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解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18-10-20 06:01: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科普阅读题的解法和技巧

《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于2018年开始实施,强调中考改革淡化文理分科,多种学科知识融合考察,尊重学生兴趣特长,扩大试题选材范围。为了逐步向新中考方案过渡,北京自2015年起调整中考化学试卷题型,科普阅读理解题应运而生。

科普阅读理解在整张试卷中,难度较低,主要考察了学生阅读文献及资料的能力,这完全契合了科研探究的思维,是中考改革的一种尝试,也代表着一种更注重科研探究的改革趋势。随之山西、山东、四川、云南等省市也相继出现了科普阅读理解题,可以说,它是一个中考化学命题的新趋向,所以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探索。

专题归纳

一、出题对象

这类试题常常是对初中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科普知识,这些知识老师上课或许偶有提到,但是不属于考试范围,但是通过阅读科普短文能够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化学科普阅读理解文章多为说明文体,兼具作者角度的评论或个人意见,其取材广泛,内容一般为生活应用、教材延伸、科技前沿等。 

二.命题形式

该类试题呈现方式多样,不同文章各有不同,且多由两种及以上的呈现方式组合而成,其具体呈现方式一般由文本主题决定。譬如,单纯文字描述的科普文章,其抽象程度相对高,科学概念表现形式单一;配合图片的科普文章,更加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图表则是抽象文字的具体形象转化或补充,对于数据的阅读分析彰显理科特色,一定程度上使得阅读理解深化。

三.考查内容

由于题目不能超纲,所以对于知识的考查将局限于阅读文本和课内知识相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的这类题目都很好的结合了这两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

首先,需要运用课内的知识,什么属于物理性质?其次,在文章中检索出对应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熔点、沸点、颜色、状态、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接着我们在文中寻找对应的内容,不难发现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物理性质的描述。

2.考查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本题基本属于课内知识的考查,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因而其性质有差别。

3.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这种题目所涉及的方程式一定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而文章中出现了的。文章不会直接把反应方程式写出来让你直接抄写,它只会告诉你反应物和生成物,因此,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尤其的是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成为本题最大的难点。学生应当熟练的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技巧。

4.考查学生的能力

这类题目通过阅读科普短文,可以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顺利解题。此题型“起点高,落点低”,主要考察:访问和检索文本内容能力、整合和解释文本信息能力、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解释数据和证据能力、反思和提出见解能力和课本核心知识运用能力等。

四.答题技巧

1. 对于这类文本阅读题,答题的技巧落脚于。这个不是抄别人的试卷,而是抄文本中的原话。因为题目中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等一般都是本中的原话。但在抄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如:“通常状况下”、“标准状况下”、“一标准大气压力”等等,所以一定要写清前提条件!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确保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3.整合信息的题往往需要联系到生活中去,例如样题中出现了氟利昂,我们一定要知道这是一种冰箱空调中常用的制冷剂,并且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氟冰箱。这意味着氟利昂是可以被替代等等。

4.联系环境问题,化学教材中多次提到保护环境的问题,中考亦会着重考察此点。

常见的方法:

1)对汽车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开发并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

3)将煤炭清洗后再燃烧。

在早期的化学学习中,同学们因为化学知识储量不是很丰富,认识的物质的化学式并不是很多,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也不是很多,所知道的化学反应原理也不一定够透彻,但是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以及趣味性,我们常出一些科普阅读拔高题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做此类题型时往往不得要领,总是斟字酌句,这样往往会浪费一些时间。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看到题干中的要点,所谓的要点一定与你所学的某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或者与某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大致类似,有的时候我们做这类题时,可以根据后面的问题去读题干。例如关于氧气这个模块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收音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         

      的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           变化(填物理化学)。

3)应采取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        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       反应。

解析:臭氧显然我们没学过,做这道题时首先可以大致扫一遍题干,然后迅速看一下问题,第一问我们需要知道的题干中的要点是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要强,而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氧气的氧化性才使其支持燃烧,因此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臭氧集气瓶中会使木条复燃;关于第二问文字表达式我们需要知道反应物、反应条件以及产物,这样我们轻松写出,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反应物为氧气,反应条件无声放电,产物则为臭氧,而我们通过阅读知道臭氧不同于氧气,产生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氟利昂可以破坏臭氧层,因此保护臭氧的方法是尽量降低对含氟量的使用,我们通过生活常识知道空调冰箱的制冷剂为氟利昂,因此具体做法可以使用无氟冰箱、空调等。

通过做这样一道题,我相信学生对此类问题一定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首先做这类题不能受困于一个两个的字眼,要放眼于所问的问题,然后再回到题干中找出相关的知识要点,这些知识要点并不都是陌生的,他们都与你所学过的知识有关,因此做题之前一定对书本上的知识要能倒背如流、烂熟于心,关键是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题型1 生活应用类阅读题

【方法点拨】

命题人选择生活应用的命题文本,是因为化学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又与教材各个章节关系密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尤其是在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九年级阶段,选取平时耳濡目染的生活素材,有助于降低文章阅读难度,从而在问题环节时避免单纯地考察知识的识记。

[1]2018•密云一模)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将苹果去皮、切块儿,等待妈妈下班回来。可是一段时间后,苹果块儿表面会生成一种褐色的物质,口感也不那么脆了变化其实来自于苹果中存在的一种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的物质。这类物质能跟氧气结合,产生一些有色物质,这就是褐变过程。

防止苹果发生褐变过程的方法有很多。碳酸氢钠是一种安全、价格低廉的化学物质,能够直接抑制水果病原真菌的生长,常用于水果贮藏保鲜。

选择新鲜、大小均匀、无虫害无伤的苹果果实,消毒、清洗后切成12片,每片厚度约为15mm。切片立即浸泡于下表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保鲜处理。每种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2块苹果切片。5分钟后将苹果切片捞出、甩干,将12片苹果装在一个塑料保鲜盒中,置于4℃贮藏观察。

1

2

3

4

5

6

碳酸氢钠溶液的溶度g/L

0

0.5

2.0

5.0

10.0

15.0

pH

7.01

8.00

8.12

8.20

8.25

8.33

在贮藏3天后,取样测定其褐变度和硬度变化,记录的数据如图1

(注:褐变度表示苹果褐变的程度,数值越大褐变程度越高;硬度表示苹果的酥脆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酥脆)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可以有效抑制苹果切分后褐变和变软。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但是很难发挥抗氧化作用,在弱碱性环境下可以发挥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苹果果实的pH一般在3.03.8

取三组苹果切片,分别用10g/L某常用食品防腐剂、10g/L碳酸氢钠与10g/L抗坏血酸的混合液、对照液(蒸馏水)处理,4℃贮存并观察,记录数据如图2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褐变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化学)。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填序号)。A.食盐 B.纯碱 C.小苏打 D.苛性钠

3)由图1可知,用   g/L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的褐变、变软抑制的效果更好。

4)由实验可知:抗坏血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用效果更好,试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5)根据文中的实验数据,你对储存苹果切片有哪些建议   

1)苹果褐变的过程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填:C

3)由图1可知,用10g/L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的褐变、变软抑制的效果更好,故填:10

4)抗坏血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用效果更好,可能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能抑制细菌,且显碱性,抗坏血酸在碱性环境下能更好的发挥抗氧化的作用。故填:碳酸氢钠溶液能抑制细菌,且显碱性,抗坏血酸在碱性环境下能更好的发挥抗氧化的作用;

5)苹果切片要尽快食用,故填:尽快食用。

【变式训练

1.2018•朝阳模拟)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水果不仅带给我们味觉上的享受,更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但是水果的保存也会给我们带来小小的烦恼,保存不当,水果会失水或腐烂变质。

在水果的冰点温度下储藏,能较长时间保持鲜果固有的品质和营养,这项技术叫冰温储藏。为了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荔枝的冰点温度为﹣1.2℃)是否优于普通冷藏(温度通常为010℃)。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条件如表1所示。以荔枝的还原糖含量作为衡量荔枝品质变化的指标(还原糖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每隔七天进行一次水果品质检测,实验结果见图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f3fd9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01.html

《4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解法和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