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春期孩子的礼物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给青春期孩子的礼物
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青春期。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和我们70年代那个时候的孩子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对待权威的态度不同。小时候,如果大人或者老师说“走”,我们马上就会跟着,什么也不问,因为问了很有可能被训斥一顿:就你事儿多;或者:让你走你就走,问这么多干嘛?但即便是被这样对待,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当时周围人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所以我们也就认为大人的做法是天经地义;如果现在的大人对孩子说“走”孩子肯定会问“去哪里”或者“为什么”,也就是说,和我们那一代比起来,现在的孩子更加独立,有主见,并且直言不讳。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大环境下,孩子学会了争取更多的权利,而不是一味的顺从和胆怯。
其次是养育方式也变了。我们那个年代,很多女人不会外出工作,而是在家做全职妈妈,负责养育孩子,孩子放学回家至少有妈妈陪伴,遵循的基本上还是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要外出工作,并且在工作上投入了更长的时间。因此,和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感受到了更大的精神压力和更强烈的孤独感。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遇到的困难更多,因为如今的

这个世界对孩子们来说选择太多,变化太快,快的孩子还来不及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还不与时俱进,还用老一套来教育孩子,比如,总是用高压政策来制服孩子,那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即使用这样的方式对待一个小孩子都几乎行不通,更不用说青春期的孩子了。
为什么这么说?除了上面说的大环境变了之外,青春期的孩子还有几个特点。
青春期孩子开始进入身体发育加速期。比如,女孩开始第一次来月经;男孩开始长胡须和第一次梦遗。其实“青春期”这个称呼出自拉丁语,在拉丁语里是“多毛的”“具有生殖能力的”意思。生理上的变化会激起他们对身体的好奇。所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担忧:我正常吗?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假想的观众”: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关注他们的样子,于是他们往往会花几个小时来精心打扮自己,比如,男孩会处理自己脸上的青春痘,女孩会不停的选择合适的衣服。他们还喜欢评判别人的长相,同时也觉得每个人都在注意自己,自己会不会和他人不同。
青春期的孩子受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情绪起伏特别大。孩子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喜怒无常、焦虑、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候陌生的连父母都怀疑这

还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以前他和你是有说有笑,现在他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问他什么他也爱理不理;以前他会和你说很多小秘密,现在他只会和同学在电话里聊个没完;以前你说他的时候他最多顶几下嘴,现在他生气的时候会朝你瞪眼睛甚至是大呼小叫。他们在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成人感”,就是要求人格独立,被尊重。如果大人不了解这些特点,依然像过去一样喜欢采用高压的手段控制孩子,孩子肯定就会和家长对着干,家长拥护的,孩子就反对;家长反对的,孩子就拥护。总之一句话: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有时候想想,大人还真不能把孩子怎么样。打也打不过孩子了,手上掌握的资源孩子也不需要了。
青春期孩子的智力和以前相比,明显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开始真正的独立思考了。他们在身体生物钟的安排下,希望找到内心深处那个真正的、全新的自己,就好比蛇的重生一定要蜕皮一样。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和斗争。他们开始颠覆偶像,质疑权威,嘴里的口头禅也从以前的“我爸说的”变成了“我同学说的”,甚至他们会对大人的一些看法或者观点不屑一顾。
青春期的孩子会花更多的时间和朋友或者同学在一起,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喜欢和大人呆在一起。同龄人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甚至会通过加入某种群体来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在乎自己在同伴和异性心目

中的形象,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比如为了所谓的爱情或者哥们义气,如果缺少了父母的有效引导,他们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孩子所有的这些变化,或多或少的都会让父母感到失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和你的关系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需要你照顾的机会少了,需要你帮助的机会也少了,父母一下子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多少价值了,甚至不少父母想彻底放弃孩子撒手不管。
那作为父母,碰到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叛逆行为时,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首先,要把这看成是孩子长大和独立的标志,而不是挑衅,不是和自己对着干;
其次,这些行为不是父母的错,总有一天会过去的。就像马克吐温说的:我14岁时,几乎受不了我的父亲,他愚蠢极了。但当我21岁时,我很惊讶这7年他竟然变得如此聪明。
最后,父母要明白,青春期是一个孩子一生中压力最大的时候,他要面临生理发展的压力,心理发展的压力,交友的压力,学业的压力,在这段矛盾重重的艰难岁月,他需要父母陪伴他平安度过。
那具体怎么做呢?要把一些很重要的礼物要送给青春期的孩子,这些礼物,无论你收入高低,你都可以负担得起;

关键是,只有你才能把这些礼物送给孩子,除此之外,任何人都做不到。这十个礼物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因为它们可以让你和孩子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好教育的前提。就像一项权威调查得出的结论:能感受到父母关爱、理解和注意的青少年,参与酗酒、吸毒、自杀、暴力活动的可能性很低,几乎为零,更不容易过早发生性行为。

第一个礼物:尊重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鲁迅先生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尽管说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
和大人相比,虽然孩子的个子没大人的高,力气也没大人大,经历也没大人的多,但孩子的人格和大人是平等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由于发展的限制,还无法客观的认识自己,他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于父母如何对他,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尊重的,是没有尊严的,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孩子的行为上就容易出现问题。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实现”。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孩子在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他就会成为什么人。其实,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都要以此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一切方法都没用。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没错,我是很尊重孩子,但孩子常常不尊重我,既然这样,那我还有什么理由尊重孩子?甚至有的大人碰到不被孩子尊重的情况,直接就体罚孩子,直到孩子低头认错。那体罚到底有没有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用,有时候甚至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绝对是有很大副作用的。
我从2003年进入家庭教育行业,在全国各地讲课千余场,听我课的家长少说也有几十万,但我从来没听到哪个家长说过:尚老师,我用打骂来教育孩子,你看他现在过得多好呀。相反,我总是听到很多家长这么说:尚老师,我家孩子我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怎么他却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体罚只会激起孩子心中的怨恨,愤怒,叛逆,而不是让孩子发自内心的认识到了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
那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其实方法很简单,先理解,再引导。
比如:孩子让你帮个忙,你做得很慢,孩子就说了:你怎么这么蠢呀,连这个都不会弄。可能脾气不好的父母一听到这样的话,马上就会火冒三丈,直接和孩子开战。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很正常,是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激烈,有的表现的比较温和而已。
我们说一个人成熟,就是表示这个人在做事的时候能把握好一个度,而要把握好这个度的前提,就是这个人要经历

过两种极端情绪,因为不经历过极端,他就不可能知道合适的度在哪里。就拿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小的时候几乎都是服从大人,等到了青春期又开始彻底否定大人,很叛逆。正向行为和反向行为都经历过了,他最后才能把握好合适的度:有些事情需要服从,有些事情需要反抗。这种思想会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遇到事情可以灵活多变而不是死板固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叛逆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要鼓励孩子不尊重大人,而是说听到这样的话大人要放松,因为人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越紧张人越容易被问题困住。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把东西放在哪里不记得了,这个时候你越拼命的回忆,你越找不到东西,因为在紧张状态下身体机能是乱的,相反你不去回忆,先转移一下注意力,你就会在某个时间突然想起东西放在哪里了。道理其实都一样。
那当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蠢”的时候,大人怎么办?大人可以这样和孩子沟通:我知道你很着急(不要关注说话的内容,而应该关注背后的情绪),但你那样跟我说话是不对的(这句话就在给孩子划界限,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没有尊重父母,父母仍然要尊重孩子,因为你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学会尊重他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就先要给孩子做个榜样。如果你都无

法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为人父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哪怕对方是个无理霸道的孩子。只要这样,你才能把对方内心善良的一面激活,从而影响对方。爱生爱,恨生恨。
以上我讲的内容是尊重孩子的大方向,那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如何具体操作呢?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全然接纳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在大人看来很荒谬的想法,比如有个妈妈就咨询过我,说她上初三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她哪里可以买到枪;或者他们的观点经常都和大人不一样。碰到这种情况,很多大人会感到生气,甚至是愤怒,惩罚孩子。其实孩子的行为都是正常的,父母只需要完全接纳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青春期孩子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就是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人格和拥有自己的想法,要想脱离父母变得独立,还有比发表不同观点更好的方法吗?并且可以满足孩子的叛逆心理,象征着自己已经长大了。
所以,和父母产生不同的想法,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标志着孩子在精神上获得了独立。也就是说,观点正确不正确对孩子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观点是他自己的。甚至在有些时候,他们会故意提出一个新观点,来试探父母的反应,有些孩子最喜欢看到父母惊讶的表情。如果父母对他们

的观点觉得很正常,没什么反应,他们的很多观点只是说说而已,很快就忘了。
比如,那个想买枪的男孩,我让他妈妈先问问孩子怎么突然会有这个有趣的想法。他儿子说学校里有个男孩总是欺负自己,他想买把枪把那个男孩打死。我让他妈妈接下来这样引导:难怪你这么生气。假如是妈妈的话,我会用其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你真的想买枪,妈妈可以帮你打听一下,不过先告诉你,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了就要坐牢。所以你自己想清楚后告诉妈妈,妈妈支持你。你看,从头到尾的沟通,没有一句是评判、否定或者打压,而是全然的接纳,这种做法不代表赞成孩子的行为,只是表明大人对孩子的想法感兴趣,结果到了第二天,连这个孩子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疯狂。
先接纳孩子任何想法或者观点,哪怕是孩子一下子心血来潮。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跟大人对着干,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对孩子施加积极的影响。
2,表达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
当孩子有了不合理行为的时候,大人需要把行为和孩子本人区分开,也就是说,尽管行为不妥,但人是好的,是没问题的。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直接否定孩子本人,对孩子全盘否定,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贴负面标

签”。比如,孩子房间很乱,有的父母就会直接开骂:猪窝都比你房间干净,还不快收拾一下。会顶嘴的孩子就会反驳:猪不会收拾自己的窝,不都是养猪的人帮忙收拾的吗。把大人气了个半死。负面标签是一种强大的暗示,说的多了,孩子也就变成父母嘴里的人了。
当孩子的行为不合理时,大人怎么样才能做到既指出了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又尊重了孩子的人格?一个最容易操作的办法就是,先描述问题,接下来说自己的感受,再说会造成的妨碍,然后说出期望,最后谢谢孩子的配合。比如上面案例中孩子不收拾房间,大人可以这样说:妈妈看到你房间这么乱,我很担心,因为这样时间长了会生虫子的,我希望你现在能收拾一下,谢谢。
在这过程中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攻击孩子或者吼孩子,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我就不做,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3,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
有句话说的好:全中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比,和兄弟姐妹比,和亲戚的孩子比,和邻居的孩子比,和孩子的同学比。这些话听起来熟悉吗: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哥哥一样考个高分?你看你姐姐的房间收拾的多干净,哪像你,房间乱的像猪窝一样;你看你同学多有

礼貌,你要向人家学学。类似的话有无数个版本。
父母本想用这些话来刺激孩子,让他们改掉自己的毛病变得更好。但问题是这样的横向对比并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相反会令孩子灰心丧气,也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因为每个孩子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对比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尤其是有的家长专门拿孩子的不足和别人的优势比,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的不足比天上的星星都多,优点比天上的月亮都少。
其实哪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十全十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越比孩子越没有安全感,而为了得到安全感,孩子必然会发展出一种类似病态的竞争意识,处处盯着对手的一举一动,从而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在别人身上,唯独忘了发展自己。
同时,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变得嫉妒心极强,这种嫉妒心的背后,是一颗脆弱的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他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要比别人好;自己幸福不幸福不重要,关键要比别人幸福。而现实情况却是,有很多人没有你好,也有很多人比你好,如果只是盯着没有的东西,却不会享受拥有的东西,这样纯粹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不要说孩子不喜欢被拿来和别人比,我们大人同样也很讨厌这种行为。不信你试试今天回去拿你老婆和其他女人比:你看看人家老王的老婆做的饭多好吃;你看看人家老张的老

婆多会打扮。估计老婆听了后马上就会发飙:老娘我就是这样,谁好你和谁过去。
所以以后想让孩子取得进步,就直接告诉孩子,而不是拿他和别的孩子对比。比如:跟我谈谈你的学习,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如果你能好好和我沟通,我会很开心;希望你能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即使要对比,也只能纵向对比,就是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没有进步;现在比过去有没有进步;这次比上次有没有进步。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发展上。
4,尊重孩子的朋友
青春期孩子很重视自己在同学或者朋友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当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即使你再看不惯孩子的朋友,比如穿着奇装异服或者头发染了颜色;或者喜欢说脏话,你也要先忍着,不能当面指责对方,否则,只会让孩子和对方的关系越来越好,也许孩子原本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成人感”觉得自己的人格和大人是平等的,希望大人能尊重自己。如果大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和大人对着干,以此显示自己长大了。
当然,大人不能对孩子的交友圈撒手不管,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被朋友或者同学影响。怎么办?可以在对

方走了以后和孩子聊聊,说说对孩子朋友的看法和原因,然后说出父母的感受和期望,最后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儿子,说实话我不太喜欢你的朋友,因为他总是在说脏话,妈妈担心他会影响你,所以妈妈不希望你和他再来往了。不过,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上。
如果父母能以这种平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孩子就会感到被尊重,通常情况下也会很配合。当然,如果觉得孩子的朋友可能会给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比如,孩子的朋友喜欢在高速路上骑着摩托车飙车,大人就要坚决地向孩子表达立场,并且禁止他们相互来往。
其实很多青春期孩子一些不好的表现或者行为,都是迫于同伴的压力,如果能有大人的禁止作为挡箭牌,孩子反而会感激父母。比如,孩子不想和同伴出去喝酒,就可以这样回绝对方:如果我和你们出去喝酒,我爸爸肯定会找过来。
还有,如果大人想让孩子听你的安排做什么事,记得提前告诉孩子,这也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

第二个礼物:私人空间
有一项针对孩子“父母做什么事会让你很讨厌”的调查问卷显示,父母最让孩子讨厌的事情是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比如,偷听孩子打电话;不敲门进入孩子的房间;没经过同意偷看孩子的日记;跟踪孩子;问孩子和异性交往的细节等

等。无论父母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都一样:孩子都会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父母的侵犯。说专业点,就是父母的行为越界了。弗洛姆说过: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这里的自由指的就是界限。咱们中国人的亲密关系几乎没有界限,就像一碗粥,搅在一起,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最后大家活的都很累,但谁都不说;而西方人即使是亲密关系也是界限分明,就像一碗米粒,虽然在一起,但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西方人活的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洒脱。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界限,需要足够的隐私空间。这是由他们的发展特点决定的。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自我身份“我究竟是谁”,然后,他们开始寻找答案。在心理上,他们会把自己和父母看成是分别独立的个体;在行为上,他们不一定会听父母喜欢的音乐,也不一定认同父母的信仰,甚至会反对父母的价值观。他们就是要体验和父母不同的生活,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尝试不同的装扮。毕竟以前他们几乎都是服从父母。只有经过了这段冲突甚至是混乱的时间段,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什么都喜欢和父母谈,老师又骂那个同学了,哪个男孩又喜欢哪个女孩了,就像个话痨一样。然而一旦到了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一下子就会变得出奇的少。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13岁的孩子回到家,关上房

门,接下来房间里传来了巨大的音乐声……5年后,(她)才从房间里走出来。
作为父母来说,面对这种情形显然一下子还不适应,所以一见到孩子面就喜欢问七问八,孩子是爱理不理,结果父母又会问更多的问题,给孩子的感觉就好像是在审问犯人一样,孩子特别烦,又没有办法,只好随便敷衍一下父母。比如,父母问:去哪里?孩子回答:出去;父母又问:出去干什么?孩子回答:不干什么。沟通结束。再比如:你今天训练的怎么样?还行;新来的老师你觉得怎么样?不错。也就是说,父母越喜欢问,越难从孩子口中问出他们想知道的事情。
即使父母很想知道孩子的事情,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比如,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怎么样,可以先简单的问一下: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如果明显感觉到孩子根本不想说,或者是在敷衍,就要停止追问了,等孩子心情好了再交流。
很多父母问孩子问题时孩子不愿意回答,所以父母就以为孩子在隐瞒什么。其实通常情况下孩子并没有隐瞒什么,孩子只不过不想和大人说话而已。尤其是在孩子刚放学或者某个项目刚训练完的时候,孩子最不喜欢说话,只希望能够独自待一会儿,放松一下或者和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这个时候,父母最好不要烦孩子,问东问西,只需要和孩子打声招呼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想和你聊,他自然会找你。这种给

孩子足够隐私的做法,会让孩子更愿意和家人呆在一起。
陪伴对青春期孩子来说也很重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起伏很大,常常让人捉摸不定,所以你很难保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沟通。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自然就会发生一些对话,总不能两个人一直是大眼瞪小眼吧。
全家人一起吃饭也是个和孩子聊天的好机会,哪怕是吃个简单的早餐。吃饭是人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说出心理话的时候。如果父母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先不要问孩子,而是要先聊聊自己的事情,有趣的,生气的,伤心的,或者看到的新闻内容,或者最近看过的电影。只要大人愿意分享,孩子很容易就会加入聊天。但大人要记住,不要把自己当成聊天的中心,你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分享他的想法和经历,千万别喧宾夺主。有的大人特别能说,一旦开口,其他人根本就插不进半句话,估计以后只要有你在,孩子铁定就不说话,或者直接端着碗进了自己的房间。
鼓励孩子和大人交流的另一办法是,大人把观察到的事实或者感觉说出来,而不是问孩子,孩子不会感到有很多压力,从而会更容易开口交流。比如:妈妈发现你最近很少和某某在一起玩,跟我说说发生的事情吧;或者:妈妈觉得你最近功课压力挺大的。通过这种方式,大人就开启了一次开放性的对话。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回应,那就顺其自然,只要

他有问题,父母也理解孩子,他迟早总会开口的。曾经有个妈妈就反映,说以前问孩子什么问题孩子都不回答,然后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她没问过孩子任何问题,结果到了第三周,她孩子主动过来和她聊了两个小时。看来做父母的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真的要学学“欲擒故纵”这招(也可以叫“以退为进”
给孩子成长空间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放手培养。英国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大人给孩子的限制要尽可能的少,要比你想象的最少还要少。其实这种思想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该做的时候你做,不该做的时候你就不能做,否则好心就会办坏事。
那什么时候该管孩子?我觉得有几种情况:1,会不会妨碍或者伤害到别人?比如,在电影院大喊大叫,或者从楼上往下扔东西,这种行为就要管;2,有没有安全隐患?比如,在小区飙车;3,有没有可能会损坏贵重物品?比如,在收藏品上签名。除了这三种特殊的情况,我觉得对孩子要放手培养,这本身就表明了你信任孩子,而孩子也会做出值得你信任的事情。
希望大家记住:我们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是孩子成长背后的支持者,未来要走什么路,孩子比我们更清楚,因为他是当事人。
有的家长会问:那孩子把头发染色、穿奇装异服或者纹

身可以不可以?我觉得把头发染色或者穿奇装异服问题不大,因为这种行为背后的需求是展现自己的个性,希望引起别人尤其是异性的注意,大人可以这样引导:你觉得这样的打扮会显得很有个性很酷,我当年的想法和你一样,不过就是不知道老师或者同学会怎么看?先肯定孩子的需求,然后再引导孩子的行为,通常不会引起孩子内心的逆反。即使孩子不听,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那就让他试一次,等他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或者被同学嘲笑了,他就能把握好在穿着上的度了,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
至于纹身,则会对身体造成永久的影响,这个时候大人的态度就要非常的坚决:不可以纹身,因为它会跟着你一辈子,等你长大了也许你会后悔,我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所以我不允许。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逆反,所以父母要注意:禁止的事情少些,我上面也说了三个底线,其余的事,尽量支持孩子。
还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孩子不但需要精神上的空间,还需要物理上的空间。有了单独的房间,孩子就可以练习对房间的控制权,这本身就是孩子独立的象征。比如:墙壁要刷成什么颜色的;选择什么样的灯;物品怎么摆放才会整齐等等。这对孩子至少有以下的好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权利,还能展现自己

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探索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也就是说,这个过程经历完了,孩子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不想让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的家长请记住:孩子做决定的能力是从小事上开始培养的,在小事上学会了做决定,孩子将来才有可能对人生的大事做决定:找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结婚。
有些家长经常会对孩子房间的环境说三道四,比如房间太乱或者太脏。我觉得没必要,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这些事大人还要操心,那孩子以后怎么去独立生活?
当然,如果这种情况影响到了其他人,比如,房间太脏了,有蟑螂了,这个时候大人就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儿子,你房间里太乱了,已经有蟑螂了,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我担心很快咱们家到处都会有。所以,我希望你现在整理一下你的房间。
这样的沟通就是在维护大人的利益,如果是把孩子骂一顿就变成了报复孩子了。
其实,当孩子因为房间太乱经常找不到东西,孩子自然就会开始收拾,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行为,而不是被迫去做,家长越逼,即使孩子想做他也不会做,因为他要用叛逆的行为向你表明:我的地盘我做主。
当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时,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有些行为是绝对要禁止的,比如,偷听孩子打电话、

翻看孩子的书包、不敲门直接进入孩子的房间,这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也许你这样的行为确实会让你多了解孩子一些,但也会让你付出高昂的代价,孩子在心理上会更加排斥你,讨厌你,甚至是怨恨你。
只有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你才可以搜查孩子的物品,就是你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怀疑孩子正在做很危险的事情,比如,喝酒或者吸毒。因为这就不是简单的隐私问题了,而是变成了安全问题了。

第三个礼物:用心聆听
有一句话说的好:对孩子来说,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孩子,父母有一份礼物也永远不会过时,那就是愿意不加评判地用心聆听孩子的心事。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咱们中国的父母做的不到位,甚至可以说很糟糕。当孩子告诉父母什么事情时,父母却忙着看手机,看电视,或者在想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认真去听孩子在讲什么,这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少和父母沟通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之前的经历告诉孩子,说了父母也不会用心听,那干脆就不说了,否则不是自讨没趣吗?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所以,一旦孩子好不容易愿意和父母聊天时,父母一定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停下手中的事情,面向孩子,全神贯注。

尽管这个方法对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很重要,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更重要。因为这么做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很关心自己,很尊重自己,有了好的关系做前提,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减少,更多时候是选择合作。
2,用共情的方式倾听
所谓共情式倾听,就是对对方的感受表示理解、尊重、承认,因为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没有所谓的对错。就好比北方人觉得馒头好吃,而南方人觉得米饭好吃,谁对?根本就无所谓对错。因此,感受只能被接纳。接纳不是赞同或者认同,而是无论从情感层面还是理智层面,都能完全深入的理解对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换位思考。
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就是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做不到。至于原因,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有的大人担心谈论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感受,会让孩子感到更糟糕。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的负面情绪会不会变得更糟糕,取决于大人的沟通方式。如果是用安慰的方式,孩子的情绪肯定会变得更糟糕。比如孩子心爱的小动物死了,父母这样说:哎呀,真是太可怜了,想不到这么不幸的事竟然发生在你身上。这样说直接就暗示了孩子是弱者,自然会加剧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如果是用共情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心爱的小宠物不在了,你很难受,妈妈能理解你,你多么希望它能活过来呀。这就是理解孩子,说的话都

说孩子的心里话,当孩子的情绪得到大人的注意和认可后,这些情绪才更容易被孩子抛到脑后。
有的大人觉得孩子的负面情绪都是小题大做,一点都不客观。比如,孩子心情沉重的告诉大人说某个朋友和自己绝交了,大人很有可能觉得此事不值一提: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绝交了就绝交了,难道离开他你就交不到朋友了?没错,因为发展的缘故,多数成人都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客观正确的看待发生的事情。但有时候我们却忘了,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的感受是真实强烈的,也许在成人眼里是芝麻粒大的事,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无异于天大的事。还是那句话,感受没有对错,只能被接纳,孩子的心情才能慢慢平复。理解万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有的大人会直接否认孩子的情绪,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护孩子远离困扰,不希望孩子伤心失望,恨不得马上让孩子开心起来。比如,孩子因为没被学校的球队选上,回到家很难过的哭了,大人直接来一句:这有什么难受的,竟然还哭了,真丢人。这样的经历多了,慢慢的,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受,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没有的孩子,他又怎么能变得自信?自信不就是相信自己吗?没感受了还怎么相信自己?还有,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孩子都活的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你看咱们中国的青少年自杀率是一年比一年高,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生活已经

没有了任何感受。
还有的大人以为共情式倾听就是孩子说什么大人都要同意,要处处迁就孩子。其实这是对共情式倾听的误解。共情式倾听的重点在于承认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是一种支持,但原则还是要坚持。这种做法比传统的说教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比如,孩子告诉大人,今天另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说话,老师却误以为是自己,结果把自己打骂了一顿。传统的说教很可能这样说:老师怎么不骂别人就骂你,你肯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而共情式沟通会这样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误会了,还挨批了,确实挺让人生气的。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理解自己的难处,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但孩子信任父母的时候,引导孩子的时候他就很容易合作了。有了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
3,不评判孩子的观点
就像在商场里试衣服一样,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所以他们会接触并尝试各种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寻找一切机会来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所以,如果父母还没听清楚孩子的观点就马上批评孩子,孩子就会更加坚持某个想法,即使他并没有真正认同这个想法,他也会和家长对着干,通过这样的叛逆行为,他才能感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相反,如果父母听了观点后不妄加论断,而是先顺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由,接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一些重大事项,大人还要说出你的期望。通常情况下不用多久,孩子自然就会放弃那些不合理的想法。
比如,孩子觉得上了中学就可以喝酒了。大人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你觉得到了中学就可以喝酒了,嗯,这个想法挺有趣的,来,给爸爸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完整的听完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和孩子聊聊自己对这个行为的看法,比如,这个年龄段喝酒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包括潜在的伤害;最后,说出自己的希望:爸爸真的不希望你喝酒。
其实只要大人稍微懂点沟通的常识,很多孩子都是很通情达理的。
4,不要打断孩子
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当孩子表达想法的时候,65%父母会打断孩子,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这其实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愤怒。回忆一下我们自己说话没说完然后就被人打断时候的心情。所以,哪怕孩子说话的内容你再不喜欢听,你也不要打断孩子。一方面,这样你就会听到完整的信息,不会误解孩子。就像有个孩子告诉父母说自己这次期末考试考了76分,父母一听狠狠的把孩子骂了一顿,说孩子不争气,平常都是考第一,怎么这次考这么少。结果孩子来了一句:76分是班里最高分。父母一下就傻眼了;另一方面,把话听完,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理解自

己,那么父母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孩子也会容易接受,父母的话才会起作用。
还有,父母要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无论发生什么事,爸爸和妈妈都和你在一起。而不是告诉孩子:惹了麻烦小心我收拾你。相信大家还记得西安音乐学院高材生药家鑫杀人案。像我们一般人把人撞倒后都会马上把对方送到医院,更何况那个人伤的一点都不重,然而药家鑫的做法让人无法理解,他把人撞了后不但没送对方到医院,还用刀捅了对方7刀把对方捅死了,最后自己也被执行了死刑。事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原因,他说爸爸从小就告诉他不要给家里添麻烦,否则就会狠狠的惩罚自己。想想看,如果他爸爸从小告诉他的是:有了麻烦记得告诉家人,我们一起面对。估计事情的结局就会皆大欢喜。

第四个礼物:做个坦诚的家长
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若要一个人谈谈他的兄弟,只需告诉他你自己的手足的故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不用问孩子,因为问了孩子也不一定会说。但只要我们能聊聊自己当年的学习情况,孩子就会主动的告诉我们他的学习成绩。
我觉得这个方法太管用了,真的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记得有一次我在和女儿聊天,她就和我聊起他们班哪个女孩喜

欢哪个男孩,我就很想知道她有没有喜欢的男孩子,但我知道如果直接开口问,我女儿肯定说没有,因为不好意思。于是我就和她聊我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喜欢的女孩子,那个女孩现在在做什么。结果我话还没说完,她就马上告诉我说她喜欢谁谁谁。是不是很快就知道了孩子的心里话?包括我还会和我女儿分享我的梦想,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她听完后自然也会和我分享她对未来的打算。也就是说,只要我想知道她任何事情,我就会用这招,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百试百灵,没出过任何闪失。
其实当大人坦诚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坦诚对待大人,把心里话说给大人听,这样当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也便于大人及时干预,防止事情变得更糟糕。更重要的是,当大人分享自己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就会跳出家长角色,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这只会让孩子和大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也更加信任彼此,相互交流自然就多了。
有些父母会把坦诚理解为显摆,比如告诉孩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怎么怎么样了。坦诚不是拿过去和现在比,也不是告诉孩子你的过去有多么糟糕,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开口,从而方便大人掌握孩子的内心动态,遇到危险时能防患于未然。
那具体怎么做才算是坦诚的家长呢?有几个指导原则。

1,真正表现出对孩子的兴趣。比如,及时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还有孩子的运动会;观看孩子的比赛,为孩子加油;让孩子给你讲讲学校里有趣的事等等。
2,花时间陪孩子。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的慈善家特蕾莎修女说,爱不能单独存在爱本身毫无意义,爱是要付诸行动的,行动才能让爱发挥出功能。也就是说,你爱不爱对方由对方说了算,而对方能否感受到你的爱,则取决于你是否采取了爱的行动,把爱落到实处。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那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容易和父母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尽管他们也会叛逆,但方式往往会比较温和,而不是像疾风骤雨让很多家长心理上受不了。即使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做到多陪孩子,到了青春期一样不晚,关键是父母要下定决心,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
3,表现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常常会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有限制性的凡人,企图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完美无缺。其实这会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毕竟,完美在生活中并不存在,美都是有缺憾的。想想看,你会和一个完美的人交朋友吗?肯定不会,那压力该多大呀,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衬托下显得愚蠢搞笑。“完美”还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父母也会无意识的用“完美”去要求孩子,否

则父母内心会失去平衡–凭什么我是完美的,你却是不完美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和痛苦。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很坦诚的把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也表露出来,比如,难受的时候你也会哭;你遇到困难也会担心等等。孩子就会觉得你是真实的,从而更加愿意信任你。
其实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当父母撒谎的时候,往往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所以当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要诚实回答,即使这个问题涉及到比较敏感的性、吸毒。大人需要给孩子做一个诚实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
尤其是有关性的话题,尽量提前和孩子聊,否则到了青春期再谈就比较困难,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尽管他得到的都是一些扭曲的信息。有些事情还是早点教给孩子,因为谁都不知道孩子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
可能有的家长就问了,如果我曾经有过糟糕的经历,比如从小学就开始喝酒,如果孩子问我,难道也要告诉孩子真相吗?我觉得应该告诉孩子真相,因为当你企图掩盖事实时,孩子其实是可以感觉到的。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说,我认为还是有点讲究的。第一步告诉孩子事实;第二步是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孩子,比如喝酒给自己带来了哪些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影响;第三步说出你的期望。当大人把自己曾经糟糕的经历告诉孩子时,等于是给孩子做了一次负

面的示范,让他能近距离的感受到不好的行为带来实实在在的后果,从而促使孩子做出更好的决定。
即使是反对孩子时缺少正当的理由,也要诚实的告诉孩子:我确实没有合适的理由反对你这么做,我只感觉你不能这么做。为人父母有时候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总之,坦诚会让父母和孩子彼此信任,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牢固。尽管不容易,但回报却很丰厚。

第五个礼物:责任心
人都害怕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没有责任心,我们没办法成为合格的男人或者女人。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成为具有责任心的人。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其中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应有的后果(有安全隐患的除外)
亲子冲突之所以频繁发生,一个常见的原因是责任的划分很模糊,父母不清楚哪些是自己要负责的,哪些是孩子要负责的。比如,父母送完孩子上学要上班,但是孩子喜欢早上赖床,结果害的父母经常上班迟到。很明显在这个案例中,父母承担了孩子的责任,就是因为孩子不按时起床而导致自己上班迟到。
那父母该怎么做?我觉得可以按照以下的大概步骤:1告诉孩子,以后不会再叫他起床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2

引导孩子想办法提醒自己按时起床,比如:用闹钟;3,告诉孩子:父母的车子几点会准时出发,如果错过了,只能坐公交去学校;4,温柔的坚持原则,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宽容孩子。
方法虽然看起来不难,但估计还是有很多家长做不到,因为每个家长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方式不一样。
有的家长属于专制型父母,就是通过武力和惩罚来教育孩子,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谈不上是教育,更像是对孩子的报复。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上下级关系,就像是军队,一方是高高在上的父母,是权威;一方是俯首称臣的孩子,是附属。说得再难听点,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像是驯兽师对待动物,一只手拿着胡萝卜,一只手拿着大棒,孩子服从就会有好处,孩子不听话就会被惩罚:打屁股;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罚孩子做家务。总之,孩子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其实惩罚和管教不是一回事。惩罚是通过给对方在精神上或者身体上制造不愉快的方式,让对方受到教训,本质上损害了孩子的尊严,培养的是他律,也就是说在有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旦脱离了监管,孩子很有可能成为脱缰的野马;而管教是用尊重的方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的是自律,也就是说孩子做不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是发自内心。
惩罚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用,甚至有时候有立竿见影的

作用,但其实从长远来看,对孩子至少会造成三方面的危害:一方面是,孩子会怨恨父母。被惩罚后孩子会愤怒,然而却无能为力,所以会对孩子造成双重伤害;另一方面,惩罚会导致孩子产生报复父母的想法。比如,有的孩子被惩罚后会自杀,这其实也是一种报复父母的手段,通过让父母痛苦和自责的方式来报复父母。包括有的孩子还会把糟糕的学习成绩当做报复父母的手段,他们知道,父母再怎么厉害,也无法掌控他们的成绩;第三方面,孩子会变得自暴自弃。孩子心里会想:反正都这样了,那就破罐子破摔吧。所以说,专制型家长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有的家长是属于纵容型父母,会给孩子太多的掌控权。这样的家庭角色混乱,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孩子享受了太多的自由,很少被约束,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约束。这些父母会帮孩子解决任何困难,通俗点说就是孩子惹了麻烦后父母帮兜着,比如,孩子打了同学,父母代替孩子上门赔礼道歉;孩子忘了带作业,父母会把作业送到学校;孩子不想上学了想出去玩,父母帮忙给学校请假说孩子病了等等。孩子从来都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孩子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也就是说,这样的爱不是爱,而是碍,妨碍的碍,父母的行为妨碍了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这些父母还会溺爱孩子。我们都知道溺水,人离不开水,但水太多会把人淹死;爱也一样,人离不开爱,但爱太多也

会把人淹死。更重要的是,大人给孩子的环境是一种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真空环境,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会让孩子产生幻觉,以后带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模式进入社会,孩子就会四处碰壁,这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无助感,甚至害怕与人交往,干脆躲在家里当“啃老族”。因此,希腊哲人柏拉图才说: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也就是说,纵容型的家庭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有的家长属于民主型父母。专制型家庭里有太多严苛的规矩,这样的家就像部队;纵容型家庭又过于放纵孩子,这样的家就像野地;而民主型家庭介于两者之间,父母对孩子既有一定的自由,也有一定的约束。父母和孩子的人格是平等的,互相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倾听别人的看法。然而,父母是一家之主,代表着一定的权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到安全。比如,孩子很想养一只宠物,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最后表示不同意,因为没人照顾宠物。如果孩子能想到解决办法,父母会尝试,如果不行,父母还是会拒绝这个想法,但对孩子失望的心情会表示理解。
在民主型的家庭,父母是很好的倾听者,并且尊重孩子的感受、观点、想法。他们会管教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律,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犯了错,就引导孩子采

取必要的行动来弥补错误。
如果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父母没有威严,那么家里就会变得一团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以上的三种教育风格,估计很多家长是轮流使用,心情好的时候纵容,心情不好的时候专制,学了点东西马上又变得民主。其实我觉得这样不好,作为父母,一定要有稳定的教育风格,因为这会影响孩子是否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尽管民主型的家庭很容易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如何具体实施呢?
1,给孩子多点选择
在可以承受最坏结局的情况下,给青春期的孩子多点选择。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则会引起孩子不同的反思,从而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如,孩子可以选择如何布置自己的房间;选择穿什么样式的衣服;甚至大人可以给孩子钱让他自己去买衣服,这样可以练习孩子更有效支配资金的能力。他这次可能会买很贵的衣服,下次则可能会买很多便宜的衣服,有了这样的经验,他以后在买衣服的时候才能把握好一个度。选择的结果会教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2,鼓励孩子设定个人目标
平常有空的时候和孩子聊聊他想完成什么事情,然后引

导他如何去实现。到了初中的时候,可以开始和孩子聊聊他的未来,比如想上什么样的大学,毕业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引导的重点放在:我们今天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幸福不幸福,是由昨天有没有努力决定的;我们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幸福不幸福,是由今天有没有努力决定的。只要能明白这一点,相信孩子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而不是总是要大人逼着。
3,给孩子分配家务
当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他开始承担家庭中的责任了。更重要的是,做家务会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未来确实影响很大,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往往身体比较健康,生活也会很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历时40余年研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这个问题的研究起始于当时要弄清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人员在波士顿市旧市区内研456名青年的生活,当他们到了中年,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是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的人,也比那些小时候从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愉快。参加这项研究的精神病学家韦朗特认为:解释这些并不困难,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研究还表明,孩子们童年时的活动与成年后的情况有着惊人的关

系。那些童年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交游广阔的可能性高出10倍,获得高薪的可能性大4倍,易失业的可能性要15倍。那些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犯罪被捕的可能性较高,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
可能有的父母会问:让孩子做家务要不要给钱或者用物质奖励?我觉得不需要,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感情而存在的,而感情一旦和金钱挂钩,就会变成赤裸裸的商品交换关系,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就好比去朋友家吃完饭,掏出钱包问朋友“这顿饭多少钱”,其后果可想而知。在西方,不少父母确实会通过让孩子做家务赚取自己的零花钱,因为西方国家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市场关系,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赤裸裸的市场关系,很多西方老人尽管有儿有女,衣食无忧,最后却在孤独中老去,这和他们很早就把市场法则引入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4,给孩子做个负责任的好榜样
孩子不听你是怎么说的,关键看你是怎么做的,所以说,父母的言传不如身教。也就是说,我们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父母先要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让他去

效仿,这就是环境的熏陶。

第六个礼物:态度坚定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挑战规则,如果家长对规则执行的态度是模棱两可,优柔寡断,孩子就会通过不断的越界行为来试探家长的底线。尤其是在涉及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大事上,比如:酗酒、飙车,孩子一旦破了底线,最后很有可能成为悲剧。
这也就要求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始终如一,说话算话。如果孩子违反了相应的规则,就要坚持让孩子承担后果。当然,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要有灵活性,毕竟教育不是教条,但灵活性和前后不一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灵活性是在特殊情况下随机应变,比如通常情况下孩子要天天洗澡,如果某天孩子参加完运动会到家太晚也太累了,就可以破例。
而前后不一致的家长则是根据心情,想起来的时候就要孩子遵守规则,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由着孩子的性子,给孩子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比如,看到孩子很晚回家,就大喊大叫,说要罚孩子一个月都不能和朋友出去玩,仅仅是过了一两天,大人就会忘了这件事,然后又会允许孩子和朋友出去。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孩子就会明白原来父母的话并不会当真。所以,说话算数很重要。

大人对规则的执行要态度坚定,同样的,对自己的承诺也要说到做到。比如,向孩子承诺寒假的时候要去旅游,那就别反悔,除非发生了不可抗力因素(地震、洪水、台风)如果你不确定有没有时间旅游,那最好就不要承诺。当父母兑现了承诺,孩子就知道父母是可以信任的,同时,父母也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当下次孩子向父母许诺时,孩子也会要求自己兑现承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礼尚往来”,你怎么对孩子,孩子就怎么对你。
通常情况下,态度坚定的家长会遵循6个原则:1,大人自己的价值观要明确
教育孩子的过程,除了强调必备的社会规则,剩下的几乎就是向孩子传达大人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有个前提:大人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比如,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在婚前有性行为,你就可以态度坚定的告诉孩子:我们不希望你在婚前有性行为。然后告诉孩子充足的理由:婚前性行为潜在的危险,比如感染艾滋;对身体可能造成的伤害,比如怀孕;对学业的影响等等。同时,父母可以就此在家中订立相关的规则进行预防。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异性朋友不能来家里做客;父母周末外出,家里需要有成年人来照看孩子或者把孩子送到朋友家里;任何时候异性朋友都不能进入卧室,或者有异性朋友在卧室,卧室的门必须打开;在约会前,父母需要首先见见对方,和对方聊聊。

当然,不是说向孩子传递了相应的价值观和期望,孩子就会按大人想的去做。而是说,如果家长这么做了,孩子越界的行为比那些没有这么做的家庭要好很多。包括对孩子的喝酒问题也是同样,旗帜鲜明的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期望非常重要。谁都无法保证孩子一定会怎么做,但是孩子一定可以从父母的期望中获得一些支持。还有,大人应该常常和那些价值观相同的人打交道,这本身就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环境熏陶。
2,为孩子的行为划出界限,确保孩子的安全
行为上的界限会让孩子获得秩序感,在动荡的青春期,会让孩子感到安全。有了这些规范,孩子能感到父母的关心,否则,他们就可能认为父母不爱自己或者不关心自己;这些规范还能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要抵制什么行为,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在不想做什么事的时候,这些规范可以让他们有了很好的理由去拒绝别人。他们把责任推给父母,从而挽回自己在朋友跟前的面子。比如:我其实也很想这样做,但我爸爸妈妈不允许,我也挺郁闷的。
父母需要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订的这些规矩,都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幸福,而不是为了控制孩子(在定规矩的过程中也需要孩子的参与,否则规矩就容易成为霸王条款,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对抗)。这些规矩包括什么时候回家;参加什么样的社交活动等等,凡是涉及到孩子安全的都要有相应

的规则,尽量少一些,但一定要坚定执行。
尤其是要对孩子接触的媒体资讯,比如看什么电影,电视节目,上哪些网站等做出限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青少年对性的了解是来源于媒体。而媒体对性的看法是有欠缺的,尤其是一些不良媒体更是会误导青少年。所以对孩子听到和看到的媒体信息很有必要做出限制甚至是禁止。比如,有性爱场景的、语言粗俗的、有暴力镜头的影片。即使是无意中看到类似的镜头,大人一定要询问孩子对此的看法是什么,然后再给孩子进行正确的解释。
3,让孩子明确违反规则后所需要承担的后果
这里所说的后果不是惩罚,惩罚往往和孩子的错误行为没什么联系。比如,孩子回来晚了,让孩子抄一百遍《弟子规》,这就是惩罚。而后果是自然而然的或者合情合理的。比如,孩子在课堂上讲话,被老师罚站,这就是他的行为引发的自然后果。这个时候大人不需要再对孩子说教或者惩罚了,因为孩子已经为不合理的行为付出代价了。再比如,孩子起床晚了,没赶上校车,只能自己坐公交。
还有一种后果是合情合理的。比如提前和孩子定好规矩,也经过了孩子同意:如果晚上十点钟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给家里打个电话,那么连续三天的晚上就不能外出了。孩子违反了规则,不用说教也不用生气,只要让他承担后果就可以了。限制的时间越短越好,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吸

取教训而不是为了报复孩子。
让孩子承担合理后果和惩罚孩子不同。惩罚往往和孩子的错误行为没什么关联。比如,孩子对大人说话不礼貌,大人禁止孩子一个月不能玩手机。玩手机和对大人不礼貌的行为完全没有任何关联,它们是毫无联系的两件事。而让孩子承担合理后果则是告诉孩子:你刚才的话让我很伤心,你这样说话是不对的,你需要给我道个歉,然后才能玩手机。
再比如,孩子们在吵架,你让他们停下来,结果没人理你,你就把孩子们的游戏机没收了,这也是惩罚,因为游戏机和孩子吵架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把他们分开,除非他们想到解决争吵的办法,这个行为就是让他们承担合理的后果。
让孩子承担后果最好的方式是二选一。比如,孩子吵架,直接就告诉孩子:要不解决好冲突,要不各玩各的,你们自己选。再比如:要不十点前回来,要不以后晚上不能出去,你自己选。自己决定的事情,自己就会说服自己。因为人都喜欢自己做主,而不是被他人强加意志。
因果类型的选择也不错。比如:你完成作业后,才可以打游戏;你把房间收拾干净,才能和朋友出去。
4,言行保持一致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不用说教、啰嗦、提醒或者恐吓,直接采取行动就可以了。很多父母在孩子违反规矩时,很喜欢说一些老掉牙没用的话,而不去行动。如:我跟你说了多

少次了;你怎么总是这样呢?下次还这样我就不客气了。这些话根本没任何用,即不会让孩子领悟到什么道理,更改变不了孩子的行为,只能让孩子疏远父母。如果父母言行不一致,说话不算数,其实就是在教孩子忽视父母的话和藐视父母的威信。所以,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5,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很多家长喜欢孩子犯错后直接惩罚孩子,这只会激起孩子内心的愤怒和报复心,让孩子更加叛逆。如果善于利用,其实错误可以成为宝贵的学习机会。
比如,孩子因为喝酒把同学撞了,我们就让他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同学付医药费,如果不够,爸妈可以先借给他;然后每天要为同学补课;为同学送饭等等。不用再给孩子别的惩罚,相信这次事件造成的自然结果已经给孩子好好上了一课,而且从这次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一定会让孩子终生难忘。
6,多结交懂教育的朋友
没人系统的教过我们如何做父母,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孤立无援,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像很多西方国家,在培训父母方面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这样可以保证在教育孩子时最起码的大方向不会错。所以,要多结交懂教育的朋友,毕竟教育孩子是门技术活,所以最好能联合几个价值观接近的家庭成立一个互助体系,遇到问题多交流。就像一句非洲谚语说

的:要想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借助整个村庄的力量。集思广益总比闭门造车好。
总之,我们给孩子传递价值观,给他们的行为建立规范,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必要的后果,我们才更容易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成年人。

第七个礼物:认可孩子
先要爱一个人本来的样子,这样他就会信任你,你才有机会引导他成为能够成为的人。这就是认可的力量。认可,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成就、努力、优点。很多大人觉得只有批评才能帮助孩子进步,在他们的眼里,孩子的缺点多的像天上的星星,优点少的像天上的月亮。然而很不幸的是,批评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取得进步,相反会使孩子感到挫败、伤心、无力前行。因为孩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孩子的自我,当大人不断否定孩子的行为的时候,就等于不断在否定孩子本人,所以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沮丧。
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是什么样,他就很有可能成为什么样。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实现”,也就是俗话说的:大人经常说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很快就会成为什么什么样的人。这种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消极的暗示。
而鼓励对孩子的作用是积极的。英语中的“鼓励”这个

词来自于法语,意思指的是“心脏、勇气”,也就是说,大人鼓励和认可孩子的时候,就是在给孩子内心的力量、勇气和爱,让他去迎接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比如,当孩子表现的有礼貌的时候,告诉孩子他这样的行为让人很舒服;当孩子帮了你的忙的时候,对孩子说声“谢谢”
表扬和鼓励有着本质的区别。表扬是认可孩子的成绩和成功,而现实情况却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每次都能成功,所以为了避免失败,只好变得退缩不去尝试,因为不尝试才能不犯错,不犯错才能继续躺在过去被表扬的“功劳簿”上;而鼓励是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比如,孩子尽管很努力,最后还是没有进入足球队,大人理解孩子难过的心情,并且鼓励孩子说,他的努力让大人感到骄傲。这样就是认可孩子的付出。
父母对孩子的认可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建立了积极的自我形象,这样,当孩子遇到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或者诱惑时,孩子更容易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盲目随波逐流。这可以保护孩子安全走过动荡不安的青春期。
父母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表示对孩子认可。描述孩子的积极行为,然后加上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不用提醒就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了,我真的没想到;看到你和朋友能有话好好说,我也感到高兴;
肯定孩子品格中积极的一面。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如果能在睡前和他聊聊天,常常会带来神奇的效果。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酷,总是想脱离父母,但其实心理上还有依赖父母的一面,只不过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如果父母能主动点,孩子会感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爱。比如,告诉孩子他的优点和长处是什么;你最喜欢他的哪个朋友以及理由;你对他的期望;你在青春期时候的经历;无论他是怎么样的孩子,你都为他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而感到开心等等。
每天告诉孩子你爱他。父母对越小的孩子说“我爱你”一般情况下越自然,但是对着青春期的孩子说“我爱你”就会感到难为情,至少不容易开口。但其实孩子很需要父母这样的举动,尽管父母这样说的时候他们装作好像没听见,或者还会说“烦不烦呀”,好像这句话对他们不重要,他们不想父母这么说,其实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的做法在心理学上叫“说反话”现象,就好比女孩子很喜欢一个人但经常嘴上总是说“讨厌”是一样的道理。表面上反感,内心却很高兴,这就是孩子听了父母说“我爱你”后的真实心理状态。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上有个特点叫“成人感”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如果父母当着他同学或者朋友说“我爱你”,就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因为他周围的同学或者朋友很有可能就觉得他是没长大的宝宝,甚至会因此而嘲笑他,所以,在言语上对孩子表达爱的时候,最好是在私

下里。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当面对孩子说“我爱你”或者直接鼓励孩子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给孩子写封信,比如,你对他的肯定;最近他的变化;需要大人协助的地方等等。最好能在孩子生日或者节日的时候送给他,这会让你的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仪式,凸显了信的意义和价值。信的结尾是五个字:我永远爱你。
通过肢体接触也是表达对孩子认可的很好方式。比如,给孩子一个轻轻的拥抱;或者和孩子轻轻的碰个头;拍拍他的肩膀等等。肢体接触传达了你的爱和支持,就像《哆啦A梦》里面有句话说的好:很多时候,千言万语抵不过一个拥抱。不过,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和大人有亲昵的举动,因为孩子会觉得尴尬,所以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合适的时机,最好是在私下,表达你对孩子的喜欢和爱。
信任也是认可孩子的一种方式。除了会妨碍或者伤害他人、有安全隐患、会损坏贵重物品等行为以外,尽量的支持孩子,信任孩子。大人信任孩子,孩子就会成为值得信任的人。
有空还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比如参加他们的表演、比赛、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抽出时间参与孩子的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本身就代表了对孩子的支

持,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在大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他就会收获力量,勇敢前行。我觉得在这点上外国的父母做的特别到位,就是只要有与自己孩子有关的活动,他们都会推开任何工作去积极参与。
最重要的是,认可孩子本身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所谓无条件的爱就是,我们爱孩子,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他本身是值得爱的,与成绩无关,与行为无关,与相貌无关。凡是附加了条件的爱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易。当然,爱孩子不代表我们认同他所有的行为,而是指我们可以理解他的世界。
没有孩子是完美的,尤其是身处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给父母带来烦恼,和父母产生冲突,甚至他们的有些行为会让父母抓狂。但为人父母请记住,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就像一句话说的好: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我们都要珍惜,因为下辈子我们不一定会再遇见。

第八个礼物:与孩子和解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经说过一句类似的话: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宁愿打断脖子也要保全脸面的民族。对此,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教育上。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大人犯错后从来不会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要提

对孩子道歉了,在他们看来,向孩子道歉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亲子相处的模式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不平等的,孩子心里肯定会想“凭什么我错了就要受罚,大人错了就可以没事,看来谁的拳头厉害谁就可以说了算”。就这样,他忍着,负面情绪积压着,就像不断加压的高压锅一样,直到青春期集中爆发,不可收拾,因为和大人相比,他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身体上的优势了,以前大人掌握的资源他也不需要了,凡是大人坚持的,他就反对;凡是大人反对的,他就坚持,总之,就是要和大人对着干。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到了青春期非常叛逆的一个根本原因,被大人压迫的太久了,带着一种报复的心理。
所以,如果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大人必须学会在犯错的时候承认错误和向孩子道歉,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与孩子达成和解,“和解”在拉丁文中是“继续一起走”的意思,也就是说关系有了隔阂的时候,需要及时修复,只有这样,才能重新一起前行。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成人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成人了,需要得到大人的尊重。
对于亲子之间一些小的冲突,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为父母和孩子都处于理智状态,然而在所有的冲突中,有一种冲突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那就是恶性冲突。在这种冲突中,父母情绪失控,开始大吼大叫,甚至对孩子发起人

身攻击或者采取简单粗暴的行为;而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被父母如此对待后产生了强烈的羞耻感,感到灰心丧气,内疚,甚至会觉得自己“很坏”。长期频繁的恶性冲突,会对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恶性冲突发生后,父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呢?
首先,父母需要确认自己已经彻底恢复到理智状态,这是修复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如果不确定这一点,可以再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做准备。大人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完全退潮,即使是小小的刺激也足以导致其卷土重来,而孩子的发展还不成熟,难以承受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连续刺激。
其次,父母不需要自责或者内疚,只需要告诉自己:我不是一台完美的机器,我是一个有限制性的人,我会犯错,就像孩子会犯错一样,犯错并不代表我一无是处,只是说明我的方式不妥,需要调整。当人学会了原谅自己,才有可能去原谅别人,毕竟给予别人的东西,自己要先拥有。
第三,父母需要就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孩子真诚地道个歉。不少父母很难相信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伤害或者吓到孩子了,但事实确实是如此。道歉的时候父母先要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也就是陈述孩子刚才面对父母的做法产生的内心感受。比如,害怕,伤心,担心父母不爱自己了。接下来要重点说明原因,通过这个环节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

大人偶尔也会失去理智或者陷入崩溃状态。知道了这一点,孩子才能够理解父母,理解人的思想,理解恶性冲突的本质,否则,孩子无法顺利走出这些可怕经历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同时在此过程中,孩子也会明白:即使是亲密的关系,有时候也会很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彻底破裂了,而是仍然可以采取实际行动去弥补,那么孩子在未来的恋爱或者婚姻等亲密关系中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有了准备而不至于惊慌失措。更重要的是,当大人学会给孩子道歉的时候,孩子才能学会给他人道歉。
尽管恶性冲突应该尽量避免,但当它发生的时候,只要处理得当,这将为父母和孩子加深彼此了解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双方建立起全新的亲密关系,有点类似“不打不相识”的感觉。
与孩子和解说起来好像不难,但真正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件事超出了很多父母的认知范围,这些父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的父母从来没给他们道过歉,也就是说,如果这些父母还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恶性循环就会一代一代往下传;还有一些父母觉得承认错误后会损坏自己的威信,担心孩子因此不会再尊重自己,而自己也会失去对孩子的掌控。其实主动和解并不意味着父母的软弱,相反这种行为向孩子发出了爱和希望的信号,让孩子明白:父母不完美,但愿意有错就改,这就是父母的威信所在。

其实孩子都是天生的观察家,父母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尤其是父母犯错的时候。如果大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伪君子,更加在心里看不起大人。相反,如果大人能勇敢的承认错误,孩子就会因此而更加尊重大人,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人做出的榜样示范,孩子就会觉得犯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只要承认错误并且从中吸取教训就好,这会让孩子在未来不怕困难,勇敢前行。

第九个礼物:放手培养
现在社会上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一个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相当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另一个是年轻人啃老现象越来越多。
201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在家靠父母供养而不是出去工作。其实这两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好解释,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的过度教育。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干涉太多,包办太多,打乱了孩子的发展节奏和规律,结果导致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当有一天真正需要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孩子肯定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举个例子,很多孩子考上大学后再也不会刻苦学习了,说的难听点纯粹是为了混张毕业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24caf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81.html

《给青春期孩子的礼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