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泉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2018-11-02 12:03: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

1.劳动经济学:是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2.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3.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4.规模效应: 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5.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公式: ed =- (L/L)/(W/W)=-(L/W)/(W/L)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6.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7.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8.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9.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

10.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b)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c)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d)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11.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立法。

效果:在未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可能会降低工资率而提高就业量;而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的部门,由于工资率上升,可能减少了就业量。总体来看,整个经济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量、平均工资率是上升还是下降,是不完全清楚的。

失业的统计概念: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

12.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A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因素 ㈠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如劳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必然引起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增加。

㈡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口性别比例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一般要高于女性。因此,如果一国人口中男性比例过高就会形成较高的劳动供给。

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年轻型和老年型较之成年型社会,短期内表现为较低的劳动自然供给状况。

人口中的民族构成不同劳动供给也不同。

㈢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身体条件是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B影响劳动供给的经济因素㈠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不同选择态度而产生的,这一点将在第三节做出阐述。㈡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经济增长快速发展时,劳动需求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当经济处于萧条时,劳动需求水平下降,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C影响劳动供给的社会制度因素㈠劳动制度,一国的劳动制度中一般都规定了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这些制度安排对劳动供给具有很大的影响。㈡工资制度,不同的付酬制度对工作动力和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㈢体制因素,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劳动供给造成不同的影响。

13.什么是劳动-闲暇模型?如何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和闲暇: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2)利用该模型推到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受许多变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偏好的影响。理论预期:第一,在保持所有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越低;第二,在该商品为正常品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第三,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的时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比较家庭生产模型与劳动-闲暇模型的异同。

相同点:

1. 都以分析劳动者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为基础。

2. 得出结论相同。

3. 相对于市场劳动供给模型来说,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都探讨的是个人劳动供给情况

不同点:

1. 家庭生产模型将家庭视为生产单位,而劳动闲暇模型将家庭视为消费单位。

2. 家庭生产模型弥补了劳动闲暇模型的两大不足之处。其一,劳动闲暇模型忽略了家庭背景,即劳动者的供给决策往往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其二,劳动闲暇模型忽视了人们在劳动和闲暇之外还要参加家庭劳动,即该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人们对于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决策。而家庭生产模型则弥补了以上缺点。不仅将家庭背景考虑在内,而且还运用交叉替代效应,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 家庭生产模型除了得到与劳动闲暇模型相同的结论之外,将时间作为生产性投入还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二,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14.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类别1各级正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2在职培训活动: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3健康水平的提高: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   

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

15.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哪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措施来解决? 教育投资的问题:A总量问题:首先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偏低;另外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虽然其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在财政投资的安排上,教育经费支出不是被放在优先地位上。B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需求发生脱节;结构的另一问题是教育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教育体制的僵化是的我国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企业投资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状况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并且随着企业所在的行业、地区与企业经济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A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不是很普及,建立培训制度的企业比例很小,同时经费投入小,参加岗位培训的职工所占比例也很小。

B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一般好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在制度建立以及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两方面。

C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施状况序依次是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

D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东部地区的企业职工培训状况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好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内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异要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区间的改革开放差异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A人力资本结构失衡: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B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

C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D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

A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

B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同时,要注意到我国由于受财政收入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大比率地提高财政投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方面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调整投资结构,重点扶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举办各类教育。

C从根本上讲,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首先要为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其次,生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引进市场机制,从而使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与社会所提出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机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投资效益水平。

流动的距离弹性:关于距离对流动人数的影响,西方学者曾进行专门研究,在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流动情况考察后发现,流动的距离弹性为1

距离弹性=流动量%变化/流动距离的%变化

由此可见,距离对劳动力流动的人数存在着直接的正比关系。

16.试述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1.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各国或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影响因素有:一,人口或劳动力的自然因素不同;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赶不上生产队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2.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就业机会丰富,吸引劳动力的流入。

3.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别:同质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收入不同,造成劳动力的国际或地区迁移,即从低工资地区流向高工资地区。

另外,一部分劳动者会从工资报酬分配结构较为平均的地区流向其他地区,这一部分劳动力一般是应该获得更高工资的劳动力。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发展良好,劳动力需求大,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衰退时,劳动力市场急剧收缩,失业率大幅上升,劳动力被迫流动。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劳动力会随着资本向国外的流动而产生流动。当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之后,要在国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出雇佣当地劳动力以外,总要带去一定数量的本国职工,产生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从单个工人的角度来看,变换工作是一种有成本的交易这种交易只有在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才会被当事人自愿采取。所以,为了寻求更高的工作匹配度,劳动力会产生流动。

17.你如何看待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应采取什么对策

劳动力流动现状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有以下四大流向:一是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二是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三是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四是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流动的范围也将打破各种界限,逐步扩大,由企业内部流动发展到企业之间流动;由省市内部流动发展到省市之间流动;由国内流动发展到国际之间的流动。

1. 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流动,不实行跨区域流动;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实行跨区域流动。

2. 城乡劳动力流动整体现状

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在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这里所讲的农民工,既包括那些跨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也包括在原籍居住地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1.32亿,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8000-9000万农村劳动力,则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2.1-2.2亿之间,占农村劳动力总资源的40%还多。

3. 劳动力流动特点:

(1)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均在加强。

(2) 社会网络对迁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3) 省际间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将持续增长

(4) 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

(5) 劳动力自我预期提高

应采取的对策:

1. 城市改革政策

(1) 坚定不移地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清除劳动力流动的指导性障碍。改革的难点是剥离户籍制度背后的城市偏向性的各种福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

(2) 改革城市住房制度,加快建立面向包括城市农民工在内的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3) 改革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工平等参与就有竞争,平等地享受劳动权利和劳动保险,消除城市就业歧视。

(4)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力度。首先,国家要把小城镇发展作为一项大的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其次,要以县城、中心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集中地为依托,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积极推荐小城镇建设;三是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可持续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体制。

2. 新农村建设政策

(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现有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用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代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人。这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要高度重视对40岁以下尤其是2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其次,要对农村学龄儿童实行强制性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完成高中教育。

(2)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是实现“村村通”工程。并且可以将资金重点用在通电和通广播电视工程上,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观念转变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

(3)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一要重视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二要稳定和维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对外出劳动力不能取消或随意收回其土地经营权,一消除劳动力外出的后顾之忧;三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要鼓励土地流动和转包;四要积极谈说和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宅基地置换制度,降低农民在城市置房的成本和迁移成本。

(4) 因地制宜地做好村镇发展规划,允许农民到就近的集镇建房。房屋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涉及到农民收入和消费,又涉及到是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和推动经济增长,值得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

(5) 加强政府对农民的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体系。

(6) 发展职业中介,规范劳动力迁移网络。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农民工就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心理成本。

解决对策:

1 在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方面:

A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对政府来说,应加强职业信息系统和中介机构的建设,降低劳动力在流动中的成本支出。对个人来说,不仅要考虑现期收入与预期收入的比较,还应考虑流动成本的可能变动,遵循收入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动用可能的资源以支持合理有序的流动,降低流动成本。

B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鼓励在有过剩劳动的地区创造就业岗位,通过采取发放迁居津贴,在工资、雇用上优惠鼓励企业到劳力过剩地区投资等办法,把财政援助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劳动力就业结合起来。

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要扩大社保覆盖面,逐步将参与流动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到社保体系中来;二是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和各行业的社会化保障体系;三是在现行户籍制度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流动人口中首先推行工伤、医疗保险,最后逐步实现本地户籍人口与流动劳动力人口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

D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首先应抓紧与劳动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劳动保护等一系列配套法规建设;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参与流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配套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劳动力流动管理制度。

2 在户籍制度和城市化管理改革方面:

E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可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状况,首先推动劳动力在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继而推动劳动力在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间的流动以及城乡之间实现良性对流。

F加快城市化进程,尤其应加快我国有潜力、有前景的大中城市的发展。

G加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以减少流动人口因不稳定、无人管理而导致的不良事端。

H帮助城市剩余劳动力应尽快从政府保护中解脱出来,转变就业观念,与外地或农村进城劳动力进行平等竞争。

I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是在农村适时适度规模经营的契机,可把握时机同时推进农村农场化进程。

广义工资: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狭义工资: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18.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19.串谋行为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压制某些特殊群体的劳动力,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

20.统计性歧视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不同的待遇?

统计性歧视是指,当企业试图对这些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进行估价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求职者所属的群体所具有的某些一般性信息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一工作。如果这些群体特征成为企业雇佣决策的组成要素,那么即使是在不存在个人偏见的情况下,统计性歧视也有可能会出现。

由于统计性歧视的存在,雇主在评估求职者的潜在生产率时,会参考求职者所属的群体尽管他可能会引导雇主做出正确的雇佣决策,但也有可能把群体特征强加在那些虽然属于这一群体但其自身的群体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的身上。这样,统计性歧视就会导致了在占优势的雇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可衡生产率特征的情况下,导致雇主产生对前者的系统性偏好。此时,处于不同群体的相同素质的劳动力就收到了不同的待遇。

原因: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率做出完全预测,则企业在作出雇佣决策时将会同时利用求职者个人的资料及其所属群体的群体资料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可能因为所属群体不同而得到系统的不同对待。

21.非竞争性歧视模型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拥挤效应。

即在某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即所谓过于拥挤,使工资率过低的一种现象。拥挤效应,来源于职业隔离,而职业隔离则来自雇主的偏见和歧视。

2双重劳动力市场。即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隔离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门和从属部门。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机会。而从属部门则相反。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而新古典理论认为是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所付出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3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所有的雇员都存在寻找工作的成本,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某一群体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这会导致其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费用曲线更为陡直,进一步导致他们的“工作匹配”质量更差,因而工资往往要更低。

4串谋行为。雇主们彼此联合起来,合谋对某些劳动力群体进行压制,从而制造一种被压制群体不得不接受买房独家垄断工资的局面。资本所有者是歧视的受益者,而被压制群体都是歧视的受害者。

22.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是否存在歧视,如存在,请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一、 存在歧视,具体表现为下:

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种歧视现象较为普遍。女性遭受到普遍的就业歧视。一般认为,性别歧视通常采取两种比较明显的形式。一种是工资歧视,另一种是职业歧视。

年龄歧视:该种歧视现象也十分严重。年龄稍偏大的劳动者往往会面临招聘时的年龄限制。

户籍歧视:这种歧视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在招聘中歧视外来人口,大学生就业有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之别,有的根本就不招收外地生源。还有“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也非常严重。

二、 对策:

市场环境:应从确立市场的公平竞争方面,做一系列有益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减少产品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垄断行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分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

法律建设:法律建设上应及时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挥维持市场公正和保护弱者权益的作用。近年来歧视性行为时常见诸于报端,法律也应及时跟上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改革开放新形势,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有效运转。

文化建设:要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还有必要全面加强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提高广大雇主、雇员和人民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歧视现象的发生。法理型的原理告诉我们,真正的社会变革必须在人们的心灵发生了转变后才能完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1fd6e39b89680203d8258f.html

《曾湘泉版劳动经济学课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