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培养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文档

发布时间:2020-08-01 14:10: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职业教育培养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一般项目“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匡瑛主持,项目号:BJA140062)的阶段性成果。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鲁昕副部长在20157月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座谈会上强调,德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新大纲把职业精神纳入其中,并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1]

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职业教育和技术均发达的国家,以德国、日本、美国为例,其强盛的秘诀不仅仅在于从业者技术技能的精湛与高超,更在于他们所普遍具备的职业精神,这才是支持国家技术技能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原动力,才是真正确保它在该领域保持前沿、站在浪尖的秘密武器。

因此,如何让从业者具有自发性的职业投入感和自律性的职业使命感,正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责所在。倘若我们认为,职业技术与技能具有强国富国、改革创新的力量,那么,职业精神则能够把控这股力量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及维持该力量的持续创新。

一、职业精神是决定技术技能能否发挥正能量的方向标

(一)职业精神是技术技能的伦理向度

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技术技能则是更为强大的力量,它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持续不断地朝前发展。然而,技术技能不仅具有建设性力量,也可能具有破坏性力量。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开始产生伦理向度。

技术哲学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伦理转向。有不少技术哲学的研究人员开始对不同领域进行技术伦理研究,拉普、马尔库塞和米切姆等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伦理思想。如马尔库塞在其名著《单向度的人》中,用犀利的语言批判了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单向度性、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性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性,由此提出了伦理维度。他指出:“人们日益变成技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奴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工作关系相异化。一切社会关系变成了单一、片面的社会关系,个人自由的理性变成了技术理性,社会协调并统一了人的生产、消费和娱乐,排除了一切对立和反抗的因素。这样科技进步就造就了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畸形、病态的社会。”[2]

尽管马尔库塞是针对工业社会来讨论伦理维度的,但这一思想在当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不但不过时,而且更能凸显其重要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克隆技术的出现宣告了基因例如,带来了其自身的伦理性问题。.

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否能随意克隆人及动物,此举是否侵犯人身权?又如,机器人随着技术的创新不断智能化,那么是否能够让机器人来管理真人?再如大数据时代使得所有行为都可以被追踪、收集和分析,那么是否会涉及窥探个人的隐私?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才不算侵犯个人的隐私呢?可见,在各行各业,当从事技术技能性工作时,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的伦理困惑。这时,我们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它才是引领我们走出困惑的方向标。而职业精神的内涵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帮助人们进行基本判断:技术技能可以运用于哪些领域、做出哪些行为,绝对不可运用于哪些领域、做出哪些行为,从而确保技术技能的人文性和伦理性得到保障。

(二)职业精神能推动道德从“理性状态”走向“知行合一”

职业精神能促使知与行、思维与意志的统一。在哲学层面上,这一点中西方学者都有论及。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良知”即“知行合一”,即“精神”。“知行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在“知”与“行”的阴阳两极之上,有一个“无极而太极”的“一”,这个“一”就是“精神”。又如黑格尔哲学中,精神是思维和意志,但这种统一并不是说“精神”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中是思维,一个口袋中是意志。思维和意志的区分,只是人们对待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态度,思维是“理论的态度”,即“达到意志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思维,意志是“实践的态度”,

定在的冲动的那种思维”。[3]可见,在中西方道德哲学中,思维与意志、知与行都有一个同一体,这就是“精神”。

“理性形态”的道德教育有一个难以克服的缺陷,过度依赖知识论或道德知识的建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会培养出大批杜威所说的“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人,“具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的“理智的傻瓜”。而“精神形态”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精神则在“知行合一”“思维和意志同一”的哲学前提与实践追求中进行“人”的伦理与道德的“精神”建构。[4]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教授道德知识的“理性状态”是院校的常态,而培养具有道德行动力、知行合一的完全人则略有不足。

(三)职业精神是一种道德习惯和恒定性格

职业道德到达职业精神的层面则质变为个体习惯和性格中的组成部分,非常稳定持续。从黑格尔哲学的角度来看,伦理与道德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存在“伦―理―道―德”之序。在“居伦―由理―明道―成德”四环节的伦理与道德同一的价值生态与精神过程中,[5]居伦由理”是伦理认同,“明道成德”是道德自由,二者的结合,便是伦理与道德、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统一,四要素和四环节精神的关联,构成道德教育的生态合理性及其生命运动。其中,伦理与伦理的精神过程具有基础性与现实性意义。在教育哲学的意义上,“居伦”是道德教育的存在论,“由理”是道德教育的真理论,“明道”是道德教育的价值“从实体出发”“为伦理思“成德”是道德教育的生命论。论,

考所支配”“冲动形态的伦理”“伦理上的造诣”是四个环节道德教育的要义,它们构成由“伦”的实体出发,透过“理”的良知、“道”的良能,最后由“德”的主体建构,回归人的伦理家园的精神体系和精神运动。 职业道德亦是如此,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包括规范性(底线职业规范)、良知(职业道德)和精神性(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最高境界,在这个层面,德性不再是一种“偶然的恩赐”,而成为一种伦理性的习惯,具有自发性和持续性特征。“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6]在伦理中,德或德性才能成为个人恒定的性格。教育学与伦理相通,“教育学是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它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它向他指出再生的道路,使他原来的天性转变为另一种天性,即精神的天性,也就是使这种精神的东西成为他的习惯。”[7]教育的本质是使人从“自然人”提升为“精神人”,从“自然存在者”上升为“伦理存在者”。这便是教养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成为精神存在者的教养。因此,职业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就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就了这些具有精湛技术技能的人才能够习惯性地彰显固有的德性和德行。

综上,职业精神的价值导向性、德性稳定性都确保了技术技尽管技术技能的伦理已经在然而,能人才的高素质和伦理之善。.

一定范围内开始研究,但是在职业院校的德育中仍然处于缺场的状态。新兴时代的技术特征愈加明显,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人的素养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职业精神培育是新时代赋予职业院校德育的一项崭新使命和艰巨任务。

二、职业精神是推动技术技能持续更新与升级改造的动力源

(一)职业精神能促使人们对技术技能极致与完美状态的持续追求

职业精神的内涵要素中包含持续钻研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不仅能够按照规范专业地完成工作任务,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发现并改造原有流程的不足和缺陷,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将技术技能推向精湛和完美状态。

例如,20145月,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时,专程来到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训车间与师生们交流。一位同学把自己参加数控技能大赛的获奖零件作品送给总理,李克强仔细端详,连连称赞“接近完美”,并当场表示,要把这件作品摆在自己的办公室。李克强重述此事时说,收到学生的获奖作品自己感到十分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位学生对他说的一句话:“对不起,我这个零件还有一点瑕疵,比赛时我有点紧张。”李克强说:“相比他的这件作品,我更欣赏他这种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8]又如,有德国职教专家认为德国的职业精神是“七圈半”精神:中国一著名企业引进一批德国设

备,装配说明书上写明某处螺钉要拧七圈半。中国技工实际装配时有时拧七圈,有时拧八,认为两种做法的紧固程度差不多。德国人说那不行,规定七圈半就得七圈半。这是德国本土设备装配长期总结的最佳紧固度。专家很认真地强调,这恰恰是德国职业教育要让学徒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9]

技术技能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原先状态的审视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追求完美的精神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正是一大批具有职业精神的从业者推动了整个技术技能的更新换代以及产业能级的提升。

(二)职业精神是个体自我实现、能力螺旋上升的动力源泉

有企业家坦言,精益企业雇用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用了员工的“一双手”。[10]这句话对当前的职业教育也非常有启示,职业院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合格的手”,更重要的是“完全的人”。

如果说职业技能能够造就一个合格的工作者,那么职业精神则可以成就事业发展的责任人。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不再拘泥于职业规范的遵守,不再执拗于工作流程的死板,而是具有开拓精神、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事业推动者,他/她不仅把工作视作一份职业,更是负载其个体自我实现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章制度、纪律规定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一个具有职业精神的人好比一个永动机,他/她将自主提升能力,创造辉煌。

职业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来三、

职业幸福感是职场人士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工作状态在满意程度上的主观感受。职业生活不仅包括谋生手段的物质回报,亦包括职业幸福的精神享受,它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属性。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等。[11]研究证明:具有追求和充满意义的生活方式会全面地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水平和生活满意程度,并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恢复力,提升自尊,减少忧郁。具有精神追求的从业者不仅认同所在企业的文化,而且会根据组织的目标不断给自己提出目标,不断争取实现。因此,这种追求和自我实现也是他们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职业教育,黄炎培先生讲得很是精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从当前职业教育实践来看,做到前一句“使无业者有业”基本不成问题,我们可以每年统计的就业率来验证;然而,我们的毕业生是否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做到“使有业者乐业”,恐怕还是有较大的努力空间的。要完整地实现黄炎培先生对于职业教育的期待,培养职业精神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了。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技术技能教育,甚至仅仅是培训,更为重要的是挖掘“高素质”的内涵。作为完整职业人的培养,职业精神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在实质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不可或缺,

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迈进,而且关系到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摆脱经常抱怨、处于幸福工作的新常态,更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顺利跳出“工具主义”走向“人本主义”的新态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fe26ff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html

《论职业教育培养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