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感受

发布时间:2019-05-14 08:3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准扶贫个人感受

邓杖子小学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使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来到贫困户魏文新的家里,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房子,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玉米,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全家四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在外面打工,魏文新本人有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致贫原因等一系列情况。她有两个念书的孩子,老大在念大学,老二在念中学,经了解这两个孩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各方面的都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墙上都是孩子们的奖状。当魏文星说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满脸的开心与骄傲。还一直说都是你们老师教的好。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学校已是下午4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在走访中,遇到了一些让人心酸流泪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的是这些深山里农民的觉悟,这些都是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淳朴的表情、质朴的语言、简朴的方式,都是以往我们听汇报、看介绍、读材料所无法得知的情况。也许是经过雨水的滋润和洗涤,今天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在车上我们还在讨论,在思索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走访,虽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的过程却是实在的,能直观的看到群众的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和情感体验,更是与贫困户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

非常感谢组织上的这次安排,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本来,入户核查只需要查看精准识别的程序是否到位,是否遵循了“五优先”、“十不准”,以及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是我总想多问问,多看看,碰到无助而绝望的群众多安慰几句。付出总有回报,我的内心获取了些许平静。精准扶贫真的不是一个空口号,也不是一纸空文,走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帮助贫困户脱贫。

一次贴地的行走,一份沉甸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ded8d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4.html

《精准扶贫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