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2018-10-20 22:56: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速。教材从一开始用一幅插图展现古筝发声的情景,再列举一些实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发声体发声的活动,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声音的传播是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材安排了“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和“想想做做”的栏目,旨在通过实验和探究过程,得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声速这一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分析数据中获得信息的能力,结论不能由教师强加给学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步阶段,对物理的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对于声音产生的问题,有生活体会,但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也会有比较大的兴趣进一步的去学习。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概括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比较薄弱,但这个阶段的学生自主的意识逐渐增强,喜欢并且更希望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操作。 

四、设计思路 

    依据教材和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生本幸福课堂模式”来实施教学。五步中,将第二步自主探究和第三步分层释疑合并,根据内容,设计为“一探究一释疑”,将探究和释疑交替进行。本节课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以生为本”理念,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学既有趣又有用。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提高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通过分析速度表,提高分析、归纳表格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现象。 

2.初步认识物理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实际意义,树立热爱物理、勇于探索、学以致用的意识。 

3.学习贝多芬勇于面对困难挫折,不屈不饶,执着追求的精神。 

六、教学策略 

采用“引导体验探究”式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真空不能传声  

八、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铁架台、乒乓球、玻璃罩、抽气机、闹钟,水槽(里面盛有水),土电话、麦克风、录音机、密封袋、手机等。 

分组实验:各种小乐器,橡皮筋、水槽、纸杯、塑料瓶、音叉(包括小锤和共鸣箱)、乒乓球、筷子等。 

九、教学过程

激思导引 

歌曲导入:听歌,猜歌名      

提出问题:对于声音,同学们想探究,知道些什么呢?   

探究释疑

探究一:声音的产生 

1、学生活动

1)动一动:让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 

2)想一想: 

①实验中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②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③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小结: 

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声源)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实验方法:转换法 

4、应用实例:声音的储存-----机械唱片 

探究二:声音的传播 

1、提出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很专注,在听老师说话,我的声音是怎样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要是没有空气,我们还能这样交流吗? 

2、猜想与假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13395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a.html

《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