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06 03:50: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

深圳市人民小学 刘运媚

信息时代呼唤素质教育,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除加强课堂教学外,还应注重让学生和社会生活沟通,使儿童尽快地从“我”的世界,跨入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既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兴趣,又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听、说、读、写、演等综合能力。据有关研究指出,人的阅读能力只用了1/5,还有4/5可以开发利用。为此,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必须加大实施力度,增强未来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提早进入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阅读和掌握信息的效率。因此,探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爱读书的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特别是童话、寓言或关于英雄人物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还喜欢讲给别人听。作为教师的我更是此类课外书的积极读者。在指导中,我采用选讲一个故事,有意识地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看书,把故事补充完整,以此激发兴趣,诱导自能读书。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将其兴趣引至名人传记及科普读物上,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鼓励他们课后有“筛选”地去自由阅读“合口味”的课外书,以此提高自能读书的兴趣。

二、介绍方法,指导学生会读书。

学生爱读书 不等于会读书,还需加强指导。我在每节阅读指导课上精读一、两篇读物,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分四步读书:初读——了解主要内容;速读——质疑释疑;细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释词;精读——品析词句、朗读成诵。在指导阅读方法时,我还注意因目的和内容而异,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分段指导:如《少年报》等期刊类,用跳读或略读,必要时做点索引;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用粗读或速读,必要时做点摘记,把一些名人名言和科普知识摘抄下来;文学名篇、优秀习作等,用精读甚至成诵;课程辅助读物,用研读,做好详细笔记。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自能读书的水平不断提高。如春节期间播放《西游记》电视剧,有一个学生急于了解孙悟空和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结局,就找来一本《西游记》,不到半天功夫就找到了答案。有人问个中原因,她不无得意地说:“我是跳着读的”。

心理学家赤瑞特纳的实验证明: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越刺激越能调动学生眼、口、手、肤等多种器官协同作用,获取的知识保持得越好,而阅读便是主要手段。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遍布校园内外,我还鼓励学生上网读书,让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网页遨游,充分享用资源,汲取各种信息,从而开阔视野,拓展想象和思维空间。 不过,由于读物的制作与出版、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读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低级趣味的内容,诸如凶杀暴力等都会在这些读物中出现。针对时弊,我努力为学生开辟阅读的“净土”,培养他们具备“理解内容、鉴别利害、调控行为”这三个层次的自制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在阅读中培养综合素养。

三、明确要求,教会学生巧读书。

让学生明确不同体裁的读物有不同的要求:童话、寓言重在明理;历史故事重在懂得故事梗概;诗歌重在通过朗读体会其意;科普读物应明白书中的科学道理。课堂上,我根据读物的不同体裁因材施教。如:1、教学古诗时可采用:已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2、教学童话时可采用:一读童话,读准字音;二读童话,了解大意;三读童话,提出问题;四读童话,懂得道理。3、教学寓言时可采用:一读寓言,知大意;二读寓言,解疑问;三读寓言,悟寓意;四读寓言,善联想。通过授之以法,为学生“搭桥铺路”,促使学生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主动阅读的心态。这时,我便对各类文章中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会提出不同的见解,进行续写、改写,乃至背诵。对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去释疑。这样既为写作打下基础,又提高了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得到培养。

四、发散迁移,指引学生多读书。

把语文课的内容通过阅读发散迁移,做到“根在课内,梢在课外”。如学了蔬菜》这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蔬菜中吃根的有( )种,除萝卜外,还有( )和( ;吃茎的有( )种,除莴笋外,还有( )和( );吃叶子的有( )种,除青菜外,还有 )和( ;吃果实的有( )种,除了扁豆外,还有 )和( ;吃花的有( )种,除了黄花菜外,还有 )和( )。这样的作业,学生是有兴趣完成的,于是乐意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课本中安排的重点项目,要围绕重点,做好基础训练,读讲课文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就需鼓励学生多读书,拓展知识面,从而促进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

五、指导表演,拓展学生求异思维。

儿童的注音读物上有《小白兔滚南瓜》的故事。我先叙述开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读故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帮小白兔出主意:“怎样才能将南瓜送回家?”接着让学生扮演小白兔,鼓励学生边表演边说办法,但应注意办法不能重复。结果,学生的表演形式多多,内容新颖丰富。有的说:“请大象伯伯用鼻子卷回家”。有的说:“把南瓜竖起来当车轮滚回家。”有的说:“装在手推车上运回家。”有的说:“请超人哥哥扛回家。”……

在低年级的课外阅读中,这种“读、议、说、演”结合的做法不仅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而且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发展儿童的求异思维,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以及表演等综合能力。

六、培养习惯,让学生“活”读书。

人们常说:“好习惯,益终身。”的确,必须注意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时,每人备一本摘录本,教会分类摘词摘句。记笔记时,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可让他们写感想、写心得,还可让他们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乐趣,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与“书山”之间。对于学生摘录本,我坚持做到每周必查一次,每学期互阅两次,互相促进,每月举行一次心得交流会。这样有步骤地不断训练,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最终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七、开展活动,激励学生勤读书。

在学习动植物之类的常识性课文后,活动课上进行“一分钟知识竞赛”;学了童话、寓言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之类的课文后,开展“讲故事比赛”;每周五的夕会课定为“书报信息交流会”,介绍从课外书报、阅览室、网络等媒体中获得的科技小发明、国内外新闻;组织以阅读兴趣小组为单位举办“小小报”竞赛(如环保小小报、安全法制小小报、健康小小报等),看谁的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新颖。这既活跃了精神生活,又能激励学生勤读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训练中自我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课外阅读指导何等重要,有了课内严格的阅读训练,又有课外大量有指导的阅读,就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而,作为新世纪小学语文老师的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把它作为我们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去研究、去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34289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d.html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