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5-12 16:05: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说课内容:《老王》

《老王》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老王》。接下来,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创意以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希望各位前辈斧正。

一、说教材:  

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主要涉及战争的话题,使我们震惊和悲痛,而《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一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爱”为主题,收束第一单元,告诉我们“残杀不能延续,应该让世界充满爱”。在探讨爱的话题时,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注重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新课标向我们阐释,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老王》这篇文章能够入选教材,正是注重了它的人文性。

分析《老王》的导语,可以明确两点:1、老王生活艰难;2、老王不被人重视,却很善良。所以,教学时应从“苦”与“善”两个方面进行突破,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分析“研讨与练习”,可以明确:1、引导学生找出作者与老王善良品性的事例,并对课文结尾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进行深入品析与理解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2、第二题的设置强调炼字品词,进行语言赏析。

所以,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老王形象的,体会其“善”;

2、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全面把握课文,感受人物的善。

教学难点是:

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的匠心。

二、说教法

我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以及习惯养成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基于此,我采用了朗读法教学。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老师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其既学会又会学。与此同时,“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督促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也实为必要。所以,在这节课中,也应用了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以及习惯养成法,听、说、读、写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三、说学法:

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所以,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研讨法,和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个环节展开。

第一环节:导入:

将课题“老王”,写为“王老”。学生发现其误,通过分析,使学生体会“老王”与“王老”两种称呼的不同,引出老王是一个有姓无名的人。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浓墨重彩”地写这样一位“普通卑微”的人呢?让我们在文章中找寻答案。(对比式导入,在思考差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环节:知人: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等。(边读边摘录,有助于强化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

第三环节:论世: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知人论世,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四环节:三读课文,层层深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齐读、朗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第一步:初读课文,说一说:

“老王是一个( )的人。” (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三“破”,三“独”,三“送”。由三“破”,三“独”,体会其“苦”;由三“送”体会其“善”;虽“苦”,仍“送”,更能烘托其“善”。

2、研究“逗号”的妙用: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如果改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田螺眼’是瞎的。”体会其效果会有何不同,要求学生细细品读,读出差异,体会“逗号”之妙。

第二步:品读课文,写一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而设置写的环节是达到“落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要求学生精读第8-16自然段,琢磨玩味,在准确把握感情的基础上,于文章空白处写一写老王当时的心理活动。并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分享体会。

第三步:研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深入地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表达的训练。)

为什么作者会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关键词是最后的“愧怍”。1、这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2、这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不是一下子产生的,而是渐渐明白的。

第一阶段:对一个不幸的人,一个外表不美的人,给予同情和宽容;

第二阶段:突破同情,有一点刮目相看,有一点被触动;

第三阶段:这个不幸的人,是可尊敬的,值得赞美的。

(在老王生前,作者并没有充分理解他,在后来渐渐明白过来时,更感“愧怍”。)

第五环节:小结: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呼应主旨,深化情感。)

五、说教学创意:

三“三”品“善”,选点突破。

《老王》是围绕“苦”与“善”展开的,概括分析出三“破”,三“独”,三“送”,由三“破”,三“独”,体会其“苦”;由三“送”体会其“善”;虽“苦”,仍“送”,烘托其“善”。如此选点突破,可以实现长文短教。不仅有助于学生明晰,准确的把握文章,体会情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写作实践。

六、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个课,是以朗读为线索,串起各个教学环节;这个课,充分利用课文,选取主问题,细读文本,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课,选点突破,实现了长文短教。

不足之处:

1、有写的意识,写的活动,但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写的情况;

2、“品读课文,写一写”的活动可以更加充实丰满,水到渠成,如:在让学生写老王的心理活动之前,应对8-16自然段中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描写加以赏析,为心理描写做铺垫。

总之,任重而道远我们还要不断的追求,上下求索以期更远的目标。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64139e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e.html

《《老王》 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