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说明书

发布时间:2010-06-17 15:56: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说明书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一章 城市概况

一.区位关系

(一)地理位置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 114°05 ,北纬29°26 31°37 。境区东西最大横距约274.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30.2公里,呈带状分布。

(二)区位关系

从区位关系看,荆州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都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在城市等级上与宜昌、襄樊属于同一级别,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与湖南省的岳阳和常德市域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二.行政区划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区及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设88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7.6%。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占21.2%;市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58.3平方公里。

三.自然地理

(一)地质·地貌

荆州市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全市海拔250以上的低山4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54%;海拔40~250的丘陵岗地2147.66平方公里,占15.27%。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的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

(二)气候

荆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辐射总量4366.84576.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 18231978小时,日照率为41%44%。年均气温16.2°C16.6°C,无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mm左右。 

(三)资源条件

荆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7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26种,以开发利用的23种。主要矿产资源有磷矿,石油,累托石,重晶石,膨润土,白云岩,石灰岩,卤水等。

荆州植被兼有南北特色,常绿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荆州的主要植被类型。农作物种植以水稻、棉花为主,具有南北相宜的种植结构。

荆州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水系。水资源主要用于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及其它用水五个方面。

州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江陵历史文化名城、松滋洈水风景区、洪湖风景区、石首天鹅洲白鳍豚和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及遍布市域的新、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楚文化和古三国文化遗址。

四.历史沿革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时期魏、蜀、吴争夺最为激烈的战略要地。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洲之一。春秋战国时属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晋代,荆州治所自永和八年(352年)起定治江陵。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唐,设荆州大都督府,至德后置荆南节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为南都,改荆州为江陵府;五代十国时为荆南国都;宁为荆湖北路;元为中兴路;时清为荆州府;民国初年为荆宜道;1932年后为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18955月,沙市被辟为通商口岸;19497月,沙市解放,沙市市正式建置,为省辖市;同时设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辖江陵、公安、松滋、京山、钟祥、荆门、天门、潜江8县。19517月,沔阳、监利、石首、洪湖4县并入荆州。19534月,设荆江县,后并入公安县。1955年,沙市市恢复省辖市。同年11月,设荆门市,与荆门县并置。19838月,荆门县并入荆门市,划为省辖。19865月,撤销石首、沔阳县,设石首市、仙桃市;19877月,撤销洪湖县,设洪湖市;8月撤销天门县,设天门市;19885月,撤销潜江县,设潜江市;19925月,撤销钟祥县,设钟祥市。199410月,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辖沙市、荆州、江陵3区和松滋、公安、监利、京山4县,代管石首、洪湖、钟祥3市,仙桃、潜江、天门3市由省直管。199612月,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同时撤销松滋县设松滋市,钟祥、京山划入荆门市。19987月,撤销江陵区,设立江陵县。

五.社会经济

荆州市“工业兴市”战略带动经济发展,工业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家电、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5大主导产业。作为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57.27万公顷以上,监利县粮食、洪湖市水产、公安县棉花和松滋市生猪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百强之列。

荆州市自古以来是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地。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荆州港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国家二类通商口岸,现已初步具备国家一类口岸的条件;荆沙铁路货运通达全国; 207国道纵贯南北,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横跨东西;供水、供电充足;邮电通讯便捷;海关、商检、口岸管理机构健全,为开展直接进出口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荆州市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共有长江大学等大专及专科院校25所,10万余人。

荆州市是旅游资源丰富的“滨江之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

荆州市2004年城市综合实力位居湖北省第5位。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8.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54332,固定资产投资108.2亿元,外贸出口1.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 

第二章 总规修编背景

一.修编背景

荆州城市发展历经几千年,但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解放以后,迅速成长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形势的变化,荆州城市再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荆州的实际情况,经请示建设部(建规函[2004]270号)同意,对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一) 宏观层面的影响

1.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的扩散影响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江三角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长江流域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腹地广阔,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将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长江流域内东、中、西部地区间天然的联系,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在产业、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存在着良好的互补关系,构成了东、中、西部良好的互动与共同发展。在长江流域体系建设和中部崛起开发的背景下,湖北省都不可或缺地成为重中之中。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荆州将直接参与“长江经济带”城镇群的分工与协作。

2.      中部崛起的宏观形势驱动

新时期,湖北省将目光更多地聚集在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湖北省与长江流域构成了东西、南北的十字交叉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成为重要的受益者,自然为荆州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湖北省的崛起首先要依靠几个重点地区的发展和提升,并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湖北省重要城市之一的荆州,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努力,积极融入到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之中,并占有一定的地位。作为武汉和宜昌都市圈的重要联结点,辐射鄂中南地区。

3.      区域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荆州的区域交通条件在湖北和全国大交通网络布局中处于一定的地位,沪汉蓉高速铁路工程的实施,把荆州纳入了沟通东西的全国交通大动脉中;荆岳铁路已列入计划,加强了荆州与湖南岳阳的联系; 公路网结构得到不断强化,两条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经过荆州,形成以荆州为中心的区域交通网络结构;作为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汉工程经过荆州,目前进入实施阶段;机场搬迁也将列入计划等。荆州的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对荆州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4.      湖北省对荆州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根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荆州是将要发展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城市。此外,由于历史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潜在的存在以荆州为核心的城市影响范围,从而可能形成湖北中部崛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二) 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城市发展迅速

荆州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近几年发展特别突出。96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已基本实现。受原有荆州机场用地对荆州市城市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城市结构布局已开始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城市规划已经落后于建设的步伐,不能再有效指导城市建设。

近年来,在荆州城市建设中一直发挥的实际控制与引导作用的近期建设规划在2005年到达规划年限,完成了历史使命。城市建设业已基本覆盖其规划范围,并在局部地段有所突破,城市建设空间拓展压力巨大,急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予以积极有效的控制引导。

2.        城市工业的复兴

为落实“新型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工业兴市”,荆州市正在积极推进荆州开发区和周边锣场、岑河、关沮等集镇的工业发展计划。同时,以“荆沙大道”、“沿江大道三期”等为先导的道路建设正在展开,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开发。随着长江三峡工程投入使用,荆江大堤护岸整治工程的实施,滨江水乡城市的风貌逐渐形成。

3.        市政府提出面向未来发展战略

结合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荆州市政府确立 “农业立市,工业兴市,文化富市”的发展战略,确立 工业走向中部,农业走向全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步骤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兴市”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协调发展,城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打造“新荆州、古荆州、美荆州、大荆州”。

(三) 总规修编的新要求

1.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贯彻五个统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要求城市总体规划以科学的态度应对发展问题,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研究城市,落实区域统筹;在市域市区以及城镇密集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协调土地利用规划,打破城乡壁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做到城乡统筹;充分认识城市发展条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筹;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速度、方式和标准,达到社会经济统筹。

2.        以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为前提

总体规划特别强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发展前提,深入研究土地、水、能源、环境的发展条件,划定“四区六线”,落实空间管制内容。

3.        从技术属性为主向技术与公共政策属性并重转变

城市总体规划不仅仅是规划的技术文件,还应该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符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江河流域规划相协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符合法制化管理要求,从技术属性为主向技术与公共政策属性并重转变

(四) 与本轮规划相关的指导文件

1.        十一五规划

《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对荆州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本轮规划应当与十一五规划相协调。

2.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本规划应当以《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为依据,在宏观层面确定荆州市在湖北省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区域协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荆州市的城市发展策略

3.        上一轮总体规划

本轮规划是对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应当首先研究《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的实施情况,明确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的形势下明确荆州发展的重点,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

4.        建设部批复

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明确提出了对本次规划修编的要求,应当将其规划指导精神充分体现到本轮规划修编中去。

5.        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在区域统筹、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规划应当严格按照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进行编制。

上版总规回顾与评价

(一) 上版总体规划要点

1996年版《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在1996年根据荆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荆州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编制的。该版总体规划的要点如下:

1.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2. 规划期限:近期1995-2000年、远期2001-2010年;

3. 规划范围:荆州市市域范围(三市三县二区)1.41万平方公里;荆州市市区范围1576平方公里。

4. 建成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60万人(常住和暂住人口),远期75万人(常住和暂住)。

5. 城镇化水平:市域近期总人口662.5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436%;远期总人口控制在71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为4347%。市区近期总人口147.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8%;远期总人口172万人,城镇化水平63%。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53.1平方公里,全市人均用地规划指标为88.5平方米,远期68平方公里,全市人均用地规划指标为90.6平方米。

6. 建成区城市布局结构:荆州中心城区沿江带状布局形式,集中紧凑发展。沿江“中心+多组团”的城市格局

7. 建成区城市空间拓展:在综合分析了城市用地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荆州市重点发展沙市城区以北、铁路以南地区,适当发展荆州古城以南地区,严格控制向荆州古城以北、以西发展。

8. 区域城镇布局:以城区为核心,以长江和207国道为城镇发展轴,形成规模有序、分工合理的城镇网格。

9. 区域交通网络规划: II级干线标准完善荆(门)沙(市)铁路,兴建荆岳铁路;在岑河镇方向预留荆州民用新机场用地;市域公路形成“中心放射”+“环状”的结构网络。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的编制、批准实施以来,恰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时期及“十五”初期,也是我市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时期,现代化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 上版总规实施评价

1995年至2004年的十年是“九五”、“十五”计划执行的十年,同时也是《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实施的十年。在此期间,荆州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总规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

1发挥了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社会与环境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合理引导了城市土地集约使用,形成了沿江“中心+多组团”式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基础。

2建成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增长,与总规确定的增长率基本一致。

3区域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包括长江大桥、荆襄(东)高速、207国道、长江干堤等。

4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主要包括电网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天然气工程、城市主干道及城市排涝设施建设等项目。

5市区内划定的文物古迹以及周边地带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些区域内的建设得到有效的控制。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了古城内外环道、九龙渊龙舟赛场、金凤广场,拆迁了章华寺、太晖观、关庙保护范围内民用建筑,正在实施古城内荆州监狱、荆州师院等单位的外迁。

7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张,城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8对部分水环境和污水源进行综合治理,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9港口码头的建设得到加强,转运能力进一步提高。

10上版规划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对比





指标

上版规划基期

规划指标

2000

2004

1995年底现状

2000

2010

实际完成指标

现状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81.38

454

1410

301.54

430.02

年递增率(%

15.0

17.0

12.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4799

6755

三产比重(亿元)

47:29:24

30:40:30

15:45:40

14.1:46.1:39.8

19.5:40.7:39.8

全市总人口(万人)

662.58

715.0

634.85

市区城镇化水平(%

53.3

58.0

66.0

67.2

67.4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k㎡)

46.9

53.1

67.4

50.0

58.3

人均用地面积(㎡/人)

87.1

88.5

89.8

84.0

91.3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637

76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829

2185

3002

建成区人口(万人)

53.7

60.0

75.0

59.5

63.8

从指标完成情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各项规划指标基本完成。其中只有地区生产总值远没有达到。这一方面说明荆州工业发展总量不足的情况下难以产生规模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等客观现实,同时也看出规划对于工业发展预期过高。

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欠帐严重,设施分布不均,服务标准不高等。城市特色不足,生活条件改善速度趋缓。

2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经济发展后劲。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势头相对缓慢,产业能耗相对提高较快,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3    地方经济相对疲软,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前期条件,以致沙市北区,城南区发展缓慢。城市水体污染依然严重, 部分地段排水设施依然缺乏。

4    由于产业的调整,部分企业破产导致城区工业用地的减少;由于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和破产企业安置职工的压力,建城区用地的整合造成部分地段工业、商业、居住混杂;

5    机场迁移计划未能实施,导致城市拓展空间受到障碍。影响了沙市区北区的发展。制约城市空间结构整体协调发展。

6    城市交通结构体系还不完备,港口和铁路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急需进行结构完善。

7    荆州古城区人口疏散规划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古城内用地功能转变进展缓慢。

8    规划对旧城改造的指导不足,旧城改造任务艰巨,特别是由于产业的调整,部分企业破产导致城区工业用地的减少;为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和减轻破产企业安置职工的压力,建城区用地性质的调整不尽人意。造成部分地段工业、商业、居住混杂;旧城改造问题复杂亟待解决。

9    城市建成区周边集镇开发呈现出无序发展的趋势和苗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引导。

10)由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发展策略摇摆不定,城市规划的刚性不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和行政协调能力,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权未能集中统一。

第三章 规划修编指导思想

一.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4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5 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

6)《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7)《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8)《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9)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规划修编指导思想

结合荆州市上一轮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函》(建规函[2004]270号)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个统筹”为准则,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进行空间资源配置;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注意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

(一)坚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按照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文化荆州走向世界、粮食荆州走向全国、工业荆州走向中部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突出荆州市长江中游城市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城市用地空间功能布局。逐步将资源配置协调到参与区域竞争和分工方向上来。

(二)坚持塑造荆州城市特色

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旅游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成功经验,突出荆州的文化性、历史性、地方性等方面的特色,按照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三)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

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的保护、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区之间关系,合理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避免城市发展对其造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提高环境质量。并通过对城市中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的划定,确定城市空间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四)坚持以人为本和合理布局空间

规划为人服务,城市成为人类各项活动重要空间载体,应特别体现对人的各项活动的终极关怀。继承和保留原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合理原则和主体构思,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好近远期发展规划,合理调整用地功能、布局及规模,完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确近期整治与建设任务,提高环境设施水平,使城市环境有显著改善。应将公共利益作为规划的核心,公共利益的保障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从技术文件到公共政策的转变的重要体现。

(五)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原则

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结构和谐共生,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各阶层人们生活和谐的环境之中,规划通过技术手段和公共政策手段,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而不懈努力。

三.规划技术路线

(一)从外到内的战略指引

规划注重从宏观区域入手,确定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而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城市性质。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与宏观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

(二)从上到下的分层控制

规划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条件下采取不同的规划控制手段,在市域、城镇密集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考虑不同的规划内容和规划深度。三个层次逻辑递进,因果衔接,体现规划的系统性和控制的可操作性。

(三)近远规划的有机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城市提供全面指导和综合协调的公共政策文件。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城市规划应贯彻城市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体现近期、远期、远景的全面结合和有机衔接。

(四)统筹发展的城乡规划

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各个层面尝试考虑城乡统筹内容,目的是将城市发展放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集约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创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规划修编重点

(一)城镇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

荆州负担着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城市规划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体系规划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发展需要。这种区域关系的应对着重体现在既要满足发展的现实性又要考虑如何为未来形成荆州都市圈创造有利条件。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新区发展

城市新区的建设面临着建设定位、特色把握、控制标准和如何启动等问题。同时,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也是相辅相成的。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将成为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

(三)城市格局的继承与发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城区依湖临江,城市环境条件极具特色,但近年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这些特色正在逐步消亡,因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继承良好的规划传统,适应城市快速拓展的需要成为规划的关键问题。

(四)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随着城市的建设拓展,原有的城市交通结构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今后这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本次规划应力图在交通结构模式上以及交通战略上提出适应性的改造策略,成为未来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宜居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宜居度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规划在社会文明、产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生活便捷、公共安全、就业岗位、公共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使荆州成为宜居城市。

五.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2006—2020

2006—2010

2010—2020

六.规划范围

(一)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按照地域范围分为市域和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 是指荆州市行政区所辖二区(荆州区、沙市区) 、三市(石首、洪湖、松滋)、三县(公安、监利、江陵),市域面积为1.41万平方公里。

市区:是指荆州区、沙市区所辖地域,面积157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是指荆州区城市建成区(下称荆州区城区)和沙市区城市建成区(下称沙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的区域。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指荆州市所辖的荆州区、沙市区的地域,面积1576平方公里。

(三)城市规划区内容

市域范围规划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区范围规划内容:中心城区规划。



 第四章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一.城市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条件(Strength

1.        区位优势

湖北省是中部六省和“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进一步承接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国家的沿江内陆发展战略中,湖北省也处于前沿的省份。

荆州位于湖北省南部,紧邻长江,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上。东距武汉约200公里,西距宜昌约100公里,这样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承东启西,并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在长江流域城镇群体系建设和中部崛起开发的背景下,湖北省域都将获得更多的关注,从整体上为荆州的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条件的配套支持,大量的建设、开发工作将可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广泛的社会支持,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着眼点必然会向湖北省域范围倾斜,荆州市必然比以往得到更多的获得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市域范围的发展建设也将引起更多的关注。

此外,在国家导向的基础上,由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将为市场投资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进入,在投资导向上,将可能向能源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冶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高新技术、旅游等适合中部发展条件且具有较好成长前景的产业方向倾斜,这对于荆州工业产业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        交通优势

荆州一直以来就是区域交通的重要枢纽,而这种地位还在不断的加强。

公路方面:以“两横两纵”高速公路网为主,“一横三纵三射”为辅的形成以荆州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化格局。其中宜-黄和襄樊-荆州-常德高速公路、318国道和207国道都经过荆州,成为纵贯鄂中南地区的东西南北联系大动脉。

铁路方面: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线网规划来看,四横三纵的高速铁路之一的沪汉蓉高速铁路是横贯中国东西的大干线。另外,荆沙铁路(荆门至沙市)连接岳阳的荆岳铁路线也在筹划建设之中。荆荆岳铁路今后将是焦柳、京广两大干线的联络线。

机场方面:荆州机场于2002年暂停航班运输飞行,只承担通用航空飞行。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它必将在城市交通中重新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保留和搬迁将有利于荆州交通区位环境的总体提升。

航运方面:湖北省的总体航运条件总体良好,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荆州港正式被列入全国主要港口目录,这标志着荆州港已经进入国家主枢纽港口序列,它在内河航运的沟通联系枢纽地位将不断提升。

3.        科教优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的提高,一个城市的科教实力和人才占有能力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一方面,荆州具有令人羡慕的基础。荆州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科教实力在鄂中南地区处于重要地位,优势十分突出。

4.        历史文化遗产与环境优势

荆州市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空间资源,仍然是荆州的主要发展优势条件。荆州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与自然资源:纪南城遗址、郢城遗址、荆州古城、八岭山、海子湖、滨湖湿地、凤凰山……,等等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很多记载着城市发展历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在未来城市中的重要财富和无价之宝。使荆州在人文和空间环境上具有足够的“个性”,并有利于形成独一无二的格局。 

5.        工业基础优势

荆州目前已经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了家用电器、汽车及工程机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三大支柱产业。荆州企业效益好,产品具有全国竞争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新时期以来,荆州的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在城市的东部以及南部地区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地带。

荆州的工业基础优势还在于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东部城市,甚至低于中西部城市。这一条件对于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6.        人力资源与“回乡”创业优势

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外出打工人数已达到100万,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0%。多数外出打工者流向经济较发达、劳动者报酬较高的东南沿海城镇,主要包括深圳、广州、东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及其他产业等。 大量优秀的外出农民工回乡发展又进一步带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湖北省县域经济中,“回乡”创业已成热潮。回乡创业人员自带资金、技术和市场,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这些无疑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劣势条件Weakness

1.        经济总量小,中心度偏低,辐射带动力不足

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薄弱是荆州面临的核心问题,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与周边城市的比较中处于相对劣势。经济总量的不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和中心度,城市的经济腹地受到严重挤压,难以带动全市发展。另外经济总量弱导致投资力度有限,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降低,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2. 资源承载力有限,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保障健康持续发展。

荆州市域现有耕地面积6528平方公里,农村人口427.33万人,劳动力202.5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水平低,土地资源的供给需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密切协调,合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另外,荆州面临保护水质的问题,需要采取较高投入进行水质治理工程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

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保护规划编制,但在保护规划措施的执行、管理执法、经济投入等方面均存在问题;并且城市居民在现阶段对于保护的认识大多仍属被动引导性保护。其中保护制度政策管理和保护资金不足是问题的关键,有限的经济投入使城市仅靠自身力量很难保护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未来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不仅保护规划需要系统完善,保护法律、法规需要建设、保护资金需要保障、而且关于名城保护与发展的观念意识需要科学认识。

3.        交通体系不完备

区域的交通网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襄(樊)沙(市)一级公路已经建成,由于与南部的湖南省接壤的区域交通联系差,因此襄(樊)沙(市)一级公路的利用率不是很高;由于与港口配套的交通设施建设滞后,港口的集输运体系不齐全,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另外由于荆州铁路站是端点,没有向南延伸,缺乏过境货流和转运货流,货物的到达和发送量增长缓慢;沙市机场客运停航。机场现有位置与城市向北拓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交通系统不完备,交通网络并没有充分起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荆州市的区位条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交通节点重要度不高,弱化了城市竞争能力。

城市交通存在以下突出问题:荆州市区是一个狭长的带状城市,现状交通体系缺乏东西向的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同时也缺少东西向的快速路;国道318穿城而过,大量过境交通对市内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荆州区与沙市区结合部道路层次不分明,等级较混乱;荆州古城与外部的联系不顺畅,大量的交通集中在古城的东门,对东门交通造成很大的压力;古城内部的建筑密度比较高,道路狭窄,交通状况有待改善。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 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为荆州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2. 荆州应尽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3. 东西部发展与产业的梯度转移为荆州拓展外向联系,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 国内外地区的旅游、文化休闲度假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带来的发展机遇

5. 国家区域性基础设施的陆续上马将为荆州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6. 国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将荆州作为发展重点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7. 荆州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正像9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崛起一样,荆州必须要抓住这些良好的背景机遇,使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快速集聚和提升时期,从而步上省域中心城市,并有效带动全省发展的良性轨道。

(四)挑战(Threats

1.      边缘化趋势

荆州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从区位条件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可能成为大城市经济圈的边缘,经济腹地有进一步被瓜分的趋势;荆周边省内城市荆门、宜昌,以及省外城市常德、岳阳的互补关系密切。同时也面临着城市间的竞争的挑战。因此荆州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高。

2.      历史文化遗产特色弱化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之一,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荆州如果不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合理性为准则,不注意鼓励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不摒弃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观念与行为。荆州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会弱化,其优势会失去。

3.      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

当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资本的直接投资和商品输入,将对荆州市在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主动方式因更多地受制于投资方对产业产生的替代效应而陷入被动调整的局面。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新的经济结构的确立,又为荆州市经济结构模式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借鉴。要注意直接引进相关高新技术,避免重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产业结构采取劳动密集型和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并重组合。

4.      市域城镇化水平低

荆州乃至湖北省的城镇体系不发达,城镇的密集度不高。在荆州市域范围内,只有荆州市区一支独秀,较为发达的乡镇也都集中在城市近郊区或周边。荆州今后的发展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有力的城镇体系,最少在规划期末还只是中心集聚的过程。

5.      城市改造

荆州的城市改造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巨大的投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原有的城市结构面临转型,城市将逐步转化为“片区+组团”式结构;二是旧城改造难度巨大,需要强有力的投入支持;三是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重新梳理和改造的重大课题,城市形态与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机动车交通量的不断提高,使城市交通的改善与梳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资源承载力条件分析

规划的根本就是在分析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的合理配置,以使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手段。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性认识,也是城市发展的决策基础。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系统的评价工程,涉及面十分宽广。对于荆州总体规划,其研究范围主要研究市域和市区极其扩大范围两个层次,涉及土地、水、环境、能源四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1.        市域范围:

荆州市域面积14067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耕地面积6528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6.4%;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等约1172.6平方公里,占8.3%。城镇建设用地除中心城区及周边地段发展较快外,其他地区变化缓慢。

2020年规划目标是耕地保有量6738平方公里,人均1.45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27.3平方公里,占耕地保有量85%,非农建设用地实现占补平衡。

2.                        市区范围

荆州市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中,湖泊、河流水系、水库、山体、古城遗址与古墓等地区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市区基本农田631.6平方公里,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等约173.1平方公里

市区范围土地利用率较高,城市的扩展必须在保障基本农田不变的前提下,转化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3.        土地资源的供应能力总结

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荆州的土地资源还是相当紧张的,主要矛盾在于基本农田和行政区划,其中基本农田与非农建设占地的矛盾将是城市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协调的资源配置问题,需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密切协调,合理划定基本农田,并考虑归并农村居民点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中心城区可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约120平方公里,市区行政区划范围内最大可容纳260平方公里的非农建设用地量。

(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1.        水资源概况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地带,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荆州气候温暖多雨,属暖温带潮湿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61,年降雨量1158mm毫米。

荆州市域有各类水域面积353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丰水年91.6亿m3,枯水年48.5亿m3。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有千亩以上湖泊30余个,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约355平方公里;长湖次之,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荆州市区有各类水域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主要有长江、沮漳河、太湖港、长湖、荆襄河等大的水系,城区有护城河、西湖、西干渠、北湖、关公洗马池、荆沙河、江津湖等水系。

荆州市域不仅水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而且水质好。可养水面1252平方公里,占水域面积的35.42%。江河过境客水4680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丘陵区平均为12.84%,平原区平均为13.22%;水质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的占80%以上,符合地面水质二级标准的达90%以上,符合农业灌溉三级标准的占98%以上。

2.        城市用水现状概况

荆州市有柳林、南湖、临江、金凤、郢都五座水厂,设计供水能力合计为71.5m3/日。中心城区已形成较完善的多水源环状供水管网系统,并辅以枝状管网向城乡结合部辐射。市区输配水干管总长度559.78公里,输配水干管密度为9.33公里/平方公里。

3.        主要存在问题

荆州区城区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水体污染严重,已经成为荆州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工业用水量的下降,市自来水公司供水量以每年约10%的速度持续递减,目前最高日供水量不足生产能力的50%,现有给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旧城区管网漏损率较高,需进行改造。

(三)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的承载力分析主要集中在荆州中心城区极其周边范围进行分析研究,涉及到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和噪声环境三个方面。

1.        大气环境

目前荆州市大气污染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要特征,主要是能源结构仍以燃煤为主,锅炉除尘效率不高等因素引起。污染物年日均浓度与上年相比增幅较大。但总体乃为轻微污染程度。总体评价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为。

荆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全市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为0.054m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6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200.101mg/m3之间;二氧化氮年日均浓度为0.028mg/m3,符合国家一级标准(0.04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80.055mg/m3,无超标现象;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为0.100m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10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240.339mg/m3。今后还可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和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要注意对城市中大污染源的排放标准控制。

2.        水环境

长江干流荆州段水质良好,必测项目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Ⅱ类水质标准,属良好水体。

荆州区城区的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荆州市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主要内河水体除太湖港渠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河流(豉湖渠、西干渠、荆沙河、护城河、庙湖、荆襄内河)污染严重,均超过Ⅴ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流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 ,超标的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地下水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Ⅴ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噪声环境

2004年荆州区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Leq52.1dB(A),交通噪声等效声级Leq68.0dB(A)。总体上声环境质量良好,噪音源主要来源于城市交通、工业和夜间生活、文化娱乐,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在城市对外交通以及未来的快速交通布局中需要考虑必要的绿化隔离和噪音隔离的相应措施。另外,城市的生活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城市的不利影响。

(四)能源供应条件分析

1.        湖北省能源供应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湖北省能源为调入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生产能耗较高,接近国家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环境负担较重。

2.        荆州市能源供应形势分析

荆州市资源贫乏,能源主要依靠省内、外调入。荆州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荆州电网(包含仙桃、天门、潜江)是湖北第二大负荷中心,但供区内无大型火电厂,长期依赖西电东送,高峰期间用电比较紧张。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荆州区城区居民和部分商业用的能源主要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近几年的万元GDP耗能指标显示,工业能耗持续增高,并且其增高速率高于工业GDP的增长率,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持续下降。

3.        能源对策

根据能源供应形势分析,荆州未来的发展道路应逐步转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对天然气、煤层气、省内电网的利用。另外需要积极采取节能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发展思路。

第五章 城市发展目标

一.发展条件和预期

(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判断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 “一主两副”、“一圈两区三轴”架构,即形成以“武汉都市圈”为龙头,以“襄樊都市区”、“宜昌都市区”为两翼的“金三角”,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为类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将要发展的五个特大城市之一,作为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它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荆州未来的中心度将不断提高,并逐步有计划地培育都市圈。

(二)荆州中心度的预期

在湖北省域范围,荆州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宜昌和襄樊,优于周边城市,但与前三位的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其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7%,约是武汉的五分之一。人口占全省的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湖北省排为第14名,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此比较,荆州的城市中心度是很低的,离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相差甚远。但是荆州市区总人口约120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湖北省平均水平。荆州根据省内相关政策引导与发展趋势判断,荆州未来的中心度将全面提高,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应有的作用,负担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规划期末要达到这一目标,人口方面基数偏高,即市域总人口达到670万以上;而地区生产总值上较为乐观。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按照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30亿,根据《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33亿;因此规划期末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有可能达到中心度预期。即达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达到1640亿元左右。

(三)城市地位预期

根据2004全国200个城市的竞争力报告可以看出,荆州城市的各项指标排名在130-185位之间,通过这样的模糊判断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定位。城市的知名度也基本上体现着城市的竞争力。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城市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上,从目前来看,荆州的综合竞争力略落后于岳阳、宜昌和荆门,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荆州正在着力打造“工业走向中部,农业走向全国,文化走向世界”未来城市的重要发展理念。另外,荆州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将给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概念空间。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文化富市将成为城市的总体定位。

(四)经济发展目标预期

荆州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430.0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55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约为254332。以往历年的经济增长均在8.0以上,经济增长平稳。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条件看,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33亿元左右,2020年荆州市域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640亿元左右,综合年均增长率为10%,近期由于基数较低,年均增长率相对较高,远期随着基数的增大,年均增长率会有所下降。

荆州已经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互相促进,合力推动荆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在荆州产业结构中的支柱作用,未来第二产业仍将继续高速发展。另外,作为区域城市的荆州,其综合服务职能无可替代,第三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市域三产结构比例将变为173845而中心城区范围二、三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在95%左右;则荆州中心城区的三产结构比例为83755

二.城市在区域中的定位

(一)宏观区域层面

从荆州的宏观区位条件可以看出,城市应以尽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和进一步加强与东南沿海城市密切联系为主要目标,着重处理好与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湖南等省市关系。

1.        荆州与山东、江苏等——保证原料

荆州的工业生产原料资源贫乏,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原料要依靠外部提供,从统计分析,荆州工业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地为山东、江苏等。因此荆州要把山东、江苏等作为其主要的工业原材料供应基地。

2.        荆州与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多方合作

荆州以及湖北省的发展都应该立足长江三角经济区,应该作为湖北省的区域中心城市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参与产业分工;与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和湖南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推动汽车零部件加工业、纺织业、精细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等发展。荆州与这些地区的全面对接,作为战略措施必须长期贯彻。

3.        荆州与沪汉蓉高铁沿线的重要城市——联系纽带

沪汉蓉高铁的建设也将大大缩短了荆州与沿线的重要城市的时空距离。作为长江中游的大城市极具发展潜力,从发展条件看,荆州的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具有实力、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作为长江经济带二级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随着他经济辐射力的进一步增强,他可能影响到湖北沿江经济带的格局,东段经武汉都市圈直到上海,西段与宜昌经济区相联通至成都,从而使沿线经济带真正形成相互联系、整体推进的态势,而荆州作为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将起到重要的联结纽带作用。

4.        荆州与武汉、宜昌和岳阳——错位竞争

荆州位于“武汉都市圈”“宜昌都市区”和“岳阳都市区”的“三角”中间,除武汉以外,其规模、地位和发展条件与宜昌和岳阳均十分相似,同属中部城市,均极力希望能够接受东部的辐射与产业转移,并通过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由于发展阶段的相似,两者之间不存在垂直分工的关系,而由于地域上的距离,两者的水平分工也不明显。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随着招商引资条件日益完善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的加快已经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日益全面深入,荆州与宜昌和岳阳的竞争关系将逐渐激化。但同时,荆州与他们之间还有协作互补的紧密关系区,荆州可以依托其文化和自然资源环境优势;工业基础展开错位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二)省域层面

荆州在省内经济格局中应该发挥对三大城市圈的联结作用,形成以荆州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圈,全面建设成为湖北省五个特大城市和重要经济支点之一,立足鄂中南、辐射鄂西北、联动鄂东与鄂西。

1.        荆州与沿江经济带(汉荆宜)——辐射与联动

荆州市域内,除长江通过荆州区城区外,还经过另外6个管辖市县中的5个。是宜昌和武汉的连接线。荆州与这些地区将会率先实质性融入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荆州文化资源的优势,一方面要坚持“工业兴市”战略,大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竞争了;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到与武汉、宜昌的经济分工以及协同发展关系,以“积极配合武汉,兼顾协同宜昌”为主要方针,充当好武汉-宜昌发展轴线的重要结点的角色。

2.        荆州与鄂西北城镇群(荆门、襄樊、十堰)——辐射与互动

襄樊、荆门、十堰是鄂西北的重要城市,是构筑湖北省鄂西北城镇群的重要载体。是南北发展轴线的支撑点。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荆州与他们在职能上将形成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与鄂西北城镇群有着较为密切的产业联系。沟通南北的高速道路网系统和地方铁路线使他们的联系更加密切。

3.        荆州与下级城镇群——辐射与衔接

根据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围绕荆州周边的低一级城市分别为荆门、仙桃和潜江三个城市。这三个城市中,仙桃和潜江为大武汉城市圈的组成部分,荆门则不包含在三个城市群之中,但是临近宜昌城市区。在与这三个次级城市的协同发展过程中,首先,荆州应当发挥其高等级城市的辐射、协调作用,在产业经济、区域文化等方面与三个城市形成有机联系;其次,在与仙桃、潜江协作过程中,要考虑到配合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定位,与之形成适当的分工,但是也要充分体现出荆州作为高一级规模城市的优势,并结合历史发展因素,全面协调与两个城市的发展关系;再次,荆门作为一个独立的次级城市,荆州应当更加关注与之的衔接关系,加强产业分工和市场衔接,发挥好荆州作为高等级城市的协同作用。

(三)荆州在周边地区层面

从荆州周边城市的综合情况来看,荆州对于与其邻接的城市区域来说,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心,以武汉、宜昌、襄樊构成三角形构架,其城市圈相切形成的中心中空地带则成为以荆州为中心的次级发展圈。

1.     荆州与武汉——产业配套

荆州依托中心城市武汉,接受武汉的辐射和带动。在考虑与武汉市的产业关系时,应当强化产业配套承接的基本理念,瞄准自身具有优势的产业,凭借武汉市良好的区位和市场条件,逐步带动自身产业成长。可以在汽车产业方面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目前,武汉市汽车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是缺乏核心零部件企业,而荆州自身的机械制造业向汽车零配件产业的转型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这对于承接武汉汽车零配件产业,融入武汉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荆州应当紧抓机遇,进一步扶持汽车零配件企业,培养区域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2.     荆州与宜昌——强化旅游业

宜昌是湖北省城镇体系中与荆州空间距离最近的城市,加强与宜昌的联系,一方面有利于荆州在东西长江流域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借助文化旅游扩大知名度、繁荣地方经济。宜昌依靠长江三峡,形成了以秀美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以及举世闻名的人工水电景观为核心的三峡文化,并与上游重庆市衔接,形成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三峡旅游体系。荆州应当强化自身的三国文化旅游体系,加强与宜昌的联系,借助宜昌的游客市场和长江便利的水上交通,将三国文化与三峡文化结合起来,逐步构建武汉与宜昌之间新的旅游结点,发展旅游产业,优化地区形象。

3.     荆州与荆门——互补竞争

从区位要素考虑,荆门处在荆州城市辐射范围内,是荆州与北部襄樊城市圈联系发展的重要节点,是荆州发展向北延伸的第一站。加强与荆门的联系,推进与襄樊城市圈的对接及向北的区域拓展;荆门和荆州两市比较,荆州具有交通运输设施的优势,轻工业发展较好,而荆门重工业发展实力较强,其中,以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所占比重在30%以上,是湖北省主要的原油加工基地和磷化工基地,特色较为鲜明,具有明显的石油化工和建材行业优势。荆州与荆门形成互补竞争的关系。

4.     荆州与仙桃、潜江——分工协作

荆州与仙桃、潜江同处鄂中南地区,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相仿。在与仙桃、潜江协作过程中,要考虑到配合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定位,与之形成适当的分工,但是也要充分体现出荆州作为高一级规模城市的优势,并结合历史发展因素,全面协调与两个城市的发展关系。

仙桃的轻纺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0%以上,轻结构、外向型的产业特色基本形成,是武汉城市圈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轻纺名城。而潜江已是武汉城市圈和全省重要的石化基地。从产业角度分析,荆州应当加强与两市的经济联系,在纺织、石化产业方面形成组团式发展,强化荆州同武汉城市圈的联系,打造同武汉城市圈的联结通道。

(四)市域层面

对于一个中心城市而言必然需要一定的腹地范围来支撑城市的发展。对于荆州而言,由于总量规模有限,其辐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鄂中南地区的周边城市,目前该从地域的城镇密集度来说还难以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都市圈,按照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设想,应该着重考虑加强荆州本地区城镇一体化发展,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把以荆州区城区为中心,洪湖、石首、江陵、监利、公安、松滋六个县(市)域中心为骨干的城镇体系融入鄂中南经济区中。

三.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城市发展总目标

在本规划期内,充分发挥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加强长江旅游区域协作,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强化区域经济与交通合作,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使荆州市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把荆州市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使荆州成为健康宜居的城市;加强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1.     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2010年,荆州市域本地生产总值达到633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GDP达约9664元,第三产业比重达42%

2020年,荆州市域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64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GDP22500元,第三产业比重达45%

2.     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生活水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到2010年末,人民生活实现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部分达到富裕水平。

教育:建成教育强市,教育综合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在市城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建设面向全市服务的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

医疗:逐步建立起基本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网络,全市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9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达到100%

(三)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1.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包括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为重点的高科技工业基地。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壮大纺织、轻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和医药工业、建材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信息平台,构建现代物流服务系统,形成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3. 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和自然环境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疗养、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水乡旅游胜地。

4. 建设生态品牌农业示范基地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生产型农业向城市服务型农业转变。

5. 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促进文化、教育、卫生、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多功能的服务型城市。

(四)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 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成的生态示范新城区。

2. 建立起的生态经济体系,农业基本实现生态化生产,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

3. 形成布局合理、生态景观和谐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积极推广城镇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发展农村生态型村庄。

4.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气化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气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乡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5. 鼓励发展污染少、能耗低、效益高的新型工业。

(五)文化特色,滨江临湖的生态城市

历史文化遗产的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环境是荆州的城市环境优势,也是城市知名的品牌特征。在发展的新时期,荆州未来发展的目标是积极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把荆州建成适合人居,和谐共生具有文化特色,滨江临湖的生态的城市,也是城市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重要目标。

第六章 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策略

(一)立足鄂中南,面向世界,走向全国,“配合武汉,协同宜昌”的区域中心城市

呈上启下的城市职能始终是荆州发展的主要职能和立足点,而地处鄂中南则是荆州未来发展的核心腹地。湖北省的发展需要依靠荆州城市的壮大与荆州联动作用的发挥,“立足鄂中南,辐射全省”是未来荆州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定位,以实现促进全省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 接轨沪宁汉渝,联动长江的重要城市

荆州尽管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属于中部城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中心城市,成为承接和传递发达地区辐射,带动落后地区的关键结点。其中,“接轨沪宁汉渝”是荆州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联动长江”是荆州融入区域分工协作的重要举措。

(三) 优势独具,合作发展的产业城市

产业分工与协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荆州具有优良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农业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但也有总量不足和资源有限的缺憾。荆州的产业的提升发展更多的应该依靠大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因此,立足自身的发展优势,融入区域的分工协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 城镇化发展战略

根据湖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其城镇化战略基本体现为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重视城镇群的培育,改变原有的均衡发展思路为重点发展思路。这与湖北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城镇化发展阶段是吻合。2020年湖北省总体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5%。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荆州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荆州为类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将要发展的五个特大城市之一。

从目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上,荆州一直是鄂中南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荆州城市发展正处于区域中心集聚阶段,并且在短期内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极化中心,统筹城乡,积极构建经济活跃、社会生态宜人的荆州城市圈是荆州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规划期内,荆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在省内应充分体现排头兵的作用。2020年荆州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2%56%

三. 产业发展战略

(一) 荆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荆州市的工业发展走出低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从经济总量上看,“ 工业兴市”战略初见成效。今后发展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并重,互相促进,全面推动荆州经济发展。

但是从经济结构上看,工业总产值、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仍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低,与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发展势头不成比例。

消费品零售额的稳定上升,表明了市民的经济收入的多寡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缺乏直接的重大联系。

荆州产业发展总体实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一产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内部门类齐全,以轻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生活服务型为主;产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良好;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很不发达;城乡发展差距大。

荆州市工业产业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从技术先进性来看,资源和原材料依赖型的行业和中低技术的行业的比重较大;从要素密集程度看,中低技术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比较高;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和技术密集性的产业的比重却比较低。

(二) 产业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要素:现阶段资本投入始终是促进荆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正在成为促进荆州经济增长主要的驱动力量。今后荆州经济增长应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

产业选择:作为区域中心的荆州,产业发展战略应该选择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思路。

产业发展重点:改造提升纺织、家电、农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机械与汽车零部件、农药与精细化工、森工造纸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潜力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高效的农业经济结构。

(三) 中心城区产业空间布局选择

对于整个荆州区域的工业布局,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制定包括中心城区、郊区和城市规划区三个层次的工业空间引导策略。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将中心城区分为中心区、古城区、城南科教园区和城东区

1. 中心区

中心区内原则上停止新增工业用地。分布零散的、闲置的、污染大的、发展空间不够的工业用地,通过土地置换实现“退城进区”。

中心区工业外迁后,其主导产业主要是全市行政、金融、商贸中心,应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

2.古城区

转变古城功能,形成以高品质文化、旅游、居住和游憩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恢复和开辟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文化场所,延伸加强古城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链长度与强度,提高古城的使用价值。

3. 城南科教园区

城南区主要发展教育、科技创新产业,今后应该逐步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4. 城东区

城东区为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排招商项目和接纳城区搬迁企业。今后应加强轻工业、高新技术和物流业等企业引进和培育。

四.生态发展战略

(一)现状与问题

荆州市山体、田园、水系生态环境总体处于相对良好状态,但由于城镇污水治理力度不够,导致城区大部分水体和近郊湖渠污染严重。森林总量少,覆盖率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粗放,局部地段因土地酸化,农药、农膜残留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

(二)生态发展战略重点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荆州水系治理的投资力度,加快城市污水截流和完善城市下水道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直排水体。运用高新技术来治理荆州水环境。改造现有自来水厂,分期分批建设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管理。加强对农村禽畜排泄物管理,制止其直接排入水体。

加强山体、森林和湿地的保护、保育。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上,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生产环节上,强化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上,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设备。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

对于城市重要的生态区域、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区段制订绿线保护政策。

(三) 生态发展战略思路

1.        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来考虑

根据荆州发展的地域自然条件、地域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目标等要求,合理安排工业发展布局,化工、机械等污染较大的工业严格控制在城市东部地带,继续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科学配置资源,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把重点放在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上;更新落后的老设备,淘汰落后工艺;加大重点污染行业的环境保护投入;根据水环境承载能力,逐渐按污水类型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优化。

3.        确立与城市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思路

荆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污水处理厂和排污设施建设上。

4.        大力宣传和树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

首先是树立起环境道德观念,就是要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基础作为人类的环境道德准则。其次要加强全民包括领导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宣传,使公众感受到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利益所在,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去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发展战略对策

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根据生态功能差别划分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确立不同用地区域的管治策略,并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相应保护、管理、建设,以构造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为荆州市的生态建设提供生态架构。

荆州的城市建设应体现良好的城市建设传统,对原有的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有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城市建设拓展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结合城市绿色斑块,规划多条生态廊道绿楔贯穿,创造宜居环境,步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部分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七章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

一.荆州市在全省城镇体系中的经济地位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提出 “一主两副”、“一圈两区三轴”架构,即形成以“武汉都市圈”为龙头,以“襄樊都市区”、“宜昌都市区”为两翼的“金三角”,从而推动湖北经济快速增长。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将全省城镇分为六级,省域中心城市为武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类:襄樊、宜昌,类:黄石、荆州、十堰, 荆州为类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20年,建成5个特大城市,即武汉、黄石、荆州、宜昌和襄樊,其中新增的四个特大城市人口发展规划分别为:襄樊市人口140万以上,宜昌120万人以上,黄石人口达120万,荆州市100万人;

由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可以看出,荆州是将要发展的5个特大城市之一,同时处在武汉都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荆州不包含在3大都市区域内,但是在城市等级上与宜昌、襄樊属于同一级别,且与宜昌、武汉同处在长江沿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武汉都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在湖北省域范围,荆州总人口占全省第三位;土地总面积全省第六位;人口密度全省第八位;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第五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第14位;工业总产值全省第七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第五位;地方财政收入全省第四位;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全省第六位;当年旅游入境游客全省第六位;当年旅游外汇总全省第六位。荆州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宜昌和襄樊。

综上所述,从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工业发展实力、社会总体投资水平、地方财政水平和地区外向度等六个方面的指标比较来看,荆州基本上都保持了较强的实力,在排名方面仅次于武汉、宜昌和襄樊,优于周边城市,但与前三位的城市尚存在较大差距;但就数据水平分析,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重工业总产值、旅游游客总数及外汇收入等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在重工业、旅游业方面发展不够,而这两大产业正是湖北省利用中部崛起和长江流域经济体系建设的良好契机,能够大力发展的方向。

二.市域城镇体系概况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

2004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个区及江陵、监利、公安3个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公里,人口634.8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为1576平方公里,人口120.03万人。

(二)社会经济概况

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30.0亿元,比上年增加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09.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完成183.2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完成137.8亿元,增长9.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6136元提高到6755元。市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2:32调整到25:43:32,三次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二次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是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荆州市域城镇发展现状

2004年末荆州市域总人口634.85万人,城镇人口为219.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4.56%,低于全省平均城镇化水平42.9%,也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40.53% 

7-1 2004年各市(县)辖区基本数据

城市

各县市

面积

各县市

人口

人口

密度

各县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004

GDP

人均

GDP

各县市GDP

占总量

比重

城镇非农业人口

K

万人

/K

亿元

万人

荆州市

1576

120.03

761

18.8%

120.94

10076

28.1%

80.87

江陵县

1032

39.37

381

6.2%

17.76

4510

4.1%

5.46

松滋市

2233

84.04

376

13.5%

60.92

7245

14.2%

22.45

公安县

2258

101.42

449

16.0%

59.16

5834

13.8%

24.10

石首市

1427

61.80

433

9.7%

56.85

9124

13.2%

21.30

监利县

3022

138.09

459

21.7%

56.18

4072

13.1%

32.69

洪湖市

2519

90.03

357

14.1%

56.65

6303

13.2%

32.56

14067

634.85

100%

430.02

219.42

(四)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荆州市辖荆州、沙市两区及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设88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 

7-2 荆州市域城镇体系现状规模结构表

城市(城镇)

非农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1

>50万人

1

荆州

56.4

63.8

2

5-15

5

公安县(斗湖堤镇)

监利县(容城镇)

洪湖市(新堤办)

松滋市(新江口镇)

石首市(绣林办)

8.2

9.6

12.2

6.8

5.9

13.9

13.4

12.2

10.5

15.2

3

2-5

4

江陵县(郝穴镇)

监利县:朱河镇

洪湖市:滨湖办

松滋市:刘家场镇

2.0

4.2

3.0

3.5

4.2

4

1-2

9

洪湖市:峰口镇

监利县:新沟镇

公安县:埠河镇、藕池镇、南平镇、杨家厂镇

松滋市:洈水镇

江陵县:滩桥镇

荆州区:弥市镇

5

<1万人

77

洪湖市: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曹市镇、戴家场镇、河口镇、乌林镇、螺山镇、燕窝镇、黄家口镇、老湾乡镇、大同湖农场、大沙湖农场、新滩镇、府场镇、瞿家湾镇

监利县:龚场镇、周老咀镇、尺八镇、汴河镇、分盐镇、黄歇口镇、毛市镇、白螺镇、汪桥镇、人民大垸农场

公安县:闸口镇、麻豪口镇、夹竹园镇、孟家溪镇、狮子口镇、班竹垱镇、毛家港镇、甘家厂乡、章田寺乡、章庄铺镇、黄山头镇

石首市:新厂镇、调关镇、团山镇、横市镇、小河镇、南口镇、高基庙镇、滑家垱镇、九佛岗镇

松滋市:沙道观镇、杨林市镇、陈店镇、街河市镇、八宝镇、涴市镇、斯家场镇、老城镇、纸厂河镇、王家桥镇

江陵县:沙岗镇、熊河镇、资市镇、普济镇、白马镇、秦市镇、马家寨镇、江北农场、三湖农场、六合垸农场

荆州区:马山镇、八岭镇、川店镇、李埠镇、纪南镇、太湖农场

沙市区:观音垱镇、岑河镇、锣场镇、沙市农场、岑河农场

(五)职能结构现状

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以荆州区城区为中心,洪湖、石首、江陵、监利、公安、松滋六个县(市)域中心为骨干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镇体系现状是鄂中南经济区的一部份,位于长江(汉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四大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首位度为2

a.人口密度、城镇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b.城镇职能分工呈松散性低层次的结构特点,区内农业基础好,资源型工业比较发达。城镇工业以纺织、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城镇职能以地方性的工商贸易中心或行政中心为主,城镇职能相似,分工协作及经济互补能力不强。

7-3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职能结构表

数量

城市

市域

中心城市

1

荆州

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生物制药、商贸、旅游、港口

县(市)域

中心城市

6

石首

精细化工、电子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环保材料

洪湖

食品、机械、化工、服装、旅游

松滋

食品、轻工、化工、旅游

监利

轻纺、建材、机械加工、化工

公安

汽车配件、纺织、食品加工

江陵

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

6市区人口构成特征

7-4 表(20002004年)

项目

年度

总户数

总人口

(人)

性别

平均每户人数

18

以下

18—35

35—60

60岁以上

2000

1651411

6432181

3305273

3126908

1374959

2031685

2252630

772907

105.7

3.89

2001

1684800

6454536

3302150

3152386

1379737

2038746

2260460

775593

104.8

3.83

2002

1735051

6475209

3317382

3157827

1384157

2045276

2267699

778077

105.1

3.73

2003

1776286

6477691

3340602

3137089

1421383

2048622

2208472

799214

106.5

3.65

2004

1843563

6385131

3285083

3126048

1334202

2022290

2304930

749709

105.1

3.48

7-5 市域人口综合增长率数据表(20002004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人口

6432181

6454536

6475209

6477691

6381131

综合增长率

3.51

3.47

3.20

0.38

-10.3

人口年龄结构:根据2000年荆州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0-18岁人口占总人口的21.37% 0-14岁的少年儿童及婴幼儿约占总人口17.27%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12.0%。与国际通用标准10.0%比,荆州市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因此应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很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文化构成:根据五普统计资料,荆州市全市每十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为2090人,人口文化素质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全国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为3611人),五普抽样调查显示,文盲率为7.43%;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8.17%;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

人口职业构成:根据五普统计资料,荆州市域的从业人员中,一产:二产:三产为581329,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中,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机关、教育文化及广播业从业人员最多,其中制造业最高,占到了17.7%。以上说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待提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很大;第二产业主要为制造业,第三产业主要为批发零售、教育文化及广播业等。

人口性别构成:根据五普资料显示,荆州市域常住总人口中,男性为323.23万人,女性为305.13人,男性比女性多18.1万人左右,性别比(女性比例为100)为105.7,与全国性别比106.74相比荆州市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当。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目标及发展策略

(一)荆州市城市化水平发展预测

1.        人口增长的途径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总体看来,荆州市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1991-2000年荆州市域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8‰,2001-2005年荆州市域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3.12‰,人口增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人口机械增长:荆州市域2000-2004年的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平均值为0.5‰。荆州市域今后的人口机械增长将以外来人口的转化和本地居民迁入为主,将继续维持一定程度的低增长。

流动人口增长:19922004荆州市域外来常住人口占市域人口的比重年均约为1.21%,说明外来人口不是荆州市域人口构成中主要部分。荆州市域外来人口未来主要居住在城市建成区内,本次规划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测算,均将外来常住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计算。

2.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详见附录1

本次规划通过多种方法对规划期末荆州市域人口进行预测,以便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校核。综合增长率法、趋势外推法、平均水平法等方法进行估算,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综合以上多种方法,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等各项因子的影响,得出2010年荆州市域总人口658万人,城市化水平42%2020年市域总人口698万人,城市化水平52%

(二)城镇化发展战略

荆州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应以中心城区的结构优化与功能增强为战略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与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为城镇化动力机制,形成中心城市扩散和县城镇、重点镇集聚相结合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

1) .中心城市促进战略: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培育荆州的中心职能。适度扩张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促进新型无污染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污染较大的产业向外围地区转移,优化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加快对外围地域城镇的辐射和带动。

2) .空间结构集聚战略: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培育集聚性空间结构。积极培育县市中心城镇,引导人口与产业向县市中心城镇集聚。通过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县市中心城镇的聚集能力。策应中心城区的产业导向,加强各县市域中心城镇的产业分工。

3) .外部区域对接战略:与武汉等主要区域增长极对接。

4)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荆州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开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冲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

5) .轴线发展、梯度推进战略: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形成规模效益,需将发展潜力高,投资效益好的地段划定重点发展地区,以宜-黄高速﹑荆-襄(东)高速﹑随-岳高速,沿长江经济带为市域发展轴,城镇化进程首先从主要发展轴开始,逐渐向两侧梯度推进。

(三)鄂中南地区协调发展构想

鄂中南地区是湖北省农业聚集程度高、第二产业欠发达的地带,在未来发展策略上要充分考虑生产力布局、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和合理布局,才可能促进鄂中南地区的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和谐的增长。

1. 建立区域内协调的产业布局,构建网络化的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镇群的有效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经营效率和质量;对于区域内的港口、生态资源要统筹兼顾,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与武汉、宜昌、襄樊、荆门加强产业、交通设施联系;建立适应于市场规律的、跨越行政区的城镇协调机制;

2. 建立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城镇体系结构;建立城镇之间网络型的联络关系;城区范围内的地区共治;县市之间、建制镇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注重环境生态与城镇群建设的有机结合,构筑生态化的城镇群落;

3. 协调各层次、各地区的规划编制,合理配置城市支撑系统,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4. 因此荆州与鄂中南地区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在三次产业发展方面要协调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合理分工,建立互补的产业结构,实现共同繁荣。

(四)城镇化发展目标

1. 经济发展目标与时序

确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近期为10%,远期为8.5%2010年确保全市经济总量为6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769元,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 第三产业比重达42%,人民生活达到稳定小康,全市增长率达到10%左右。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为15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479元,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第三产业比重达45%,全市增长率达到8.5%左右。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现代化指标体系

在分析荆州市近十年来经济社会现状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荆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计划,预测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如下:

规划期发展指标综合值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小康值

现代化值

2004

2010

2020

经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800

>3000

844

1221

2741

产业结构

II>III>I

II>III>I

III>II>I

三产比重(%

>33.3

>50

34.56

>42

>45

社会

恩格尔系数(%

<50

<20

38.8

<38

<3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f7e480d4d8d15abe234ef0.html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说明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