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语文优秀典例学案第15课《秋声赋》(苏教版必修4)

发布时间:2019-06-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5 秋声赋


1.掌握并梳理“金”“疾”“而”“其”“及”“之”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深入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之情。
3.学习文章用各种手法,尤其是巧用比喻,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比喻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秋声赋》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2探寻背景
《秋声赋》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又因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感伤于怀,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这一季节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形式上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侧重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作“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当今一些作家在散文题目中冠以“赋”的,如杨朔的《茶花赋》、峻青的《秋色赋》已与这种“赋”的文体无关,而是表示“赞”的意思。
1识字注音
铮(cōng zhēng 萧飒 栗冽liè 人肌骨(biān 呼号o 绿缛 然( 木(gǎo 贼(qiāng 然(
2字形辨认 门扉霏霏靡费

谬论
寂寥

罢黜沉默黟然
竦身
悚然
3通假字
忽奔腾而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 ..4一词多义
铁皆鸣名词,金属,引申为兵器1)金 名词,五行之一于行用金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形容词,快、急速在腠里名词,小病2)疾君之疾恶如仇动词,厌恶,憎恨动词,到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3)及
其贤不及孔子动词,比得上听之连词,表修饰悚然而4)而
物既老而悲伤连词,表顺承



5)其忧其智之所不能代词,自己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语气词,表可能触于物也代词,它百忧感其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6木遭之而叶脱代词,指秋风乃其一气之余烈结构助词,的盖夫秋之为状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5古今异义 1)金铁皆鸣 ..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 2)其色惨淡 ..古义:黯然无色。今义: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 3)其容清明 ..古义:清朗明秀。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4)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点点白发。今义: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细小的点儿。 5)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古义:正义之气。今义: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6词类活用 1)春生秋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2)砭人肌骨(名词用作动词,刺入) 3)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百忧感其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有所触动) 5)万事劳其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辛劳) 6)四无人声(数词用作名词,四处) 7特殊句式
1)夫秋,刑官也(判断句) 2)胡为而来哉(宾语前置句) 3)有动于中(介宾短语后置句) 4)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

1.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对秋声进行描绘的?围绕“秋气”作者作了哪些议论? 提示:(1)对秋声的描绘:
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赋的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而对秋状的描绘,正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2)对秋气的议论:
“丰草”四句,作者把草木在夏天和秋季之色作对比,通过对比,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施加强大威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展开议论。“夫秋,刑官也”到第二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的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合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对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
2.作者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提示:欧阳修极力摹写秋声,其意在于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草木无情”,已暗中写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为动物,惟物之灵”,时刻受到外界事物刺激的人们,比起无情的草木来,不是更容易衰老吗?有情的人易衰老,更何况有非分之想,企图去做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情的人呢?倘要这样做,那么朱颜也要变枯,黑发也要变白。是谁在“戕贼”呢?正是感心劳形的人们自己,何必去怨恨秋声呢?
3.“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作者从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此时,只听到秋虫和鸣。而秋虫的和鸣,衬托出作者悲凉的心境,更衬托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感染力,在秋虫的唧唧声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


1.本文是如何创造凄凉肃杀的秋意的?
提示:写秋声、秋状,无非写景状物,何以就能形成意境呢?关键在于写景状物中融进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举例来说,作者把秋风触物之声拟之为兵士衔枚疾走,便使人联想到一场伏尸满地、流血遍野的战斗惨剧马上就要发生,读之能不紧张心悸吗?秋色“惨淡”,令人联想起孤儿寡妇无食无衣的面色,对此能不触目伤心吗?写秋之为心,用“刑官”“兵象”作象征,刑官、兵象,带给人间的多是惨不忍睹的悲剧。至于商声,正像陶潜《咏荆轲》说的那样——“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更令人不忍卒听。由于作者用来描摹秋声、秋状、秋心的事物,无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一读此文,便如身临其境,徙倚彷徨,愀然难以释怀。客观景况融进作者的主观感情,此景此情又引起了读者的感情共鸣,歌哭随之,不能自持,进入幽忧凄怆的意境。这是本文传诵千古、魅力独具的地方。
2.这是一篇“体物写志”的散文。本文是如何通过“体物”来“写志”的?
提示:全文紧扣“秋声”之“声”,多角度地描写“秋”的悲切肃杀:开头从“闻有
声”入题,以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赴敌之兵等比喻,写了“秋声”的猝起迅急,于有形见无形。中间以“胡为而来哉”引起设问,通过对秋色、秋容、秋气、秋意的描写,渲染“秋声”对草木的无情摧败。接着围绕“秋声”性质展开讨论,最后揭示了社会“百忧”、人生“万事”对人类身心的莫大伤害。在对“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表现出一种“自足自安”的人生态度。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观点一:我同意第一种。欧阳修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观点二:我同意后者。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53岁时写成的这篇《秋声赋》中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

1.生动形象的比喻。
秋声是无形的,怎么写呢?作者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比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正是这些恰当的比喻使难以捉摸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一个“初”字,一个“忽”字,点明了声音变化的过程。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2.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
这篇文章在对比映衬的运用上,独具匠心。写秋声,有远近、强弱、缓急的对比;写草木,用了荣枯消长的对比;特别是童子与作者形成的对比映衬,更增添了文章的情趣,突出了作者寂寞的秋心,大大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深夜,作者正陷入思考人生、无眠叹息之中,童子却“垂头而睡”,漠然无动,通过对比,以童子的单纯无忧衬出主人秋怀的纷繁复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情、景、理三者水乳交融。秋思遥深。 《秋声赋》景中含情,情中有理。景物描写,无不浸透着作者的一颗愁心,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而议论部分全由景物部分生发出来,并为下文的抒情内容蓄势,真正达到了情、景、理的有机结合,可谓满纸秋思,秋意无限。文中描写秋声、秋状之景,融“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之情,悟“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过盛而当杀”之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导练目标
巧用比喻 化抽象为形象
秋声十分抽象,极难描绘,但作者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铮铮,金铁皆鸣”“赴敌之兵,衔枚疾走”都是极其形象的比喻。
请运用比喻手法,写一篇欣赏音乐的短文,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
欣赏音乐应调动听觉,但音乐是极为抽象的事物,要把音乐写得具体可感,最好的办法是运用特殊的比喻——通感,调动各种感官,这样可以给人多方位的美感享受。

范例展示
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在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消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有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刺激我的鼻管,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话题集锦
1)“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欧阳修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同时,也深刻地指出,真正引发人的艰辛磨难的是人的“百忧”和“万事”,它们对人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既然如此,人还何必要怨恨这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呢?作者由感慨自然现象而引发出对人生的感叹,表达了一种自足自安的人生态度。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人的精力有限,不可为外物所累;②人为万物之灵,当奋力而为之;③人与自然;④量力而行。
2)欧阳修曾号“六一居士”,人问,何为“六一居士”,他说:“家有藏书一万卷,有三世金文著释一千卷,一棋盘,一琴,桌上常备一壶酒。”人言此“五一”也,他却爽朗一笑说:“一老翁置于其间,岂非‘六一’也?”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人生;②平淡;③淡泊。 佳作片段
平淡,是一种享受。桃花源便是陶渊明平淡畅想的最高境界。在那里,人们老有所养,幼有所乐,人们尽享平淡的天伦之乐。
平淡,是一种享受。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功名,没有皇帝的垂青,终于在平淡中明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他在享受平淡中是否悟出了那真意?
平淡,是一种享受。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早已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享受平淡之人,在富春江中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因为他平息热衷功名利禄之心,放弃经纶事务之任,他过得平淡、潇洒,一种快乐和喜悦溢于言表。
平淡,是一种享受。欧阳修虽遭贬谪,却在平淡的生活中与滁民同乐,没有悲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享受一种平淡的快乐,所以他才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46d45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html

《2014年高二语文优秀典例学案第15课《秋声赋》(苏教版必修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