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规划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镇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规划
调查地点:河南省项城市丁集镇调查对象:丁集镇居民
调查时间:2010.08.0108.25
调查内容:我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长远规划。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各地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我试图从我镇村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发展项城市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对策。
丁集镇距项城市区10公里,辖30个行政村、办事处,5.6万人,6.1万亩耕地。曾被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素有中原皮都之称。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兴农富民、兴企业强镇、兴城活商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五年来,我镇连续在项城市乡镇工作综合考评中居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在周口市183个乡镇中位居第七位,是周口市十强乡镇之一。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河南省林业生产十佳乡镇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4项。先后被省外贸局确认为河南省最大的山、绵羊皮生产加工基地;被中科院选定为纳米科技产业化生产基地;被省政府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被省烟草局确认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国家、省、市领导温家宝、李克强、袁木、王明义等多次到该镇视察工作,对该镇各项工作特别是板块经济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皮革业是我镇的支柱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2006年,该镇皮革业纳税额突破100万元的企业2家,突破50万元的企业4家,皮革税占整个工商税收的82%,成为丁集经济发展的擎天柱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大力发展标准农业、订单农业、规模农业,全镇初步建成了以新世纪黄瓜、美国BS西芹、凯特杏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果生产基地、金芒果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槐山羊规模养殖基地。该镇林业生产已达到高级平原绿化标准。我镇林业占地面积1.56万亩,林木总株数210万株,活力木蓄积量6.8万立方,其中用材林6000亩,经济林5000亩,风景林3000亩,林木覆盖率26%,村屯绿化履盖率86%,镇区绿化率76%,实现田成方、林成网,6万亩土地无空档的高级林网化格局。
如今的丁集镇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着国内外友人到丁集镇投资兴业和丁集人民共创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
近年来,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这为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镇农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农村经济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在2002年前,国家通过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政策、保护价政策等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在农产品销售价格增长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形成剪刀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直接结果是农业生产成本中工业品投入物的耗费增加,部分抵销了农产品的涨价收入。目前,农产品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至去年起,我县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上交的税费大幅度减少但农民负担仍相对过重。同时由于农村交通条件差,其他基础设施仍然弱,农民投入较大,增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为941元,2001年为1054元,4年共计增加143元,年均增长率仅为2.5%。农产

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解决温饱问题,多年来农产品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同时受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因此,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尚不健全,农产品质量较差,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启动迟缓,进程较慢。长期以来,农村实施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户掌握了多数生产资料,农户分散经营农业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始终是困挠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县产业化经营缺少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偏低,生产集中程度不高,带动农户能力较弱,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尚未形成农户与龙头企业“双盈”发展的态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我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5万人以上,年创收入1亿多元,是我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政府缺乏有效地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农民工外出误工具有盲目性,有的农民还存在后顾之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此外,我县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对迟缓,工业化程度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渠道窄,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为了使我镇的小康社会建设更上一次楼我们制定了一些长远发展规划。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有了合理的规划才能够做到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其次要严格按规划稳步实施,如果有了规划,却不能严格地按规划管理实施,那么规划也就成了墙上挂挂,纸上画画的“鬼话”了。所以,制定规划和按规划严格管理建设是一个问题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村庄规划一样也应该是一个有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布持续实施的指导性方案。所以,规划不是一步到位的短期工作计划,而是可持续性发展和分步实施的长远性的方法和过程。
教育,是人人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教育资源在配置上的不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导致社会不公的初始原因。因为人在生存权与发展权上的公平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权利的是否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例关系。加强规划法规宣传教育。我们必须加大搞好村庄规划的宣传力度。当然,宣传规划的前提应该首先要花大力气,扎实地搞好科学可行的村庄规划。要重点宣传有关村庄规划的内容、进行规划的好处和不搞规划的危害,切实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和不安。要加强规划法规宣传教育。我们必须加大搞好村庄规划的宣传力度。当然,宣传规划的前提应该首先要花大力气,扎实地搞好科学可行的村庄规划。要重点宣传有关村庄规划的内容、进行规划的好处和不搞规划的危害,切实打消农民心中的疑虑和不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环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广大农民自身也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乡镇、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集中供水、挖沟修路、安装路灯、建活动场所、人畜分离、消防、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等村庄整治的诸多问题中,选择需要优先建设的项目,统筹资金分步实施。进行村庄规划还应充分听取农民意见,不能搞一个标准,从一家一户到整个村庄,突出本村特色,体现传统、和谐之美。强化安全保护和资源利用意识。首先,要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村庄规划要远离自然灾害多发区,尽量避免和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其次,要合理利用土地,充分考虑保护好河流、山林和原有绿地,不能吃子孙饭。要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乱拆乱建。第三,要保护和完善村庄特色。积极探索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强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科学预测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变化情况,确定未来十至二十年的村庄空间布局。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二是改造与新建的关系:村庄规划的性质和建

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要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发特色产品,努力形成区域经济格局;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行庭院经济开发,进行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抓好农产品运销,培养农村经纪人,搞好流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对农民工的培训,壮大我镇建筑施工队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农村工业和建筑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坚持舆论开道,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坚持规划先行,改革破题,实干兴村。优化资源配置,使新农村建设富有时代特征,不断日新月异,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我相信在党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康生活必然会越来越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dd8fe3b5727a5e9856a619c.html

《我镇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