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不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7-02-23 20:55: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养老不适合高大尚,要接地气

2015,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养老床位指标完成率大大超出政府预期,各路资本跑马圈地式的疯狂投入见证了2013年国35号文后引领下的繁荣与激情。

而行业繁荣与激情的背后,依旧是养老市场的“不温不火”,用降价换入住率的被动方式依旧在延续,除不老山庄外的养老产品也依然乏善可陈:养老地产/CCRC社区失去了圈地的光环;居家养老面临长期亏损、痛点误判,逐渐淡出行业视线;高端机构尚未摆脱高投入带来的运营压力和低入住率……

然而,在以上模式的悲催中,我们却看到“公办民营”模式愈发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成长性,虽被大资本所不齿,但却真正实现了“盈利和品牌的双赢”。

如果说因缺少发达国家政府主导的“护理险”政策支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老年人消费天花板的困扰,那么中国的“公办民营”模式却给我们开启了另一扇窗,虽然这扇窗很难依靠正规途径去开启,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养老盈利的核心要素:选址、房租、硬件投入。

服务呢?

用外行的眼光,一定会认为服务才是养老的核心。其实不然,选址才养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服务更应该满足企业利益,在当下养老消费天花板的情况下,好的服务一定是满足付费需求,而非不计成本的超越,海底捞和小米的超预期模式也并非让我们不计成本,而是通过“产品/服务均好+单点突破”模式,形成好口碑。每项服务都有其成本所在,而并非每项服务都能产生实际收益,如果用投资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才会找到最理性的服务模式。

如何让服务真正产生溢价,而不仅仅是品牌包装?

这需要时间的积淀,其实积淀服务的同时,更是寄托于客户迭代,就像我们有理由相信60后一代老人和其子女一定会为更认同养老服务的价值,这种认同最直接而真实的表现就是实际消费。

随着资本的融入,养老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论是海归、地产、金融从业者,抑或医疗、酒店从业者,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俯视着养老,这个似乎“很低端的行业”,都畅谈着让人充满想象的运营与盈利模式。无疑,这些高端人才带来了宝贵的视野,但同时也带来了浮躁与不接地气。客观来看,目前国内养老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组织形式,都没有质的飞跃,更谈不上服务差异化。

于是乎,硬件与适老化成为了养老的另一张名片,因为“速成”,因为“看得见”、“摸的着”。但当这些高端机构开业后,都会真切地看到,老人更愿意把自己家的旧家具带来,而非我们认为专业和高端的适老化设备,偏离需求的投入,变成了沉默的成本。

所以,做养老机构的没挣钱,服务养老机构的反而盈利了,但这种盈利会随着行业的发展渐渐失去光彩,最终回到理性与不装,于是我们看到了499的适老样板间报价。

真正在一线服务老人的,其实,还是那些人,我们无法彻底改变那些人,就像我无法说服自己做养老护理员到底有多么高尚,而我们能做的,是和他们一起奋斗在一线,发自内心的尊敬,是努力让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是让他们和老人吃一样的饭菜,是聘用一位大姐照顾他们的生活……

2013年后,业内出现了很多自称“标杆”的养老项目,但养老机构不是艺术品,脱离合理盈利的本质纯属耍流氓,标杆的意义更在于经营上的成功,而非硬件上的高大上、智能化、适老程度,这种项目更该叫做“概念店”,远观而不可亵玩,更无法规模化“量产”。地产、保险等高利润行业改变了养老作为服务业,合理控制成本的生存之道,也将养老带入了所谓不盈利的怪圈,但只有不盈利的企业,没有不盈利的行业,我们要坚信养老的未来,但需要正确的做事。

十二五期间,政策和财政更多关注机构养老,床位作为可衡量政绩的数字化指标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就好像我们真的认为“9073”是根据老年人需求的科学规划。

十三五期间,政策和财政会逐步关注居家和社区养老,当然区别于以往,将会通过机构逐步辐射到社区、居家养老,而非设计成独立的三块业务,而机构的选址决定了未来企业面向居家、社区这两块儿大市场的外拓力。

以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中高端护理型连锁机构发展模式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同,回归到城市核心区,围绕三甲医院,寻求低成本物业,提高有效出床率,合理降低单方改造投入成本的理性操盘方式也已成为行业共鸣,面向5-8年后高品质养老需求的爆发,到了深耕细作,研究服务,打造差异,培养团队的冬藏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fa814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0.html

《高大上不接地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