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国内发生的污染事件

发布时间:2019-10-25 10:40: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近五年来国内发生的污染事件

序号:68

姓名:邱莹莹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管082

学号:2106131012672

近五年来国内发生的污染事件

没有人会怀疑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环境依然遭受到了污染:土壤污染让人类失掉了对食物的信任;沙漠化和荒漠化的警钟已经敲响;更令人无奈的是边治理边污染--这边治理那边污染。

提到环保,毋庸置疑,我们做的相当的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就以下案例,谈谈我们的严重污染造成的危害:

环境污染事件一:2009年重金属污染湘江威胁4000万人饮水安全

湘江告急!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1978年,湘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由此而来。相当长时期内,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砷、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湘江重金属污染全国最重

word/media/image2.gif湘江遭重金属污染严重。

湘江已不堪重负。

值得庆幸的是,湘江污染治理已迎来转机——国家把湘江列为国家的又一个重点治理流域,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有望纳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范围。除政策支持外,更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到2010年投入700亿元治理湘江水污染,到2015年将投入3000亿元用于湘江流域综合整治。

三十六湾治污进入“阵痛期”

临武人说:湖南有“三治”需谈到三十六湾矿区,治污、治矿、治黑。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的三十六湾,矿产资源丰富,是湘江的二级支流甘溪河(下游称“陶家河”)的源头。多年来,三十六湾矿产资源因掠夺式开采,不仅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也给陶家河流域带来了严重污染,当地政府曾数度整治,“矿乱”数度死灰复燃。

围困陶家河:陶家河在上游临武县境内称之为甘溪河,发源于该县的三十六湾矿区一带,经嘉禾到桂阳注入耒水,是湘江的二级支流。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地带的三十六湾,铅、锌、锡、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陶家河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至今,嘉禾、桂阳、北湖区等地村民的上访就没有停止过。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河道淤结,河床抬高;水土流失,存在行洪安全隐患;生态遭到破坏,田地不能耕种;水质严重污染,数万人饮用水出现困难。

陶家河流域污染,主要是锌、铅、锡、砷、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因三十六湾矿区产生的尾砂、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河流造成污染,而随意堆放的废石、废砂、废渣经山洪冲刷流入河道,加剧了污染程度。

民生问题由此引发。饮用水问题、灌溉问题、河道治理问题、耕地改良问题、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补偿与劳保问题等接踵而至,陶家河流域的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禁不住问:整治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三十六湾这一恶性“肿瘤”何时才能根治?

切断污染源:2006年,临武县环保局局长每天带着9个人、分乘2台越野车往返于三十六湾地区,一旦查到死灰复燃的非法采矿行为,就马上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来切断电源,摧毁临时建筑。

留下长久的痛:三十六湾山腰处,矿区一片死寂,悬崖峭壁上布满了“独眼龙”(指没有被打通、不能通风的矿口),炸药爆炸后、大火焚烧后的山谷一片狼籍,空气中散发出焦炭味,山脚下,枯水期的陶家河像一条死气沉沉的大蟒蛇,远处塘官铺水电站的大坝已被尾砂吞没。

水电产业原是临武、嘉禾、桂阳的优势产业,由于尾砂淤积,大坝失去蓄水功能,水利电力设施遭到毁灭性打击,有相当一部分乡镇的电站、电排、水泵、大坝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直接损失超过2亿元。

临武自身治污应接不暇,下游的粮食、饮用水、灌溉、补偿等问题也找上了门。为此,出于稳定与民生需要,嘉禾、桂阳等地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以饮水问题为例,嘉禾近年完成11处人饮工程,用于解决沿岸受污染区4个乡镇20个自然村近万人的饮水问题;桂阳先后花费数百万元建成6处人畜饮水工程。

2008年,临武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2亿元,财政支出5.4亿元,财政收支缺口超过2亿元。临武县县长说,关停三十六湾矿区后,对“靠财政吃饭”的临武来说影响很大,此前,国税、地税两项加起来有1亿元左右,现在没有了,就业岗位也减少了,“短暂的繁荣之后,留下了长久的痛。”

环境污染事件二:福建上杭紫金矿业公司污水池渗漏污染汀江

紫金矿业集团的紫金山铜矿污水池水位异常下降,池内酸性含铜污水出现渗漏,部分进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质受一定污染,并造成大量鱼类死亡。据初步测算,外渗污水量约9100立方米。受污染和影响最重的上杭县下都乡南蛇渡网箱养殖区,往常繁忙的养殖景象已不复存在,174个养殖户尚留在江边的网箱内都已一片空空。

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初步查明此次事件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企业防渗膜破损直接造成污水渗漏。二是人为非法打通6号集渗观察井与排洪洞,致使渗漏污水直接进入汀江。 三是监测设备损坏致使事件未被及时发现。

word/media/image4.gif

此次污染属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福建上杭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

含铜酸水外渗导致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县境内的棉花滩库区出现大面积死鱼和鱼中毒浮起现象。

据初步统计,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

事实上,紫金之所以能在短短17年间快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资源企业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的“环保品牌”。“安全至上、环保第一”一直是紫金的企业理念。紫金公司在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累计投入3.77亿元。2009年,福建紫金山金矿废水及其中COD、总氰化物、总铜及废气中SO2的排放量同比下降35%31%87%7.3%15.35%;而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SO2排放量均优于全国及福建省总体水平。其中新疆和贵州的两个项目,还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20072009年三年中,紫金矿业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也都远远低于全国及福建省水平。

就在“7·3”渗漏事件发生之前的623日,汀江下游养鱼户就向当地政府报告,发生了鱼类异常死亡的情况,怀疑有企业污水排放。此时,正值龙岩今年特大汛期之际,为了解情况,上杭县委委派一名县委副书记冒雨上山调查,第二天在紫金矿区一个排洪涵洞的洪水中,检测出了高浓物质,初步确定致鱼死亡的污水来自紫金矿区。由于污水不是从排污口而是从排洪涵洞排出,所以县里当时初步认定污水有可能是强暴雨持续冲刷铜矿作业区造成的。

625日,上杭汀江下游几个乡镇的众多养鱼户,抬着死鱼到上杭县政府上访。这一天,受邀而来的省环保、水产、防疫专家也在上杭召开论证会,初步认定死鱼原因一是受到洪水冲击造成体质下降;二是由于污水中毒,初步怀疑是铜。

无独有偶。据位于紫金矿区江对岸的上杭县珊瑚乡彩坑村群众反映,200811月,他们村9个养鱼户也曾发生鱼类异常死亡现象。经渔业专家现场检测告知:一、这些鱼死于中毒而非生病。二、这些死鱼体内铜锌含量严重超标。尽管后来当地乡政府给予这9户渔民总计12万元补偿,但紫金公司并未承认这次事件跟他们有关。

个人认为,针对处理紫金矿业污染事故应:第一;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紫金公司铜湿法选冶厂继续全面停产,加快泄漏污水的清理进度,尽快高标准修复渗漏的废水池。对紫金山金铜矿全矿范围的防渗系统、防排洪系统、矿山生产系统、环保安全系统以及尾矿库等,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在隐患排查和整改措施未得到省级环保等相关部门认可之前,企业不得恢复生产。

第二;组织开展防渗系统、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等的后评估。紫金公司立即组织开展企业防渗系统评估、环境影响后评估、水文工程地质综合评价、尾矿库安全评估等工作。结合汀江流域特殊的地质、气候及流域生态环境条件,对相关的环境安全、矿山安全、防洪排水、生产布局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确保防范到位,使矿山生产不对汀江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bedc1f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b9.html

《近五年来国内发生的污染事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