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作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0-04-18 08:50: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2017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练习优秀作文

题目:

反思,意思是回头、反过来思考常用来指对行为或思想等进行分析总结有人这样提炼反思,它是对认识的再认识对思想的再思想也有人说反思是指对人对事持有理性思考和独立精神 ……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符合逻辑

例文:

(一)反 思

忙碌的工作,忙碌的学习,回到家,又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当躺在床上也不忘刷个朋友圈,闭上眼睛就已经坠入梦乡,太久没有反思过的我们已经忘记,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反思,是一种自省。自古,曾子便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之语,反思自己是否与人谋而不忠,反思自己是否与朋友交而不信,反思自己是否“传不习乎?” 反思自己是否犯下了什么过错,反思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好。在直升机驾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随时调整状态,姿态不正,飞行就可能出现巨大的偏差。而反思,就是这样一种姿态的调整,防微杜渐式的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才会避免在今后误入歧途。反思,是为了防止我们陷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境地。

反思,更是一种整理和消化。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思,不仅仅是思考,更是对于已学已知的梳理。瞿秋白的一生都在觅渡,为自己的人生,中国的革命探路。临死前,他记下了自己的反思,写成了《多余的话》。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革命家高贵的人格,更是为后续的革命扫除了一片雷区,指明了一条路。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贬,学生魏源反思了老师的失败,认识到当务之急在强国,写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启迪了晚清洋务派,才有了“洋务运动”。而严复作为福建水师学堂的学员,目睹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反思之后写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胡适鲁迅毛泽东一代人的救国之志。如果没有这样一代代人不断地对经验与教训的反思,又怎么可能真正找到一条自强之路?反思成功的,是为了积累经验,反思失败的,是为了吸取教训,因为反思,才让成功和失败都有了其独到的意义。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不应该只是一场走马观花,反思是一种沉淀,是一种积累,等待着再一次的厚积薄发。

曾经,人们在星空下反思自我,反思世界。而如今,灯火亮过了星空,手机占领了每一个夜晚,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一个人步履匆匆,反思既没有了时间,又没有了空间。当今天的我们已经把反思当作了一项作业,不收不写,曾经吾日三省吾身的传统去哪儿了?

在某一个安静的夜晚,放下手机,泡上一杯清茶,在茶烟袅袅间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做过些什么。

(二)懂得反思的生命具有更高价值

苏格拉底曾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其中的“省察”是对人的探索,更是对过去的反思。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懂得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反思自己对于社会的贡献,才会成为更加丰富和高贵的人,生命也才能因之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

儒家所谓“温故而知新”,即是对过去学习过的事物和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更可以是对失败和错误的回顾分析,对痛苦与磨练的咀嚼和吞咽,对所做出的有违内心价值标准的行为的忏悔。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巴金老先生,晚年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在剖析文革中的自己和那个理智尽失的时代,一卷卷《随想录》正是他用“解剖刀”雕刻过去的自己,其间鲜血淋漓,苦难仿若重演。然而这份超乎常人的坚毅与理智最终不仅让读者钦慕,更令他本身的生命得到解脱和重塑,让过往行为中的肮脏污秽得到摒除,重获洁净的新生。

反思更是一种对自身原有思想的审视凝练与提升。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荀子亦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足见及时反思自身思想的重要性。其实人生就如同一次漫长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设定了目的地,而反思正是我们在行进过程中不断明确自身位置,并翻阅地图查看如何在漫漫长路中继续朝着目的地行进下去的环节。没有反思,我们很可能偏离正轨甚至南辕北辙,如何能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即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呢?只有及时反思,我们才能不为路边的娇花鲜果诱惑,不为荆棘所阻挠,勇往直前的坚定地走下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对自身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我们会反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会反思自己和别人交往过程中是否无私、友善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更会反思我们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对人类有哪些价值。生命在不断延续中得到发展,更加富有文明,具有更宏伟深远的意义,而人的反思正是其推动的原力。进而,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懂得反思自身与社会的联系,那么这个社会必将理性而睿智,博爱而充满正义,更加趋近文明和真理。

反思激发个体生命的清洁与光彩,更让群体生命如璀璨的星子般永不坠落。反思让我们不沉溺于过去,却从“过去”中汲取力量,助我们追寻生命的价值,超越生命的束缚,让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毅然前行!

(三)反思是一种精神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满,总有一定缺陷存在,但正所谓大成若缺,反思缺憾与不足才能使这个世界更进一步。反思是一种独立、不断超越的向上精神,任何个体、领域、甚至国家都需要这种反思精神。

在科学领域中,反思是一种严谨、全面的求真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以求得理论、技术的突破。公司职员出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的成功正来源于这种反思精神,他在一次实验操作中错把一些钻倒入了实验台中,但仪器中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的高峰。他没有像其他职员那样将它当做噪音忽略,而是不断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高峰?经过多次实验求证,理论分析,田中耕一发明了新一代质谱仪,发明了大分子测质量的方法,并非错误和运气造就了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他一以贯之的反思,不放过任何错误的精神与态度。

在哲学领域中,反思的对象则更大,可以是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宇宙起源。尼采常被人误解为消极的虚无主义者,实际上,他是一位目光锐利的反思者。一位哲学教授说:在西方哲学史中,叔本华等人最多占半页,尼采则必须占一页。就是他比其他哲学家多了一份不甘于现状的反思精神,他反思十八十九世纪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浪漫主义,他在这样的纸醉金迷的外壳下发现了那个时代的空虚。于是尼采高呼英雄主义,将自己喻为太阳,希望自己的哲思可以唤醒愚昧无知的人们。在哲学领域中,反思就是这样一种超越限制,敢于打破现状,推动世界前进的进取精神。

在生活,也许我们不是科学家,也并非哲学家,没有能力改变一个时代,但我们仍需这种反思精神来改变自己,完善甚至超越自己。做事时要力求严谨,反思错误与不足;人生中,永远不对自己“满意”,永远相信自己有更进一步的潜能。无论是个人还是世界,我想,反思的真谛在于一种进取与超越,永不满足的态度。

中国武林有一手绝活叫“老猿挂印”,一位高深的武术家说:老猿挂印的关隘在回首。个人、社会都需要这种反思、回首的精神,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时常反思,更进一步!

(四)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古人爱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罢了,罢了,若非是不愿反过头来思量,有能奈你若何呢?

老祖宗的智慧在此了。几千年前他们就曾双手一捻插指一算,度准了今天的中国,必定有一部分的子孙,不反不思,天真愚钝,没心没肺。

反思的含义有很多,上班放学、日常工作,耳朵里进进出出,也熟悉了“考试反思”“工作反思”等等字眼,谁都以为自己会了,做了,万千的分析总结白纸黑字握在手上,还能抵赖不成?可是,如果真的抛开这些官话套话,我们到底会不会反思?我们又反思了些什么?

我所定义的“反思”,是建立在已发生的事情的基础上,由此提炼出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必须是有力量的,足以推动人向前奔跑才行。我认为当前中国有些百姓,总喜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反思”,至于文化反思、历史反思、伤痛反思、自我反思,都像隔夜的米饭不是随便一炒囵吞吃了,就是满不在乎喂垃圾桶了。

先说文化反思。但凡打开电视,炸飞机的抗日神剧、洒狗血的爱情长剧、不知所云的婆媳伦理剧,有几个能入眼的?但凡看场电影,有深度有内容的好片找不到影儿,粉丝效应带起来的票房明星正招着手冲你笑;但凡买个工艺品,磨漆掉嘴的紫砂壶和奇形怪状的“中西合璧”艺术,早让你记不起匠人精神和人文情怀了,我们对此反思过吗?要是真的反思过,还会前赴后继予其市场,任其衰落吗?

再说历史反思。揭开中国近代史最痛苦的一块伤疤——抗日战争。我知道谁也不能对这段苦痛感同身受了,那些依旧滚烫的鲜血、生生不息的英雄,沾满泥土的泪水,很难深入这个现代化娱乐化的时代了。但至少,我们不应忘记,是谁置生死于不顾振臂疾呼保家卫国,是谁抖落一身污渍慷慨宣誓收复国土,如今这重任交托到你我手中,敢问还有人能心安理得,说一句“日本人那么有素质,我相信他们”“大不了把钓鱼岛给他们算了,真打起仗来遭殃的还不是我们?”“从地图上看南海那几个岛就是离菲律宾更近啊,中国这样显得有点霸道……”这些话我都亲耳听过,从来心绪难平。不反思吗?不知道中国如何爬起又站直的?不知道中国多需要强大,又从不是主动挑衅的一方吗?

最后是伤痛反思。大概除了真正经历伤痛的人,其他都已淡忘了吧。大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小到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当时的热潮轰动散去,留下的有几个?会有谁记得防抗灾演练并当真?会有谁对制度是非进行思考?会有谁对个人对错进行分辨?不反不思,无论文化历史还是伤痛,都会回归到自我上来,不反思这些,就是不反思自我,肉身不亡,灵魂必灭。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不,不。

(五)反思是一种自我审判

反思,字面上讲是反过来思考,可在我看来不该仅是思考,更应该进行一种“自我审判”。

反过来思考,往往误入歧途。我们大多会从这件事的起因开始,按自己的视角,将走过的路重新走一遍,也许你这次留意到了曾错过的一朵路旁野花,却往往难以发现另一个路口通向更加耀眼的宫殿。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借口,这次的你仍是过去的那个路人,你依然会为自己辩解,反思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应该把过去的自己拖到“法庭”的被告席上,现今的我们站在原告席上厉声控诉。审判要证据,片段化的过去便是最好的证据。起因、经过、结果,每一次选择和选择的影响,不该是被走马观花似的略过,而是逐字逐句的剖析。站在更客观、更独立的角度上,审问自己所做从今看来是否问心无愧。只有经过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才能通过反思将那个幼稚、狡猾的自己辩得哑口无声。

但更重要的是,审判是公正的裁决,绝不是愤怒的宣泄。反思要有原则——站在现今的自己角度来看更为正确的原则。事物都有其曲折性与前进性,我们的思想认识自然也会随着生命历程的推移而有所提升,“前一秒的自己都是幼稚的”这样说也不过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该在反思时否定过去的一切。从今看来,选择是适当的,就不该被否定,反之现在看来是愚蠢的,就不该让其再次出现。

然而我们只能“今之视昔”,又怎能“来之视今”?谁能保证这样一场审判是绝对公正的呢?我们应该翻案,并且不断地翻案。每一次重新反思都因其更高的思想水平和更多的人生经历,使我们对本质的探求更为深入。审判也就更为公正。

由此看来,我们确实应该用自己最新的价值重新反复衡量过去的自我。为了塑造出一个明天更完美更无愧的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审判应该时刻进行。

(六)苏轼的反思

苏轼之所以能最终蜕变为一代文豪,是从反思开始的。

乌台诗案,风光无限不再,他从云端跌落,跌进远隔人烟的黄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常为罪人所推骂,渐自喜不以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与之书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僻远的山林中,他将自己与外界的尘杂隔离,山肴野蔌,晨耕暮种,他一步步走在返观自己心灵的路上。“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曾经飞扬的灵魂沉寂了,大起大落之后,他抛却了嬉笑,抛却了傲气,沉重地解析自己的前半生。

反思的结论是什么呢?苏轼在《洗儿》中这样写道:“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不惑之年的他,回首来时萧瑟路,不免感慨唏嘘。曾经的指点江山,曾经的书生傲气,曾经的直言极谏、洋洋得意,曾经的轻狂慢谈、口无遮拦,于此时的苏轼,都被一一的否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轼,取其才华而默默无闻之意”,他终究未能听从父亲对自己的告诫。满心怅然的苏轼,惟留一腔真诚的祈愿与后人,但愿孩儿愚与鲁,无忧无虑到公卿,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你万万不要如我一般,一时卖弄,一世多舛,谨记韬光守拙,方保一世无虞。

这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这是一种时刻的自我解剖,其目的在于找回真正的自己。苏轼无情地剔除着自己身上的每一点异己,尽管这些异己曾给他带来官职、名誉与荣光。于是他逐渐趋于沉静,趋于禅足,趋于灵魂上的明澈和丰盈。于此,他才真正地成熟了。

这样的反思对苏轼来说无疑是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使他对人生的认识得到了蒸馏与升华,这也反映到了他的作品中,泛舟赤壁,临风怀月,带着反思后的成熟与睿智,他提笔挥就:“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反思后的苏轼不再满身锋芒骄傲,且看大自然前他表现得多么谦卑:“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样的话,是未经磨难,未经痛定思痛的苏轼说不出来的。

苏轼的成熟在于磨难后的反思,在于落差后深入地观照自我。有了深入的看,就有了生命的超越,有了一代文豪的诞生。

(七)对北京发展进程的反思

我站在景山顶上,看着北京城,从故宫,白塔纷繁花乱的背景中一一辨识出西环广场、大裤衩……面对这样一座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不禁怀疑,当人们流连忘返于高楼大厦之间时,当人们享受着现代化带给人们的便利时,昔日老京城里的京味究竟还是否存在?

有人说,城市单体的地理、性别在现代化浪潮面前节节败退一一倾颓,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不必太过遗憾。但当我站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高点向后反思时,却觉得这样的代价未免太过惨重。

北京去特征化的发展是其现代化的开端,但同时也是其自我意识逐渐消亡的开始。从1953年的拆毁城墙,到1990和2000年的大拆改,北京正在向一座更国际化的大都市迅速转身。当人们欢呼雀跃于在老房废墟上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当人们为了四九城到六环、X环的不停延伸而感到骄傲时,是否也应该停下脚步,等一等那被落下太远的“京味儿”?曾经最繁华的新东安市场如今被翻修成万千购物中心之一……日渐削瘦的北京特色在与现代化的比较中相形见绌,日渐式微。这一切似乎都在以极微弱的呐喊呼唤着我们稍微停顿,加以反思。

一旦北京的“京味儿”消失,那么其中居民精神归属和家国意识也自然濒于瓦解。那些胡同里的老住户搬进了楼房,或许他们还活跃在大街小巷,但那小酒铺,胡同口支着的小桌上一碗地道的炸酱面却是再无迹可寻。这些世代在此生存的原住民们如今也沦为“北漂”大军。在这座陌生的老城市里左右寻觅,是定居,也是漂泊,这是一代人的迷茫。

现代化的粗放发展,带给北京的损失,带给百姓的创伤,深深地藏匿在繁荣的表面下,需要我们在认识之上再思考,再总结。当我们终于拥有了一座可以同纽约、东京相抗衡的大城时,我们也应当回头自省,那座永远闲适安宁的老京城是否仍在,那群可爱又局气,亲切的老北京人们,又是否在渐渐消失。

在北京两千万人的喧嚣背后,是无数空农村,中空城低落的彷徨,更是无数人精神上地域归属的崩溃。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北京,值得我们悲痛,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bc6d33d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6.html

《《反思》 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