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13-11-05 10:1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生作文常见问题、原因及矫正策略

陇县东南镇中学

雷小林

内容提要:学生作文常见问题有:1、立意不明确,选材不恰当;2、叙述无重点,主题不突出;3、题材不真实,感情不充沛。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及自己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矫正的策略,以期能引起师生对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的重视,使眼下的语文教学能尽快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写作的有关知识,赋予作文以鲜活生命力,进而快乐作文。

关键词:学生作文 问题 原因 策略

问题一:立意不明确,选材不恰当。

出现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弱化了写作基本知识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立意”、“选材”的教学。

从观摩过的许多课堂教学来看,大多老师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脱离,课堂多停留在阅读理解,词语运用,精彩句、段体会,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层面,多未适时拓展到写作教学的层面,以致课堂呈现出只开发语文教学文本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文本的工具性的趋势。

2、写作教学训练不系统、不扎实,学生对写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流程根本不懂,写作仅是依靠对课文的浅显感悟及写作基本技能的不系统积累而消极应付。

写作课虽然每周两节,但实际上大多老师实行的是间周作文,另外的两节课多用于阅读课教学或挪作他用,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到了讲评课,又是简单地讲评一下上次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布置本次习作任务,简单辅导一下就让学生写作,恶性循环,学生最终没有得到有关写作基本知识的系统训练。

3、学生自身写作目的不明确,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主题心中无数。

正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写作知识和扎实的写作技能训练,只凭课堂浅显的感悟、印象进行写作,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写作便不假思索,不论遇到什么题目或材料,提笔就写,只要写完就了事,哪管写作是否有主题、所选材料能否表现主题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层面的问题。

矫正策略:

1欲写作先立意,写作才有明确方向。

让学生储备基本的写作知识,掌握立意和选材的方法,正确构思文章,这是写作教学基础的基础。

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因此,是不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关键就在于这篇文章是否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内容是否是作者真情实意的流露。若没有这真情实意,这就不能算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章,更谈不上是一篇好文章。这里所说的真情实意,就是指文章的立意,也就是作者确定的主题思想。

初中阶段,重点训练的是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按其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写人为主、以写事为主和以写景为主三类记叙文。就“立意”而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立意过程可表述为“通过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想表现人物什么样精神或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以写事为主的文章立意过程可表述为“通过这些事件的记叙,写作的目的是想揭示事件所蕴涵的哪些意义,进而想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立意过程可表述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目的是想表达作者寄寓景物中的什么感情”。如果学生写作之前已经深深地明白了这些,作文就有了明确的目的,选材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写作也就有啥可写了。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以写人为主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都需要写事,但叙事的目的却不相同。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事件具体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重在刻画人物言行及心理活动;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事的目的是为了细致具体地揭示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意义,重在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此事件及事件中人物的言行和命运给人以启迪、教育。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在具体的写作中就会准确把握叙述的角度,进而才会明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主题。

2、紧扣主题,精心选材。

主题一旦确定,写作就必须紧扣主题选择材料,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把主题明确的表达出来。选材一定要新颖,切忌与他人雷同。所以,选材时先要揣测一下其他同学的心理,看他们都会选择哪些材料,会怎样叙述,明确了这些,可以避开他们的思路,选择与他们不同的材料和叙述角度,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才有可能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给热耳目一新的感觉。

选材必须满足主题表达的需要,为主题表达服务;若材料不能表现主题,那这材料就不是题材,是素材。在写作中,常有素材靠积累,题材靠选择的说法,因此,选材需精心。比如,主题想表现一个人的大公无私,那就要选择最能表现他大公无私品质的事件作为题材,诸如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等的事件就不是主题所需要的材料,这些就不能写进作文中去。因为它是素材而不是题材,题材就是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有时,在一篇文章中,为了使主题更深刻,表达的感情更充沛,往往需要选择几件事情,从不同的侧面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这时,每一个侧面仍然需要确定一个小主题,并且还要围绕小主题选择材料进行写作,使几个小主题共同为大主题服务。这样,大主题仍然是明确的。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为了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作者确定了两个小主题,即“对敌人的狠”、“对祖国、对朝鲜人民的爱”,并且围绕这两个小主题精心选择了相应的材料,通过对这两个材料的叙述,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地给我们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令人佩服的表现出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大主题,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3、教师应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尽快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阅读篇目的学习,教会学生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写作知识,并引导学生借鉴所学篇目的特点,指导自己的写作,逐渐成为集众家之长而又有独特风格的小作家、集大成者。

问题二:叙述无重点,主题不突出。

出现问题的原因: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写作主题不明确造成的。写作过程中,究竟想通过这篇文章“表现人物(或事件)的什么精神、品质(或事件的什么意义),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或愿望)”心中无数,写作只是信缰由马,写到哪里算哪里,结果导致文章主题不突出。

矫正策略:

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写作文也一样。写作中的这个目的,我们叫做主题。作文必须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人们(读者)才会明白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否则,你的文章就失去了交流、沟通的意义。试想,读了你的文章,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你的文章还有什么价值?要记住,文章是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

要想消除这种问题对学生的困扰,我们必须告知学生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始终要紧扣想“表现什么,表达什么”来写作: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详写,对表现主题有辅助作用的材料略写,对表现主题没有作用的不写。文章只有做到详略得当,重点才能突出,主题才能明确。当然,这种构思、写作能力需要长期培养、训练,方可形成,一经形成亦可享受终生。主要途径有:

1、 教师培养、训练。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可设计既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又可培养学生构思写作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回答,在教师读、写结合教学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能力。

第一步:这篇文章写什么(指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什么(指写作目的)?培养学生概括、理解主题的能力。

第二步:这些内容能突出表现这个主题吗?——培养学生选材的能力。

第三步:这些材料中最能表现主题的是哪些?对表现主题有辅助作用的材料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结构安排和突出重点的能力。

第四步:你认为这篇文章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欣赏能力。

第五步: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作者是你,你如何写作这篇文章?将自己的构想和原文比较一下,哪个好?为什么?——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此五步循环运用,学生阅读理解和构思写作能力自然会不断得到培养,阅读和写作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2、 学生自我培养、自我训练。

在教师不断培养的前提下,学生会很快掌握这五个步骤。此时,教师便要求学生无论课内、课外,只要阅读一篇文章就按照这五步去分析、去理解、去运用,何愁自己的作文水平不会提高。对此环节,教师要有意布置一些文章让学进行练习,将结果在班级进行交流检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当这变成了大多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等待的将是丰硕成果。

问题三:题材不真实,感情不充沛

出现问题的原因:

1、写作知识贫乏,写作水平过低,作文经常得不到师生肯定或欣赏,甚至经常被批评,形成作文恐慌症,写作瞎编乱造,无真情实感,更谈不上感情充沛,这是造成作文应付交差的主要原因。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作文,到初中已写了七八年的作文了,究竟哪一阶段出现问题,导致作文水平低下,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针对原因寻求补救办法。

2、写作态度不够端正,不重视对生活体验地整理,不重视对生活素材的搜集、积累,写作时既不用心思考,又胸无成竹,临时抱佛脚,编造事实,交差了事。这样,一个置身事外根本没有情感体验的人又怎么能写出真情实感来呢?

矫正策略

1、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作文是释放胸怀、倾诉感情、寄托希望的手段,更是与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

按理作文应该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使作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这种意义上的写作,原本就是一种享受,是收获一种倾诉或发泄的快感,是释放人性、弘扬正义、揭露丑恶的责任。因此,当一个人能抱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写作时,他眼中的一切都充满了情感,无论看还是写,其实都是在抒发某种感情,正如刘勰所描述的那样“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大多没把作文当做一种释放情怀,收获快乐的事情,而是当做一种沉重的负担,迫于老师的威慑力才勉强完成。选材并非是源于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要么瞎编乱造、要么道听途说,因为置身事外,从无相应的情感体验,叙述起来干巴无味,即便是硬贴上几句抒情的句子,也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恶心难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本无揣测和感受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的感受,凭空想象又如何能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呢?

2、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写美文,寄托美好希望。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切忌随意编造,无情硬挤。训练的题目或话题,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最能抒发压抑在学生心中急于抒发的感情。当学生心中的抑郁得到释放时,便会有一种被拯救的快感,心情大悦,自认为找到了一种自我愉悦的途径,此时,他们便已爱上了作文,这种情况下若让他们及时写作,写出的文章一定能够打动人心。

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浓厚兴趣,爱上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我们应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上下大功夫。尤其是在作文评讲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好或是一个句子写得好,我们都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使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露脸,觉得自己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能得到老师的欣赏。于是,他便毫无理由的爱上作文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炫耀自我、被人欣赏,尤其是被更多人欣赏,永远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他们自认为是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们也应该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以满足学生渴望被人羡慕、被人欣赏、企求出人头地的心理。如果一味揪住学生的问题不放,大加批评,甚至大发雷霆,恶语相加,原本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根本看不到希望,反而因为作文在同学面前屡丢面子,便会对作文失去信心,以致破罐子破摔,消极应付了事。因此,教师应多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满足,才能教育、引导、鼓励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4eb649783e0912a2162a91.html

《学生作文常见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