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第5章 第一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发布时间:2015-12-28 13:23: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成功方案第3 5 第一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选择题

1(2013·安徽高考)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选B 激素不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例如:抗利尿激素;代谢终产物可以通过反馈来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的种类不尽相同;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例如:细胞衰老。

2

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解旋酶 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解析:选B 肽酶破坏的是肽键,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间氢键,纤维素酶破坏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ATP水解酶破坏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化学能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分子。

4(2014·厦门模拟)如右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解析:选D 图中有温度和底物浓度两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在达到饱和点前(AB)限制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底物浓度。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温度、酶的数量等。曲线的反应速率不同是由温度不同造成的。曲线表示的温度仅比另外两种温度更适宜,但不一定是最适温度。

5(2014·福州质检)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解析:选C 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还会再加大,因为图示还未出现下降的趋势;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上升。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因为酶已经饱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因为本实验本来就在最适条件下进行。

6.对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解析:选C 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气泡)。增加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一段时间后,因底物过氧化氢全部被消耗分解掉,产生的氧气(气体)量不再增加。

7.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的顶点一定上移

解析:选D 本题实验是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是否使用化合物X,使用化合物X的处理是实验组,未使用化合物X的处理是对照组;根据图形信息可以推出,两个处理酶的最适温度不变。化合物X不会破坏酶的结构,不会使酶完全失活。pH升高,酶的活性不一定升高,曲线的顶点不一定上移。

8..(2014·福建卷)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

A.蛋白酶 BRNA聚合酶

CRNA D.逆转录酶

解析:【答案】C 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当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余下的物质主要是RNA,且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大多数是蛋白质,其次是RNA

9(2014·厦门质检)右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则E表示(  )

A.酶增加的活化能

B.酶降低的活化能

C.酶催化反应释放的能量

D.酶催化反应需要的能量

解析:选B 酶可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由图示曲线比较可知,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10.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解析:选B 有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斐林试剂使用时必须水浴加热,不适宜检测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碘液不能检测出蔗糖是否被分解。

二、非选择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右图所示三组实验。

其操作步骤是:

步骤一:如下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 min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 mL斐林试剂,并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2 min,观察现象。

(1)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步骤三,其实验结果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麦芽糖,麦芽糖遇斐林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酶都有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活性。当酶失去活性时,即使再给予适宜的温度也不能恢复其活性。

答案:(1)实验结果:甲组和乙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组的颜色深,丙组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2)淀粉液在提取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3)仍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在步骤一时,酶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此后降低温度不能恢复酶的活性,淀粉没被水解成还原糖

12(2013·新课标卷Ⅱ)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意: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的结构单体是葡萄糖,其水解后生成的二糖由两个葡萄糖组成,所以此二糖为麦芽糖。

(2)试管1和试管2两组进行对比,相互之间的自变量为是否有胚(或有无α­淀粉酶存在),因变量是试管中淀粉的含量。在此实验中淀粉的含量由生成的α­淀粉酶的量决定,α­淀粉酶含量高,则淀粉被水解的多,α­淀粉酶含量低,则淀粉被水解的少,无α­淀粉酶,则淀粉不被水解。检测时,加入碘液后,颜色较深的含淀粉多,颜色较浅的含淀粉少。

(3)以试管5作为空白对照,对比试管2和试管3,仅有试管3中的淀粉被分解,说明试管3α­淀粉酶产生,而试管2没有淀粉酶产生。由此,可以推断GA溶液在无胚的情况下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继而促进了淀粉的水解。

(4)观察试管234, 三者加入的GA呈梯度分布,且当GA含量越多时,试管中的淀粉越少。由此可推测,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a­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13.材料:苹果的鲜食风味与其果肉细胞中的酚类物质种类与数量息息相关,果肉细胞中还有一些促使这些酚类物质氧化的酚氧化酶,若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结构解体时,酚氧化酶有机会与酚类物质接触而使物质氧化成棕褐色。

材料: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氧化酶。茶叶制作工艺中,有手工或机械揉搓、热锅高温炒制、晒干、炒干等方法。

(1)据材料,我们可以推测,正常水果不会变成褐色,是由于细胞内具有________的缘故,这也表明细胞的这种结构具有________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与细胞内________(物质)的决定分不开的。

(2)家庭中为了延缓切开的苹果变为褐色的时间,可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

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含有酚氧化酶,人们利用酚氧化酶活性可加工制作商品。请试回答红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过程(提示:红茶颜色为褐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回答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有________关键过程(提示:绿茶颜色为绿色)。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生物膜系统的存在,真核细胞内完成各种功能的酶是分开存放的。这种特性也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特性最终由本物种的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可以抑制酶的活性。

(3)制备红茶时需要采用手工或机械揉搓的方式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

(4)制备绿茶时则需要防止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接触,但细胞的破坏是难免的,于是便有了热锅高温炒制使酶失活的想法,这是利用了酶的高温失活的特性。

答案:(1)生物膜系统 选择透过性 DNA(或遗传物质、基因)

(2)把切开的苹果置于04冰箱中 适宜的低温抑制酶的活性

(3)将细胞揉破 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类物质与氧化酶接触而发生反应

(4)热锅炒制 使酶失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71b6df6bd97f192379e938.html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第5章 第一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