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发布时间:2018-09-29 21:51: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李艳芝 审题人:李晋玲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迅速

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百姓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3.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

A.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 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C.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

4.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反映了当时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5.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

A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

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

6.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这表明

A.清代开始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 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

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 D.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7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

C.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D.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

8.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

A小农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律 B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9.在1872—1885年间,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

A兴办民用工业 B创办军事工业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0.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11.到1894年,进口火柴因其价廉物美基本取代传统打火石。1900年前后,华商自办火柴厂纷纷出现,其产品比进口火柴成本更低,价格更便宜,虽质量稍逊,但性价比高,因而更易于销售。这说明

A民族工业比外商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B民众消费观念主要受民族情感支配

C民众往往存在经济实用的消费心理 D在华外商企业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

12.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

A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 B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C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 D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

131897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14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A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B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C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933年《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下列对图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男女择偶标准都有对爱情忠诚,说明婚姻自由成为主流

B男女双方都要求爱人身体强健,反映了战争年代特定的审美观

C男性对爱人普遍要求无攀登虚荣习气,说明当时坚守质朴的优良传统

D革命精神被列入择偶标准,反映了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

17.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C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

181948819118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8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B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经济的迅速复苏

191953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20.从1949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A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

C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 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

211981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

C重视资源优化配置 D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

22199248,《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23.在政治地理概念中远东中东近东欧洲中心论的产物,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合理推断这组政治地理概念最早可能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后 B.郑和下西洋后 C.工业革命后 D.鸦片战争后

24.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受英国殖民霸权的挑战 B.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失利

C.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其造成冲击 D.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

25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26.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27.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2819世纪末,美国纽约出现了金融实力雄厚的3家人寿保险公司和两家商业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和纽约花旗银行)它们各自控制着几十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并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渗透到生产领域。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这样诞生了。对这两大财团形成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企业改组、兼并,走向垄断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其提供条件 D避免了生产中的无计划性和竞争

29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30.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31.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32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的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减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31933年美国政府组织了民间资源保护队,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拥有队员达50万人。下列新政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A.向减产农民提供补贴 B.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C.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D.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341925年,苏联的一位农妇马秀拉给《农民报》写信说:共产党好像竭力要使所有的农民变穷……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它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材料表明

A.农民对经济状况改善后政治地位的担忧 B.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C.新经济政策导致农民成为了政权的敌人 D.农民对战后继续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35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下列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36.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实线为美国,虚线为苏联)

37.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该国际组织

A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

B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

C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

D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

38.下表体现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A.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B.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科学技术的新进步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39.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来说:

A.丧失经济增长动力 B.其霸权被逐渐削弱        

C.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全球反美情绪严重

40.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

A.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 B.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C.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不平等贸易问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题,总计40分,4114分,4214分,4312)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30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1930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摘自文亭《80年前的货币战争》

材料二

1934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

——摘编自谈谭《美国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

l)据材料一指出《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8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有何变化,(2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踏入十八世纪,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超过了同爱尔兰和欧洲的贸易,利物浦开始发展。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迅速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同时这里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到十九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利物浦的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利物浦》

材料二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8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哥伦布时代的欧亚大陆社会,在粮食生产、病菌、技术(包括武器)、政治组织和文字方面,拥有对印第安社会的巨大优势……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 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

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居民方面也起了关键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 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结合世界近代经济史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ACDC             6------10  BCA AC       11------15CDBDB

16----20 DCDBA            21------25 DDADB        26-----30DCDAD 

31-----35 CADAD           36----40A DCBC

二、非选择题(3题,总计40分,4114分,4214分,4312)

41 1)内容:提高关税税率;增加征税的商品种类。(4分)

理解:关税法案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

各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根源之一。(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关税政策决定权从国会转移到总统。(2分)

原因:经济危机(大萧条)冲击旧政策;

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三权分立下国会与总统(行政 )的妥协(合作)。(4分,答出两点即可)

42.(1)因素:殖民扩张;       海外贸易;        奴隶贸易;        工业革命;

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3分)

问题: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3分)

4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d420c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3.html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