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2-11-23 19:29: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称西汉、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的阅读或直接读《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或隋唐的条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的偏见;或是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这样的权威的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好吧,我承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但其实对于专业人士来看又是常识。

一、历史编纂学对于塑造我们的偏见所起的使用,读钦定教材或是本国史学名家如钱穆、吕思勉的通史时,我很洋洋得意地得到与流行的偏见一样的观点:专制王朝的接班人是一代不如一代。您瞧,开国皇帝何其牛,可是过不了几代,就只有庸才啦,因为继承人生长于深宫之内,阉寺妇人之手:)可是剑桥秦汉史提供我,这是史家选取资料的角度所造成,对于开国的英主不免过去吹捧,对于朝代后来的情况的恶坏也免不啦过去夸大,因此后来的皇帝也就给比下去啦。其实昭、宣帝又何曾不如高祖呢?

二、一洗我对秦始皇的偏见,此书将始皇帝所实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与汉代皇帝的对比,汉承秦制,汉帝的许多作法与秦并无大差别,可见始皇并非特别残暴无行,只不过是后世人的夸张而已,倘若秦二世调度兵力得当,秦皇帝的仁爱说不准也如文景一般流传后世,实则鲁讯先生早已经告诉我这一点,只是他没有做具体的政策对比。所谓的坑儒,对不起,当中被坑的儒生比例也并不高。可惜,我多数时间是在半夜12点之后,因为双腿坐得太久而肿胀,只能趴在床上翻这本书,很多时没有随手记下当记的数字。

三、对宦官的看法、外戚的看法的改变,实则在阅读钦定教材,它将宦官与外戚的干政看做乱政,看做不正常,当然我的质疑是“这些集团的统治利益是一致,皇室与宦官、外戚只不过是同一食利集团的不同势力的此消彼长,但实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何谓乱政?",但是这本剑桥史的观点时,一则东汉的皇帝由豪族扶持而起家,有资格成为外戚的即是当时在权势上处于鼎盛的集团,皇后这个位置是势力集团的权力的体现及巩固并加强该其掌权的合法性而已;而宦官只不过是皇帝用来对付外戚的帮手。剑桥史认为这体现的宪政制衡,暂时不能同意它的这个观点,可是它的分析的过程颇为可圈可点。

四、对新莽灭亡的看法,剑桥史也同样对比王莽实行的经济政策与前汉及后世诸帝的政策对比,他也并不出格啊:)点背在当时黄河改道,灾荒遍地,流民乱窜,天要亡他。PS吕思勉先生也认为王莽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有理想有谋略的大政治家,他的失败是专制政府对广土众民的中国管理的失败。

由于剑桥史的异域的眼光,诸如此类的令人深感清新之处随处可见,比如它对于王充王苻这些重视个体力量的思想家的解读,都能对中国读者在看待这段历史时“惊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

接下来该谈谈就它所谈的这段历史时令我产生或加深的疑问,接下来会做更深入阅读的。

一、社会生活、文化、经济形态的发展的丰富多性与政治上的缺少变化是如何共存的?从前在阅读通史时,一直在疑问,为何秦汉以来,社会生活愈加丰富多彩、经济形态如此有生机,文化的辉煌除此起彼伏,自春秋以来贵族阶层开始崩离二千年来,从上而下,平民、手工业者、贱民的人身自由程度不断加以提高,对人身的束缚地松绑,阶层的自由也在向下扩散,民本、民主主义的思想从孟子一直到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未断绝,可是,为何,为何?政治上永远是皇帝与一个官僚集团,而且专制的倾向却能与社会的发展予以背离而不断加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政治上的超稳定怎样得以共存的?何以不能产生出更好的政治制度?有些人认为是中国这块土壤的问题,我没有吃过土,不敢跟风。这个问题,现在不用去想破头,因为积累太少,肯定还是想不明白。好吧,也许会找时间去读金观涛、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PS:我会紧跟流行地表示不同意这两位用的“封建社会”这个词。

二、汉武帝,对他感兴趣并非是因为他的开疆拓土,而是就目前的粗浅的印象,这个死人,他对中国的政治有多少负面的影响?为打击匈奴与征服西域,他对民众的搜刮竭泽而渔:算缗、告緍、开始对几岁的儿童征税导致无力负担的农民常常杀婴;他统治时诸侯国不但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消亡,他任用酷吏打击豪强,而这些豪强是地方与中央抗衡的力量;钦定教材的谎话他的所做所为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是的,这样的观点在接下来的近二千年造成多少的悲剧?流毒至今;他所实行的盐铁专卖、均输、平准,对民间商业的打击有多大?后世统治者为敛财而仿效这些效度,又在多大程度上对后世的商业有影响?多掠夺多少民财?他的加强极权统治的措施,如对宰相权力的剥夺以加强君主个人的权力,对后世的影响又有多大?他的所为在我看来,是秦、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几代君王在面对列国时代到一统帝国的局面,统治经验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做的政策大调整。是吗?先阅读《汉书》《后汉书》,再看,再想。

胡适之先生说“大胆假话,小心求证”,也许目前的疑问在进一步的阅读中会变得可笑,不过,先存着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26e63b5a8102d276a22f4d.html

《秦汉史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