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发布时间:2014-03-09 14:30: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基础。

环境毒理学的基础包括医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

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简述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研究意义。

答: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

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Ⅰ机械性迁移,包括气的机械性迁移、水的机械性迁移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Ⅱ物理-化学性迁移:①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②溶解挥发作用;③酸碱作用;④络合作用;⑤吸附作用;⑥氧化-还原作用。

Ⅲ生物性迁移①生物浓缩:指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富集。②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

③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研究意义:对于阐明人类在环境中接触的是什么污染物,以及接触的浓度、时间、途径、方式和条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毒理学意义。对于阐明人类或其他生物

在环境中接触的污染物的真实世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与全球生态平衡都是十分重要的。

4、简述污染物的转化规律。

答:①物理转化作用:污染物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

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

②化学转化作用: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③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

变化过程。污染物生物降解或转化的结果,一方面可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毒性降低,或形成更容易降解的分子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部分污染物的毒性增强,或形成更难降解的分子结构。

5、简述毒物在生物膜中的转运方式。

答:被动扩散:膜两侧的毒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化学物并不与膜起反应,

不消耗能量。

滤过:化学物通过细胞膜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特殊转运(被转运的毒物必须与生物膜组成成分发生可逆性结合,并形成复合

物)包括主动转运: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由低浓度处转运并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其特点是需要通过蛋白载体作用,载体可逆浓度梯度,使化学物通过细胞膜,因此需要消耗能量。

易化扩散:膜上蛋白质载体特异性地与某种化学毒物结合后,其分子内部发生构

型变化而形成适合该物质透过的通道而进入细胞。易化扩散只能按顺浓度梯度方向转运,因为不需要消耗能量。

膜动转运(颗粒物和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常伴有膜的运动)包括吞噬作用:由于生物膜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因此,对颗粒状物质(如大气中的烟尘)和液粒,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的变形移动和收缩,把它们包围起来最后摄入细胞内。

胞吐:某些大分子物质也可通过胞吐方式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

6、简述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并举例说明。

答: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的观察,阐明某种物质的毒理及潜在的危害,对该物质

能否投入市场作出取舍的决定,或提出人类安全的接触条件,即对人类使用这种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的研究过程称为毒理学安全评价。

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①《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中的毒理学评价项目:

第一阶段:动物急性毒理试验和皮肤及眼睛粘膜试验

第二阶段: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②《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中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 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7、简述多环芳烃类物质的致癌机理。

答:多环芳烃类物质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过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

活化后才具有致癌性。下面以苯并α芘来说明其致癌机理:苯并α芘进入人体,在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达到代谢产物-环氧化物,→78-环氧化物+环氧化物水化酶→78-二羟基化合物,经环氧化成为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近似致癌物),其910 位的氧环被打开,苯并α芘分子的10位碳原子上形成亲电子的阳离子(终致癌物)。终致癌物可与DNA 等生物大分子发生

共价结合,造成DNA 不能修复或修而不复,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

8、为什么说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

答:①这种物质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量虽然不大,但却广泛存在。

②易于在环境中形成,不仅可在环境中外源性合成,还可在生物体内进行内源性

合成。

③对从水生动物到人类的大多数动物都有致癌性,亦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和致畸

性。

④能诱发多种器官的肿瘤,有些N-亚硝基化合物能通过胎盘影响子代或二代发生肿瘤,并能产生遗传致畸的作用。

9、简述芳香胺的致癌机理。

答:芳香胺是间接致癌物,先需经过代谢活化,其活化过程如下:

①氨基中的氮发生羟化,然后经过重排形成邻位羟基化衍生物;

②羟化后的活化产物发生酯化,主要是硫酯化。酯化后的产物是水溶性的,此时

排到尿液中,潴存于膀胱内,因而膀胱就成了靶器官;

③酯化后的活化产物与核酸中的碱基作用,使细胞的DNA 发生结构与功能的改

变,这样就导致了最初的癌细胞。

10、金属污染为什么容易导致公害事件?

答:金属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如果不经过有针对性的处理,单纯依靠自然

是很难使其转化为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质的,长期污染,就会导致有毒金属物质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土地中不断迁移、转化和积累,当积累到人体承受极限浓度时,就会引发公害事件。金属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危害是由于人类盲目而毫无节制地开发金属资源所造成的。

11、简述靶位点学说。

答: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达到某一浓度并足以引发一系列有害生物效应的部位,称

之为污染物毒作用的靶位点。许多污染物常能选择性的作用于某种细胞或某一位点,也有的能作用于多种细胞或多个位点,污染物的这种特异性的损伤作用,主要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同时也与生物体靶位点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密切相关。污染物作用的靶位点通常是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生物体接触的部位,或者是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所发生的部位。靶位点的生理学功能不同,对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或耐受性也不同。

12、简述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答: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多数有机磷农药属于磷酸脂类

或硫代磷酸脂类,其通式为R1R2PXY,其中R1R2碱基集团,X 为氧或硫原子,Y 为各种不同的酸性基团。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和XYR 基团有关。R 为乙基毒性最大,X 为氧原子时较硫原子毒性大,Y 为强酸根时毒性较强。

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作用机理:抑制胆碱酰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

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刺激胆碱能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13、简述镉的毒作用及其机理。

答:①镉与含巯基、氨基、羧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镉结合蛋白,可导致各

种酶活性的抑制。特别是抑制产氨酰基氦肽酶,该酶还有的锌被镉置换后失去活性,结果使蛋白质的分解和再吸收减少。

②镉还可干扰铜、钴等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而产生相

应的毒作用。

③镉损伤人体肾小管,引起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酸、尿钙、

尿磷和酸性粘多糖的排出量增加。

④镉与含巯基蛋白的结合,不仅是许多酶活性抑制或灭活的机理,也是镉在生物

体内长期蓄积的主要原因。

14、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

答:①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大膜孔,通透性较大,不论是

脂溶性还是水溶性物质,只要分子量小于69000 的物质都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而抵肾小管。

②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某些有机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毒物可通过两种不同机制进

行分泌,使毒物由近曲肾小管细胞一侧中主动分泌到尿液中。

③肾小管的重吸收:未解离、非极性和脂/水分配系数大的毒物,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回到血液中。

15、致畸物致畸作用具有什么毒理学特点?这些特点在致畸试验中有何意义?

答:致畸物的致畸作用具有的毒理学特点:

①胚胎与致畸物发生接触时,可因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敏感

性。一般在器官形成起,胚胎对致畸物最敏感,故此期称为敏感期或危险期。

②种属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不同种系的动物显出不同的敏感性。

意义: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致畸试验中充分了解致畸物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

种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畸作用。

16、飘尘粒径的大小及飘尘的载体作用对污染物的毒害作用有什么影响?

答:(1d>5um95%被鼻腔阻留、器官吸附、纤毛清扫出来。

2d<5um:进入支气管、肺的深部→纤毛上皮的摆动向外推送,咳出。

3d<1um:①到达肺泡,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沉积在终末支气管壁和肺泡,

并且随肺泡和支气管表面液体流动,1h 后,90%向外移动排至咽部而被吞咽或咳出,被吞咽的飘尘将进入胃肠道;②到达肺泡壁,进入肺间质,随淋巴流动进入局部淋巴结;③易溶解的颗粒,进入血液,流到全身器官(80%d);④不易溶解的颗粒,经肺部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得到清除。

17、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答: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化学农

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它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8、生物转化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生物转化的多样性;②生物转化的连续性;③代谢转化的两重性;④代谢

饱和状态。

19、环境污染物的蓄积毒性实验一般可用哪些试验方法?

答:①蓄积系数法;②20 天蓄积试验法;③受试物生物半减期测定法。

20、进行毒理学试验,在选择试验动物时,一般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①所选的动物种类对受试物的代谢方式尽可能与人类相似;

②最好采用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动物的生理常数、营养要求和应激反应比较稳定

的纯系动物或内部杂交动物和第一代杂种动物;

③价格低廉、容易饲养。

21Ames 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一种突变型微生物菌株与被检化学物质接触,如果该化学物质具有致突

变性,则可使用突变性微生物发生回复突变,重新成为野生型微生物。野生型具有合成组氨酸的能力,可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不含或少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而突变型不具有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故不能在低营养的培养基上生长,据此来检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

22、烷化剂是怎样引起基因突变的?

答:烷化剂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极易使DNA 分子中的碱基发生烷化作用而形成共价结合的加合物。DNA 等生物大分子发生烷基化可产生两种作用:一是碱基配对性质发生改变;二是产生去嘌呤作用,即使嘌呤烷化后与糖的结合键断裂,使它从DNA 长链上脱落下来,造成一个空档。等到复制时,与空档相对的地方就可以配上任一个碱基。上述两种作用的结合均能引起基因突变。

23、简述汞中毒的作用机理。

答:①汞离子(Hg+)与蛋白质上的巯基(-SH)或二巯基(-S-S)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

②汞与生物大分子的氨基、羧基、羰基、咪唑基、异吡唑基、嘌呤基、嘧啶基和

磷酸基等重要基团结合,改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细胞的损伤而影响整个机体。

24、试述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

答: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放射不同类型的射线。射线的电

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损伤,即辐射直接将机体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DNARNA、蛋白质分子及一些重要的酶等。结果使这些分子的共价键断裂,生成离子或自由基,也可能将它们打成碎片。第二种是间接损伤,即射线首先将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电离,生成活性很强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继而通过它们与机体的有机成分作用,产生与直接作用相同的后果。

25、简述CO 的毒作用机理。

答:CO 易与Hb 结合,抑制其携带O2的功能,从而导致机体各组织细胞缺氧,造成低氧血症。同时,高浓度的CO 还可与含二价铁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如与肌红蛋白结合,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内的线粒体,从而损伤线粒体的功能;CO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

26、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几条途径?各条途径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环境污染物吸收主要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

经消化道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毒物的浓度;②毒物的性质、物理性状;③肠道蠕动情况;④胃肠道内是否有食物。

经呼吸道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毒物的形态;②毒物的浓度;③气溶胶

和颗粒状物质颗粒的大小。

经皮肤吸收,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①皮肤完整与否;②皮肤的部位;③毒物本

身的理化性质;④毒物与皮肤接触的条件;⑤毒物的浓度。

27、影响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污染物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①毒物因素;②机体因素;③环境

因素。其中毒物因素包括毒物的化学结构、毒物的物理性状、毒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三方面的内容;机体因素包括机体的种属、品系,机体的个体感受性,机体的年龄、性别、饮食营养状况、健康状况、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环境因素包括环境中是否有其它污染物会发生联合作用,环境的物理因素两方面的内容。

28、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急性毒性:LD50,联合急性毒性;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传统致畸、短期喂养试验:①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验);②骨髓微核试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③精子畸形试验;④其他备选遗传毒性试验;⑤传统致畸试验;⑥短期喂养试验(30d 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d 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

29、简述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污染来源。

答:芳香胺类化合物由于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使得工业生产尤其是有关化学工业

如芳香胺类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电缆电线制造业等成为了环境中芳香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此外,含有氨基酸的化学物质在700℃以上的温度燃烧也有可能产生芳香胺,因此,在焦化、煤气、沥青等作业中均有接触芳香胺的机会;许多食用色素、香精、糖精等都是以芳香胺为原料的产物。

30、多种化学物间对机体产生的联合作用主要有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独立作用四种类型,请分别论述。

答:①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M=M1+M2

多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等于每一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②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M>M1+M2

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种化学物单独作用之和。

③增强作用(potentiation effect):

如果一种化学物本身无毒性,但与另一种有毒物质同时存在时可使该危害物的毒

性增加。

④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M

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⑤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M=M1+M2(1-M1)M=1-(1-M1)(1-M2)

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同,彼

此之间互无影响。

31、简述铅的毒作用机理。

答:①铅能抑制红细胞内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和亚铁螯合酶等含有巯基的酶,使其相应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铅对机体内仆啉代谢的影响,使血红素的合成受阻;

②铅还可直接作用于红细胞膜,降低膜上Na+/K+-ATP 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钾离子渗出,细胞稳定性降低,从而引起溶血;

③铅能引起近端肾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同时还有线粒体的损伤、细

胞核的肿胀、萎缩、纤维化和再吸收障碍等;

④铅对心肌线粒体的破坏常是急性和慢性铅中毒患者出现心脏功能障碍的原因;

⑤铅对脑组织乙酰胆碱代谢的影响,抑制了神经突触的传导,导致在周围神经系

统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精细运动的协调功能减退;

⑥铅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细胞磷酸

肌酸的再合成受阻,可能与铅性瘫痪有关。

3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包括几个试验阶段?各阶段有哪些试验?

答: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和慢性

毒性试验四个阶段。

1)急性毒性试验:①用霍恩氏、几率单位法或寇氏法测定经口LD50,如剂量达10g/kgb.w.,仍不引起动物死亡,则不必测定LD50;②7 天喂养试验。

2)蓄积毒性和致突变试验:①分别用蓄积系数法和20 天试验法进行蓄积毒性试验;②致突变试验包括细菌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中任一项,显性致死试验、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中任一项,以及DNA 修复合成试验。

3)亚慢性毒性和代谢试验:①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 天喂养试验、喂养繁殖试验、喂养致畸试验和传统致畸试验;②代谢试验包括胃肠道吸收,测定血液浓度并计算生物半减期和其他动力学指标,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排泄(尿、粪、胆汁)。有条件时可进一步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4)慢性毒性试验:将两年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结合在一个动物试验中进

行。

33、多环芳烃在体内致癌的关键步骤是DNA 互补碱基对间的横向交联。为什么?

答:总结一个公式: 30.0512 2 3lg 4.751 1 2 K = ΔE ΔE nΔE 他应用这一关系式对将近50 个多环芳烃的母体进行的计算表明:除个别有一级偏差外,绝代部分的计算结果都与生物实验结果相一致。戴氏通过分析表明,多环芳烃的两个亲电碳原子(亲电活性中心)的最优致癌距离接近2.80A,这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间负性中心的距离接近。

34、环境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答:(1)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疲劳,听力损失呈永久性;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衰弱症;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血压波动大,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等;

4)对内分泌的影响:内分泌腺功能紊乱;

5)影响人的睡眠、学习和工作。

35、为什么近年来开始停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

答:有机氯农药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一般不高,不

溶于水而溶于脂肪、脂类或其他有机溶媒中,化学性质稳定,在土壤、水体和动植物体内降解缓慢,在人体内也有一定的累积,有较长的残留致毒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36、城市环境噪声有哪些来源?有什么特点?

答: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声源面广而不固定,有发自

地面的,也有来自空中的,后者对环境影响面最广)、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①环境噪声是能量污染,即发声源停止发声污染即自

行消除,不留后作用;②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③环境噪声具有局限性和分散性。

37、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高等植物毒性试验、蚯蚓毒性试验、陆生无脊椎动物试验、土壤原生动物毒

性试验、土壤微生物试验(包括转基因工程微生物试验、土壤细菌致突变物质阳性传媒试验、发光菌试验等)、土壤滞留功能评价试验、特殊毒性试验(紫露草微核试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生物标记物试验等。

38、简述研究污染物代谢动力学的意义。

答:研究污染物代谢动力学的意义:了解毒物在体内消长的规律,从而对毒物安

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9、简述安全性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

答:安全性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①实验设计的科学性;②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③熟悉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特点;④评价结论的高度综合性

40、烷化剂是怎样引起基因突变的?

答:烷化剂是一类化学性质活泼,能提供烷基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细胞大分子化合

物烷基化的化学物质。烷化剂具有一个或两个烷基,分别称单功能或双功能烷化剂,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 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 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 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41、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答: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

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18 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42、毒物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库包括哪几种?

答:毒物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库包括四种,即血浆蛋白贮存库、肝和肾贮存库、脂

肪组织贮存库和骨骼组织贮存库。

43、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

答:生物迁移(biotransport)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过程而发生的迁移。污染物的生物性迁移过程主要通过三个系数来定量描述,

生物浓缩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 =

生物累计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AF =

生物放大系数(biomagnification):BMF =

44、SO2CO NO2在人体的毒作用方面有哪些主要异同?

45、水体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

有机污染物:

——氮、硫、磷产生的硫化氢,可杀死多种生物;

——有机物分解需要消耗氧气,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

重金属污染:工矿企业排入水体的重金属,如HgCuCrZn 等有毒有害物质都能引起生物体的急、慢性中毒。

农药污染:残留在农作物、果树、森令、土壤表面的农药经雨水冲刷及其他途径进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赤潮: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盐类的有机污水的排放大大刺激了某些单细胞的鞭毛藻类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遍布海湾、河口,使这一带的水体颜色改变,水质恶化,引起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酸雨:由于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长程传输中形成的,又以湿和干的沉降形式返回地面。酸雨的最严重后果是降低湖泊、河流、水库的pH,使水体酸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直接杀灭众多水生生物种类,引起物种组成的变化和多样性的大幅度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35fc997f1922791688e86a.html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