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王朝秦王朝解说词资料

发布时间:2018-10-18 20:43: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05][中国十大王朝]

影片名称】:中国十大王朝10集全  

 

时光像是一根丝线,曾经纵横驰骋的王朝像是粒粒珍珠:大秦王朝、大汉王朝、大唐王朝、大唐贞观王朝、大唐开元王朝、大宋王朝、大明王朝、大清康熙王朝、大清雍正王朝、大清乾隆王朝是中国古代最为耀眼

的十颗珍珠。 

  大秦王朝是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奠基的不朽王朝。把中国古圣贤的治国之述体味运用得最为精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孜孜以求,在腐朽、没落、封建闭塞、落伍的政治体制中,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也

是最眩目的回光返照。  

  本片以独特、生动的切入点、用大量历史资料和最新考古发现、从多侧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十大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让历史自己来说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从乱到治、繁荣昌盛的内在规律、并力图破解十大王朝在辉煌背后的阴影里、危机迅速滋生并恶性膨胀、导致国家盛

极而衰的历史宿命。   

  .大秦王朝:1.秦雍城2.秦公大墓3.鄭國渠4.修築萬里長城5.天下一統6.焚書坑儒7.呂氏春秋8.

秦始皇陵9.秦始皇陵兵馬俑10.阿房宮。  

  .大漢王朝:1.劉邦基業2.呂后時期3.雄才大略漢武帝4.張騫出使5.漢匈戰爭6.漢代藝術7.蘇武牧羊8.漢代科學9.漢代喪葬10.司馬遷與史記。  

  .大唐貞觀王朝:1.唐太宗李世民2.玄武門兵變3.唐長安城4.大明宮5.文成公主6.玄奘取經7.

代雕塑8.歐陽詢與初唐書法9.修晉書10.昭陵六駿。  

  .大唐開元王朝:1.唐玄宗李隆基2.太平公主3.開元盛世4.玄宗崇道5.鑒真東渡6.唐玄宗與楊貴

7.李白8.南詔9.華清宮10.安史之亂。  

  .大宋王朝:1.宋太祖趙匡胤2.杯酒釋兵權3.崇文尊儒4.北宋東京城5.宋代文人6.人文雕塑7.

足石窟8.宋代繪畫藝術9.蘇東坡10.宋詞。  

  .大元王朝:1.元世祖忽必烈2.鐵騎滅宋3.東征日本4.郭守敬與授時曆5.元代農事6.元大都7.

人墨氣8.元雜劇9.元代雕塑10.馬可波羅與中外交流文化。 

  .大明王朝:1.朱元璋2.土木堡之變3.鄭和下西洋4.明代皇陵5.明代科技6.紫泥清韻紫砂壺7.

時珍與本草綱目8.徐霞客9.明代小說10明代雕塑。  

  .大清康熙王朝:1.康熙2.三藩之亂3.收復台灣4.康熙親征葛爾丹5.康熙南巡6.雅薩克之戰7.

學鴻詞科8.清皇陵9.蒲松齡與聊齋誌異10.文字獄  

  .大清雍正王朝:1.雍正2.懲治貪官污吏3.年隆之獄4.專制頂峰軍機處5.密折政治6.呂留良案7攤丁入糧8.改土歸流9.平定青海10.雍正之謎   

  .大清乾隆王朝:1.乾隆身世之謎2.乾隆與江南3.四庫全書4.乾隆與西藏5.孝賢皇后之死6.土爾扈特回歸7.揚州八怪8.天下第一貪和坤9.曹雪芹與紅樓夢10.香妃

中国十大王朝(纪录片100集)中国十大王朝(纪录;秦雍城;秦公大幕;郑国渠;万里长城;天下统一;焚书坑儒;吕氏春秋;秦始皇陵;皇陵兵马俑;阿房宫;刘邦基业;吕后时期;雄才汉武帝;张骞出使;汉匈战争;汉代艺术;苏武牧羊;汉代丧葬;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唐长安城;大明宫;文成公主;玄奘取经;唐代雕塑;初唐书法;修晋书;昭陵刘骏;太平公主;开元盛世;玄宗崇道;杨

中国十大王朝(纪录片100集) 中国十大王朝(纪录片100集)张萍717 中国十大王朝(纪录片100集)

刘邦基业

吕后时期

雄才汉武帝

张骞出使

汉匈战争

汉代艺术

苏武牧羊

汉代丧葬

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兵变

唐长安城

大明宫

文成公主

玄奘取经

唐代雕塑

初唐书法

修晋书

昭陵刘骏

太平公主

开元盛世

玄宗崇道

杨贵妃

李白

南诏

华清宫

安史之乱

杯酒释兵权

崇文尊儒

北宋东京城

宋代文人

人文雕塑 大足石窟 宋代绘画 苏东坡 宋词

元世祖忽必烈 铁骑灭宋 东征日本 授时历 元代农事 元大都 文人墨气 元杂剧 元代雕塑 马可波罗 土木堡之变 郑和下西洋 明代皇陵 明代科技 清韵紫砂壶 本草纲目 徐霞客 明代遗韵 明代雕塑 康熙 三番之乱 收复台湾 亲征噶尔丹 康熙南巡 雅克萨之战 博学鸿词科 清皇陵 聊斋志异 文字狱 雍正

惩治贪官污吏 年隆之狱 专制顶峰 密折政治 吕留良案 摊丁入粮 改土归流 平定青海 雍正之谜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4411668/2708/57/01/5_1.html

01秦雍城

大秦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仅仅十五年,大秦王朝帝国的大厦就轰然崩溃,灰飞烟灭。 然而,正是这个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却占据了极为显赫的一页,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中,五霸争锋、七雄并峙,而后期的秦国则奇迹般地崛起。秦人的先祖是一个善于养马的民族,在夏、商、周三代,秦人为王室养马有功的记载常见于史书。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骊山烽火戏诸侯败国,周平王被迫将国都向东迁到洛阳。秦襄公因护驾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周王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封给秦人,秦国由此正式有了分封的疆土。1978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国宝级文物秦公钟上,有135字铭文,记载了秦国分封立国和早期发展的历史。

在春秋时期的诸侯混战中,刚刚建立的秦国与西戎进行了百年征战的厮杀,逐渐统一了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富庶的关中平原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起的秦国迅速崛起,到了秦穆公时已称霸关中,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军事强国。秦穆公为了纪念称霸西域的辉煌战绩,把当时名叫“淄”的河流改称为“灞水”,这就是流淌至今的西安市东的灞河。

秦国早期经过几次迁都,雍城,是秦国建立后最重要的都城之一。秦国充秦德公元年,即公元前677年到秦献公三年,即公元前383年间,以雍城为都达294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升、苏秉琦、石璋如等,曾在陕西凤翔进行过考古调查。20世纪50年代以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秦雍城进行了多次勘察和发掘,推断出当时秦雍城四周有巨大的方形城垣。城内有宏伟壮观的宫殿和宗庙建筑,是当时全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

秦雍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城墙,现高18米,宽39米。城内的姚家岗、马家庄、铁钩三处,发现了大型密集的宫殿遗址,与《史记》所记载的雍高寝、雍太寝、雍受寝相近。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秦雍城遗址时,还发现各类祭祀坑181座。有人坑、牛坑、羊坑和车坑,有的车辆上还镶嵌有黄金饰件。

史籍记载,秦穆公曾让西戎的尤余参观他的都城。尤余感叹地说,修建这样壮丽的都城,让鬼来修也太劳神;让人修建,使人太劳苦了! 除了大型密集宫殿建筑遗址外,考古人员还在雍城发现了大型陵墓……

02秦公大幕秦公1号大墓遗址博物馆)

凤翔古称雍州位于关中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长安,西扼秦陇。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也是先秦创霸的起点。秦帝国从凤翔崛起,秦文化从凤翔发端。秦穆公称霸 秦献公改革都发生在这里,秦始皇盛大的加冕仪式也是回到雍城祖庙举行的。《秦风》记载了秦人的气概,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堕浮靡之习。

秦公陵园设在民秦都雍城隔水相望的三峙原,当时称为北园。这里地势坦荡,林木葱郁,是设立皇家陵园的理想场所,考古工作者经过长期勘察,在北园地区发现了十四座秦公陵园,共有四十三座大型墓葬。

尤其是秦公1号大墓的发现,为我们展示出东方倒金字塔式大型墓葬的宏伟气势。秦公1号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区四十三座墓葬中首次发现,并唯一挖掘的最大墓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86年揭开了它的全部奥秘。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有东、西墓道和墓室。东墓道长156米,西墓道长85米,墓室长60米,宽39米,深达24米。大墓四壁有三层台阶,呈倒字型金字塔状。第三层台面正中为椁室。椁室周围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不同等级的殉人,主椁室长14米、高、宽均为6米。副椁室位于主椁室南部偏西,内有小门相通,面积小于主椁室。

秦景公是一位极其有作为的国君,是秦穆公的后代。也坚持穆公、桓公的东进方略,多次与晋及其盟国交战,并屡屡取胜,将秦国的势力不断向中原推进。他统治秦国长达40年之久,其陵墓在先秦国君中最恢弘的。

秦公1号墓的发掘,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首先,它是迄今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第二是,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第三是,椁室内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出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第四是,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实物例证;第五是,大墓出土的石罄,是中国发现最早有铭文的石罄,铭文180多字。酷似至隋唐以来在北园先后发现的十枚驰名中外的我国最早的石刻记事的石鼓文。

秦公1号大墓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许多专家、先后到实地考察。可以说,在凤翔的土地上,曾坚强地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石破天惊的伟大事件。从秦公1号大墓,可以窥见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大秦王朝的产生基础,这是对已消失的两千五百多年前奴隶社会的生动再现。而在一个墓葬里,能如此充分地反映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形态,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03 郑国渠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日益富强,便逐渐展开对四邻的兼并与掠夺,。

公元前247年,秦王赢政登基,秦扫灭六国的步伐不可阻挡,而韩国首当其冲。韩惠王为了拖延秦军的侵犯,异想天开地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疲秦之计。派水利专家到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想以此来拖垮秦国。这位兼间谍与水利专家于一身的人,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郑国。

郑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于韩惠王所赋予他的这个特殊使命,他欣然应允,觉得这是自己报效祖国的一个绝好机会。让郑国高兴的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可以在秦国一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因为在贫困积弱的韩国,他的才能无用武之地,能在有生之年修建一个令今人后世惊叹的水利工程。造福于子孙后代,是郑国久积于心中的最大愿望。

疲秦之计,很快被识破,秦王要杀郑国,并下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逐客令。这时,丞相吕不韦的门客李斯写下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文中说: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取消了逐客令,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拜李斯为丞相。并且赦免了郑国,让他主持水力工程建设。经过10年的努力,郑国完成了引泾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秦国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

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郑国渠遗址进行了勘察,证实郑国渠整个工程由分渠口、引水渠、灌溉渠三个组成部分。渠首的选址正处以泾河冲出群山进入平原的一个缺口,泾河从西北向东南奔腾而下。东西两面都是高山,在这里修筑拦河大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河水进入灌区。充分利用了渭北平原在地势上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像郑国渠这样工程浩大,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的自流灌溉系统,无疑是古今中外水利史上少见的范例之一,令秦国执政者大加赞赏。郑国渠修成之后,确实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郑国渠的修建始末表明,秦国的最高统治集团对发展农业生产与富国强兵,兼并诸侯之间的关系有着充分自觉的认识。这一自觉认识,不仅是秦国决定修渠,并且在发现韩国的阴谋之后仍修渠不止,而且标志着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在秦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04修筑万里长城

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为防御北方匈奴的侵略骚扰,秦始皇动员几十万人在大将蒙恬的带领下,将战国时期秦国、赵国和燕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增补使之连成一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建成了一条气势雄伟,横亘万里的长城。它宛如腾飞的巨龙,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宁,由西向东绵延婉转,穿过戈壁草原,越过峻岭高山,一直奔向苍茫的大海。

秦长城大多都有土筑或石砌而成,整个工程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燧四部分组成。在当时工具简陋,交通不便的条件下,修筑如此浩大的工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其实,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各诸侯国为拓展疆土和进行兼并战争,就开始了长城的修筑。后来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所修筑的,有的甚至直接利用旧城作为骨干部分。秦始皇平定关东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于是,有条件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对付匈奴。规模庞大的长城修筑工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受命率士兵役夫、刑徒约五十万修筑长城的蒙恬等人,充分利用山河的自然之险,根据地形走势筑城。

为了修长城,秦政府把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几乎都动员起来了,一队队役夫被迫赶赴边疆,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小车推向北方,在长达万余里的长城沿线,到处是开山凿石、肩挑畜拉、打夯砌砖的场景,长公子扶苏也被秦始皇派到上郡和蒙恬等一起监管工程建设。

贾谊在《过秦论》中有这样的描述:乃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威震四海。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就这样经过多年极其艰苦的努力,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终于建成了。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雄踞中国的北方。至今在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等地,还能看到秦长城遗迹。有些残存的土yuán还有五、六米高,断层清晰可辨。

汉代的司马迁亲自登上秦长城遗址时,不胜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看到了蒙恬为秦修筑的长城,一路堑山堙yīn谷,真是太草菅人命了。

这令我们想到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其实,孟姜女和长城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一传说在春秋时期就已产生,形成于汉以后,兴盛于明。它是通过这一传说,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大兴土木,滥用人力的愤怒和哭诉。

修筑万里长城,固然是以万千劳动人民付出了辛勤劳动和生命为代价的。但在当时,对于巩固国家统一,防御匈奴侵扰,长城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像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秦始皇一样,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05天下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国扫六国合并天下,统一全国。秦王政自以为英名盖世,为天下之主。如果仍称自己为王,不能充分体现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他采纳了丞相王绾wǎn等人的联名上书,改称自己为秦始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封建专制君主。秦灭六国后,为了强化统治,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这些措施的施行,不仅巩固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专制,而且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各地区的度量衡差异很大,导致物资商品的交流交换都不方便,也影响到文化上的联系。秦国在商鞅变法时,已初步统一过本国的度量衡,后来一直沿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立即颁布法令,基本按照商鞅变法时的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制度。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为了便于秦朝征收赋税监管官吏,客观上却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千多年来,我国度量衡的数值虽然变化不少,但基本还是沿用秦制。如秦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到了唐代,改五尺为步,而亩的步数则沿用至今。

秦灭六国后,各地原来流通的不同形制的货币,已经不能与统一的形势相适应。所以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秦始皇又下令在全国统一货币。统一后的货币为方孔圆钱,规定货币分为两等,上币为黄金所铸,单位为镒,一镒相当于二十两。半两钱为下币,单位为半两,是圆形方孔铜钱。

秦代的圆钱,作为中国古代的货币形态一直沿用了两千年,直到清朝灭亡才被废除。

中国古代的文字有着长期演变发展的历史,直到战国末期,战国七雄各国之间,文字形体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即所谓的文字异形。如“马”字,当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写法,达十几种之多。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便下令李斯等人以小篆作为统一书体,整理各国原来使用的文字。在整理的基础上,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体书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篇共五十五章,每章六十字,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在全国颁行。

在小篆通行的同时,秦还使用一种更加简便的书体——隶书。汉字的不断简化进步,是任何封建帝王的个人意志所不能阻挡的。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简,是私人用隶书写成的。墓主人死于公元前217年,是秦统一六国后的第四年。

秦灭亡不久,小篆就已有遭废弃的态势,到汉宣帝时,隶书就取代了小篆。

06 焚书坑儒

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的一个夏天,炽烈的太阳照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在秦都咸阳市的广场上,熊熊燃起的焚书烈火比太阳更加炽热。巨大的烟尘弥漫在咸阳市的上空,这样的焚书之光,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无情的烈火中,除自然科学及神学文献外,秦以前的中国古典文献全部化作片片飞灰。

第二年,供职于秦政府的文化机关的诸生,被活埋460多人,被屠杀700多人,无数的人被流放到边远荒僻的地区。这两件事,在历史上合称“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大秦帝国已度过了八个春秋,秦始皇为缔造这个大国,整日忙于这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巡行全国各地,他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踌躇满志。于是,在咸阳宫殿举行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他的群臣百官,参加酒会的还有博士70人。在酒会上,博士淳于越在向始皇祝酒时,发表了一番颂辞,辞中婉言建议秦始皇,如想秦朝长治久安,必须效法古人的治国之道,秦始皇并不赞同淳于越的观点。这时,丞相李斯出面站在秦始皇的立场上反驳淳于越的观点。

在李斯看来,这些儒生中每日诵读孔孟之书,学习古代的知识而对现实诽谤苛求,是一群蛊惑人心的政治反对派。为了灭绝这种复古思想的传播,李斯向秦始皇建议,把作为这种思想渊源的一切古典文献全部焚烧,并提交了具有八条律文的《焚书令》。

由李斯所起草和提交的《焚书令》,其理论根据便是韩非当年在《五蠹》篇中提出的一段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正是秦始皇当年所倍加欣赏的一段高论,他立即批准了李斯的上书,《焚书令》正式向全国颁发执行。

就这样,中国文化史上一场骇人听闻的焚书浩劫发生了。

焚书事发后,怀有复古思想的旧贵族、旧文人,依然在政府机构中掌管着文化事业,对秦政府不满的情绪也时有散布。而坑儒事件的直接导火线,是侯生、卢生两人的逃跑。侯生和卢生都是旧贵族的文人方士,当时,秦始皇委派他们二人为自己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侯生和卢生目睹了焚书事件,感觉到秦始皇对旧贵族文人的不满,加上他们心里明白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是自欺欺人之举,为保全性命而一走了之。

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焚书才两年时间竟然发生这样欺君之事。于是,他令御史们搜捕可疑的诸生进行拷问,诸生被迫互相告发,触犯禁令的共有460多人,始皇命人在咸阳城外挖下大坑活埋了这些儒生。同时,将其余有过失的儒生发配北边,途中很多人因饥寒疾病而死。

悲剧并未结束,这一年的冬天秦始皇又下令屠杀了700多名儒生,葬于骊山温谷,这就是后人统称的“坑儒谷”,汉代又把这里叫“憋儒乡”。据专家考证,坑儒地址就在今天的陕西临潼县西十里的洪庆堡。

应当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相当愚蠢的行为,其影响也极其深远。自从焚书坑儒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再也没有重演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这样的历史大戏了。

07吕氏春秋

公元前239年,秦相吕不韦要他的门客收集各自的著作,汇集编排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多万字。认为包罗了天地万物和古今的事情,书名为《吕氏春秋》。这部书被刊布在咸阳都城的城门上,并在上面悬挂千金。说有人能增删一字,就奖励千金。

由于吕氏门客来源繁杂,因此《吕氏春秋》一书和先秦诸子的著作相比明显不同。它融合了各家各派的观点,辑百家之说,内容庞杂兼容并蓄,却又有所侧重。吕不韦认为,偏视使人目盲,偏听使人耳聋,偏虑使人狂妄,三处皆偏者待人处事必然不能够做到公正,就会福去祸来。因此,《吕氏春秋》一书汇集了当时流行的墨家、法家、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的观点,但道家思想色彩特别浓厚。可见,吕不韦门下道家势力的强大。

吕不韦组织编写《吕氏春秋》的主要目的,是借各家各派之口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此书为媒介,对秦王政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不知不觉中接受书中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学说流传很广,君权专制强大。随着秦王政年龄的增长,日益暴露出他独断、专制、暴虐、刚愎自用的性格。吕不韦崇尚道家学说,手中也握有重权,希望秦王政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君主,但事实却截然相反。于是,君相两权发生严重冲突,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吕氏春秋》中用道家观点解释了万物的产生,道就是一,一就是准则和法令。倘若能用一来处理国家政事,就会国泰民安;倘若能用一来治理国家,贤人就会辈出,国家就会得到更好的治理。因此懂得道就聪明,否则就愚蠢。

吕不韦如此提倡道家的主张和统治思想,表明了他对法家所热衷的君主专制主张怀有强烈的不满。他希望秦王政能接受道家,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以便自己继续独揽大权。

吕不韦吸收了儒家的部分主张,认为君主应该把民事作为重要的事情,他希望秦王不要一味以严刑酷法维护统治,应该以德治民。这是孟轲一派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吕氏春秋》一书中的直接表体现。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含沙射影地讽刺秦王政不知贤、不礼贤、骄妄、刚愎自用。这样,吕不韦与秦王之间的矛盾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骄恣》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亡国之主,一定是自己骄傲,自以为很聪明,轻视别人,专制独裁就导致灭亡;不亲近贤士就会被蒙蔽,人君必须礼贤下士,顺应人心,才能享有天下。吕不韦试图以此来劝说秦王,不要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吕不韦还通过《吕氏春秋》抨击秦王以天下为己有,逞一己之威。可以看出,君相二人争权夺利已经公开化了。吕不韦反对秦王的家天下,这是吕不韦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秦王的家天下作出的抗争,反映了秦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

08秦始皇陵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同时,又征发70多万人为自己大修陵墓。其实,早在他即位之初,这项庞大的工程就开始了。看来,这位文韬武略,后来又孜孜以求成神成仙长生不死的皇帝,对自己最终的归宿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谁也不能逃脱死神的魔掌。但在他心里应该有一个地下王国,这个地下王国是人世的继续。在那里,他会象生前一样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仍旧掌握国家大权,对他的臣民实施有效的统治。

当然,这种心理并非秦始皇所独有,也非他所始创。我国古代历来就有“事死如事生”的传说,所有十分注重坟墓的修建。但商周以前,连君王的坟墓都是没有坟丘和陵园的,所谓“古之葬者,不封不树”。春秋战国以来才开始堆起坟丘,坟墓的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坟墓的形制,高低大小以及陵墓石雕数目的多少,都成为坟墓等级的主要标志。自此,“陵”成了君王坟墓的专称。

秦始皇的坟墓就被称作秦始皇陵。

始皇陵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骊山北麓,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海拔1200多米。相传,它因周代时山下有骊戎人居住而得名。

《水经·渭水注》记载:骊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为葬焉。

骊山虽没有华山的峻峭挺拔,也没有终南山的幽静邃远,但它清新雅丽,山下有温泉汩汩gǔ流出,别有一番风情。

传说,秦始皇有一次驾临骊山,遇一神女,因行为非礼而被唾。结果,满脸生疮,奇痒难忍,不得已向神女赔礼求饶。神女告诉他,可以用温泉水治疗。

唐代著名的华清宫就修建在这里。

大概正是出于对这一带风景及山下温泉的喜爱,秦始皇才把陵址选在这里,并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坟山和离奇玄妙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开封建帝王大修陵墓的先河,他的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垣,是南北狭长的“回”字型。陵园内宫殿密布,覆斗形坟山全部都是人工夯筑,坟山之下就是号为地宫的墓室。

据《史记》记载,地宫已挖到极深的地泉之下,奇器珍玩充溢其间,并燃油长明不熄的人鱼膏烛。地宫顶部刻画出布满星斗的苍穹,下面则设全国的地理形势,百川江河以水银为之。有机关可使它周而复始地流动不止。墓门设有防盗的可以自动发射的机弩装置,只要有人胆敢越雷池一步,就有被弩矢射死的可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沙丘。他的继立者二世胡亥将先父埋葬于此,又将始皇无子的妃嫔媵嫱杀死殉葬。可怜这些后宫佳丽,生前难得宠幸,死后却去陪伴孤魂。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yào隔,河汉九泉开。有海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经过始皇陵时发出的无限感慨。想必,当时始皇陵依旧坟山高耸,山上布满松柏。而如今,坟山虽然依旧显得雄伟,但已被剥蚀的只剩下43米高,只相当于原告的三分之一了。山上也没有松柏,取而代之的是茂盛的石榴树。花开时节,火红的石榴花就像弥漫天际的红霞,给着古老的坟冢涂上一笔神秘的色彩。

09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69月的一天,当时任法国总理的希拉克,来到陕西骊山脚下的西杨村畔。在这里,这位博学多识对历史有着很深造诣的政治家,目睹了刚从黄土地中走出不久的兵马俑,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感慨地赞叹道:原来世界上公认有七大奇迹,今天看了秦俑,我要说这是第八大奇迹,而且秦俑应该名列前茅!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没有人怀疑希拉克先生的论断!

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了秦始皇兵马俑的代名词。

第八大奇迹,当然是相对于七大奇迹而言。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一个叫昂蒂帕特的人认定了埃及的金字塔、宙斯像、摸索拉斯基陵墓、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泰密斯女神庙、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以及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伟大建筑,从而称它们为世界七大奇迹。然而,在岁月的长河中,天灾人祸已将它们无情地剥蚀和毁灭。如今,只剩下金字塔孤单地屹立在尼罗河畔,也已是伤痕累累。面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遭遇的不幸,人们失落痛惜。恰在此时,古老的中华大地中走出了秦代兵马俑,它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1974年春天到1976年夏天,在秦始皇陵墓东1.5公里处的陵园外城,先后发现了四个兵马俑坑。1号坑的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14260平方米,两次发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约2000件,木质战车20乘,各种青铜兵器4万余件;2号坑位于1号坑的东端北侧,面积约6000平方米;3号坑平面呈“凹”字型,面积约524平方米。三个兵马俑坑总共有陶俑、陶马7000余件,战车100余件。在2号坑和3号坑之间,还有一个未建成的废弃空坑,坑内没有放置陶俑、陶马,也没有木构建筑遗迹,可能是秦末农民起义大军入关以后被迫停建的。

四个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体系,这是一个复活的地下军阵,它再现了大秦王朝军队的兵强马壮、训练有素、其步伍之严整、其组织之严密、其气势之磅礴,无不令人感到对于拥有这样一支军队的秦王政来说,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地下军阵,是为了显示他建立了吞并八荒囊括四海的偌大功业?还是为了纪念在建立偌大功业中牺牲的千万将士?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许,我们仍可以从那个“事死如事生”的古老传统中找到答案。为了死后继续生前的享乐,古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修建坟墓,秦始皇也不例外。但秦始皇毕竟是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既然相信自己会灵魂不死,肯定也相信那些被他消灭的山东六国贵族同样灵魂不死。他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会找来报仇,那么他就有必要准备一支地下御林军,把敌人堵截在自己的王国之外。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兵马俑坑要设在秦始皇陵东门以外,而坑中的兵马俑又面向东方的原因所在吧?!

10阿房宫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极尽民力,大修宫室,最著名的就是横跨渭河南北两岸的朝宫。而朝宫的前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都诸宫中修建较晚的宫殿,地处渭水以南的上林苑中,与咸阳隔河相望。秦始皇觉得咸阳人多,原有宫殿小,便在周朝都城丰京和镐京之间营建朝宫。因选址在咸阳近旁,故称阿房(读旁)。意思是在咸阳的旁边。

阿房宫遗址范围南起巨家庄的纪阳村,北至今天的西兰公路,在纵深三公里的范围内,建筑物十分密集。这从今天的柱础遗迹可以看出。

据《史记》记载,阿房宫的主体建筑“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为了防止天下人民造反,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所有的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立在阿房宫前。这位千古一帝的专制与手笔,由此可见一斑。

阿房宫逶迤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其磅礴气势,万千威仪,表现了秦帝国不可一世的雄伟气魄。

站在阿房宫遗址前,唐代大诗人杜牧留下了浪漫的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阿房宫,曾赢得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歌吟诗颂,在文学的幻化中,阿房宫惊艳绝美,任何复原图都无法再现它的英姿。难怪北宋艺术家董卣yǒu面对唐人《阿房宫图》时叹息道:此图虽极工力,终不能备写其制。

以唐人的博大,虽极其力而不能备写阿房宫神采,秦人风概何等浩荡。

在阿房宫遗址后围寨一处夯土台基上,出土了龙纹空心砖。龙的形象威风凛凛,原始民族崇拜的图腾,从此转化为帝王的象征。

蜀山兀,阿房出。大规模的宫殿建筑,必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秦朝国力也在民众的怨声中悄然削弱。就在秦始皇陵园附近,项羽为刘邦摆下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刘邦大难不死,侥幸逃得一命。项羽兵入咸阳,点起一把复仇的大火,整个秦都咸阳和规模庞大的秦始皇陵园,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大火连烧三月不绝。唐代诗人杜牧在名篇《阿房宫赋》中吟咏道: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不知乎 一作:不知其;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见者 一作:有不见者)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19)妃嫔媵嫱(feīpín yìng 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 ,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49)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0)族:使……灭族。

51)不暇:来不及。

52)哀:哀叹。

气势磅礴的阿房宫从此消失,仅留下一堆残砖断瓦,提示今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日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00c07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23.html

《中国十大王朝秦王朝解说词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