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五中2019-2020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l历史期中考试

发布时间:2020-01-22 16:28: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学年度北京顺义五中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合适选项,每题1.5分,共45分

1.186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 (  )

A.农奴可自由转换职业 B.农奴可以改变身份

C.农奴可通过赎买获得一份土地 D.取消农奴所负担的一切义务

2.186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这一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 (  )

A.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建立了世界霸权 D.维护了国家统一

3.马克思称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他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他”是 (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4.“1869,(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有了第一台纺纱机。”材料反映了哪一改革的成果 (  )

A.明治维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百日维新 D.伯里克利改革

5.“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推行地税改革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蒸汽机火车 B.发电机轮船 C.蒸汽机飞机 D.内燃机汽车

7.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8.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

A.瓦特 B.爱迪生 C.杰斐逊 D.史蒂芬森

9.1913,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A.新技术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0.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

A.能源动力 B.通信技术 C.交通工具 D.机械设备

11.下面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统计图”,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2.安德鲁·卡内基曾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移民男孩,但后来他的企业生产出的钢竟然比整个英国的还要多。1901,他把他的企业统统卖给了一个甚至比他的企业还要庞大的组织——金融家J.P.摩根创办的美国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殖民掠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3.如下图所示,导致19世纪英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的原因是(  )

A.殖民帝国的形成 B.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工人运动的高涨

14.1854,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客观反映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客观反映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

15.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16.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农政全书》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9•11”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萨拉托加战役

18.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是因为 (  )

A.战争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B.交战双方都遭受巨大损失

C.战争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D.战争波及欧、亚、非三洲及太平洋的广大地区

18.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决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 (  )

A.是华盛顿会议

B.解决了战胜国关切的问题

C.最终通过《凡尔赛条约》

D.树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19.“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以上引文出自 (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五四运动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下,是在列宁号召下发生的。”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光荣革命 D.南北战争

21. 1928,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过分依赖外资企业 B.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全面推进工业化建设 D.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2.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  )

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D.20年代后期,苏联积极推进工业化建设

23.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罗斯福新政

24. 下列各项内容来自于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①论改革》 《明治维堂》

③地 《亚历山制》

A.第 B.主义制度扩展

C.殖斗争 D.一本主

25. 十月革命的目击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 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我们所理解的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C.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 D.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

26.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苏联指令性计划经济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中国改革开放

27. 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 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作物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了

A.改革开放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 D.工业化建设

28.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9. 如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对如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B.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C.美国已超越欧洲制造业总量

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30. 某同学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时候,搜集了如下信息:“物理学家”、“研究领域广泛”、“现代工程力学的基础”。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研究的对象是(  )

A.马克思 B.达尔文 C.牛顿 D.贝多芬

非选择题:共计45

31.资本主义的扩展引发了各国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明治政府办法的地契 1872年日本第一列火车 1876年日本的学校 官办铁厂

(1)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废除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2分)

解放农奴 对农奴剥削

(3)对比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全面学习西方 措施细致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4分)

使两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2.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0分)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战后的新秩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巴黎和会  B《九国公约》  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统治 。(6分)

word/media/image8.gif原因:生产经验积累 原因:科技的发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word/media/image9.gif以上是某同学设计的两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增添适当连线和内容,完善此图(例子不可仿照)(4分)

word/media/image10.gif例子:

word/media/image8.gif原因:生产经验积累 原因:科技的发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word/media/image11.gif

合理既可得分

33.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其发展经历值得学习。(11分)

全美闻名的拉什莫尔山上雕刻着美国四位著名总统的巨

大头像,他们是: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托马斯·杰

斐逊(1743 -1826年)、西奥多·罗斯福(1858 -1919年)

和亚伯拉罕·林肯(1809 -1865年)。之所以选择这四位总

统,是因为他们为美国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在美国的

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1)请选择材料中所提及的一位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除外),仿照示例,完成表格。(3分)

合理既可得分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4分)

新兴科学技术出现;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等 电灯、汽车等

(3)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2分)

合理既可得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2分)

合理既可得分

34. 工业革命的成果很早就进入中国,某班同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工业革命与中国发展的小科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1)第一组同学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中国早在1878年(清光绪五年)就引入了电灯。当时在上海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路过上海,特地运来了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从清光绪五年(1878)817日至18日在上海外滩使用了两个晚上,在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第一电灯。

该组同学为了查证上述信息的可靠性,想要进一步搜集了若干证据,请同学们说一说他找到的哪一类证据最可靠并陈述理由。(3分)

第一类:利用百度搜索,输入关键词找寻

第二类:21世纪初出版的历史书籍中的记载

第三类:档案馆中的老报纸,对美国总统过境英租界的报道

第三类 是当时人的客观记载,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2)第二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发现,1912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间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12528日第一台机组建成发电,迄今还在发电

该组内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讨论,有的人认为是清末引进西方技术造成的结果,有的人认为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造成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当结合二者观点的优缺点综合研究。最后的讨论结果是第三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你是否认可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2分)

合理既可得分

3)第三组同学走入了汽车博物馆,找到了如下信息“中国第一辆汽车——民生汽车。1929年张学良给奉天兵工厂拨了70万研究经费,用于研发制造载重汽车。本项目负责人通过借鉴美国瑞雷汽车,开始了难苦的研发之路,历时两年,1931531日民生牌756缸水冷载货汽车生产成功。1931912日,民生牌汽车开进了大上海,参加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展览会,摆放在展会中央,与福特、别克、雷诺等品牌汽车日月争辉。美国还向中国订购了46台汽油机。”

该组同学看到这些信息感到无比欣喜,同时也萌发出新的问题“为什么民生牌汽车没有发展起来呢?”某位历史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似乎想到了什么,“19319月,东北地区……,我知道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了!”

请说一说这位同学想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打断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2分)

九一八事变

4)最后一组同学深入了解了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们采访了身边的同学、家长、老师和校长,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社会伴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科学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科学既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请同学们利用具体事例论述上述观点的正确性。要求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意思表达清晰、层次分明。(5分)

合理既可得分

选择题

非选择题

31.1

2

3

4

32.

A    B    C   

word/media/image8.gif原因:生产经验积累 原因:科技的发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33.1

2

3

4

34.1

2

3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b4a21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9.html

《北京顺义五中2019-2020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学期l历史期中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