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0篇

发布时间:2018-08-07 15:49: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0

【篇一】

天刚擦黑,我在婶子家吃过饭,拍了拍饱胀的肚皮,便迈出门外散步去。

晚饭后散步是我平常生活中的一项必修课。虽然这次回乡下老家只是小住两三天,但散步这个习惯也从城里带回了。脚跨出门槛的刹那我迟疑了一下,婶子看出了门道,马上说,放心去吧,外面的路上都干干净净的,一点黄泥巴也溅不到你裤脚上。这正是我担心的,昨晚那一场雨还不得把乡村弄得泥泞遍地吗?想想自己本是踩着乡村的泥巴路走出去的,现在却……婶子的话不禁让我心下赧然。我讪讪地回了一句,确实,确实,我回来的路就是水泥路哩。

乡间的小路阡陌交错如一张网,站在家门口顺着这一网撒开去,每条小路都通向田野,每条小径又都是回家的路。现在我漫步于乡间小路上,自不必担心迷失方向。那条熟稔的小路加宽了,宽到可以通行小车,混凝土筑成的路面平坦,我的车就开到了婶子家的地坪中。我觉得那一句“最美人间四月天”说的应该就是四月的乡村了。昨夜里下过一场雨,天地间一经酥雨荡洗,一切便都清朗起来,空气里自然还有些湿润,却是清新而甜沁沁的,似乎一草一木都在张大嘴巴,把胸中的每一缕清香尽力地吐出来,草木的芬芳这时候仿佛得到极致的释放,让人闻一闻就醉了。

我漫无目的地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恨不得舒展开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打开在乡村的四月天里。走到昌蒲塘时,我看到一个佝偻的背影在我前面不远处慢腾腾地走着,仔细一打量,我脱口叫道,文先生。文先生转过身来,冲我微笑了一下说,回来了啊。我赶紧点头,回来了,上午回的,您老做么子去呢?这天看着就要黑下来了。文先生在老家算得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该有八秩高龄了。村里人都称他“文先生”,显然也是尊敬的意思。文先生拄着拐棍停下,待我走近,反问道,你这又是做么子去呢?我趋上前去扶住了他的臂膀,说,吃饱了出来走走,走走,不做么子

我的目光一番逡巡,夜色慢慢弥漫开来,田野里一片空旷静寂,不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些田地被翻耕过,等待着播种,还有一些则是荒草遍地。我有些奇怪,便询问文先生。老人家说,你到底还是农村里走出去的,眼睛盯着田地,晓得田地的紧要,早些年的田地荒得叫人心痛呢,都跑出去打工了,哪个来种田啊?这两年来好多了,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家里的田自己想种就自己种,不想种就交给合作社种,你还可以去合作社做事,按月领工资,种田的农民大哥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他举起拐棍指着那几丘荒田说,这可不是像以前那样的荒了,这是在休养生息。

眼看夜色越来越浓,我对文先生说,要不我们回去吧。文先生瞧瞧天色,摇摇头:不急,马上就要亮路灯了。他话音刚落,路灯“唰”地一下全亮了,雪白的光把路面照得白亮亮的。

我笑着说,您真是神算子啊,好像开关捏在您的手里哩。他红润的脸上竟有些小得意,那倒没有,不过,什么时候开灯我可是一清二楚。看得出他今晚兴致颇高,对我说,要不我们还往村东头走走?我说,您身体吃得消吗?他把拐棍往地面上使劲捣了捣,说,看不起老倌子吗?我现在耳不聋,眼不花,餐餐还吃得二两米酒,除了背驼了点,毛病没一点,之前县里的医生来到村里给老人做检查,还讲我是八十岁的年纪,六十岁的心脏。他响当当地拍了拍胸膛不无骄傲地说,这里边的发动机可是永久牌的呢。我不禁被他的风趣感染着,和他一块哈哈大笑,跟随着他慢慢朝村东头走去。

一路闲聊着,我说,古人讲过“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怎么这个时候田里土里就看不到人影呢?以前经常是天擦亮急急忙忙下田,摸着黑还舍不得回家,一天到晚做不完的活。文先生道,你还躺在老黄历里,现在你还看到有老牛耕地吗?早就换成了机器,家家户户都配上了耕田的、插秧的、收割的、碾米的铁家伙,自己家那几亩田地轻轻松松就搞定,连自来水都进了屋,龙头一拧水就哗啦啦来了。

到村东头只需要刻把钟的工夫。我记得村东原来是村部的地址,说是村部,不过是一栋破房子,早就废弃,一年四季也难得见到人出入其中。现在可大不同了,叫做改头换面,文先生语气里透着兴奋,他说,全改了,建起了图书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还拓出了一大块地建了个广场。顺着他的手势望去,我看到一面鲜红的国旗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现在这样才叫有板有眼,日子过得才叫有滋有味,老先生自顾自地说开了,晚上的好戏刚好要开锣了,你可以来村部下棋、看电视、打乒乓球,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跳舞,十分热闹。听说县里送文化下乡,还要组织教太极拳的师傅来带徒弟,到时候我还想去练练,你看行不行?他把探询的目光投向我,我忙鸡啄米般点头,当然行啊,您这仙风道骨的模样练太极最好了,说得他咧开嘴笑了。

广场有一个篮球场大,音乐声起,人们随着欢快强劲的节奏跳了起来,小媳妇、大婶子们居多,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还有几个白头发的老头子老太太跟在后面扭着屁股。他们跟不上步子,有时候便搞得自己手忙脚乱,惹来大家一片笑声。文先生看了一会儿,说,你还别瞧不起这些粗手大脚的婆婆子和堂客们,她们跳舞都跳到镇上去了,还抱回来了一个大奖杯。好了不陪你了,我要去房子里找老伙计们聊天去了,你慢慢转转吧。我一瞧村部的房间亮起了灯,看来人们都已找到了各自度过这个夜晚的方式。

田野里的蛙们“呱、呱、呱”地唱起了歌,此起彼伏的蛙鸣,和着音乐,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部明丽轻快的交响乐,把乡村的四月演绎得声情并茂,我仿佛看到一条载满着欢乐的河流在村前流淌,流向春天的深处。

桃花谢了,李花开过,春天在四月里深沉起来,最美不过四月天!我低声吟哦着。

【篇二】

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任何一条,都是老百姓牵肠挂肚的大事。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有幸亲历、见证和享受了这个过程。就单说“行”吧,交通工具的变化,就十分令人惊叹。

我的故乡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相对偏远贫穷,且交通不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正上小学,村里连辆自行车也没有,跟随父母下地耕种能坐坐独轮手推车,就是莫大享受。到七十年代初,我读高中时,我们村距学校十华里,每天靠步行。村里另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每当他骑着自行车从我身旁飞驰而过,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也萌生买自行车的梦想。

1976年高中毕业后,我当上我们管理区首个高中班的民办教师,待遇就是在村里吃平均口粮,每月还有七元钱的补助。那时候到邻村教学仍然靠步行,真盼有辆自行车呀。虽然还买不起自行车,可我已悄悄学会骑了。

不久我们村推行“包产到户”,生活开始好起来,但自行车仍是紧俏商品,要凭票购买。那年代骑自行车出门堪比现在开豪华轿车出行,回头率也高,几乎都是羡慕的眼神。

1980年,我父母咬咬牙,把肥猪卖了,托我村“闯关东”的三哥,在黑龙江买了辆青岛产的“大金鹿”牌自行车,当年俗称“大金驴”,直接船运到江苏连云港亲戚家。这个牌子的自行车,有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吊簧鞍座,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我虽没出过远门,但还是自告奋勇去接车。那新车真让我爱不释手,摸一摸车头的商标,鲜亮闪光;捏捏车大梁,烤漆讲究,电镀锃亮;摇一摇车链,声音悦耳……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匆匆启程返乡。骑上新车真神气,感觉太兴奋、太幸福了。那正是初秋季节,气候适宜,凉风习习。我竟然一路没喝没吃,行程近三百华里,当天黄昏时刻把自行车骑到父亲、母亲正在刨地瓜的地头上,让父母欣赏一番。这辆自行车壮得像头牛,驮上二百斤粮食都不摇晃。

后来我国进入“自行车王国”时期,几乎家家户户有自行车,男女老少会骑自行车。老百姓赶集、上商店、走亲戚,不是骑自行车,就是坐自行车。乡间道路上,时常能看到系着红绸布的送亲迎亲的自行车队,十分壮观。结婚后,我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妻子有一辆

“凤凰牌”自行车,儿子刚入托,就骑上了后轮两侧各有小车轮的“阿米尼”牌童车。

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上级奖给我们村一辆十二马力的拖拉机,这在当时可了不起。全村老少爷们争先恐后围着看,争着、抢着坐拖拉机去人民公社驻地赶集办事。乡亲们望见邻村的熟人都主动兴奋地打招呼,邻村的人好生羡慕和嫉妒。

人们对小客车的向往由来已久。1984年我进县委工作时,整个县委机关就两辆车,一辆黑色轿车,一辆黄帆布篷的越野车。年底,我们单位购进一辆苏联产的小汽车。那天单位领导要去济南开会,我们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要求跟着去省里汇报工作,年长的领导早就看明白了我们的心思,笑着应允。于是后排座上挤满了人,我也过了一次长途坐轿车的“车瘾”。

步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家庭轿车逐渐普及。家庭拥有小汽车逐步成为时尚,大家经常议论谁家买轿车了,谁家买什么牌的轿车了。我和妻子商量,决定先不买家具、不添衣服,集中攒钱买轿车。2006年夏天,经过跑多家汽车销售店进行比对,广泛了解各种车辆、车型和行情、性能,最终选购了一辆首批国产“宝来”轿车。这车价格适中,安全系数高,外形美观大方。第一次坐上自家的轿车,感觉座位舒适宽敞,车身干净得能照出人影来,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妻子踩离合、挂挡、加油、起步、直行,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幸福与激动。

百姓家庭变化大,社会也在深刻变革。沂蒙山区通火车,曾是震惊全国的大新闻。198611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兖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沂蒙山区从此告别不通火车的历史。那一天,临沂火车站人山人海,万众瞩目之下,身披大红花的“长龙”在巨大轰鸣声中呼啸而过。沿线的老区人民扶老携幼,纷纷扛着扁担,挎着竹提篮,怀着喜悦心情,见证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从此老区人民可以坐着这种绿皮火车,伴随“哐当——哐当——”的铁轨声,去认识天南海北的世界和风景。

据说,国家“十三五”规划已确定在沂蒙山区修建高速铁路,并且是国家“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厉家寨站”离我们老家那个小山村只有几公里。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也要迈入高铁时代啦!

201851日,我迎着温煦的晨风,独自穿行在故乡那个小山村,只见大街小巷的道路全被硬化,许多家庭门外停放着小客车、货车和摩托车,乡亲们下地劳作以骑摩托车为主,偶尔有骑电动车、自行车的,我不时和他们打着招呼。

国家发展变迁和个人家庭命运紧密相联。四十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巨大。家庭由自行车、摩托车,逐步变成小汽车;出远门,由乘长途汽车变成坐绿皮火车、新型空调列车、动车,然后是高铁。就我们这个小家,也拥有了多辆汽车。妻子、儿子、儿媳各一辆。这如果在四十年前,真是连做梦也不敢想!

车轮滚滚,我们奔走在追梦、圆梦路上,享受着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篇三】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已经搬了五次家,第六次搬家也正在酝酿之中。

结婚的时候还是房屋产权改革之前,我分到的第一套住房是一间集体宿舍。按照相关规定,油田职工结婚可以领取一张双人床,一张饭桌,还有一个简易的天然气炉子。东西领回来,房间里放下床,饭桌就无处放了,只好折叠起来竖在墙边。天然气炉子也没处支,在门口露天的台阶上放一个更为原始的炉子,只有小板凳般大小。平时就在这个炉子上烧水做饭,下雨的时候做不成就去食堂打饭吃。

后来我所在的钻井指挥部盖了第一批楼房,共三层,我有幸分了一套还是二层,高高兴兴乔迁新居。那时候搬家,从单位要辆车,招呼一声,同事就来帮忙,甚至不用招呼,同事看见了或者听说了也主动前来帮忙。搬完家,一切收拾就绪,在家里炒几个菜,请同事喝几杯酒,叫“温锅”。酒不贵,菜也不丰盛,但气氛甚佳,其乐融融。现在搬家,一个电话搬家公司就开着卡车来了,省去许多麻烦,不过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的情谊也因此减少。

可能是第一次盖楼房没有经验,窗是钢窗,但窗户上没有纱窗,夏天热,那时候还没空调,晚上一开灯,蚊子满屋飞。电视也没有,晚上打发时光的主要方式是看书,但蚊子咬得人根本安不下心来。睡觉的时候虽然有蚊帐,但还是常常被蚊子钻了空子,身上这里一个疙瘩,那里一个疙瘩,痒得难受。尤其孩子,被咬了,又被挠破,看着让人心疼。东营地区风沙大,一夜春风浩荡,早晨起来,窗台上堆着厚厚的黄沙。这还不算什么,更要命的是水上不来。平房住惯了,大概不知道住得高了,水压也需要增加,楼上吃水便成了难题。半夜用水的人少,水压才会略有上升,因此只好每天半夜爬起来接水。即使半夜,水也只是像线一样往外流,还断断续续,有时候连线一样的水也流不出来,接一次水差不多要两个小时。有时候接水时又困得睁不开眼,水流了一地还不知道。

因为工作需要,后来我从钻井指挥部所在的六干调到油田机关所在的基地,先分到一间半平房,后来又换成一套二手楼房。再后来,房子越换面积越大,也没有了蚊子和水的困扰。每次分到新房,我都心满意足,以为这会是最后一次搬家,这里将是我最后的归宿。但一次一次,我又离开了它们。家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道理人人都懂,真正明白又做到的人却不多,谁不希望有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呢?

民间有搬一次家三年穷之说。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每次搬家总会放弃一些东西,但东西放弃了,生活中往往又离不开,只好买新的,所以搬家处理不好就“劳民伤财”。尤其是书,每次搬家都要当废品卖掉一些,虽然不舍,但书的分量太重,搬起来也费事,只好忍痛割爱。但我的书还是越来越多。

这次正在酝酿中的搬家,我知道真的是最后一次。为了装修和布置房子,我和妻子一起一趟趟看地板,看瓷砖,看吊顶,看各种装修材料;看门,看窗帘,看电器和家具。做防水,改水电,吊顶,刷墙,贴墙纸,安装壁橱衣橱……这期间出了不少岔子,遇到不少难题,都被我们一个个征服了。我们像两只燕子,一趟趟将泥衔回来,筑在我们的巢上,累虽累,但看着我们的新房一点点发生着变化,心里还是十分开心和充满憧憬。尤其我们那个叫做银杏园的小区,空间大,人未入住,已是草青树绿,一派葱茏。出小区门就是公园,公园中树高石低,小径蜿蜒,湖水清幽,让我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定做了一个三米多宽的书橱,还特别要求缩短隔板之间的距离,以放下更多的书。这次搬家,我打算一本书也不扔,如数从老房搬进新房。老了,这些书就是我的陪伴,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随手抽出一本来,一边翻看一边回忆与这些书有关的事情,什么时间买的?在哪里买的?读了有什么收获?如此等等。现在国家实行二孩政策,往后有了孙子或孙女,或者孙子孙女兼而有之,他们长大上学,来油田度假,我的书房就是他们小小的图书馆,我相信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店都买不到的书,而带给他们一次次惊喜。

人没入住,十多盆茂盛的吊兰早已占据了各个房间,这些吊兰有过去一直养在家里的,也有新培育的,不只是为了美化环境,据说吊兰有“甲醛克星”之称,我让她们作为先头部队住进新房,正是为了清除房间中因为装修而产生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按照计划,再有一个多月我就要搬进新居了。油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油田生活了大半生,当过钻井工人,当过电影放映员,当过宣传干事,当过记者、编辑,一生能与石油结缘是我的幸福。

【篇四】

虽然小时候就从长辈交谈中知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但因为生活在大城市,在家中还是老小,偶遇荒馑,亦能粗食果腹,故无从感受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真正了解粮食对民众尤其是农民的重要,是在塞北大山深处插队时。说来那是风景绮丽的地方,峰峦青青河水潺潺,绘到纸上就是一幅山水画。初到乡下干活歇息,坐在山坡放眼望去,还有些学生气的知青说:真好看。生产队长瓮声瓮气吼一声,好看顶啥用?也不如秫米干饭好!起来,干活啦!

秫米就是高粱米。在当地社员的心中,能吃上高粱米干饭和水豆腐,就是顶顶高级的享受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几年我在山村劳作,后虽然走出去,但仍和乡亲保持着密切联系,于是就从心底知道,那十年,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塞北的农民,虽然也举拳头喊口号,但私下里最关心的,却是——今年能分多少口粮?

说来令今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先进县,号称亩产已“过黄河”正“奔长江”(即粮食亩产过六百斤、将达八百斤),但那时社员每人每年的标准是毛粮三百六十斤,去了皮,精粮每人每天不足一斤!

在基本没有油水的生活条件下,一斤粮,还不够一个壮劳力一顿吃的。因此,无论忙时还是闲时,都没有条件“吃干”,只能“喝粥”。我所在的那个村,不,是公社,是全县,就是有名的“稀粥县”,有诗为证:“一进某县门,稀粥两大盆。盆里照着碗,碗里照着人。”对此,本县人也不忌讳,说:属实。

下乡之初,暂由粮站供应口粮的知青对此并不理解。春日起早挑粪,担重路遥,歇息时,知青说咱们唱个歌吧。社员说还是留着点劲干活吧。知青心想,怎么一早起来人就没劲了呢?晚上,我去相邻社员家串门,见他们正吃饭,一个炕桌,围着老少七八口,桌上一盏油灯一碗“盐晶”(咸菜),炕沿一盆稀粥。粥面在灯光下映出碗和瓢,老汉端起粥碗,碗里摇动着稀疏胡须的影子……我的眼泪要流下来,社员安慰我说:去年受灾,人均不足三百,今年兴许就好了。我跑回去,把做好的转天吃的半盆高粱米饭端来。

转年,我和社员一样了,也喝起了稀粥。

原因在哪里?年龄虽小,我也看得清楚,首先是人多地少,这是没法改变的现实。但更要命的是“大锅饭”:“工分工分,社员命根”,下地干活就为挣工分,能少干不多干,能干轻松的不干累的。再就是上面管得太严太死,自留地种棵烟都不让,院里的瓜秧爬上墙,就被批为资本主义上墙头,集市上只许卖糠,不许见一个粮粒儿……

盼啊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1979年初,腊月飘瑞雪。我借下乡之机回插队的山村住了一宿。那个晚上,社员都聚到我的老房东家来唠嗑。大婶把油灯火苗拨得大大的,大伯把自己舍不得抽的旱烟端出来,炕上炕下,屋里屋外,众人都瞪大眼珠,听我这个地委党校的教员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内容。当我讲以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一老社员问:就是说把打粮食当中心了呗?我说:没错,民以食为天。

所有人都喊了起来:那可是天大的好事!这就是大旱天里下甘露呀!

马上有人说:可现在这个样子,干活磨洋工,撒泡尿三刻钟,咋能多打粮食呢?

立刻有人说:南边都包产到户了,咱们得学呀,那才有积极性。

我心头一震:原来,社员心中早就盼着来一次巨变,三中全会,就是引领这次巨变的指路明灯……

那一次,房东家吃的还是粥,只是因为我来所以做得稠些。房东大婶说:等着,下次再来,给你包饺子!

我说:一言为定。

虽心神向往,但后因行政区划有变,特别是山路迢迢交通不便,几次欲去都未能成行。直至2009年初夏,我买了车,于是找一天,立即起了大早,途中一刻也不停,穿过一个个烟尘弥漫道路坑洼的乡镇,绕开一处处炮声隆隆的矿山,将近中午,方才抵近村边。然而,此时却认不出来了……村口已扩至路边,一眼望去,新房旧屋,比肩接踵。苞米悬挂,柴草成垛。黄狗健硕,肥猪拱门。好一派富足的气象!

大榆树下,老井台旁,老乡亲见我,先是迟疑,然后就喊出名字,说起老话——那年你用石头砸我家的梨,结果石头却落到你自己头上,还记得不?记得记得。当初你还给我们讲三中全会公报,可管大事了……

老房东女儿霞姐闻讯迎来。她家就在本村。进院,见一棵大杏树枝条低垂,树下满一片银锭般的杏子,让我心疼,放在当年,岂能舍得一个。霞姐大我一岁,一儿两女,儿子和大女儿多年前经我的知青同学帮忙,去天津做小生意,那一天偕同我的同学及孩子亦从天津返回。艳阳高照,姐夫取出陈年老酒,霞姐煮肉包饺子,满院浓浓香气,赛过当初年节。可惜,老房东叔婶已过世,霞姐安慰我们说:他们也赶上好年景,住了新房,吃喝不愁。听罢,令人心安……

又邀来几位当年生产队的老人开怀畅饮。聊天中我得知,这村的富裕之路是三部曲,第一部是联产承包后有了种地积极性,五谷丰,仓篓溢,然后喝酒吃肉娶媳妇;第二部是走出去打工、开店,有钱可挣了;第三部最重要,是这里有丰富的铁矿,有人开矿挣了大钱,有人依附矿山也收入不菲。霞姐的二弟,当初的小顽童,如今就是个很神气的小矿主。霞姐的二女儿家则有勾机(挖掘机),出租受益。那天正吃着说着,就听山后有轰轰炮声,震得饭桌颤,霞姐说:哪都好,就是尘土多,天天掸也掸不净。

众人皱眉:这山都挖得不像样了,往下孩孙们咋在这过?

我暗想总比吃不饱强,就没往心里去。午后先去后街看老房东的旧房,也是我下乡之初住的地方。三间茅草屋仍在,张着大裂缝的山墙用木头支撑着,记录了一段艰辛的往昔。又去看生产队后来给我改建的知青房,已不复存在,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想想那原本是庄稼地,还本来面貌,却也应该。日头斜照,天气燥热,就想起当年夏日游泳的小河。兴冲冲奔去,但让我想不到的是,早年那条绕村而过宛如飘带,山根下是墨绿深潭的河水已无踪迹,河床里尽是矿渣和杂物。抬头望,上游河道里建了一片厂房,烟囱如一支墨笔,随意涂抹着蓝天。而不远处绿色山体间则现出块块白瘢,那里正在劈山开矿……

那一夜,睡在宽大的热炕上,我失眠了。我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的第二故乡已经变了,变成了富裕之乡;担忧的是,如此下去,再美的山水画,也会褪色,而且很快……

岁月不居,转眼又过去快十年。去岁夏日,正是农闲时,想想给霞姐一个惊喜吧,开车就上高速。这条高速路是新建的,多有桥涵,车行半空,恍入云间,全无盘绕山中弯道之累。也不过一个多钟头,就轻松下了县境出口。只见熟悉的老路已经加宽,两旁的青山如玉无瑕。不再有震耳的开山炮声,也不见浓烟滚滚的烟囱。但我并不惊讶,从新闻报道中,我知道这里已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果然见效——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

拐过山弯,我插队的山村应该就在眼前,但此时我又不敢认了,十年前那个杂乱臃肿的村子不见了,眼前是一片极具塞北乡村风貌的旅游观光区。一架架葡萄,一排排大棚,成片的果园,还有在风中摇摆的高粱谷子……

白墙红顶,村内依然是村民居住的地方,但院落房屋都改造了。街上少见老者,有年轻人几番看我又不敢开口。来到霞姐家外,不料铁将军把门。正要找邻居询问,霞姐的二弟匆匆奔来:有人说来了面熟的老人,我一猜就是您。我问:你姐呢?二弟说:现在我姐和姐夫多半时间在天津,那边生意做大了,需要人手。我问:你还开矿不?他说:早关了,我现在搞全镇的旅游和集约生产,回头我带您好好看看,先回家吧。

我说时间还早,让我一个人转转。二弟说也好。然后,我就急往河边走。我还没有解开心结——倘若还是沙石满目,我吃了饭就走。但眼前的情景让我想住下来——杨柳依依,微风习习,清清的河水在山根下绕了一番,就欢唱着小曲一路奔来……

不必去问究竟,结果说明一切。转了好一阵,我去后街,老屋没了踪迹,取代的是一座三层别墅。二弟夫妇在门口迎我,见面先递过来手机,是霞姐的声音,她说:你在家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姐夫就回去,天津这太热,人也太多。

我答应了,我也不想走。那天晚上,我又睡不着,我想起当年大婶和霞姐教我做饭,想起和大伯一起去打柴,想起讲三中全会公报的那个夜晚……又想起霞姐他们如今生活在大城市,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而城里人又愿意到乡下来……这巨大的变化,在先前不要说想,就是做梦也做不出来……

然后,我安然入睡。一觉醒来,旭日初升,雄鸡高唱。

【篇五】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是伴随着改革春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1983年,我四周岁,也就是刚记事的年纪,电视第一次走进我的人生。那时,全村也没有几台电视机,村东头的老徐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彼时正在热播,每到晚上,老徐家的炕上、地下都拥挤着看电视的人。长我十几岁的两个舅舅急急忙忙地吃完晚饭后,就赶紧躲着我偷偷地往村东头老徐家跑,去晚了,就没地方了。他们不愿意带着我,嫌我麻烦。我总是在他们溜掉了之后,才发现他们已经“逃之夭夭”,然后总要哭闹一会儿,懊悔又没盯住。等他们回来时,他们还余兴未消地谈论着电视剧里的精彩片段,手舞足蹈地学着武打动作,哼哼唧唧地模仿着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反而更加吊起了我的胃口……

到了1986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些许改善,村里有电视的人家多了起来,大概能有十几家了吧。那一年热播的电视剧正是后来长盛不衰的《西游记》,我记得我和妹妹是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游走了好几家才看完这部电视剧。也是在这部电视剧的直接触动下,爸爸妈妈决定买一台电视机,因为不能总跑到人家去看电视,那样太麻烦人家,自己也不方便。我记得当时是卖掉家里的一头牛,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飞跃”牌黑白电视机,花了整整六百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元。据说那一年县城的供销大楼一共就进了三台“飞跃”牌电视机,我家买了一台,一台被小偷偷走。供销大楼一楼都是钢铁的防盗护栏,当时卖电视的柜台是在四楼,小偷不惜铤而走险,除了电视什么也没偷。自从我家有了电视以后,一旦播出好看的节目了,我还要赶快跑去姥姥家,喊着老舅、老姨来看,经常因此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等到1993年,我大舅结婚的时候,那时十八英寸的遥控彩色电视机已经是结婚的“标配”。那时姑娘要嫁人的几个“大件”里,彩电是最大的一个“件”,没有这个,结婚难谈。我记得大舅家的彩电是“熊猫”牌的,画面五颜六色,清晰度也高,看着别提多舒服了。再等到2007年,我结婚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液晶电视。我买的是三十二英寸的“长虹”液晶电视,画面清晰度比大舅家的显像管电视不知强过多少倍,最关键的是电视机体薄,只有寸许,可以挂在墙上,也不太占空间,不像原来的“大脑袋”电视“后屁股”还凸出来一大块。再后来,又出了超薄的液晶电视,厚度也就一厘米多。

2013年,为了方便家里的作文班教学,我又购置了一台五十五英寸“长虹”牌的WiFi电视机。这是一台支持无线联网功能的网络电视机。摆在家里的桌子上,顿时有了“影院”的感觉。最为可喜的是联网之后,节目资源丰富,可以想看啥就选啥,第一次摆脱了电视台播啥看啥的被动局面,而且还可以播放office系列软件,实现了原来需要投影设备才能实现的课件教学的目的。

WiFi电视机让我觉得已经非常先进,可2017年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后,每次回家都抱怨家里的电视太“破”了,说他们学校里的电视都是触屏的,“想看啥,在电视屏幕上点,一划拉就行了,哪像咱家的电视,还得用遥控器调来调去,费这个劲……”儿子嘟嘟囔囔的,让我听着有些气不过,“我像你这么大想看电视的时候,无论冬夏,都得东家西家‘流窜’着看黑白大脑袋电视呢!”

我家的电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英寸到大屏幕,从黑白到彩色,从“大脑袋”到超薄,从接收无线信号到有线电视,后来又到数字电视、无线联网WiFi电视……我家的“电视变迁曲”不过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宏大乐章中的一个小小音符罢了。谁知道将来的电视会变成啥样呢?据说可能会变成无具体形态实物、可语音控制的,这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了……

【篇六】

哪里是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各有各的说法。东三省的人常常把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南的地方称为“南方”;而广东人又常常把广东以北的地方称为“北方”,甚至把冬天下雪的广东韶关一带称为“粤北”。广东人习惯地认为冬天里天寒地冻的地方就是“北方”。虽然这些说法不一定靠谱,但也是当地约定俗成的一种看法。

其实所谓“南方”和“北方”,并没有一种很标准的地理上的界定。通常所说的南方北方,一般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以北地区为北方,以南地区为南方。这里既有气候上的因素,也有人文和生活习俗的因素。

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民族,通常统称为“越”,文献记载谓之“百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等等,广东一带属百越中的“南越”(南粤)。古文献中“粤”和“越”互为通假,可以互用,所以“南越”也就是“南粤”。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专指岭南地区。秦汉文献对广东的称谓有几种,《史记》称“南越”,《汉书》则称为“南粤”。

作为南粤大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广州,每年三月总会有那么几天,忽冷忽热,“酷暑”与“严寒”交替,使得环市东路、天河路一带大叶榕的叶子一夜之间变得纯黄纯黄的,满地落叶使得这条跨越越秀天河两区的道路变得金灿灿一片。路人在赞叹广州独有的春日景色,环卫工人则忙于清扫满地落叶。我在报刊、网络、朋友圈看到了许多关于这一独特景色的惊叹,都说三月的广州宛若深秋。当人们正在阳春三月里沉醉广州“满眼秋色”的时候,没过几天,忽然间这些大叶榕绿色的嫩叶又已缀满枝头了,真是春在枝头已十分!仿佛一夜之间实现了从秋天到春天的穿越。北方地区大自然吐故纳新需要秋、冬、春三个季节,南方的广州吐故纳新却只需要十天!

一年四季当中,不论是气候还是景观,人们赞叹最多的就是春天和秋天了。用春暖花开、秋色宜人等一大堆华丽辞藻来形容春天和秋天已不足为奇。广州被美誉为“花城”,更让这座秋天和春天相连的城市在作家笔下生花。著名作家秦牧先生在散文《花城》里,是这样描写广州的年宵花市的:“早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个月,你在郊外已经可以到处见到树上挂着一串串鲜艳的花朵了。面在四时的花卉,除了夏天的荷花石榴等不能见到外,其他各种各样的花几乎都出现了。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看着繁花锦绣,赏着姹紫嫣红,想起这种一日之间广州忽然变成了一座‘花城’,几乎全城的人都出来深夜赏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近几年,广州市园林部门编制了《广州市花景建设规划(20162020年)》,建成58处赏花点,60个花景,并将花城广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设成三大展现广州都市形象的花卉节点。今年春节期间,市园林部门在花城广场、海心沙和二沙岛之间,举办了广州园林博览会,让市民们在市区中心就能观赏园林花卉,感受早春气息。这真的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令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在春日的广州,你还可以尽情地观赏市区立交桥的空中杜鹃花廊、人民北路和麓湖公园的宫粉紫荆、烈士陵园和越秀山的木棉花、白云山和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桃花、萝岗香雪公园和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临江大道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黄花风铃木、临江大道和机场高速的异木棉……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花城无处不飞花!

人们在赞叹大自然的春天的时候,南粤人民也有自己心中的一片春天。

南粤人民心中的这一片春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听听上世纪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你会感受到一股改革开放的春潮在南粤大地上涌动。这首歌讲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南粤大地春天的故事:1979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首先从毗连港澳的广东开始,深圳是邓小平亲自圈定、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主持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随后珠海和汕头设立经济特区,接着广州、湛江被列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南粤大地改革开放春风扑面而来;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坚定和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春潮滚滚;南粤大地从广州的个体户第一条街高第街到全国第一个万元户,从电影《雅马哈鱼档》到电视剧《公关小姐》《外来妹》,从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到主题歌曲《春天的故事》,留下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串串脚印。这是南粤人民心中的春天。

时光荏苒,战鼓催春。2012年,南粤大地又迎来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春天。

201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重要谈话”20年。这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殷切希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0131月,中共广东省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动员全省人民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而努力奋斗。

20143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希望广东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20174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项工作,希望广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20183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东方风来满眼春,正是春潮涌动时。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决定设立广东自由贸易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寄予殷殷重托。广东已万事俱备,东风强劲。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

为什么南粤大地春来早?因为南粤总是得风气之先;为什么南粤大地春常在?因为南粤人民心中永远住着春天!

【篇七】

978年我10岁,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由于我家是富农成分,属于当时的“四类”分子,在村里被人不待见。

也许因了父母的老实本分,虽然是“四类”分子,也没挨过多少整,只是工分定得比较低,父亲为队里耕田使牛,扮禾挑泥,做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却只定为9分工,原因是父亲是平脚板走路没别人快。母亲替生产队喂养了6条水牛,却只定为6分工,原因是母亲做的轻省活。父母亲尽管千般委屈,也不敢跟队长争辩,唯恐队长发怒,将他们的工分定更低。

由于工分低,家里年终分红每年都是稻谷加稻草还要倒找,分的口粮吃不饱。一家人不能饿肚子,母亲每年冬天就去湖里捡别人挖藕不要的藕梢和藕尖,回来煨给我们吃。藕节和藕稍没有油珠子,实在难咽,跟吃药差不多。我和姐姐常常结伴去队里秋收后的稻田里捡拾稻穗,木林队长是我们最恨的人,贫下中农的子女捡拾稻穗他不吱声,只要看见我们姐妹俩就骂骂咧咧,并且赶得我们像燕子飞,说是我们踩死了田里种的红花籽。但我们经常躲在稻草堆后面和木林队长捉迷藏,等他走了又去捡拾。一季秋收,我们姐妹俩大约捡拾的也只有三五斗稻谷,母亲拿了木锤捶谷粒时的梆梆声响在我看来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吃不饱饭是童年最痛苦的回忆。每年夏秋时节,为挣工分,我和姐姐半夜时分就被母亲喊起床去为生产队摘黄花。五斤黄花可记一分工,我和姐姐拼命抢摘也只能摘得20斤左右,每天可记4分工,因为摘黄花的人太多了,我们想摘也没得摘。

摘了黄花回来我们只能炒点剩饭吃了匆忙去上学。学校离家远,中午回不来,也没饭吃,只能等到下午放学了回家吃饭。可肚子早已饿瘪了,一路上有吃的就捞,不管有毒没毒,只要能饱肚子,吃过刺梗子、油菜苔、酸柑子、芦白根。回家没有热饭热菜,只有死皮子南瓜和臭腌菜,就了一碗冷饭也吃得香喷喷的。那时候就想,每天一日三餐能敞开肚皮吃上白米饭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1988年我20岁,招干到新建乡政府当文化专干,一日三餐有了保障。但生活依然很差,我们戏言过的是“三水”生活:冬天无热水,热天里无冷水,一日三餐没油水。早餐2毛钱一碗光头面,中餐3毛钱,常年吃的“东南海汤”(冬瓜、南瓜、海带轮番打汤),有点炒辣椒茄子就是好生活了。我们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乡党委书记老张,他常常因为开会,下乡回机关迟了,炊事员陈爹就会给张书记煎个蛋,煎蛋的香味弥漫整个机关大院,让我们止不住的打喷嚏,心中梦想好久也能吃上一份煎蛋。

有一次,分管我的领导王委员下乡回来迟了,食堂已经关了门,他到我房里找吃的。我用煤油炉给他煮了一碗面条,因为没有油就只放了一点盐,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到乡政府院子外面的李婆婆家讨了两匙腐乳汁来给王委员佐餐。王委员着实饿了,吃了一碗盐面就走了。等我去洗碗时,才发现腐乳汁里爬出了一条条白蛆虫,幸亏王委员没有用腐乳汁佐餐。王委员现在市住建局当局长,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给他煮的一碗盐面。

乡政府生活苦,我们最期盼的是防汛和水利冬修,每天骑了单车和同事一道迎着朝霞跑,踏着夕阳归。防汛营地和水利冬修工地都开了锅火,有现成的饭菜吃,隔三岔五还可以吃一次肥肉炒青椒,水煮鲢子鱼,相比乡政府食堂里的生活好了许多,吃到了真正的荤腥。防汛和水利冬修是乡政府最苦最累的两项中心工作,要整日值守在营地和工地,收进度写通报,催劳力,苦的时候一连两个月都不能休息,但那时候年轻也不觉得累。就因为油水好一点吧,而且不用交生活费,当年的我们好单纯,只想一门心事把工作搞好,大家感觉吃了没交费的饭菜,没理由不把工作搞好。

1998年我30岁,已经在县城里安了家。虽然还在乡镇工作,但每个周末可以回家休息。因为有了女儿,联想自己小时候吃不饱饭,参加工作后难得吃到荤腥嘴馋,就想把自己曾经的遗憾弥补给女儿。于是每个周末就去市场上买了鸡鸭鱼肉回家,变着花样做给女儿吃,女儿吃腻了鸡鸭鱼肉,又去买猪脚、排骨和牛羊肉,只要是女儿喜欢吃的,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痛。女儿有一次说卤猪耳朵好吃,我一连七天都买卤猪耳朵给女儿吃,直到女儿说看见猪耳朵就不想吃饭才不买了。

女儿读高中后,更是舍得让女儿吃饱吃好,早餐从没重复过,包子、馒头、团子、豆筋、米豆腐、粽子、发糕、油条、豆腐花、炒米面、凉面、热干面、南瓜饼、绿豆稀、红豆沙等等,轮番换着吃,只要是女儿喜欢吃的,我哪怕跑断腿,把大街小巷翻个底朝天也给她寻觅到。女儿晚自习回家给她准备了各式副食、糕点、牛奶、功能饮料和水果,只要女儿吃得开心,我就高兴,觉得唯有这样才没有亏欠女儿。

女儿读书苦,但成绩优异。可她的烦恼也开始渐滋暗长,因为吃得太好,学习用功没时间锻炼,她的身体越来越好,成了一个小胖妞,可她又忍不住美味的诱惑,她常常说“恨”死了妈妈,为什么要给她准备那么多好吃的。我安慰女儿,想吃就只管吃,女大十八变,你会变成一个美少女的。女儿一边喝着牛奶一边说,妈妈,你不要骗我哟。

2008年我40岁,女儿读高二。2009年她高考结束后体重达到了120斤,看着漂亮的衣裙穿不上身,路人投给她的异样目光,女儿气恼得不行,她责问我,你说的女大十八变,我怎么越变越丑了,我要找你变,把我变成一个美少女。我这么丑,怎么去读大学啊!女儿真的很漂亮,只是胖了一点。我安慰女儿,一个月就让你变成美少女,我给她在减肥中心报了名,通过药物、针灸、运动等多种方式,女儿一个月就轻轻松松减去了20斤体重,这年秋天,女儿开心地穿上了束腰花裙子去上大学。

女儿在大学四年不敢再吃荤腥油腻之食,她说要保持身材,不能再胖回去。但女儿和同学们聚会也经常去找寻美食,最喜欢的是烧烤和涮涮锅,还有各式美味奶茶。从上酒楼有的是机会到进餐馆成了家常便饭,因为他们消费得起。《舌尖上的中国》是她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真是羡慕女儿这代人,在长身体的时候有营养,我却因为缺营养饿肚子导致有了胃病。女儿这代人吃得幸福,也是因为经济条件变好了,才消费得起,吃得好。她吃的这些东西,我小时候都没听说过。

2018年我50岁了,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快做外婆了。我问女儿坐月子想吃一些什么?女儿说她要吃得营养均衡,五谷杂粮,科学饮食。我担心孙宝宝的营养不够,女儿说不用担心,她已经在网上订购了万荷月子水,用万荷月子水煮鸡鸭鱼肉可以去油腻,吃得又有营养。我问一个月的万荷月子水要多少钱,女儿说不贵,一万多块钱。我听得都惊呆了,可女儿说不贵,她一个月工资就可支付。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敢消费啊,我当年在医院生女儿只花了20多元,现在她做一次常规的孕检在上海就要好几千。难怪说现在的孩子生不起养不起,好在女儿女婿的工资高,不要我这穷外婆瞎操心。

今年体检,医生说我血脂高,身体超重,有轻微的脂肪肝,是吃得太好运动又少的缘故。看来,生活富裕了不能胡吃海喝了,吃不好有病,吃太好了也有病,吃也能吃出病来。于是,我又开始怀念从前的日子,粗茶淡饭,吃嘛倍儿香,从不挑三拣四,看来日子苦有日子苦的好处,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反而天天担心。人的心理真是矛盾,现在天天像过年,吃的精细,有了山珍海味还挑三拣四,主要是怕吃出病来。生活是如此美好,谁都想长命百岁。

从吃不饱到吃不好再到营养过剩,可以看到这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除了吃还有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服饰,无不显现出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折射出华夏儿女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日子越过越富足。为了吃得健康,我也开始改变生活方式。我开始吃红薯、玉米和芹菜,凡是能减脂减肥的蔬菜我都喜欢吃,生活是不是又回到了过去呢?小时饿肚子吃不饱得了胃病和肠炎,现在营养过剩又有了高血脂和脂肪肝。看来,日子好了也要讲究生活质量,毕竟生活还有比吃更重要的事,譬如诗和远方。

【篇八】

人常说:“家是温馨幸福的港湾。”我的家虽有“为大家而舍小家”的艰辛、生活上的磕磕绊绊,但也有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笑语,也还是温馨的。

从我记事起,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随着父亲和我的工作变动,一而再、再而三地搬迁,这其间,我长了见识,看到了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在支线专列上

我的父亲是铁路员工。20世纪50年代初,父亲随在甘肃天水由西北铁路干线总局基础上组建的铁道部新建第三工程局,开赴内蒙古大草原,担负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浩特的筑路任务。

19546月,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从甘肃天水到内蒙古找父亲。到了集宁,已经是深夜了。父亲在路基上连跑带喊呼唤着我们……许久没见到父亲了,他那么消瘦,目光还是那么炯炯有神。后来,父亲带我们走进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家。

家在一条铁路的支线上,是一列棚车。一节车厢里住着两户,每户大约有七八平方米。父亲是铁路工程技术人员,车厢的一角打着地铺,一旁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各类图纸、书籍,昏暗的油灯下,父亲在那里办公。另一角摆着一个简易的火炉。做饭时,将火炉搬出车厢,在外面煮饭。父亲白天去工地工作,妈妈在家里收拾,我和妹妹就在路基边玩耍,到野地里逮蚂蚱、拔野花。中午,爸爸回来了,带了些蔬菜和肉,妈妈淘米,爸爸炒菜……全部家当也只有用几个炸药箱改制成的衣柜和一个皮箱。

在“一切为了新中国”“一切为了人民”的日子里,父亲和筑路员工们住在这么简陋的家,先后修通了京(北京)包(包头)线、集(集宁)二(二连浩特)线、包(包头)兰(兰州)线……

我的家搬进了土坯房

19588月,父亲调到铁三局的二段工作,担负石太铁路的改造和修筑太原到焦作的太焦线。为此,我们举家从内蒙古迁到了祁县东观镇,不久又迁到榆次市窑上村。

那是一片叫寇家坟的地方,据说是宋代名相寇准后人的墓地。虽然此地早已破败,但石人、石马还依稀可辨。墓地的不远处,修盖了二十几排平房。房子是用砖垒砌的架子,里面充填的是土坯。工人们用木制的框子,里面填满黄土,用木槌砸,不一会儿,打开木框,一块土坯就制成了。我们的家有两间,居住面积大约有20平方米。

后来,我们学着动手,打了些土坯,还垒起了院墙。院子里,种了些玉米、西红柿、黄瓜、豆角……那时,家当也只有两张床、两个扣箱。孩子多,家也显得拥挤。

我的家在路边小二楼

19726月,我从知青的下乡点榆次市庄子公社麓台大队选调到阳泉,在一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工作。

19775月,我准备结婚时,组织上给我的是路边的一幢小二楼二层上的一间房子,约15平方米。楼上共有6户,有3家除外,我们3家合用一个厨房,15平方米。后来,邻家相继搬走,好说歹说,房管部门终于把那间共用的厨房给了我。

于是,老岳父亲自出马,我领了些砖、水泥、白灰,截出4平方米做厨房,留下的11平方米的地方与那个15平方米的家做成了套间。

这样,我的居住环境改变了,变成了30平方米了。外屋住孩子,里间刚好放下我们老两口睡觉的床,一角是用平车框改造的书架,还买下立柜、沙发和一台春笋牌12黑白电视机。我家三口人居住还算合适,总比过去住棚车、土坯房好得多了。

我的家搬进了福利房

198612月,我凭着有20年工龄和职务的变动,分得一套54平方米、两卧一厨一卫的楼房。虽然叫福利房,属企业性质的,个人也得掏钱买部分产权。我不属于拆迁户,优惠当然不多,能挤进去分得一套已属不易了。

我经济条件不行,只能在亲戚的帮助下简单装修了一下,但觉得比原来豪华奢侈了许多。壁柜、墙裙、吊灯……换了台康佳牌21寸彩色电视机,加了新飞牌冰箱、海棠牌洗衣机,觉得日子越过越红火。煮饭、炒菜用的是双火煤气灶,简单、快捷。老伴是小学校长、儿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滋润。

后来,随着职务的升迁,领导按国家的政策,给我解决了一间排房当书房。孩子大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而且娶了媳妇,原有的住房显得更加拥挤了。好在儿媳妇不挑剔,我们老两口搬进书房,旧房给他们重新装修一下,给孩子们办了喜事。后来,有了宝贝孙闺女了,但心里总装着一件事,什么时候能让孩子们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再次喜迁新居

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危旧房改造,政府要消除棚户区,我的书房被列入拆迁范围了。按照国家的优惠政策,这次,要了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不管怎样,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总不能让儿孙们继续“窜房檐”,总得有个自己的“窝”。

现在,时代不同了,装饰材料比以前复杂多了,而且装修又讲究环保。新家离北山公园和保晋文化园不远,楼前有一条通往荫营的大路。小区是物业管理,比以前脏乱差好多了。后来,按照孩子的意愿,自己去设计自己的家。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房子按流行样式装修好了。装修新家要量力而行,既时尚新潮,又不乏节约简朴。家布置得确实大气,只要孩子们愿意。总之,要符合年轻人的时代要求就行了。在我们家再次喜迁新居的时候,我感到满足,有一种成就感。

孩子过自己的温馨小日子去了,我将原来和老伴住的9平方米的小家,捡了些废旧木料,自己动手做成书架,改造成书房。

我已经退休15年了,在简陋的书房里,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朗读名篇、写点感悟,得意时还写几句诗,生活多么惬意呀!

愿我们的环境符合人类居住条件,愿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越来越合理。生活嘛,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嘛!

【篇九】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外婆能活到现在,她一定会赞美城市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定要尽点孝心,让出最好的房间给她老人家住。

记忆中的城市,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老市区的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民宅破旧不堪,几十年难见建一栋新楼房,经过权威部门监定的危楼比比皆是。每栋老式骑楼,都被切割成72家房客,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缺乏阳光的蜗居。邻居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难得见到笑容,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姨,家里孩子多,经济困难,住房面积小,每天都是愁眉苦脸,被邻里调皮的小孩起了一个“四季愁”的别名,她和我家只是一块木板墙之隔,夜里,我常常听到她唉声叹气。

我家的住房条件也很恶劣,一家38口人住19平方,生活极为不便,苦不堪言。由于居住面积太狭窄,几个兄弟只能住在阁楼上。冬天还可以将就挺过去,夏天却特别难熬。阁楼没有窗户,简直是个大蒸笼,半夜起床到外面兜风乘凉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家住揭阳榕城的表弟树荣和邻居两个小伙伴到汕头中山公园看花展,那天是星期天,我刚好放假,白天我陪他们一起去玩。本来他们说吃完晚饭后要回揭阳,可是夜里11点多钟,却又回来叫门,要到我家留宿,说是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只能等明天。外婆很生气,她经常住我家,极少回揭阳。她说表弟因为贪玩才误车,不肯开门留宿。其实家里也没多余的床铺。最后表弟和他的伙伴只能在骑楼下的人行过道过夜。表弟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舅妈,舅妈非常生气,从此,再也不到我家串门。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每当想起往事,我的心里还是隐隐作痛,感到非常遗憾,觉得很对不起表弟。其实外婆虽无文化,性情暴躁,也并非冷血之人,归根到底还是穷之过,如果那时候条件允许,热情好客的她也不会这样绝情。十多年后,我参加了工作,觉得应该去拜候舅舅、舅妈,纠正前辈的过失,让名存实亡的亲情枯木逢春,消除生活中留下的遗憾。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了两斤茶叶,买了几斤福合埕牛肉丸,包了两个大红包,到汕头汽车总站坐车到揭阳拜访舅舅和舅妈,一个多小时之后到了揭阳老城区晋阳门,我向路人打听丁处花园内的路径,十多分钟就赶到舅妈家。舅舅和舅妈见到我专程来看望他俩,非常高兴。嘘寒问暖,非常热情。聊到往事,我对舅妈说:那时候由于住房太狭窄,生活太穷的缘故,希望她能谅解外婆,现在外婆经常数念他们。由于不愉快事情时间已经久远,舅妈也表示谅解。她说:阿妈脾气太暴躁,很难相处,性情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改变,都80多岁了,找个时间到汕头看望她老人家。此后,舅妈和舅舅经常到汕头来看望外婆。

哥哥是大龄青年,结婚的时候,因为家穷,买不起房子,其实,那时第三产业还没有正式形成,即使手头有钱,也难买到房子。况且他在家里是长孙,外婆也不希望他去另立门户,只能将就在家里安个窝,家里一分为二,隔板房让哥哥结婚。这样一来,家里有限的空间,更捉襟见肘,雪上加霜。剩下的空间不大,只够摆一张桌子,和几件家什,外婆的睡床也只有搬到走廊。我们全家依然住在阁楼上,最难受是每当煤炉添上新的蜂窝煤,煤气上升熏得我极为难受,睡不着觉,经常下阁楼喘口气。

由于居住空间狭窄,阁楼上杂物堆放密集,卫生清洁难度大,客观上也为老鼠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有一次,妈妈起来煮早饭,亮开电灯,见到一只肥硕老鼠正要钻过阁楼顶梁木杉的逢隙,老鼠见到灯光,慌忙逃窜,由于身体肥硕,木杉柱和墙壁之间的逢隙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钻过去,由于用力太猛,身体撞倒了靠在木杉上的那根活动水龙管,歪打正着砸在自己的身上,只听见一声惨叫,老鼠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翻遍杂物,也未能发现蛛丝马迹。过了一段时间,我浑身发痒发红,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后,神色变得不自然,边开药边对我说:“这是被老鼠虱所咬致病,家里可能有死老鼠藏在某个角落,应该马上去检查、清除、喷药……”回家后,我们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终于在阁楼最隐蔽的地方,闻到令人作呕的臭味,发现前些日子负伤的那只死老鼠,身上已有毛毛虫在爬行……

多年之后,外婆已经87岁,体弱多病。一天上午,妈妈刚好去菜市,她一个人在家里,那时候她已经双目失眠,走路靠记忆摸索,也不知道要拿什么东西,不小心摔了一跤,刚好夹在睡床和过道狭窄的缝隙间,由于身体肥胖,手脚僵硬,动弹不得,待妈妈上市回家,她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也大大改观。后来几个兄弟都先后告别了蜗居,各自有了房子。今天回想起那时的居住环境,头发倒竖,心里还是酸溜溜的。此刻我心里百感交集,特别怀念外婆,眼里闪烁着泪花,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外婆能活到现在,她一定会赞美城市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定要尽点孝心,让出最好的房间给她老人家住。她生前是多么希望有一隔独立的房间,安静环境,睡上一个安稳觉,但那只是一个没法实现的奢望,她只有把奢望默默地藏在心里。

转眼间,生命历程又走过了风风雨雨40年,有点年龄的人都品味过其中的酸甜苦辣。回顾过去,多少无奈伴随着多少苦泪;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也就没有今天的太平盛世。国运连着家运,只有国泰才能民安。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砥砺前行,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创造,使我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篇十】

有一种情怀,叫“过去的事”;有一份记忆,令你今天感慨万千。改革开放4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变化巨大,而我感触最深的是故乡的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阔。

犹记在70年代初,一条通往桃花仑小学的泥巴山路便刻在了我的心里,印在了我的脑海,不须提起,也从未忘记。

我的故乡在赫山区桃花仑的一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很特别,叫湴田村。其实这里是我母亲的家乡,从小我寄托在外婆家,一直以来我就把外婆家当成自己的故乡。

湴田村是丘林地带,真是开门尽是山,常在泥中行。穷是这个村子的普遍性。而路烂更是这个村子的头痛事

行路难,行路难,黄泥路,今安在?

从外婆家出门有三条黄泥山路联络着外界与村子。村子通向村外的山路都是黄泥巴,而泥巴路最怕雨水,一遇水就成了一锅粥,稀烂的。最主要的是山路遇水便滑溜的,一下雨我就不想去读书。

那时,从我们村到桃花仑小学读书,要翻三四座仑,从外婆家出门翻第一座仑;过了农场的茶叶园,到竹山湾翻第二座仑,又高又陡,还全是黄泥巴山路;过了竹山湾伴着军分区的围墙翻第三座仑,再走几里地越过几个小山包才到学校。每天来去共四趟,每趟要走十多里山路。

天晴还好,起个大早,还能赶上不迟到,下雨可就惨了。最怕迟到后班主任老师罚站,最怕同学笑话身上的黄泥巴印子。更怕那些调皮的男生把外公视为宝贝的斗笠做玩具,他们拿着做飞碟玩,斗笠在教室里从这个角落飞到那个角落,当斗笠散架,里面的棕叶子飘洒飞舞时,男生们便高喊:天女散花哟,天女散花哟,至最后斗笠粉身碎骨,片甲不留。

于是我对外公说:我不要去读书,路不好走,学校里也不好耍。我死活不愿意去读书。

外公说,下雨就不去读书,落雪下凌怎么办,必须读,落枪也要去,你娘要赚钱养家,哪有空带你。不去打死你!在外公威严的恐吓下,打着哭腔,背起书包,穿上外婆做的布鞋去上学。布鞋怕水浸,下雨小心翼翼怕踩坏哒,只好提着鞋子打赤脚赶路,好不容易上了山,可走下坡子却是个大坑,走慢哒撑不住人往下滑,走快哒人更撑不往前冲,常常摔个仰八叉或狗吃屎的姿态。最担心的是半夜下大雨。

山路难行日易斜,最惧夜雨浸泥巴。村里的小伙伴们常是成群结伴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下雨天爬坡或下坡时为了不摔倒。都是手牵着手,相互支撑着,坡不太陡,不太滑的时候还是很有效的,但雨大,或是下了一夜的大雨时,那就是对我们的一场考验,有时也是一场灾难。常常某一人摔倒了,为了扯住他,用力过猛的他与我们扭着一团,结果是摔了一堆,大家都是一身黄泥巴。笑过哭过,但为了不迟到,提起书包,泥巴湖弄爬起来就往学校方向跑。那时只想,有一条不溜滑的路走多好啊。

在邻村接近学校的地段,这里稍为好一点,黄泥巴山路变成了可开拖拉机汽车的石子路,路面掺有石头,不滑,不怕水,多好走啊。大伙都找村长反应修条石子路吧。山上石头多的是,怎么不用它铺路呢!于是全体村民出义务工,上学的学生也不例外,能力有大小,石头也有大小嘛。大的搬不动,捡小的嘛。村长一发令,村民全出动,大大小小的石头,在老老少少的手里,从山上运到了路上,村长一段一段的检查,踩实,还说:铺牢实点,别踩翻伤了人,泥巴上摔不坏人,石头子可不认得人,摔在上面会伤人。谁家都有孩子,谁都要通过这条路才能走向村外,大家用心挑捡石块,拍实按平每一块石头,齐心协力用石头铺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五年级时跟随母亲转到了市区街上读书,踩在沥青马路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落雨不湿鞋,晴天不晒头,简直是天堂的路啊。

回外婆家再看村里的石头路,简直老土了,有的石头陷入泥巴里了,有的石头开裂了,还有的也变成泥巴了。路面的不平整了。于是我向小伙伴们吹嘘:街上的路好平好宽,打赤脚走也不会溜滑,更不会摔倒。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成了我炫耀的资本。大伙心里都盼着,几时我们乡下山村角落里也能有这么好的沥青路走呢?

改革春风吹,到处搞建设。人民要致富,就走康富路。

犹记在1975年,市人民医院扩建在姚家村了,这个好消息就象长了翅膀飞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因为湴田村与姚家村紧邻呀。一条笔直的马路从一中进来直达医院,听说这条路被名为康复(又称康富)路。临马路的几个村庄的村民们先行一步,临街房子改装一下就成了门面,月月坐收房租,有的自己做生意,各种店面应运而生,不久,又一栋栋私人水泥红砖大屋耸立在马路两边。路边村上的人家富得流油呢,看哒别人发财,湴田村的人眼都欠红了。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湴田队就在医院住院部后门,出医院后门,穿过一座小水库坝基,沿着农场茶园山路,不到二里地就到外婆家了。外婆伤感的说:山路弯弯却难走,几时公路能到家门口?

不久,又传来竹山湾、庙湾村征收要修大桃路的消息,周边邻近的几个村子一个个通了大马路,一条条路边又林立着许多店铺,当年象湴田村一样穷的人家都开始拆旧屋起新屋,惟有湴田村死水一潭,没有半点动静,活泛些的人租起邻村人的店面做生意,还有的想办法改户口,迁到邻队去,特别是修龙洲路时,个别有门路的人把湴田村的老屋卖了,在龙洲路边搞到屋场台子,起了五六层,自住出租,小日子不知有多活泛,多滋润。

村民们盼着哪位大佬来征收,盼着政府来修路。

真是要想富,就修路。村民们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我们自己修吧,大家一致要求新任的村长带头。

一声令下,新上任的村长,又带领村民出义务工,挖山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条,二条,三条通往村外的三合土路修成了。窝居山村的人家大多走出去,打工做小生意的越发多了起来,湴田村也越来越有生气了,村民腰包一个个鼓了起来,大家喜笑颜开,真是风景这边独好了。

不久,这里一栋那里一栋的二层三层小楼房耸立在仑上,因为无污染,无躁音,租房价比路边村还便宜一点,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甜蜜了。

从此我到外婆家更加方便了,并且再也不用走泥巴山路了。

这一横二竖三条马路在湴田村周边环绕而过。再到外婆家,不但路好走,时间也很省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城市改造不迟疑。

每一次去看外婆,外婆总是有好消息,高兴的告诉我:周边村子好多征收了呢?我们村也快了呢!政府又在搞么子城市亮化,公路升级改造呢?听哒讲秀峰路会修得到我屋门口呢?你晓得啵?下次你来看外婆就是落大雨也不会打湿脚哒。

在城市一次次的升级改造中,外婆看到村子山路也变成了水泥马路,越来越好走,越修越宽阔。那瘪着的嘴巴笑得合不拢,脸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这是世上一条最好走的路,盘古手里没得咯啊好路。好日子,真的是好日子。外婆不依不舍,用她那双清朝的小脚踏实地走上共和国的康庄大道上。她的生命定格在她留恋的好日子里,那是90年代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

转眼十年,21世纪的湴田村再次征地。一座座山丘被推平,一幢幢高楼林立,一条条水泥路铺就,连接千家万户,连接村里村外,不,现在应该是城里城外了,因为这里现在是地处城市中心了。舅舅阿姨们拆了原来的二层小楼,在安置小区再新建的楼房都是六七层,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有了自家的大洋楼,小车,门面,享受着村民的优惠政策,又享受城里人的舒适方便。

就连我这个所谓吃皇粮的公家人也只有羡慕嫉妒了。

现在大桃路、秀峰路穿村而过,益阳大道,康复路,龙洲路环绕在小村周边,小汽车,大货车可直达家门口。

步入康复路,因之访湴田。黄泥早不见,宝马(汽车)达阶前。

莫说不要穿雨鞋,就连伞也不要打,就可以东家串门,西家聊天了。最苦恼的是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村里人,居然有一次迷路了,找不到外婆原来的家了。

伙伴们笑话我当了城里人就忘了本,外婆家的路都不认得了。是啊,邻近有繁华亮点工程益阳大道,纵横交错的公路系统特别发达,新农村建设村级公路都直达家门口,中心城哪里有黄泥巴的影子,现在要到外婆家非常方便,真是条条大路通向外婆家。

苍海桑田,世事变幻无常。几经风雨,历度拆迁,当年的湴田村楠竹湾,而今的雄森国际。是谁让浮生乱了流年?是谁让繁华替代寂静?是谁让贫农化作富豪?

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奋斗,四十年的汗水,四十年的拼搏。当年的小山村早已是焕然一新,到处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农家小楼精致亮堂;没有了烂泥路,没有了黑灯瞎火;而今是车水马龙最宜居的城市中心。

记忆里山村那条黄泥巴路,变成石头路,又变成柏油路,后来的水泥路,到现在的沥青路。一条山路,演变成康庄大道,四十年里,越来越宽,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408fe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e.html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