人。如今,他的许多下属、学生成为了各学科带头人,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
xx医生58年从医生涯,看似平凡,但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医者对患者无私奉献的厚德仁心,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在病房、在医生办公室常常能看到他与病人亲切交流的身影,有的病人因病多方辗转治疗无效,李医生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其诊治,为其解除了病痛。有的外地病人慕名找到家里请他看病,他也不厌其烦的认真接待,解惑答疑,安排诊治。一次,一位老年便秘患者多日未解大便,腹部胀痛难忍,药物治疗无效而又不能灌肠,他不嫌脏臭,戴上手套就为病人一点一点的掏出硬结的大便,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感叹着:就是连亲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啊!患者和亲属表示深深的感激和敬意。xx医生从医过程无数事情中的桩桩件件,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口碑。xx医生常常对年轻医生说:我看病有两个原则,一是让病人明白病情,二是让病人尽量满意,医生不能随便打发病人,要对他们负责
。他58年坚守外科临床一线,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对寻医问药的患者细致耐心,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他凡事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勤奋忙碌却又一丝不苟,用自己的责任感打动他人,用无私奉献赢得大家的尊重,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白求恩杯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医院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9958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第六次代表大会,曾任思茅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退休至今
2019年退休至今,李医生不畏辛劳,接受返聘到外科特约门诊继续从事外科诊疗工作,至今,他的特约门诊,慕名而来的患者仍络绎不绝,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认真细致、详细记录病史,指导用药治疗,他常常亲自动手为病人做治疗,比如:封闭治疗,对病人认识上有误区的治疗他耐心加以解释,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只要是他看的病人,他不惧担风险,亲自操作,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能不检查的项目,
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他认为医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xx医生用他精湛的技术、敬业的精神服务了不计其数的患者,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扬。活到老,学到老是李医生的真实写照,77岁高龄的他经常出入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阅读各种中医药报刊,把从医学书籍、杂志学到的知识总结应用到临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处理一些常见病,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新技术、新方法对门诊常见疾病进行治疗,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一名医者仁和德的最深刻内涵。
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人生的积淀,xx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和激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默默地奉献着余热,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端端正正行医,唱响了一曲让人敬佩的暮年之歌。
【篇二】
一、精湛的专业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
从医30余年,越来越多的患者喜欢她、信赖她,全省各地乃至于邻近省的患者千里迢迢来到xx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找王友莲主任看病,她不愧为大家心中最美医生。她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共产党员及科主任的优秀本色,积极发挥党员及领军人物的先锋模范作用,凭着一双妙手和一颗仁心挽救了无数个患者的生命。许多地市医院送来的危重患者,有的甚至在当地医院认为已无救治可能的,凭着一点点希望来到xx省人民医院,经她诊治后有不少患者起死回生,让患者奇迹般地活过来。自担任科主任职务以来,无论多忙,每周坚持查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业务学习,从不间断。近年来,她经常分派医护人员至国内或国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即使人员紧张,她仍然不动摇培养人才的计划,在人员紧缺情况下,年近60岁的她主动替代二线班,甚至有时一线值班,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年轻医师外出学习,为了科室的发展。在医院,她是患者的救星、全科人员的主心骨、下级医师的技术指导靠山。在院外,她还是患者热线服务者,休息时间微信回复患者问题,有时经常到深夜,毫无怨言。
她视来院的每位患者如亲人,记得有一次,一位由父母陪同而来的年轻男性患者,双腿无力,一直被父母搀扶着,一来到科室便嚷嚷着找王友莲主任,王友莲立即为这位患者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根据多年经验,她当机立断告诉患者所患疾病并非风湿免疫疾病,而是神经内科疾病,可患者是慕她名而来,就认准了她,要在风湿免疫科住下,她说:你不是我专业内疾病,如果我收你住下,既耽误了你的病情还浪费了你的医药费,那样就不好了。因为长途跋涉,患者又未进食,她关切的让科室人员为患者送去饮食,随即,她拿起手机拨通了神经内科电话,说明患者情况,帮患者联系好床位,让科室一位医生用轮椅送患者至神经内科病房。而类似这样的事迹在她身上屡见不鲜。在从医的30余年里,她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医疗事业不畏任何艰险,成为医院乃至全国医疗队伍中的佼佼者。
二、大力培养医师队伍,加强专科建设
(一)她创建了xx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是省级综合性医院最早成立的风湿免疫专科,填补了本院及省级医院无风湿免疫专科的空白。经过10余年的辛苦努力,大力培养人员及学科建设,目前已成为xx省风湿免疫专业的领头羊,诊疗技术在省内首屈一指。她始终坚持以打造临床、科研,双能型人才为目标,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是一个科室的领军人物,代表一个科室最高诊疗及科研水平,而她,就是这个领军人物。在工作中,她处处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不断精益求精,兢兢业业。2019年她带领的风湿免疫科被评为xx省领先建设学科、xx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单位,使全省各地及邻近省份的患者络绎不绝来到xx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求诊。她的专家门诊有时多至近百人,虽然一天门诊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但她从不叫苦,仍然耐心、仔细、热情地为每一位患者诊察,深得患者好评。
(二)她是xx省风湿病学术组织的创始人,担任首届及连任xx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带领xx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走在全省前列。她有着更宽广的胸怀,更伟大的志向,带领全省风湿界同仁共同努力,让xx省风湿病学专业巩固脚跟。
三、严传身教、育人利国
她担任着南昌大学医学院和xx中医药大学两所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严格以一位合格医生的要求培养下一代,至今已带教研究生
11人,毕业5人,已毕业的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冲破层层选拔就业于各大三甲医院。培养无数基层医院风湿病免疫病专业人员,带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近百人,为全省各大医疗机构培养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医学人才。
四、送医送药基层行
她经常利用双休日下基层医院、社区、乡镇乡村进行义诊,免费为老百姓送医送药,走进敬老院看望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还时常帮助全省多家医院进行疑难病例会诊、专题讲课,下到基层医院病房临床查房,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集中授课,开展继续医学活动项目,主持名医名家基层行、患者健康教育活动,为xx省风湿病学事业尽心尽力,将省内风湿专业医疗团队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至几百人,使xx省风湿专业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地位。
五、科研取得的成果
她在繁忙的临床工作同时,仍坚持科研工作,至今参研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及厅级课题10余项。参研863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科技部横向课题、省自然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多项,研究总经费金额达近100万元;参与编写或翻译了《凯利风湿病学》、《风湿免疫病学图谱》、《风湿免疫科临床实践引导与图解》、主编《基层医生风湿病诊疗手册》等书籍;通过省级鉴定及验收的新技术3项;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卫生技术3项;完成《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iv期临床试验》药物临床验证1项等等。举办国家级继教8次,省级继教8次,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六、曾经的荣誉是激励前行的动力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2019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xx最美医生提名奖、省卫计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医院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省卫计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93月荣获xx省妇女联合会“xx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年终科主任考评中获得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
【篇三】
说起中医,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印象,是不是会想起文学作品里隐居幽谷,悬壶济世的高人?
以前,我也以为中医就是白天坐诊,晚上看医书。市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xx笑着说,后来,他才发现医生没有想象的那么风雅悠闲,但这个时候,这份工作已不仅是他的职业,而是成为了他的理想。
病患们说
傅医生总是加班看诊 让人很感动
并不是特意想去加班,只是,大家专门来找你看病,这是一种信任,不能辜负;久而久之,就成了约定俗成了。
见到傅医生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在病房的夜班,脸上还带着疲惫。他77年出生,在市中医院工作十年,现在有众多的病人粉丝
在呼吸科的工作一部分在门诊,一部分在病房;一般是4个月主要在病房,4个月主要在门诊。他和67名同事,要轮流值班,平均67天就要值一次夜班。
在工作中,傅医生有一个地方特别为他的患者们所津津乐道:他坐诊时,老加班,而且加班的态度也很自然,好像并不是很介意。就算他排班在病房时,也总有老病号们直接去病房找他看诊。比如最近一个周六,就有22个病人跑到病房找他看诊。
傅医生很有耐心,工作态度令我很赞赏。
傅医生的医术很高超,问诊很仔细,我的病好得很快,下次还要来找他。
来找傅医生看病的人很多,往往过了下班时间还有患者在等待,傅医生总是认真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我和其他患者交流得知,他总是这样晚下班来满足患者的要求。
大家的评论让傅医生笑着连连摇头,他说,这个不是他特意去做的。病人们认可,愿意都来找他看病,他很感动,也希望把本分做好,所以加班就逐渐成了一种常态。
虽然病人们众口一致地说傅医生态度好,很耐心,但傅医生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挑出了点刺:病人很多,其实分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不算多。最多一天,从早8点到晚7点,我一共看了105个病人,中间基本没有休息,吃饭也是赶着的,算一下就会发现,每个病人其实只有5分钟左右时间。
医生们多少都有点肠胃病,傅医生也得过胃出血。不过,他曾经还有位同事患了肺炎,说是住院治疗,其实带着病继续在病房工作,所以这样的情况,在医生里也是正常的。
医生和病人
是面对疾病的战友
有一个病人临去世之前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傅医生,我本来要自杀的,可是怕连到累你……我瞬间竟无语凝噎。
工作这么忙,傅医生也没想过要限号,毕竟不少人是老交情了,还有口口相传慕名而来介的。病人的信赖让他感动,也让他有压力;病人的感谢,更让他开心。有时候很忙,患者却和我说傅医生,你先去吃饭吧,我不着急’……那种感觉很温暖。傅医生笑道。
傅医生说,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共同对抗疾病的战友。在工作中,他遇到了许多让他感动、记忆犹新的患者。
病房里以前有位老病号老吴,每次傅医生值夜班时,老吴都会神神秘秘地告诉他有东西给你,在你抽屉里,你晚上吃。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几块饼干,傅医生从来不推辞。
他说,这是来自一位生病的长辈的新人和关爱,他怎么能拒绝?
还有一位跟肺癌搏斗两年的病人,在弥留之际告诉他:傅医生,我本来要自杀的,可是怕连到累你……”让他无语凝噎。
在傅医生第一个夜班,他遇到了一位让他终生难忘的病人,是位九十岁的老奶奶。为了怕奶奶晚上病情出现反复,他一整夜没敢合眼,一直紧张地守着她,随时准备进行抢救。一夜过去了,奶奶的情况都很稳定,傅医生正在高兴的时候,老人的儿子告诉他母亲年纪大了,想接回家去,希望医生理解。傅医生知道,这是家属已经不打算再坚持下去了。他点点头表示了理解,然后回到宿舍关上门大哭了一场。
他想起了自己的祖母,这个老人得的是和他奶奶一样的病,他多么希望老人能够好好活下去啊!
踏上医生路
只是为了奶奶
有很多医生,在踏入这个领域之前,都只是普通的病人家属。
聊起成为医生的初心,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了我奶奶。
高二那年,傅医生的祖母去世了。罹患慢性支气管多年,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当时,奶奶没有享受到比较好的治疗,心脏也渐渐变得不太好。祖母的去世给了傅医生很大打击,是他走上医生道路的直接原因。
如果我会医术的……是不是就能救回奶奶了呢?他这样想。
其实,傅医生从小就是文科成绩比较好,尤其擅长写文章。本来,他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的就是文科,大学想报的专业,也是中文系。以前想起未来,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作家,但那个时候,我突然相当一个医生。下定主意以后,在高中剩下的时间里,傅医生所做的就是痛补理科课程。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傅医生填的大学遍布全国,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中医专业。
最终,他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了。
我知道不少医生,都是因为失去了亲人,才走上学医的道路的。有的家属在失去亲人后,会怨天尤人,沉浸在悲伤里不能自拔,但也有像我们这样,选择自己成为医生,想让医学发展再往前推动一点,让曾经的痛苦能不再发生。傅医生缓缓地说。
如果不做医生
也许他会是个作家
不管中医西医,能够治好病人,都是好的。中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很多优势。假如,将来我能留下一些东西,让人评价说曾经有个叫xx的人,在中医上做出了点成绩,就十分心满意足了。
如果不做医生,人生会变成怎样?
傅医生想了想,说,也许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厨师。
成为作家,是傅医生高二之前的理想。
而做一个厨师,则是因为食药相通,傅医生觉得,烹饪和中医在某种意义上很相似,比如伊尹,以烹饪闻名,传说也是汤液的始祖。
这么看来,中医和傅医生的缘分真的不浅。
中医对我来说,是一种理想,而不是一种职业。我当初没有能力救我奶奶……现在每治好一位病人,都像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救赎。
傅医生说,在现实里,有这么两种病人家属。一种在家人因病去世之后,会长久地沉溺于哀伤之中,会为亲人的死亡找各种借口。还有一部分,在努力越过这些痛苦后,选择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想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其实,不少医生都是这么走上医学之路的。
【篇四】
提到白衣卫士,大家脑海里立刻会想到生死相托、妙手回春的临床医生;提到白衣天使,大家心中可能会立刻想起泽被病房、悉心呵护在床前的护士。而对于药剂师
,却没有给人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大部分人认为只是一个按处方发药的职业,通俗的讲是一个药品的搬运工!然而她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让很多患者拍手称赞的举动。
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xx87年卫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浙医妇院,穷苦的人家出身的她,更加懂得勤奋、懂得感恩,珍惜医院的学习环境,真心的服务好患者。
每天接手七八百份处方单
患者的诉求是我学习动力
吴药师,我自己本身就有高血压,现在产后哺乳期,这些高血压药我能吃吗?合并到妇科药可以一起服用吗,该怎样办呢?”.......这是吴巧爱每天常会被患者问到的类似问题,而每天浙医妇院有七八百位患者的处方单送过来,意味着就会产生七八百个问题。
记者现场发现,很多患者的问题吴药师都是在现场耐心回答完,如果这个问题现场解决不了,她会把问题随手记到本子里,为了保证后面排队患者取消咨询,甚至她还留下自己的电话给患者,方便沟通。白天一天记下的问题,自己晚上到家后去查资料、去咨询权威专家,家里的书柜跟办公室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在她心里,患者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解答不了患者的问题她心里会不安。
药的种类有很多,不同患者会问不同的问题,所以这也要求药剂师所懂的知更要多、更要广。浙医妇院吴巧爱药师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和患者交流,患者的问题就是我努力前进的方向,,帮助患者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更加实用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了。
现在吴药师有了很多自己的粉丝,患者的一句感谢,一个握手,让她心里感到由内而外的高兴。
27年的工作时间里,门诊、病区、配置、药库、临床药学,药剂科所有岗位吴巧爱都去做过。浙医妇院每个月的内部培训、兄弟医院的继续教育学习她都参加。为了给病人开的处方更加规范、用药更加合理,吴巧爱每天都会做处方点评,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用药知识。在她眼里,用药不是孤立的,药是跟医结合的,这样对患者来说才是问心无愧。
面带微笑字当先
学一行爱一行 10多年收集整理50多本的说明书
记者现场了解到,在一个患者的整个求医问药要的流程中,药剂科是最后一个环节,有的患者可能已经在前面几个环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里一直压着,那么在最后一站药剂科这里可能由于一点小事就会引发患者的不满。
然而对吴巧爱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对待每一个患者她都是面带微笑,字当先,为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把好最后一关,对处方和药品的配备进行二次核实,然后在每个药品上一一注明使用时间和频次。在面对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她会稍微放大声音,再三叮嘱。
记者现场发现,每一位药师从接到药单、备药、核对药单到发药和叮嘱患者准确用药,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时间,平均算下来仅仅只有12分钟的时间,这个流程是严谨而紧张的,中间是没有休息的。虽然对于我来说前面已经有七百份处方单送过来了,回答了很多问题可能已经烦了,但对于患者来说,到药剂科这里是第一次,我的服务态度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浙医妇院吴巧爱药师告诉记者,知识欠缺可以弥补,但态度不好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不仅是自身形象的损害,也影响我们医院的形象。所以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让患者从心里感到我们医院的亲切服务。
在生活中,吴巧爱喜欢收集各类药品的说明书,10多年里,各类别的药品说明书她一张都不落下,她家里的书柜中,整整摆满了50多本。以前电子方面没有现在发达,为了方便看,只好收集起来,因为新药进来旧的药就走了,但老病人还在一直用药,这些都是需要用的。吴巧爱告诉记者。
从病人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浙医妇院门诊药房去年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为敬孝心 踏上求医路
言传身教 她是女儿的心中的骄傲
从小就生活在东阳的一个贫困家庭里,家境的贫穷让她更加懂事,面对父母生病时候的无能为力,她立志求医问路来缓解父母的疼痛。那时候家里真的穷,父母看病没多少钱,怎么吃药的也不懂。
在谈到自己的父母时,吴巧爱药师的眼里填满了泪水。
从嘉兴卫校毕业后,18岁只身一人,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杭州的浙医妇院工作,医院雄厚的师资、一流的技术、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都让她更加努力,更加懂得感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是医院的整体形象。采访中,她不时把医院说做自己的家,一定要对得起患者、对得起医院、对得起父母。
热爱工作的她,忙碌起来都是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照顾女儿、关心女儿的学习,然而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到了女儿,女儿去年被保送十四中。
在女儿眼里,妈妈是自己的骄傲,在和同学在一起聊各自家长时,女儿总是说我妈妈回家一直都是做ppt 、整理资料、学习,这个时候女儿是最自豪。
吴巧爱回忆到, 上个周末两天都在外边参加培训交流,回到家里,懂事女儿没有责怪不陪她,而是一句妈妈您今天辛苦了,我给您盛饭。当时就落下感动的眼泪,女儿还开玩笑地教育爸爸: 你要紧跟时代,多学习,不然被妈妈抛弃了,吴巧爱笑着说。原来在她跟女儿沟通时她会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有错必。
记者了解到,热爱工作的同时她也非常热爱生活,自己的老公在修电灯泡、修下水道,她会凑上前去问着问那, 这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家庭。
记者手记:在整个采访,吴巧爱药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专注让人感同身受。从花样年华的小姑娘到经验丰富的药剂师,一句患者的诉求就是我前进不止的动力,让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27年。她自己坦言,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她的人生信条。
【篇五】
眼前这位正在耐心接诊的医生叫xx,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曹医生,他是嘉兴第二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xx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上海肿瘤医院)及邵逸夫医院进修深造。擅长胃肠道、甲状腺、乳腺等癌肿的根治性手术、化疗等综合性治疗,熟悉肛肠疾病的诊治及电子肠镜检查及肠镜下手术。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外科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浙江省医师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嘉兴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外科专业主任委员,嘉兴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早上八点不到,医院的病人已经是络绎不绝了,礼拜五是曹医生肿瘤外科的接诊时间,曹医生也早早的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接诊了,一个上午,曹医生的病人是一个接一个,曹医生也一个一个耐心的接诊。很多病人是专门冲着曹医生来的,大家觉得曹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为人热情细致。
整个上午,曹医生几乎不间断的在工作中,我们也没有间隙去采访到他,记者跟外面的护士跟病人聊起曹医生,大家都赞不绝口,门诊的护士告诉我们曹医生只有周五上午肿瘤外科和周二下午肛肠外科的时间是在门诊的,其他时间都在住院部的病房忙着手术跟照顾病人,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们都特别喜欢曹医生,大家私下里都喜欢叫他老帅哥。
转眼到中午饭点,来不及吃饭的曹医生又换了一套服装便又匆匆的奔向了病房。
来到病房的曹医生更像是病人的朋友,很耐心又细致的询问每一个病人的情况,而病房里的病人和家属也对曹医生赞不绝口。今天对于曹医生而言已经算是最轻松地一天了,因为正常的情况下曹医生平均每一个月要做30台手术,曹医生的记忆里他最多一天做过七台手术,下了手术之后,全身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但不论手术有多复杂,多困难,在整个紧张的手术过程中,他都用最轻松的状态跟表情带动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护士跟伙伴们。
从医二十年来,xx做过的手术连他自己也算不清楚了,但他依然还清晰的记着自己第一次做手术的情景,曹医生告诉我们,其实每一次手术对他而言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可能在大家看来对他而言只是一场手术,但是对病人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所以他都会很慎重的对待,因为他是一个医生,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篇六】
xx,浙江绍兴人,大学本科学历,201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骨伤医疗工作十余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他从医十多年来,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他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生活常态,他最长不间断工作时间32夜;有段时间因科室里医生短缺,他把值班室当自己的家,连续3个月没有回家。在工作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因为是基层医院,技术力量有限,患者经常得不到好的治疗变成残废或死亡,或不得不前往省城就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深知提高临床技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于是在工作中他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更好地提升理论知识。他在业余时间完成了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完成杭州邵逸夫医院进修1年,上海长征医院进修半年。他将学成的技术运用到临床中,帮助科室医疗技术大幅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临床实践的积累,将新经验归纳整理,编成论文10余篇发表于各大杂志。随着他本人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很快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赖和认可,被评为绍兴市青年岗位能手。他深知医学是一门经验学学科,在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年青医务者和实习生带教,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毫无保留的教授给他们,很多手术技巧不厌其烦的演示,直到他们掌握为止,被医院、医学院多次评为优秀带教老师,还被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聘为讲师。
三、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弘扬社会正能量。一次在医院内一名护士被社会不法分子刀刺胸部,生命危在旦夕时,他义无返顾的冲过去,勇斗歹徒,夺下刺刀,阻止歹徒进一步的行凶,为护士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公共事业,他组建医疗志愿者队伍,2019年带领义诊队伍深入当地企业、社区、农村,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先后到过王寨、界都、冶头、皋落、西寨等边远乡镇,累计志愿时间超过1万小时。他立足于本职,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精神慰藉。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被评为绍兴市优秀志愿者。
四、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从医多年来,一直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他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他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切实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真正服务到病痛患者。
【篇七】
xx,男,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牙种植组组长。浙江永康口腔界唯一的硕士研究生,并获浙江省美容主诊医师证。主持地市级和县市级科研项目各1项,撰写并发表本专业论文10余篇,是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和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曾获得地市、县市级和院级荣誉十余项。专业特长:人工种植牙、口腔颌面创伤。
更精()、更高、更强是奥运精神,更是他的人生信条。在很多人眼中口腔科医生是平凡、轻松的代名词,但对于他来说,虽是平凡的名字和岗位但铸就了不平凡的成就,所谓伟大出于平凡,细节显现素质。其刻苦钻研,苦练技能,精湛的专业技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所负责的口腔种植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遥遥领先于金华其他县市,并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此外他还不断创新创优,不仅成功在永康市科技局和金华市科技局科技双立项,还获得了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直以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加班加点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管上班休息、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他对病人极其认真仔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每每遇到疑难杂症,就会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时能主动向上级医院专家、导师请教,设法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他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是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人,他极其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对于主攻口腔颌面外科及牙种植的他来说,常常用浙一医院郑树森院士的一段话来严格要求自己。郑树森院士认为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需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二要胆大心细、善于总结;三能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想奉献不思索取。病人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基于他们的信任,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因此,任何时候对病人似亲人,关心爱护病人,一切为他们着想。以上这段院士心语,也是xx对自己的要求。
他是我们眼中的全能青年。他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曾经是我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并作为我院志工领导小组成员,常常组织我院志工开展下乡义诊、健康宣教、送药下乡,资助贫困学生及患者等等,并能以身作则,乐于奉献,一年志愿服务的时间超过48小时,曾先后获得永康市平安志愿者服务先进工作者、永康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永一医院优秀志工称号。也是我院团委副书记,他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将团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团员青年的好评,曾先后获得永康市及金华市优秀团员称号。还是我院的十大歌手及
小虎队的成员,每一次的医院文艺晚会总少不了他的身影。更是永一医院足球队队长及我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带回了我院足球队无限的荣誉!他曾被评为永一医院十佳优秀员工、优秀党员、优秀通讯员等等……,他在我们医院就的传奇青年!
但他一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在他的微信、微博、qq上永远都能看到这样一句个人签名: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是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是他对自己一贯的要求。他喜欢这份职业,将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全力经营,他乐于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终身。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年青人,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在我们永康方岩山上留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听到胡则事迹后提笔写下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大字,而他作为一名医生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医一任而造福一方。他希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刻苦钻研,让永康人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了省医院乃至全国顶级口腔种植专家级的诊疗服务待遇,这就是他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种植医生,在追求更精()、更高、更强的医学道路上没有终点……
【篇八】
xx病了。
这位桐庐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县十佳青年、杭州市第二批新世纪“131”中青年人才,累倒了。
医院的领导来了,同事和同行来了……当然,来得更多的,是他治好的病人。
作为县中医院骨伤科权威专家,xx素以胆大心细著称,可他对自己的病情却显得粗心大意:其实从20199月份开始,他的病情就显现了,身上各处无来由地出现疼痛,可他一如既往早出晚归地守候在病人身边。疼痛袭来时,他靠吃止痛片支撑,常常一台数小时的手术完成后,他的脸色比病人还难看。
322日这天,他服用了大剂量的止痛片,可疼痛仍像一头发疯的猛兽般难以驾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坚持顶着剧痛做完最后一个手术。随后他在同事的提议下在本院做了个ct,很快发现情况有异常,最后经省城医院确诊他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多发性骨髓瘤,需要争分夺秒到杭州住院治疗,可他仍放不下工作上的事,第二天又回到医院坚持工作。
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医生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自从穿上白大褂20多年来,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xx医生于1986年毕业后分配至桐庐中医院骨伤科工作,当时县中医院骨伤科刚起步,县中医院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1983xx被派往浙江省中医院,开始了为期15个月的进修。1998年和2019年,xx又先后两次被选送到浙医二院骨科进行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 xx不负众望,他把多年所学用于实践,率先大胆引进、开展了许多新的手术项目,其中进口全髋置换术、af内固定术,均为全县首例。每一项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都与病人的安危息息相关,更是对骨伤科医生技术能力的极大挑战。 为此,xx和同事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那时候,他几乎没有休息天,时时刻刻想着早点掌握新技术,马上投入手术……
家中失火不下战场
对他来说,上了手术台就等于上了战场。有一次,他在手术台上,手术刚做一半,家中突然失火了……xx依旧有条不紊、聚精会神地将手术做完。下了手术台后,他疯了一般往外冲。回到家才发现,大火已将家中所有财物烧尽,就连铝合金窗户都被烧化了,所幸的是,不到十岁独自在家的儿子被邻居及时发现救出。他抱着死里逃生的儿子,半天说不出话来……可仅仅过了四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他又在医院值班了。
一位好班长,一位好兄长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好班长。20多年来,他曾有多次升迁的机会,都被他婉拒了。他说:只要离了病人和专业,心里就空落落地难受。此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一名好医生。
跟着他能成长是年轻医师们共同的感受。多年来xx十分重视骨伤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年轻医师创造各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xx不仅是个好班长,而且是个好兄长 人们都知道,长期大剂量x光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骨科手术中,为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减少病人二次开刀的痛苦,有些特殊病人会在手术中途进行x光照射,以验证手术的准确性。每到这时,xx都会让其他的医生护士走开,由他一人留下承担此项工作……长年累月,他被辐射的累积量越来越大。
为了当一名好医生,xx对付出的一切无怨无悔。他在病床上对医院的领导说:我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篇九】
xx,男,19783月出生,鲤城区浮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
出生在医生世家的xx,对医生有着天生的热爱和使命感。他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是百姓的健康卫士,积极为辖区36544位社区居民做好基层卫生服务。在他的领导下,中心将十个社区分为五大管区,各管区安排1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全程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不断完善家庭医生服务,让居民享受到全科的服务和医疗。
他还参与举办健康讲座及中医药健康咨询义诊等活动,以老幼妇、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主动上门服务,扎实开展健康档案管理等十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健康促进工作,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让广大居民感受到医生进家庭,家庭有医生,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中心在2019年、2019年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获省级五一先锋号
xx先后获得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医生、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篇十】
我是1989年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人民医院工作的。 26年了,回想自己在肿瘤专业拼搏的从医过程,感受颇深,有欢乐、有喜悦、有感激,但少有成就感,更多的是失望与无奈。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本人凭着医疗职业操守与对肿瘤事业的喜爱,默默地做了自己应该也必须做的一些工作,为我的患者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九十年代初期,肿瘤发病率较低,肿瘤这个疾病也不被大家所重视,医生大多不喜欢这个专业。九一年春节,也就是我刚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母亲呕血,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需要手术、化疗,而父亲积劳成疾,腰椎间盘突出,左侧膝关节病,几乎瘫痪在床,弟弟妹妹有的还未成年,我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痛苦的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许是因为对母亲的感恩,让我坚定了与肿瘤这个病魔奋斗一辈子的决心。也由于自己的这种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肿瘤患者及亲属的心情与感受,深深体会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就医的都不易。因此,在执业过程中换位思考时时提醒着我如何做人做事。
我所在的肿瘤科收治的都是癌症患者,相当一部分是癌症晚期病人。虽然起死回生、妙手回春是医生们的终极追求,但恶性肿瘤是人类尚未征服的疾病,医学上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像肿瘤治疗那样,需要面对人类生存最残酷的社会和家庭问题,这要求我们在行使医学职责的同时,更要表现出高雅和仁爱的品质。
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我日常工作的缩影。在肿瘤科这个特殊的科室,我目睹和经历了太多不为外界所知的故事:一名癌症患者临终前将自己遗体捐献给医学做研究;一个癌细胞全身广泛转移的患者,经治疗肿瘤完全消失,激动得落泪;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因不堪病痛折磨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一个15岁的小姑娘在生命的终末期,每天流露出对生命渴望……这些都是我工作之余,阅读文献、查阅资料、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探索肿瘤治疗新方法的原动力。
肿瘤患者敏感而脆弱,他们面对的是生命的即将凋逝,而内心只剩恐惧和害怕。此时,他们往往因为缺乏关爱和疏导,导致其失意,连看世界的色彩都已完全消退,他们只看到世界的灰暗,生命的变幻无常。如果稍不留心他们会用最决绝的方式来结束他们的痛苦。做为肿瘤科的医生,我深深地懂得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要加倍的小心和以更多的时间来疏导病人,为他们解除内心的包袱,以轻松的心态配合治疗。
有位女性病人患有直肠癌,患病时只有45岁,直肠癌手术很残忍,肛门改道在腰间排便。祸不单行,她父亲及公公也先后确诊为癌症,并且都是晚期,不久先后去世了。这种生理及心理上的打击,让患者彻底崩溃了,产生了轻生念头。
我知道对于这样的患者,简单的安慰没有如何作用。陪伴母亲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作为肿瘤患者家属、子女的心理与感受,更了解亲情、母爱的伟大。首先我让患者的女儿每天一刻不离陪伴在她母亲身边,让亲情去感化患者。另外我每天查房喊病人做大姐,同病人握手、亲切交谈,为她擦洗腰间造瘘口,有事粪便或是血液溅到身上,我都是微笑面对,同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放在患者的床边,一有不适随时联系我。同时向患者讲述肿瘤治疗的相关科普知识,列举身边一些治疗成功病例,包括我的母亲。这让患者对我产生了信任。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流,患者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顺利的完成了全部治疗。时间已经过去7年了,现在患者身体健康,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
肿瘤难治,而且病情发展快,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人数是140万。因为高死亡率和复发率,使人们谈癌色变,一旦患上肿瘤,患者和家人往往不知所措,这就给社会上那些要发财就治癌的人以可乘之机。此时,如果有人能给以正确的指引,恰当的治疗,那么患者就能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肿瘤科医生,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引导患者选择正确、规范的治疗手段与方法,综合考虑对其康复和愈后的影响,妥善安排好各种治疗的先后顺序。中医药对肿瘤肿瘤有辅助及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患者防、化疗的毒副反应,对疗效的提高有帮助。对于晚期肿瘤病人,注重个体化治疗,尽量发挥中医药的特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让患者较为轻松地带瘤生存。为了让患者得到规范化的中医药治疗,我一方面虚心向中医请教,去中医科、去中医院、查阅书籍了解中医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请中医进病房,让患者不出病房就能得到包括中药汤剂内服、外敷、针灸、红外理疗、穴位艾灸等多种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指导患者饮食及个体化的治疗。全方位的综合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同。
晚期肿瘤病人,让他们最痛苦之一是肿瘤引起的癌痛,首先应用中西药为患者止痛,采用规范化的癌痛治疗手段;其次解决相关问题,帮助病人改善饮食、睡眠,帮助他们恢复行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乃至回到正常生活中去;再次是帮助他们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为一名合格的肿瘤科医生来说,对于解决肿瘤病人的心身问题,同样要分层次、分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才能为他们带来最大的益处。
在行医过程中,我体会到没有社会责任感,或是对患者没有同情心的人,医疗技术再高,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没有对人的爱心,就没有细心、耐心、恒心,就不可能周到地为患者服务。
在加强人文关怀方面,为了解除肿瘤患者的内心包袱,我要求医护人员每天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疏导病人,努力沟通,耐心交流,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疾病,并在此基础之上接受肿瘤的相关治疗,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微笑式的服务已经成为科室的基本准则,从而给患者带来家庭式的温暖与关爱。
我每周出两次门诊,肿瘤患者大多体质弱,而化验检查常常需要空腹,医院8点上班,我总是上午7点半准时开诊,提前把检查单开好,患者抽完血可以早点吃饭了。二十年来,我已经养成习惯,每天上班提前半小时到病房,把病房巡视一遍,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肿瘤科快速发展。作为肿瘤科主任,我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养、理念的更新,人性化的服务均十分重要。为了给予患者最优的治疗手段,我们培养研究生、招聘博士生、特聘国内知名专家,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并且不断派出业务骨干到国内大型医院进修学习,把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带给患者。
加快学科发展步伐,去年建立了肿瘤生物实验室,开展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现在,我院肿瘤科床位115张,集肿瘤化疗、放疗、介入、生物免疫治疗及肿瘤姑息治疗与一体的综合治疗学科,是市级重点发展学科。2019年被省卫计委授予首批安徽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我科也被国家卫计委授予肿瘤规范化治疗试点单位
科研方面,课题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不同时间给药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及ct灌注成像疗效评价的研究获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10万元资助。sci论文即将发表。
为了普及广大市民的肿瘤防治知识,每年均举办肿瘤科普宣传活动,举行防癌抗癌知识讲座,发放科普知识手册,举办大型义诊以及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教。利用医学会肿瘤分会这个平台,每年举办多次学术活动,如专家讲座、病例讨论、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努力提高本地区肿瘤专业人员学术水平。
积极参加对口帮扶工作,2019年去无为县人民医院工作半年,组建了该院肿瘤科,现在该院肿瘤科40多张床位,满足了当地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为了帮助我市中医院肿瘤学科的发展,我每周均到该院查房、参加病例讨论及讲课,已坚持3年多了。现在该院肿瘤科发展很快,床位达35张,去年获得了卫计委颁发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称号。另外,曾先后去郎溪、广德、宁国及我市十七冶医院、当涂县人民医院、当涂塘南医院讲课、会诊、查房等,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提高服务。
总而言之,医学是一种为人解除痛苦的艺术与技术,事实上多数时刻医生们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是帮助与安慰病人,缓解他们的痛苦。作为一名肿瘤科的医生,我更加体会到肩负重任,任重道远。我将加倍努力,尽一切所能为我的患者解去病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940fd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a.html

《优秀医生先进事迹材料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