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区概述

发布时间:2011-05-31 14:5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社区概述

要想了解社区工作,首先必须了解社区这一概念,社区虽然在许多社会学教程中多有论述,我们在此仍要对之做出简要的总结和概括。本章将探讨社区的涵义、要素、功能社区与地域社区、社区的类型——农村社区、城市社区、集镇社区,以及社区的功能。

第一节 社区的涵义

社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在我国各大中城市深入展开,许多小区、居委会也改称社区、社委会,社区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一、“社区”的由来

社区这一名词并非我国的本土词语,人们通常认为,社区最早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1887年的一本名著《社区与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社会》),德文为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英文译为 community and society。在其原著中,社区或共同体表示由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于人情味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农村村庄是社区的代表,“社会”则是指一种新型的、以个人的思想、意志、理性契约和法律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新兴的商业化城市是“社会”的代表。

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先生为主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翻译腾尼斯的著作时,首创了社区一词,费孝通先生回忆说:“当初,Community这个字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的译法是‘地方社会’,而不是‘社区’。当我们翻译腾尼斯的Community Society两个不同概念时,感到Community 不是Society,成为相互矛盾的不解之辞,因此,我们感到‘地方社会’一词的不恰当。那时,我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大家谈到如何找一个确切的概念。偶然间,我就想起了‘社区’这么两个字样,最后大家援用了,慢慢流行。这就是‘社区’一词的来由。”

“社区”从腾尼斯的原意看,它意指传统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并没有地域性的含义,到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将其翻译成英文“Community”,便有了地域的意味,及至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逐步被定义为地域社会。

二、关于社区概念的发展

社区是社会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但人们对它却有种种不同的认识,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研究和统计,发现共有94种社区定义,1981年,居住在美国的华人教授、社会学家杨庆kun统计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

最早的社区定义是腾尼斯原本意义上的社区,即认为社区是在情感、恋念、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紧密的有机群体。他并指出了几种社区关系来说明,一种是氐族关系或称血缘关系,一种是以共同生活为特征的‘邻近’关系,一种是以意识或精神上的亲近或相同为基础的‘友谊’关系。由于有共同的自然情感为基础,所以社区必然是一种成员之间互相信赖的、亲密的、排他性的群体,可见,腾尼斯的“社区”是指一种社会关系形式,并没有很强的地域性。总起来说,腾尼斯所说的“社区”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情感的基础上,高度组织起来的、密集型的、规模有限的社会,其活动范围有家庭、乡村、城镇,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而“社会”则完全相反,它不是在情感的基础上,而是在外在的占有物的合理交易和交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活动范围有都市、国家、世界,“社会”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暂时的共同生活。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是两个理想类型,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都既包含“社区”的因素,又包含“社会”的因素,并没有纯粹的“社区”或“社会”这样的实体。腾尼斯的思想为我们理解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提供了分析的工具和尺度,对我们分析现代社区也极具启发意义。

工业革命后,由于世界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村社区不断减少,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形式,人们已不再将社区局限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关于社区的概念日益丰富。

三、社区的涵义

关于社区概念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在《城市社会学》中这样写到:“对一个社区所能作的最简单扼要的说明是:占据在一块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的人群的汇集。但是一个社区还不止这些。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institutions)的汇集。社区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区别是组织制度,而不是人。社区的组织制度中总要包括家庭和另一些机构:教会、学校、运动场、社区政厅、地方剧院,当然也许还有一些工商企业……在各地方社区的基础上,往往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社区……最大的社区就是广阔的世界。”可见,帕克的定义强调了社区的组织机构、人群和地域。并且社区的范围是多样的,可以达到世界。

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指出:“社区是指包含着那些具有一个或更多共同性要素以及在同一区域保持社会接触的人群。”

另两名美国社会学者罗吉斯和伯德格在其《农村社会变迁》一书中指出:“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组成,社区是一种简单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地域的基础之上。”他们强调了共同利益、地域和简单人群。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例如与工作、购物和上学等相关的生活模式)为基础时,我们通常将这种集合叫做社区。

从以上国外学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对社区虽有种种不同界定,但都离不开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人群、共同的地域、组织制度。因此,社区范畴的内在要义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包含着人群、地域、社会互动和共同约束、文化和社区意识等要素。

我国学者对社区的一般定义有:

唐忠新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中指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徐永祥在《社区发展论》中认为: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持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指出: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因而简单地说,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因此,社区不同于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个局部的社区构成的,是最大的社会群体。研究社会总要从社区入手,改造社会,也要以社区为试点。社区也不同于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社会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但社会群体未必具有地域性,如,有的大型跨国公司象诺基亚通信公司,遍及全世界,不受地域限制。如,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员遍及全国各地,是基于业缘关系而不是地缘纽带而形成的,因此,也不能叫社区。

第二节 社区的构成要素

关于社区的构成要素,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概括。台湾学者徐震认为,社区包含五项要素:一是居民,此是社区的第一个要素;二是地区,也就是社区的地理要素,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天然资源、公共设施及交通、建筑等;三是共同的关系,既包括共同的文化背景,如语言、信仰、风俗、习惯等等,也包括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问题及共同的目标等等;四是社区组织,包括各类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五是社区意识,也就是居民对于本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认为,社区要素主要有:(1)人口。指社区内按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聚居的人口群体。(2)地域。指社区的范围、方位、形状、环境、自然资源等。(3)经济。指社区居民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4)社区的专业分工和互相依赖关系。分工形成社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5)共同的文化与制度。(6)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7)为社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各种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写的《社会学教程》中认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社区,一般是由如下因素构成的:(1)必须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2)必须有一定的地域条件。社区是人们赖以进行生产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3)要有各方面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等。(4)有自已特有的文化。(5)每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于自已所属的社区都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在这里,我们采纳徐永祥的观点,将社区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一、地域,二、人群,三、组织结构,四、文化。

一、 地域要素

作为地域性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总是存在于特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空间中,有着一定的边界。自然地理条件一般包括所处方位、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空间形状与范围等,人文地理条件则包括了人文景观、建筑设施等等。如:南京理工大学社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陵脚下,辖区面积有365546平米。人文地理环境又有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大数等建筑设施及紫霞湖风景区。社区的边界是相对的,小至一个村落、居民小区,大至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在社会工作的视野,一般是指城市中的街道辖区和居民小区,农村一般指乡镇、自然村。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二、 人口要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当然也是社区生活的主体。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因而人口也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人口,构成社区的人口要素是指居住在本区域内的居民,非居民应排除在外,比如说,外国旅游者、探亲访友者,但长期居居的流动人口应包括在内。构成其他社会群体的人口是可以跨区域的,如,某些政党组织的分支机构,几乎遍布所有地区。

对于社区的人口状况,可以具体分为(1)社区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如社区总人口量、社区人口的思想道德面貌、知识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素质。(2)人口的构成结构,如人口的年龄构成、人口的婚姻状况、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的职业构成。(3)人口的分布与流动,如人口的密度、人口的分布状况等。这些情况一般可以通过全国性的人口调查资料获得,社区的人口状况对于社区工作有重要意义。社区的人口素质对于社区管理也有很大影响,如文化素质较好的社区,管理起来比较容易,而文化素质较低的社区,居民素质不好,社区管理难度就会增加。

开展社区服务,就必须针对社区人口的构成特点。在老年人占比重较大的社区,应着重开展为老服务,在失业人口较多的社区,应开展再就业服务。

案例:

南京农业大学社区,总人口3425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50人,占总人数的22%。老年人以退休教职工为主,这些老人一般有较高的离退休金,并且多与子女分开居住,非常希望社区能为他们服务。据此,南农大社委会以老年人为工作重点,开展了项目齐全,丰富多彩的老年服务。有长期开展的种类多样的固定性服务项目,为老年人维修家电、组织春游秋游、建立老人健康及亲属联系档案等。他们还经常举办大型活动,开展文艺汇演、举办社区老年人运动会、举办盆景展等,活跃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三、 组织结构要素

社区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社会的分工程度低、组织分化少,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类型就较少,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组织形式很少,只有家庭、邻里、村委会、小商店等少数组织。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时,社会的分工程度高,社会组织和群体的门类就越多,正如迪尔凯姆所描述的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社会工作机构的出现其实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城乡社区的组织、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生产经营部门、商业单位、党政机关、村委会与居委会、学校、医院、社会团体、文化团体,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有各种群众性文娱团体、社会工作站等机构,组织、群体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单位,社区工作就要研究一个社区中组织的构成、组织的运作架构、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区政府、街道、居委会之间的关系。

四、 文化要素

在这里,社区文化是狭义上的概念,仅指社区中的精神现象,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生活方式、交际语言、精神状态、社区归属感、社区识同感等。也有人称之为社区意识。不同的社区各自的方言、生活习俗都有很大不同,如在一般高校区普通话较流行、居民的文化程度较高、休闲方式以读书看报、文体康乐,为主,而在有的小城镇,方言盛行居民的休闲方式则是串门聊天、打麻将。西方社区文化与我国亦有很大差异。

构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往往是相互依赖、有机统一的。无论是做社区工作、社区服务还是社区规划,都必须综合考虑各个要素,而不能单纯只从某个要素出发。

第三节 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一、 地理社区与功能社区

社区工作中有两个常用概念,就是地理社区(functional community) 功能社区(geographic community)。根据社区工作的服务对象,常把社区分为地理社区和功能社区,地理社区是指某一特定地理区域上的所有人,例如村庄、乡镇、城市、大都会等;功能社区是指一群具有共同志趣、共同特质的人。功能社区又可细分为次文化的社区(sub-cultural community,例如某一宗教的信徒、宗族、种族;及组织的社区(organizational community),例如工会、社团、协会等。可见,地理社区着眼于地域,涵盖一个地方的所有人,功能社区并不是说这个社区有何特殊功能,而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特点的人群,可能是信仰共同的亚文化,也可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我国学者对社区的划分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地域型社区划分法,二是功能型社区划分法。地域型社区是根据地域条件和特征的比较,划分社区的类型,通常分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平原社区、山地社区、高原社区等。功能型社区是根据社区发挥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可分为经济型社区如钢城攀枝花、汽车城十堰,文化型社区如大学城,政治型社区如首都、省会,旅游型社区如桂林、周庄。可见,这种功能型社区与前述相对于地理社区而言的功能社区是有区别的,功能型社区则是指某社区发挥某种主要功能。

二、 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一般来说,社区最常见的形式是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它们在地域、人口、组织及文化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 农村社区

划分农村、城市、集镇的主要标准是居民的生产方式以及人口聚集程度,而不是指人们的生活水平、富裕程度或文化水准的高低。农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历史上古老而又重要的社区形式。它伴随着原始农业而出现,当人类的原始先民从渔猎、采集逐步在适宜农业耕作的地方聚居生活时,就形成了最初的原始村落。我国古代的传说中,就有巢氏教民筑屋的传说,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就有西安半坡村遗址,说明农村社区的历史十分悠久。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有如下特征

1、 地域特征

其特征表现为:(1)是拥有广阔的地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息繁衍的基本资源,由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因而土地及其附属物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对农民来说,地多、地少、地好、地坏是一个事关生计的重大问题。(2)是地理位置对农村社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地理位置决定了社区的交通条件及与经济、文化中心距离的远近,许多大城市附近的农村社区都由于受到中心城市的幅射而成为富裕农村。(3)是地域范围,它直接制约着社区规模大小和容量。

2、 人口特征

农村社区人口的数量和密度远低于城市,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才能耕种,因而地广人稀、视野开阔就成为农村常见的景象。由于在农业社会,不需要发达的社会分工,人口的职业结构比较简单,社会成员的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低。但目前,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动性较强。从人际关系上,人们之间关系简单亲密,重感情、重家庭。这与人们之间常有亲戚关系有关。

3、 组织特征

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简单,居民的职业分化程度较低,社会群体和组织的数量少,没有城市社区到处可见的科层制组织,如党政机关、各类院校、新闻单位、商场超市、银行、邮局等。在农业社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不仅是血缘群体,而且是生产单位、消费单位、保障单位,占有重要地位,养老防老是常见现象,村民之间、夫妻之间出现纠纷时,常靠家族力量。由于生产活动的社会分工程度低,务农是基本的职业,农业劳动者是主要的社会阶层,其他副业的村民,往往人数较少,且兼事农业,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多样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农民工、乡镇企业管理者、雇工、个体劳动者和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和农村社会管理者。

4、 文化要素

农村社区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商品交换程度低,劳动方式以务农为主,因此,劳动者被土地所束缚,有较强的固定性,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利、人口流动低,人们受外来影响较少,因此,人们的传统观念较浓厚,从过节的习俗不难发现,越是农村地区,人们越重视传统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而越是大城市,对传统节日越无所谓。同时,由于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不够发达,农村社区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二) 集镇社区

集镇社区又称城镇社区,学术界普遍认为,它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小城镇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区功能、聚合形态和大量社区单位的存在上,都表现出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区别。集镇社区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是由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组成的社区。它们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集镇是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它直接联系它周围的农村,将大中城市的信息、科技等传播到农村,对农村居民的社会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产生转变、对逐步推进农村城市化,都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和城市相互影响的一个中介。

我国的集镇可分为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两类。建制镇是乡和县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商业中心,1984年国务院规定建制镇成立的条件是人口在两万人以下的乡,是乡政府的驻地,其非农业人口2000人,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是乡政府的驻地,非农业人口占10%的,也可升格为镇,目前,正在修订设镇标准。非建制镇是指虽不是周边乡村的行政中心,但因为特殊原因所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小城镇,例如,由工业小区开发区建起来的集镇,因发展乡镇企业而形成的集镇,它们往往成为周边农村地区的文教卫生体育、商业活动的分中心。截止1998年底,我国共有集镇45462个,建制镇19060个。

我国集镇社区的特征表现为:

1、 地域特征

集镇社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状态决定了集镇的类型和特征,如江南水乡或北方小镇,其地理位置是通过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比较而获得的地缘区位。作为一个行政单位的集镇,它有一定的辖区,每个镇都有条边界线,一个镇包括若干个村子。但如果把城镇看成是城乡结合部,或商品的集散中心,它在经济上服务于一定区域里的农村居民,它们一定有一个乡下称作的“乡脚”或书本上叫腹地,乡脚有多大,腹地有多广,就不像行政区域那样有条边界。

2、 人口特征

集镇社区的人口要素无论是规模、数量、人口的文化素质都介于城市与农村社区之间。由于经济结构较农村复杂,居民成分比农村更为多样,人际关系也比农村更为疏远,居民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逐步向业缘关系过渡,但与城市相比,社区成员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仍较浓厚,在整个集镇,人际关系最密切的是本家,即同姓同宗的人。

3、 组织特征

集镇社区组织机构、社会群体较农村多,集镇有一些工业企业,有一些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如银行、商场、集贸市场,但组织门类不如城市完善、不如城市复杂,分科负责、分层管理的科层制组织尚不发达,运用法律规章规范的能力也不如城市,常使得社会管理者无法按普遍主义的法则进行管理。

4、 文化特征

集镇社区在文化上表现为双重特征,既受城市影响,又因地理位置接近农村、居民的主体来源同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如有的在乡镇企业设镇,工人多来自附近农村的村民,使得其文化既有现代文明因素又有传统的东西,既有保守性又有开放性。

(三) 城市社区

城市又称都市,它是一个现代词语,在中国古代,“城”与“市”有着不同的含义,城是指四周围的城墙,市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与“市”逐渐聚于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相对于农村社区,城市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其规模大而密度高的人口及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社区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社区发展的城市化趋势。所谓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进程。城市化趋势的直接原因是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而且还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业转向工业。由于工业是一种连续性的专业化生产,并且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因此,需要一个交通便利、市场发达、生产场所相对集中,大批工人集中居住,这又带来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发育。因此,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化开始,20世纪以来,更是出现了城市化浪潮。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80%90%,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在60%70%,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72%,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为447%,离现代化国家城市化在60%以上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有:

1、 地域特征

城市社区的地域特征是指城市的位置、范围、地理特点、人文景观等。比如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可将城市分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及边陲城市。各城市的人文景观又有很大不同,如欧洲城市哥特式建筑林立,遍布北京城的胡同、四合院、飞檐翘壁显示着京城的文化特色,而上海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显示着商业文化气息浓厚、接近西方化的大都市形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邻近的若干城市紧密相连形成了城市带,如我国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上海、南京,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城市带。

2、 人口特征

城市人口的特征表现为(1)人口数量众多、规模大。城市人口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居民众多。(2)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居民的稠密使人们之间的接触带有表面性、短暂性、局部性和匿名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常常停留在表面,高密度人口还造成公共设施的紧张、不堪重负。(3)人口的异质性强。由于社会组织众多,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且差别性大,使城市人口高度分化,居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等,使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性。(4)人口的流动性强。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不受土地的束缚,同时一般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较好,使居民有可能有经常的职业流动和地理流动。(5)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较高。由于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吸引了大批文化素质高、各方面条件优越的人才,同时由于城市地区文化教育发达、医疗设施的完善,使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身体状况都优于农村。

3、 社会群体和组织特征

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复杂,社会的正式组织占据主导地位,家庭、邻里等初级群体居于次要位置,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一般都实行严格的科层制,分层管理、分科负责,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组织的数量众多、类型复杂、专业分工细致,有政治组织如党政组织,经济组织如各种企业、商场,文教组织如各种文化团体、大中专院校,还有改革开放后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如各种民办非营利企业、基金会、各种行业协会等。

4、 文化特征

城市社区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理性化和功利性。由于城市位于一个地区的中心,交通便利,开放性强,吸取外来文化多于农村地区,同时由于居民从业性质的多样性、生活方式多样化,使城市社区的文化表现为多元化。同时普遍实行的科层制度使人们之间的交往以制度、法律为交往准则,使得人际交往对事不对人,表现出理性化。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商品的交换原则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人们作事的功利性大大增加,讲究实效、讲究实惠,注重切身利益。

第四节 社区的功能

社区的功能是指社区的各部分对社区整体的作用,是社区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社会或居民施加的影响和意义,即社区在社会整体中的独特作用。社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是联系个人与整个社会的中介,社会是抽象的、广大的,显得难以捉摸,而社区则是具体的,容易接触、把握,社会的众多功能必须通过作为区域性社会共同体的社区来担当。一般认为社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 经济功能

社区提供工作给居民,使居民在社区中进行各种经济与商业活动。社区的工厂、商店等为居民提供生产、流通、消费服务。一个社区的生活方便与否与该社区是否有发达的商业服务业网点有很大关系。

二、 社会化功能

社区内的家庭、各类学校和儿童游戏群体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起主要作用。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对青少年、成年人都产生重大影响。

三、 社会控制功能

社区各类机构与团体在维护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约束居民的行为,社区的赞誉与责备等社会舆论,促使居民遵从社区的风俗习惯和规范。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流动人口的加剧,社区的社会控制作用更为显著,社区对成员在行为及思想上的监管,有利于保持社区的稳定,进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四、 社会福利保障功能

表现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与共济,西方学者的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居住地点的地理邻近性与获得帮助之间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社区中的政府部门、民间福利部门或慈善团体扶贫助弱,为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提供特殊照顾和帮助,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社区就业服务站等为居民提供了各种便利、优质的服务。

五、 社会参与功能

社区是联系社会的桥梁,经由社区,居民获得了参与经济、政治、教育、康乐和福利等方面活动的机会,通过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决策和活动,居民对社区会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强的认同感。

六、 情感交流功能

在社区中,由于居住关系的邻近性,居民之间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交往,在社区内人际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人际信任较易形成,人们之间的相互照顾、关怀、合作、支持及依赖容易形成,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成员可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及归属感。

本章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2、 甘炳光等编著:《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

3、 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张钟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6、 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7、 吴铎主编:《城市社区工作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f752c55fbfc77da269b119.html

《第一章 社区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