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沙漠

发布时间:2013-03-22 10:39: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人们总以为北非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其实,它是个沙漠区的总名。它的真正沙漠面积不大,分散分布,最大的一块才10万平方公里。所以世界最大的沙漠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面积65万平方公里。第二就是祖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了。因为塔里木盆地位于亚热带,气温高,又是亚洲的心脏,雨量太少;且近蒙古高压,风力强大;加上盆地地势低平,冬春风季,沙暴常生;基底又是松散的河流相沉积,沙子多,湖积层也易于起沙;因此,自中更新世以来长期吹蚀过程,形成了这片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就是沙海的意思。由于沙漠形成不久,故沙漠中仍有不少河道,如克里雅河下游三角洲即在沙漠中心形成,古河道直连塔里木河。这些河道洪水期也把大量砂砾供应沙漠各处,如玉龙喀什河水量为28.4亿立方米,含沙量3.57公斤/立方米;喀拉喀什河流量为21.85亿立方米,含沙量2.02公斤/立方米,一年即可供应塔克拉玛干沙漠620万多立方米泥沙。估计在冰期时,沙泥会更多。叶尔羌河年输沙量达1,676万立方米。故茫茫沙海,正如玄奘所说,尼雅河区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了。当地起沙也很主要,基底地层如果是沙泥最易被吹起,如在面积775平方公里的楼兰地区,每年可提供沙量2,000万立方米。本沙漠流动沙丘可占85%,沙丘高大,50米以上的沙丘,占流动沙丘的80%。且以中部为高,在100米以上;成沙较老的更高达200300米之巨,形态也有多种多样。塔克拉玛干面积很大,占全国沙漠面积47%,也就是在这种特定的地形环境下长期发育的结果。有人说塔克拉最早的之意,玛干家园之意。塔克拉玛干最早的家园,也暗示了这片沙漠本来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的确,现在冰水河深入的沙漠内部,仍可见到沿河生长的胡杨林,洪水在沙漠中形成漫流,并积水成为湖泊的景观,如在克里雅河尾闾喀拉墩所见。

当塔里木河下游南流时,车尔臣河是汇入南河的,在古河道图上仍可见到且末是伸入沙漠中深处的。 

1.沙漠的前身——平原和湖泊

塔里木盆地是一块下沉的地块,由于地幔上部在天山地下上涌,并把塔里木地块带向南迁,插入昆仑山下,抬起昆仑山及青藏高原。而塔里木地块本身因而成为沉陷地区。自第三纪以来,即成为海侵和高地冲下沙泥的沉积场所。沉陷的结果,把古地面埋没,剩下的山地在盆地上突起的不多,被和田河切过东端的麻札和罗斯山(汉语红山、白山)是盆地中部的主要山丘了,但是地势低矮平坦,表示饱经侵蚀,山上风蚀地形发育,在红层中每蚀出风成蘑菰石地形。而巨厚的上新世到更新世初砾石层,却环绕着盆地四周沉积,表示盆地是在上新世后才形成的。四周山地带下沙泥,离山越远,沙砾越细。山前平原为洪积物,盆地内部为河流堆积物和湖相沙泥。例如在皮山、于田钻孔中,在地下100200米间的沙泥都是灰色中细砂和细粉砂,表示三角洲相的沉积。在塔里木河平原,细砂为主的沉积物且厚达500米。深厚堆积物把古地面埋没了,形成广大平原、三角洲和湖泊区。但是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升高,盆地变干,山上冰川退缩,水源减少,平原上河流缩短、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沙层含水分少,风力吹扬,把沙泥层吹起成为沙丘。由于今天戈壁滩多堆积上层黄土层,为中更新世沉积,可知变干至少在中更新世即已开始,直到全新世仍有沙漠化过程。

在塔里木东西端,都有例子可以说明这里沙漠形成的年代。

第一个例子是塔克拉玛干最东端的库鲁克沙漠。从沉积层结构看来,库鲁克沙漠是湖相、三角洲相堆积的冲积平原(西部)和湖积平原(东部)。这些更新世的堆积物表示当时还未成沙漠。今天的沙漠是晚更新世之后到全新世早期才形成的。因此,今天沙漠中仍可由航空摄影照片中发现放射状的三角洲水系古河道存在。由于沙漠来沙是由罗布泊四周的吹蚀送来,故沙漠东北端有雅丹地形(即风蚀士冈群),往西南渐见沙丘堆积在雅丹之中,西部即全为新月形沙丘,更西即成新月形沙丘链。即风蚀区和风积区的因果关系非常明显。沙丘中部最高只30米。

第二个例子见于西部托克拉克沙漠。这里古河道也很清楚,系克孜河旱三角洲的一部分。还有胡杨、柽柳等生长于沙丘间。布古里沙漠亦为古旱三角洲的一部分,灌丛沙丘占优势,显然是古代沙漠化的结果。 

2.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和金字塔形沙丘

横向沙丘是指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沙山等而言。它们的成因都是受风力吹动堆积的,故沙丘长轴和风向垂直,统称为横向沙丘。当地每称沙丘为沙包

新月形沙丘是一个个孤立分布的小丘。平面图形如新月,两角弯向后方,顺风向伸长。沙丘剖面迎坡呈凸起,12°;背风坡凹入而陡。28°34°(沙子休止角度),高15米。当新尽形沙丘横向连接起来,称为新月形沙丘链,高度增至1030米。它在塔克拉玛干西部最多。沙丘不断增高加大,迎风坡上产生次一级的新月形沙丘链,层层叠叠,状如鱼鳞,高度达50100米,故称为复合型沙山,最长可达30公里。在比高为200300米。麻札山北侧迎风坡上,复合型沙山逐渐加高(由58米加到94米),沙丘脊彼此距离1.52.5公里,平行排列,宛如海中巨浪,极为壮观。

纵向沙丘则是长条状沙丘,两侧对称,井且沙脊和风向平行(变化在30°以内),称为沙垄。这在托克拉克沙漠常见。长30010,000米以上,高1025米,坡度在15°28°。沙垄也有复合型的,如在塔克拉玛干中部即有分布,垄体上叠置了次一级的新月型沙丘链,这类复合型沙垄长达1020公里,高5080米,宽5001000米,垄间低地宽12公里,可有小沙垄和新月形沙丘链。它在撒哈拉称鲸背沙丘,因沙脊圆滑而得名。这是由于高压反气旋气流的螺旋状涡流所成。这种气流使地面上形成由两坡吹向中脊的气流,堆积沙子。在谷中则形成分散的气流,把谷底沙子推向两坡。

金字塔式的沙丘是多方向风所成,且各个风向都强大的结果。它又名角锥状沙丘,坡度为25°30°,斜面多代表主要风向,故一般可有36个斜面。它多作孤立分布,但个体大,故称沙山。塔克拉玛干西南部有西北、东北、西南等主要风向,故有金字塔形沙山形成(皮山、于田一带)。

新月形沙丘链如果一侧伸长得特别厉害,又可成为钩状沙丘,甚至改为沙垄。而在固定沙丘存在时,每因新旧沙丘链方向不同,而成窝状沙丘群。

沙丘的高低基本上可以反映沙漠的年龄。一般古河床起沙多在520米之间,沙漠中心部分才见高大沙丘。因为沙丘怕水、怕草、怕树,这三怕使得古河床起沙较难,故沙丘高度不大。人们总结了这一经验,在沙丘区植林、种草,引水拉沙,就把沙丘固定,并可拉平,成为耕地。反之,则草原破坏而就地起沙,沙丘迁移,淹没田野,即成为沙漠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全新世即曾扩展,如由巴楚到和田、若羌一带,近30年来沙漠化地区达14,000平方公里。沙漠南迁,在一千多年中向南扩展30公里如若羌瓦石峡沙包每年可移动5米,85年中流沙淹没农田100多亩;皮山火箭乡由于风沙淹入田地,50年来流沙淹没田地1,000亩;策勒城附近的沙丘链,年前进量为1.3米;而墨玉红星乡的沙包,年移动量为15米,系滥伐森林造成的恶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b506ad976eeaeaad1f330b2.html

《世界第二大沙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