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国大革命为师的昨天与今天

发布时间:2016-10-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法国大革命为师的昨天与今天

[摘要] 本文主要是两本书的读后感,分别是《历史学家的经线》《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者中笔者根据作者孙隆基的材料梳理出了中国以法国大革命为师的主要证据和体现,后者则是该书对笔者的启发。通过两本书介绍,主要初步涉及的主要话题是中国如何从法国大革命中学习到的顶层设计经验的回顾与提炼。

关于这次期末作业,本作者是有感于本课程任课老师张院长所说中国较少吸收法国经验而做。论及法国的宪政之路影响力大的历史时期一定不会错过法国大革命,而事实上,中国也从来不缺少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验而利用其作为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而实现自己理想的政治制度,实为中国近代历史各位大家的政治之基之一。而今天的中国仍在学习着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我挑选的其中一本书是孙隆基老师的《历史学家的经线》,其中有一篇就是《两个革命的对话:1789&1911,这篇文章用充实的例证和事
实说明了法国大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的近代历史的,从王韬汇编的《法国志略》一书,第一次简略地介绍了法国革命始末。1而之后,真正具“现代”意义的运用,当始自于清末的维新派,他们用法国大革命的反面教材,对当政者施压力,要求立宪。中国人谈法国革命之形成思想传统,则导源于清末维新与革命之争2。这场大革命在本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20年代。但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和法国就存在着一些互动,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心,他们的互动常常能产生非常重大的世界历史性的影响。
比如在18世纪的启蒙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就曾经深刻地影响过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还有对法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农学派的首领魁奈,都是热切的中国迷。启蒙运动受到了中国文化很大的影响,而启蒙运动又深刻地影响过法国大革命,有学者说没有中国政治的影响就没有法国大革命。而到了20世纪初,国革命的文化又深刻影响过中国革命的舆论准备,在中国触发了一场法兰西式的大革命。可以 1张芝联:《近百年来中国的法国革命史学》《历史研究》第4号(1989815日),第32-33页。 2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

说没有法国革命政治文化的东传,就没有20世纪的中国革命。
法国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两者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都是小农社会,在历史上都受过很多外强的欺凌和压迫。国在建设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是走在前面的,他们做过很多的努力,有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建设现代社会过程中,走得比较晚的中国肯定有借鉴作用。
本书的这篇文章,有以时间轴为篇章依据,每个所属的章节都介绍了法国大革命在中国近代各个政治改革群体中的视角以及它的经验如何被政治改革群体运用的。
最早对于维新派来说,法国大革命是血腥的,对他们来说,法国大革命最大的经验就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防止革命的爆发之时要注重民权与民意,对此,书中选用的最能表达当时的主要观点是康有为的这段话:“臣窃观近世万国行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盖大地万千年之政变,未有宏巨
若兹者,也可鉴也。”3
后来维新派把法国大革命越看越反面,而新的革命派则主张通过宣传和整个19世纪的革命时代,介绍西方的当时的民主政治制度,而维新派更加侧面强调了法国大革命是“恐怖时代”。总体上,当时的革命,维新革命都在政治态度上是激进派。他们都反对专制主义的,但维新派也反对“暴民”。
而随着历史的递进,二次革命也逃不开以法为师的影子,例如梁启超多次利用对拿破仑的讽喻方式含沙射影指出袁世凯的专政,而孙中山于二次革命失败后。1914年,他们在流亡的党刊上发表文章,从法国革命史中吸取教训,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希望。利用法国革命史作为工具针砭时政-袁世凯执政以来,其屈服于外国国力与金力之下,不敢稍作色焉,徒对于国内之人民,日肆其压制。路易十八世、霞路路十世之专横腐败、压制人民,屈服外国,然而卑劣程度,尚不若袁世凯之十一也。
之后,其又介绍了“以法为师”是如何逐步
3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论序》,收入翦伯攒等编:《戊戌变法》第43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7-8

4李宗一:《袁世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1

从清朝末期开始成为中国“反革命”的灵感;成为对抗极权,捍卫德先生的工具。
最后,作为一本历史心理学的作品,其还挖掘了法国以勒庞为主开始的国民心理学在中国是如何被中国不同阵营、不同主张的人们所利用的历史沿革,尤其以勒庞为重,由于勒庞的思想有所落后于本时代,这里不再细说。
今天,以法为师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顶层设计学习的主流之一。而其中重要的工具是著名学者托克维尔的作品-《旧制度与大革命》2012年上半年,央行副行长易纲推荐大家阅读该书,认为该书有助于反思中国的文革。更者,20121130号的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就针对法国大革命向与会专家说道我们现在很多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以法国大革命为师已无需证明,需要去了解的是为何托克维尔的这本书为何会成为今天中国学习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教材,到底有何独特的魅力?又缘何这本书成为了近期世界的热点。

看完这本书,我感到真的有很多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到的法国大革命的经验,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在这本书中,托克维尔提出了对法国革命爆发的解析,这就是著名的关于革命发生的两大悖论。 第一,革命并不是发生在经济危机的时刻,而是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爆发的。为什么会是如此?内在的奥妙在于经济越是繁荣、社会越是进步,代表新兴力量的人们对现存的“旧制度”和贵族这样一个享有特权的社会现实愈发感到不满,如托克维尔在本书中列举的三级会议纪录的-“谁出售官爵,谁就出卖正义,此乃可耻之举”5,而正是这种组织国民索还自由、只向国民索钱的愿望不断使各阶级彼此分离;几个世纪间,同胞们形同路人或仇敌,要使他们互相接近并教育他们共同进行他们自己的事务,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最终,在法国,随着描述的繁荣的发展,精神却显得更不稳定,更彷徨不安;公众不满在加剧,对一切旧规章制度的仇恨在增长、民族明显地正走向革命。6
这个发现告诉我们贫困有时可以引起骚乱,
5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46 6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47-148页,第214

但不能造成伟大的社会激变。社会激变往往是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也可以说是权利和义务之间的严重不平等。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不平等,导致了对现行体制的怨恨,社会不满的情绪日益增加,革命的力量不断积蓄,随时都会被偶然事件引爆。在国民心理学看来,暴民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是培养他们逐步“成长”的政府是有意识的,就像法国的那段时期的三阶会议,我们能够看到百姓的怨言,如何阻止阶级加剧分化,有效防止暴民的产生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正如李唯在其著作《罗马史》中曾提到罗马帝国的君主利用为子民提供竞技场来严格控制暴民在一定范围之内,由此可见,暴民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通过法律的顶层设计来疏导和控制这些暴民情绪,而不让它充分爆发,对一国社会造成强烈冲击的负效应是西方革命史用无数史实和血泪告诉我们的道理,只有在政治顶层设计时从实际出发,从大体出发,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定才能避免暴民的层叠与爆发。
托克维尔的第二个悖论就是改革引发了革命。他在该书中写道,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人们耐
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已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察觉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民的情绪更激烈,这是因为痛苦虽已减轻,但感觉却更加敏锐。也正是如此,国王路易十六明白,与其让第三等级推翻“旧制度”还不如主动进行改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对他而言,火烧眉毛的是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故而,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路易十六决意要借财政问题向贵族等级动手,并且对社会最激烈矛盾的“旧制度”特权体制进行改革。然而,历史没有给路易十六带来他想要的,他只是开启了整个阶级矛盾爆发的序章,他也最终因为改革而走向了断头台。
用索布尔的话总结就是1760-1788年间君主国家一次次改革尝试都归于失败,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路易十五的麻木不仁及其后任的软弱无能。实际上,是国家的发展逻辑与君主制的贵族阶级性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当时国家在用自己的行政力量推进着改革,但都未能解决正在成长着的新阶层所提出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在国家治
理方式上的顶层设计出发考虑,使得自己的政治体制契合当前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改变,不是坐以待毙,等到只能最后以改革来奏响终结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任何顶层设计都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了永续的活力,正如通过这学期的宪法学学习,我了解到宪法也可以通过解释、修订等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才是避免一国走上革命道路这种激进政治选择的良策。
最后,托克维尔在书中写道,法国人抛弃了其最初目的,忘却了自由,建立了一个比大革命所推翻的政府更加强大、更加专制的政府。7是因为在“旧制度”的长期统治下,法兰西民族已经形成了对权力的依附和服从,它已并入膏肓,无可挽回。“这些思想决不停留书本中,它们渗透到一切人的精神中,与风尚融为一体,进入人们的习俗,深入到所有各部分,一直到日常生活的实际中。”也正是在这一心态下,革命过后,人们重建的不是别的,还是与之前相同的中央集权。对此,托克维尔大声疾呼:“如果我们不逐渐采用并最后建立民主制度,不向全体公民灌输那些使他们首先懂得自由和随后享用自由的思 7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前言

想和感情,那么,不论是有产者还是贵族,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谁都不能独立自主,而暴政则将统治所有的人。”所以在顶层政治设计中除了毋需提重的制度设计,还要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在宪法等顶层政治设计中自己的光荣的存在与影响。
以法为师,从来都不失其价值。但其功能的关键不是百家争鸣的工具,也不是宪政建筑师的蓝图,而是它对于各个阶级、各位匹夫如何参与国家建设的启迪。当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时,会加速各个阶级的差异,这就需要顶层设计的政治制度跟进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好宪法等政策工具,更需要我们思考如何使得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现实中最好的帕雷托最优。昨天,黎明前的中国需要以法为师去获得改革的动力,寻找改革的方法,摄取改革的经验;今天走在复兴之路的中国需要以法国大革命为师去了解发展的顽疾,寻找发展的续动力,避忌发展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2013 3、李宏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15 4阿·索布尔:《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5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5 6弗郎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716da93011ca300a7c39025.html

《以法国大革命为师的昨天与今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